正文

一、對偶

《论语》修辞研究 作者:


第一節 形式上的辭格

關於辭格的分類,衆説紛紜[1],分歧很大,其中以黄慶萱修辭學分爲“優美形式的設計”和“表意方法的調整”兩類爲較佳,黄慶萱之分類,實在是將辭格分爲“形式類”和“内容類”兩種,近日出版之《修辭學研究》第二輯,中有潘曉東之《辭格大類劃分刍議》一文,亦主張此分類法,本文亦從此分類。

本節所討論的形式上的辭格,包括:對偶、排比、層遞、頂真、回文、倒裝、錯綜、反復、省略、疊字等十種,現分述如下:

一、對偶

兩句句子,字數相等[2],句法相似,稱爲對偶。

對偶句子的産生,是源于自然事物的相對,正如劉勰所謂:

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爲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文心雕龍·麗辭》)

中國文學,一字一音,形體方正,最適合做對偶句,是以形式優美的對偶句,在中國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此爲中國文學獨有之特色,爲他國文學所不及者也。

由於漢語適合做對偶句,因此對偶這一種修辭手法,在中國文學史上有悠久的歷史,無論詩、詞、曲、文,均有對偶句子出現,詩人墨客之喜歡對偶,實遠超其他辭格之上。

對偶句子的優點,是文句整齊,聲律和諧,給人平衡、圓滿的感覺。片言隻字,實語焉不詳;偶語駢聯,則理充詞足,如同紅花緑葉,相映成趣。

對偶的分類,《文心雕龍》分爲四:

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爲易,事對爲難,反對爲優,正對爲劣。言對者,雙比空辭者也;事對者,並舉人驗者也;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對者,事異義同者也。(《麗辭》)

《文鏡秘府論》則分爲二十九:

一曰的名對,亦名正名對,亦名正對;二曰隔句對;三曰雙擬對;四曰聯綿對;五曰互成對;六曰異類對;七曰賦體對;八曰雙聲對;九曰疊韻對;十曰回文對;十一曰意對。

上十一種,古人同出斯對。

十二曰平對;十三曰奇對;十四曰同對;十五曰字對;十六曰聲對;十七曰側對。

上六種對,出元兢《髓腦》。

十八曰鄰近對;十九曰交絡對;二十曰當句對;二十一曰含鏡對;二十二曰背體對;二十三曰偏對;二十四曰雙虚實對;二十五曰假對。

上八種對,出皎公《詩議》。

二十六曰切側對;二十七曰雙聲側對;二十八曰疊韻側對。

上三種,出崔氏《唐朝新定詩格》。

二十九曰總不對對。(東卷“二十九種對”)

近人黄慶萱《修辭學》分爲四:

對仗的名目雖多,但從句型上分類,不外乎“句中對”“單句對”“複句對”“長對”四種。(第二十三章“對偶”)

以上三種分類,以後者爲佳,因對偶屬於優美形式的設計,故宜從句型上分類,近世學者亦多主後一説[3],本文亦不例外。

論語中的對偶句子很多,現分録如下:

(一)單句對

1.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學而》)

2.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爲政》)

3.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爲政》)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爲政》)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6.言寡尤,行寡悔。(《爲政》)

7.大車無輗,小車無軏。(《爲政》)

8.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八佾》)

9.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

10.無適也,無莫也。(《里仁》)

11.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

12.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

13.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公冶長》)

14.乘肥馬,衣輕裘。(《雍也》)

15.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雍也》)

16.一簞食,一瓢飲。(《雍也》)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1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

19.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

20.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述而》)

21.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述而》)

22.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述而》)

23.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述而》)

2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

25.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述而》)

26.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述而》)

27.啓予足!啓予手!(《泰伯》)

2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泰伯》)

2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泰伯》)

30.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泰伯》)

31.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子罕》)

32.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子罕》)

33.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子罕》)

34.色勃如也,足躩如也。(《鄉黨》)

35.上如揖,下如授。(《鄉黨》)

36.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鄉黨》)

37.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鄉黨》)

38.君子者乎?色莊者乎?(《先進》)

39.有民人焉,有社稷焉。(《先進》)

40.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顔淵》)

41.近者説,遠者來。(《子路》)

42.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悌焉。(《子路》)

4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4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4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

46.羿善射,奡盪舟。(《憲問》)

47.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憲問》)

48.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憲問》)

49.見利思義,見危授命。(《憲問》)

50.晋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憲問》)

51.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

52.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憲問》)

53.不怨天,不尤人。(《憲問》)

54.深則厲,淺則揭。(《憲問》)

55.言忠信,行篤敬。(《衛靈公》)

56.言不忠信,行不篤敬。(《衛靈公》)

57.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5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衛靈公》)

5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衛靈公》)

6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

6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衛靈公》)

62.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季氏》)

6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季氏》)

64.既來之,則安之。(《季氏》)

65.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季氏》)

6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季氏》)

67.益者三樂,損者三樂。(《季氏》)

