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讲 仁与义

四书通读 作者:薛振东


仁与义是国人皆知的美德,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

《礼记》中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崇尚并实行仁的美德,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亲爱,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而不是相互倾轧,相互斗争。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崇尚并实行仁,则人世间就不会发生战争,不再发生仇恨,人与人之间就只有关爱,社会就只有平和,人类梦寐以求的生存环境——和谐社会就将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孔子极力倡导仁的最终目标。

义是什么?孔子曾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孔子在这里将对待义的态度,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后人在解释孔子这句话时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即符合天理的言行就是义。

义作为一种美德,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得到广泛的认知,人们将“见义勇为”看成是一种美德,是英雄行为,见义勇为的人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尊重;同时,人们将“见利忘义”看成是一种恶德,是一种卑鄙的行为,见利忘义的人,在社会上是被人鄙视的。

仁与义不仅是人们修身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治国的根本。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于吾国乎?”孟子回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就是魏惠王,魏国的国君,孟子去见他,他对孟子说:“老先生,你不辞千里之遥的辛苦跋涉来到我国,是为了给我们国家带来很大的利益吧?”意思是希望孟子能对他富国强兵有所贡献。孟子回答他说:“王啊,你为什么开口就说利呢?其实,你只要推行仁和义就行了。”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只要推行仁与义,全国上下,都崇尚与实行仁义之美德,国家自会富强起来。

仁与义是美德,但是,若处置不当,也会走向其反面。

譬如仁,若是不分对象,不明是非,一味地讲仁爱,讲宽容,结果出于同情和怜悯,宽容了坏人,岂不是大错特错。中国有个寓言,叫做《农夫与蛇》,讲的是一个农夫在田间劳作,看到一条被冻僵的蛇,心有不忍,于是将蛇放进怀中,用体温焐蛇,结果蛇活了,就咬了农夫一口,致使农夫毒发身亡。可见,仁爱不能乱施。

至于义,施行起来,更要明辨是非,否则,就会走向反向。譬如扶弱,无疑是一种义举,但是,如果我们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去救助一个被追捕的坏人,岂不是助纣为虐;关心和帮助朋友,是重情重义的表现,但是,如果朋友为官贪腐,或是偷盗,或是贩毒,为其藏匿不仅危害社会,而且也必然害了自己。可见,讲义气是要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不违法乱纪,不伤害别人,不为害社会。

(一)人类最崇高的品德——仁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不止一次的倡导仁,在孔子的眼里,仁是一种最高尚的品德。有一次,孟武伯问孔子:“子路能做到仁吗?”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说:“子路是你的学生,你怎么能说不知道呢?”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之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迎接宾客,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子路、冉求、公西赤三个人,都是孔子的好学生,孔子虽然多方面地肯定他们的才干和品德,但对于他们能否做到仁这个最高尚的品德,他不予肯定。可见孔子把“仁”这个品德看得很高,不仅对他的学生是这样,就是对他自己也不敢以“仁人”自居。有一次,他和学生公西华谈话,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我在向‘仁’的方向努力,永不满足。我现在能做到教育别人从不感到疲倦罢了。”孔子竭力提倡仁,无比崇尚仁,将仁看作是自己追求的最高的境界。

仁究竟是什么?仁这个概念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涵呢?《说文》:“仁,亲也,从人二也”;《礼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些对仁的解释,都包含一个意思,即所谓仁,是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用一句和国际接轨的话来说:博爱。

但是,孔子所说的仁,不局限于博爱,他的内涵比博爱丰富得多。孔子虽然没有对仁作过具体的完整的解释,但是,他在和人们谈论仁时,也曾多次有所阐述。特别是一次和子张谈话,子张向孔子请教有关仁的问题,孔子很肯定地说:“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仁矣。”子张请孔子具体讲,孔子说:“恭、宽、信、敏、惠。”

孔子对这五者还作了具体说明,他说:“恭则不侮”。意思是说,你如果对人恭恭敬敬,那么你不会侮辱别人,欺侮别人;同时你必然被人尊敬,不会被人侮辱,也不会被人欺侮,人与人之间就会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和谐的社会形态自然就会形成。反之,你如果欺侮别人,侮辱别人,别人也会寻机欺侮你,侮辱你,人与人之间就会相互争斗,相互攻击,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世间会充满着嫉恨,仁爱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孔子在解释“宽”时说:“宽则得众。”宽者,宽容,宽宏之谓也,一个人,如果能对别人宽容,不斤斤计较,在别人做错事,说错话时,能宽容,允许其犯错,允许其改正,被宽容者自会内心对你产生感激之情,愿意为你所驱使。宽容则是宽宏大量,胸怀宽广,能包容人,这些很重要,因为我们身边的人,性格各异,能力大小各异,智愚各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我气量小,不能容人,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人,必然会将很多人拒之于自己的门外,那怎么能得到众多人的拥护呢?不仅如此,而且因为气量小,不能容人,在自己周围造就了各种各样的障碍,形成各种矛盾,那么,怎么能为自己造就一个和谐的环境呢?

