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热衷发明创造的父亲

从“科学疯子”到炸药之父:诺贝尔 作者:刘亚超 著


热衷发明创造的父亲

19世纪30年代初,即使在遥远的瑞典,也受到那种反对一切既定和传统事物的变革之风的影响。1830年巴黎的七月革命,像暴风雨一样遮掩着广阔大地,它使当时还是和平无忧的斯德哥尔摩也发生了政治动乱。

金钱匮乏,全国经济生活中的商业萧条、农业的歉收和可怕的霍乱病,加剧了这种普遍的焦虑。平民百姓在经历着一个艰难时期,为了生存,首批移民向着幻想中的闪闪发光的旗鱼星座的美国出发了。

此时,由于在建筑技术方面受过良好训练,伊曼纽尔在斯德哥尔摩完成过不少新的建设和建筑工程,最初是同别人合伙,后来则是自己干。他曾进行过关于“活动木房”的种种设计实验,建造了浮桥,并且造出了得到公认的各种机床。

早在1828年,他就发明了“诺贝尔机械运动”并获得了专利权,从而作为一名发明家而初露头角。“诺贝尔机械运动”,是一种将循环运动改为前后运动的新方法,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造出了有10个滚轮的碾压机。

不幸的是,1833年这年,伊曼纽尔的家里遭受了一场火灾,当时伊曼纽尔不在家,他的妻子罗琳娜只来得及救出了她的孩子,她自己还险些送了命。

无情的大火烧毁了伊曼纽尔的大部分财产,经过财产核算,他资不抵债,成了欠债户。家里的生活一下紧巴起来,不得不搬到后来的一套狭小、简陋的房子里住。

这时,他们家已有3个孩子,而且阿尔弗雷德仍然体弱多病,这让伊曼纽尔和罗琳娜十分犯愁。不过,也不是没有希望。

伊曼纽尔对事业有热情、有追求,对生活充满信心;罗琳娜精力充沛、能吃苦,有着坚强的意志,不怕生活不能好转起来。

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伊曼纽尔在楼下后院搭起一个小棚子,这就是他的实验室,他成天钻在里面搞发明。

伊曼纽尔富于想象,但往往想象的翅膀会飞得离现实太远,许多设想无法付诸实施。

遇到思路和实验不顺的时候,他还容易急躁。相比之下,罗琳娜的头脑更理智、冷静,当丈夫想入非非时,她提醒他看看现实的地面;当丈夫情绪不高时,她又鼓起他自信的风帆。

一天,伊曼纽尔兴奋地说:“罗琳娜,我找到一个新办法了。可以试制、生产一种新产品,叫橡胶。橡胶这东西可有用了,又结实又柔软,能随意制成各种形状。

“我打算用它做成一种行军袋,供士兵使用。平时可以装东西,过河时吹上气就是救生圈。许多个合起来还可以当浮桥呢。瑞典的国防这么弱,这个产品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军力。对了,橡胶还可以制成医疗用品呢。”

很快,一个小小的橡胶生产厂建立起来了。可是,他的这种产品并没有得到军方的支持,因为军方缺少经费。

伊曼纽尔又把眼光投向了炸药的研究。炸药是修路、挖河、开矿的重要工具,使用炸药可以节省许多劳力、资金,而瑞典的主要产业就是采矿业。

1837年,伊曼纽尔在他家后院的那个棚子里开始进行炸药试验,研究炸药的各种配方,以及温度、湿度等对炸药性能的影响。

一天早晨,伊曼纽尔家发出了爆炸的巨响,震得房屋摇晃,门窗咯咯作响。把全楼的人都吓了一跳。

伊曼纽尔这时正为他找到了一种新炸药配方而兴高采烈。

大家纷纷跑出来看,只见伊曼纽尔的小实验棚冒出一股浓烟,院子里弥漫着难闻的气味,伊曼纽尔满头烟灰地钻出棚子。

邻居们惊魂未定,大呼大叫,议论纷纷:“我早就说过,你整天胡思乱想地搞什么发明,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真险哪!迟早会炸了我们的房子。”

“真是个不可思议的怪人,别是神经出毛病了吧?”

伊曼纽尔忙不迭地给大家道歉:“真对不起!真对不起!打扰大家了。不过炸药的实验用量很小,不会有危险的。”

罗琳娜也慌忙丢了手中的活计,跑下楼来,帮着丈夫给邻居赔不是。

刚刚有点懂事的阿尔弗雷德和哥哥们站在人群后面看着这一切。阿尔弗雷德觉得父亲的工作非常有趣,对父亲充满了敬佩之情。可邻居这样指责父亲,父母这样受委屈,他的心里很难过。

市政当局得悉这个事件后,下令禁止伊曼纽尔再进行炸药实验。

几次努力均遭失败,伊曼纽尔很不理解。经过思考,他渐渐明白了:瑞典不是我干事业的地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太弱,难以采纳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人们的思想很狭隘,不能理解我的发明研究工作。不如到俄国去试试,俄国政府正大力推进工业与军队的现代化呢,我成功的希望可能更大些。

不久,伊曼纽尔就去了芬兰,打算先在那里搞些研制实验,成功了再转去俄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