68.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季氏》)

69.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季氏》)

70.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季氏》)

71.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陽貨》)

72.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陽貨》)

73.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微子》)

74.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微子》)

7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微子》)

76.言中倫,行中慮。(《微子》)

77.身中清,廢中權。(《微子》)

78.孰先傳焉?孰後倦焉?(《子張》)

79.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子張》)

80.尊五美,屏四惡。(《堯曰》)

(二)隔句對

1.父在,觀其志;父没,觀其行。(《學而》)

2.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爲政》)

3.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里仁》)

4.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泰伯》)

5.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鄉黨》)

6.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先進》)

7.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憲問》)

8.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憲問》)

9.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禄在其中矣。(《衛靈公》)

10.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陽貨》)

11.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陽貨》)

12.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張》)

(三)長對

1.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爲政》)

2.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八佾》)

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

4.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述而》)

5.邦有道,貧且賤焉,耻也;邦無道,富且貴焉,耻也。(《泰伯》)

6.譬如爲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子罕》)

7.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巽與之言,能無説乎?繹之爲貴。(《子罕》)

8.舜有天下,選於衆,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衆,舉伊尹,不仁者遠矣。(《顔淵》)

9.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顔淵》)

(四)句中對

1.敏於事而慎於言。(《學而》)

2.亡而爲有,虚而爲盈,約而爲泰。(《述而》)

3.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虚。(《泰伯》)

4.危言危行。(《憲問》)

寛式

1.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學而》)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學而》)

3.《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八佾》)

4.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顔淵》)

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黨。(《衛靈公》)

6.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靈公》)

7.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衛靈公》)

8.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子張》)

9.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里仁》)

10.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泰伯》)

11.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季氏》)

12.君子三年不爲禮,禮必壞;三年不爲樂,樂必崩。(《陽貨》)

13.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子張》)

二、排比

用結構相似的句法,表出同範圍、同性質的意象,叫做排比。排比可説是對偶的擴大。

排比與對偶相似,唐鉞云:

排比和儷辭大同,不過後者兩句字數要相等,前者不一定要相等;後者只含兩句,前者兩句或兩句以上都可以。(《修辭格》)

唐鉞提及排比句數的問題,後人多有争辯。有些修辭學家認爲排比是由三句或三句以上的句子構成[4];有些修辭學家則認爲排比是由兩句或兩句以上的句子構成[5]。他們之所以産生歧見,是因爲由兩句句子組成的排比,跟對偶很相似,容易混淆,所以一些修辭學家爲了便於區分起見,便主張排比必須是由三句或三句以上的句子組成。對於這個問題,王力有以下的看法:

對偶是平行的、長短相等的兩句話,排比則是平行的,但是長短不相等的兩句話,或者是兩句以上的、平行的、長短相等的或不相等的話。(《略論語言形式美》)

此種見解實與唐鉞之説法相若,本人認爲排比也可以是兩句的,是兩句不整齊之句子,不宜稱爲對偶,稱爲排比則可。本篇所説的排比,亦從此説。

至於排比的分類,各家亦不一[6],本人認爲排比是一種形式美,宜從形式上分類,本篇分類參考鄭頤壽《比較修辭》,分爲:(一)詞的排比;(二)句的排比;(三)段的排比。

《論語》中的排比,不可謂少,現分録如下:

(一)詞的排比

1.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八佾》)

2.巧言、令色、足恭。(《公冶長》)

3.子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

4.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

5.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泰伯》)

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8.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鄉黨》)

9.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鄉黨》)

10.車中,不内顧,不疾言,不親指。(《鄉黨》)

11.德行:顔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先進》)

12.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先進》)

13.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先進》)

14.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顔淵》)

1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顔淵》)

16.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顔淵》)

17.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憲問》)

18.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憲問》)

19.不逆詐,不億,不信。(《憲問》)

20.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憲問》)

21.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季氏》)

22.友直,友諒,友多聞。(《季氏》)

23.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季氏》)

24.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季氏》)

25.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季氏》)

26.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季氏》)

27.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

28.恭、寬、信、敏、惠。(《陽貨》)

29.《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陽貨》)

30.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陽貨》)

31.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子張》)

32.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子張》)

33.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堯曰》)

34.興滅國,繼絶世,舉逸民。(《堯曰》)

35.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堯曰》)

(二)句的排比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而》)

2.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學而》)

4.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學而》)

5.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耻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學而》)

6.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耻;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耻且格。(《爲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爲政》)

8.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爲政》)

9.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爲政》)

10.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爲政》)

11.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爲政》)

12.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爲政》)

13.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爲政》)

14.揖讓而升,下而飲。(《八佾》)

15.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

16.與其媚於奥,寧媚於灶。(《八佾》)

17.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爲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八佾》)

18.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八佾》)

19.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喪不哀。(《八佾》)

20.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里仁》)

2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

22.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

23.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

2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5.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顔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泰伯》)

26.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泰伯》)

27.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泰伯》)

28.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