至于“信”,信者,诚实,不欺之谓也。孔子说:“信则人任焉”。你对人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同样地,别人也会对你诚实,人与人之间,相互以诚相待,心心相印,自然和谐美满。诚实就不能欺骗,如果你欺骗别人,别人也会欺骗你。于是人与人之间,你骗我,我骗你,你防我,我防你,仁爱当然不存在了。

敏。敏者,敏捷,奋勉,聪明之谓也。孔子说:“敏则有功。”在这里,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奋勉,又很聪明,又勤快,则事业就可以取得成功。任何一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农人种田,工人做工,读书人做学问,为官者从政,都要通过自身的脑力或体力的劳动,才能办好事,才能取得财富,取得成功,不损害别人,当然也就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反之,如果一个人存心不良,不是靠自身的努力,而是靠阴谋诡计去掠夺别人的成果,掠夺别人的财富,损人以利己,则人与人之间,就会形成你抢我夺的状况,人世间的和谐就被破坏,仁爱也就不存在了。

惠。仁慈、柔顺的意思。孔子说:“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说,你给恩惠于人,别人就愿意听从你的驱使。为什么这么说?道理很简单,你给人帮助,给人福荫,帮别人排忧解难,别人必定会感激于你,并报答于你。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正是这个意思。孔子在这里倡导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孔子所说的恭、宽、信、敏、惠五个字,并没有直接触及到仁,但是孔子却很肯定地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行”是个动词,由谁来“行”呢?若是一个普通的人,再行也不可能“于天下”,显然,孔子所说的“行”者,是最高统治者和一些握有大权的人,他们如果在他们所统治的地方积极推行这五个字,而且自己以身作则,用这五个字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在他们所统治的地方,就将出现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这就是孔子的理念。

樊迟有一次问孔子,怎么才算仁者?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就是说,仁者为了成就某项事业,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付出艰苦的努力,经历各种磨难,至于事成后得利则放在后边,这和我们今天讲的吃苦在前得利在后是一个意思。宋代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正是这个意思。如果每个人都能吃苦在前,得利在后,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也就不存在了,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就是仁爱了。

孔子之所以竭力倡导仁,把仁当作最高尚的品德,其目的就是要创建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颜渊,季路一起闲聊。

孔子对颜、季二人说:“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你们何不说说你们自己的志向?”

子路回答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意思说,他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裘拿出来和朋友一起用,即使用坏了,也绝无怨言。子路在这里表明,他愿在朋友之间讲仁爱,不斤斤计较。

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我愿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颜渊的志向是做一个极端谦虚的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五个字中的恭。

后来子路和颜渊请求孔子也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说他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他的意思是说,让老人得到养护,平平安安地活着;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能得到朋友的信任;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和养护,健康地成长。这正是孔子一贯宣扬的“仁”的具体化。

(二)孔子心目中的仁人

孔子把仁看成是理想中的最高尚的品德,因此,要成为在他的心目中的“仁人”,实在是极难的。有一次,子贡对孔子说:“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论语》)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孔子的意思是,尧和舜超乎仁人,已可作圣。

尧,上古五帝之一。《史记》记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他的胸怀像天一样地宽广仁厚,他的智慧达到神奇的境界,看上去,他像天上的云那样柔和,他虽然很富有,却一点也不骄奢,他很高贵,却从无傲慢之色。他制定了历法,还令人观察日月星辰的规律,为百姓播种和收割五谷划定了季节,他的臣下向他推荐他的儿子丹朱,他说:“吁!顽凶,不用。”他拒绝了以儿子为接班人,选择了品德高尚的舜作为接班人。为了考察舜,他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在日常生活中考察舜,又令九个儿子住在舜的四周,从外部考察舜。考察的结果,舜的品德确实优秀,但是,他还是不放心,先令舜做“代理皇帝”,自己退居二线,又观察了八年,确证舜是个德才兼优的人,于是禅位给舜,让舜正式为帝。在尧的身上,可以看到他处处为天下黎民着想,造福于天下黎民百姓。

