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永远的红树林》

何建明报告文学论 作者:何建明


关于《永远的红树林》

7月9日,《光明日报》以较大篇幅,刊发了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的报告文学新作《永远的红树林》,介绍青年学者梁言顺对“低代价经济增长理论”的探索。读者纷纷来电来信询问梁言顺、何建明的情况。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何建明。

记者:听说你是在“五一”期间写作《永远的红树林》的?

何建明:是的。不知是不是巧合,两年前的“五一”期间,我写了一位叫梁雨润的纪委干部,从他身上,我找到了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共产党人形象,于是报告文学《根本利益》诞生了。这部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厚爱,梁雨润去年被央视评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一。今年“五一”,我遇见了梁言顺,一位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他使我不得不放下“五一”与家人早已安排好的休假计划,埋头在采访和写作之中。

记者:我阅读《永远的红树林》,马上感受到它的重要现实意义。这么快就把这么重大的主题抓住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何建明:我始终认为,一个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应该具有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学家的头脑。写作时要调动自己的各种能力,包括知识储备、自己对某方面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在《永远的红树林》中,有我对发展代价问题的理解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再去阅读梁言顺的理论著作,采访他和他的导师。我看到了一个年轻学者满头大汗的探索形象,感到了那个理论世界里的五彩缤纷,寻觅到文学创作的喜悦。

记者:逻辑思维是比较枯燥的,而且艰深难懂。这回写梁言顺和他的理论探索,是否感到很难?

何建明:很难。但我又感到一种创作的兴奋——我不得不去一个我并不熟悉的领域走一趟了。“代价”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时下的生活质量和子孙后代。我因此激动和认真起来,要求自己尽快完成采访和写作,因为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快速道,“代价”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越早让大家理解它的深意越好。

记者:梁言顺是个什么样的人?采访他容易吗?

何建明:梁言顺是个文静的学者,不张扬。尽管他的理论研究早在几年前就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重视,但人们对他知道的很少。这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关,也与我们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关。

记者:此话怎讲?

何建明:我们多少年都在努力争取GDP的高速发展,这本身并没有错,发展是硬道理。但靠什么发展,用什么样的速度发展,以怎样的代价发展,过去在全世界都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都说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允许各式各样的发展模式,但中国是一个资源紧缺、人口众多的国家,我们的发展必须从国情出发。

记者:我们过去有个口号叫“多快好省”,但在实践中片面强调了速度。那么你对于梁言顺的“低代价经济增长理论”怎么评价?

何建明:一个理论的创新,往往对推动人类进步起很大作用。全球几十亿人,中国13亿人,大家都希望发展得快一些,但不少人对发展中所付出的代价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梁言顺的研究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记者:在创作过程中,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何建明:责任。在宣传重大研究成果、优秀人物上,报告文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期待自己的这一次创作,能够对人民、对快速发展中的祖国,做出一份文学工作者的贡献。

(发表于《光明日报》2004年7月26日,记者韩小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