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四书通读 作者:薛振东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伟大人物,他的名字叫孔丘,山东曲阜人。他研究整理了之前的自尧舜起一千七百余年的人文典籍,还领着弟子周游列国,实地考察了当时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加以研究和总结,使之成为一个有系统的人文科学体系,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后人称之为儒家学说。

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存在于《四书》、《五经》之中。所谓《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谓《五经》,即《诗经》、《礼经》、《书经》、《易经》和《春秋》。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也是割不断的。中华民族历尽几千年所造就的中华文化,形成优秀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正是因为有这个核心,使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虽曾多次出现过分裂混战的局面,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一次一次地奋起抗争,为实现祖国的大统一而英勇奋斗,终于实现了大统一。那些妄图分裂中国,分裂中华民族的阴谋,一次又一次被粉碎。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伟大力量。

社会主义文明不可能凭空而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必然要汲取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从而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是我们应取的正确态度。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极其博大精深。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说,把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其中的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党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这个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是中华民族早就存在的理想。《礼经》中有这样一段话: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狐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在孔子的这段话中,描绘出两个社会形态:一个是“大同社会”,是一个财产公有,社会文明,社会保障健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的最高理想社会,这就是孔子心目中的尧舜时代的社会形态。而“小康社会”则是,一个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维持的理想社会。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把创建小康社会进而回到尧舜时代的“大同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理想。

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中国老百姓,一直追求衣食无忧的生活,把温饱平安作为人生理想,因此,孔子提出的“小康”这一概念,很容易被中国民众所接受,在中国民众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把“略有资产,足以自给”称为“小康之家”;把“经济较为宽裕,生活不愁温饱”称为“小康生活”。虽然“小康”并无具体标准,但总体而言,就是那种自给自足,温饱有余,平平安安的生活境界。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小康”,引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最低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那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这个宏伟目标,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强国梦的最实在、最具体的表达,因而,很容易为国人所接受,植根于人心,并化为行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相融合,从而发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花力气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一切优秀的东西继承下来,并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涵,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