舜,五帝之一。《史记》记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意思是说,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的生母早亡故,瞽叟娶了后妻,与后妻又生了个儿子叫象,象很傲慢,而瞽叟爱后妻及象,常想杀掉舜,每到危险时,舜就巧妙的避开,但还不离开父亲,仍然孝敬父亲与后母,爱护异母弟象,从不懈怠。舜因为孝顺,二十岁就闻名于远近,三十岁时被四方诸侯推荐给帝尧,被尧定为接班人。经过多年考验,五十岁时代理尧管理国家大事。尧死后,正式继位为帝。他任贤用能,任命禹管水利,疏浚河道,解决了黎民水患之苦。弃管农业,伯夷管礼仪和教化,垂管百工,以致“百谷时茂”,“百姓亲和”,“百工致功”,“四海之内,咸载帝舜之功”。而且舜认为自己的儿子德才平平,他不传位给儿子,而是选择治水有功,德才兼优,深受百姓敬仰的禹为接班人。

孔子在《论语》中认定为仁人还有伯夷叔齐兄弟两人。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子曰:“古之贤人也”。子贡又问:“怨乎?”孔子说:“求仁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伯夷居长,叔齐为次子,孤竹君决定将君位传给次子叔齐,孤竹君逝世后,叔齐要将君位让给伯夷,这是出于对兄长的尊重,但伯夷出于对父命的尊重,拒绝接受王位,最后二人一起投奔当时著名的道德文明之区——西周。但是,西周的第二代君主武王决定进军无道之商纣王时,他二人不赞成,拦住武王的马,劝武王不要动武,以暴易暴是不对的,但武王不采纳他二人的意见,用武力灭了无道之纣,统一了天下,伯夷和叔齐鄙视以暴力夺取天下的周武王,耻食周粟,绝食在首阳山上,活活地饿死了。在孔子看来,这二人不仅是仁人,是比仁人还要高一层的“古之贤人”。

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认为那是“以暴易暴”、“以下犯上”显然是不对的。孔子却认为他们是“古之贤人”,说明孔子是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的。那么,对纣王这样的暴君,应该怎么样呢?难道应该支持暴君的胡作非为吗?非也。孔子主张仁,爱人,爱民,他岂能支持暴君任意残害生灵?他把反对纣王的微子、箕子、比干视为“仁人”,说明了这一点。

微子、箕子、比干都是商纣王的叔父,在纣王荒淫残暴的时候,他们出于对国家负责,对宗室负责的目的,都极力劝谏纣王,谁知纣王不仅听不进,还逐一地处罚了他们。微子劝谏纣王,纣王把微子开除出宗室,取消了他的贵族地位,让他到民间去做个普通百姓,流落在河南民间,后来武王统一国家后,本着“兴灭国,继绝世”的原则,微子后人被封于宋,他成了宋国的始祖。箕子劝谏纣王,被纣王废除贵族身份,降为奴,他带着殷商文化,渡海到高丽,即今日之朝鲜。比干是当时有名的智者,也是纣王的叔父,他不像微子、箕子那样喜欢唠叨,所以,纣王和他关系还可以。后来他看纣王实在太不像话,便犯颜直谏,纣王很恼火,便对比干说:“据说聪明人都心有七窍,不知丞相是否如此?”于是令人将比干剖腹取心,比干就这么惨死了。后来,孔子听到这三个人的事迹,便说:“殷有三仁焉”。认为这三个人都是“仁人”。

上面的几个仁人,都是周以前的人,距孔子生活的年代很远。和孔子同时代被孔子认为是仁人的人,即管仲。管仲是春秋初期的齐国宰相,按年龄计算,是孔子的父辈人物。

管仲,字夷吾,少时与鲍叔牙一起经商,结为朋友。后来鲍叔牙跟随齐公子小白,而管仲事公子纠。后来公子纠败死,而公子小白得了齐天下,为齐桓公,追随公子纠的管仲被关在狱中待刑。由于鲍叔牙的竭力说情并推荐,桓公不仅赦免了管仲之罪,还委以军国大事,尊称为“仲父”。管仲主齐政后,在齐推行改革,将全国分区管理,任用贤才,调整农业税,减轻征役,禁止任意掠夺家畜,发展冶炼业和盐业,调剂物价,使齐国民殷国富。他又劝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开展外交活动,不动一兵一卒,不诉诸武力,就得到各诸侯国的拥戴,使桓公成为春秋一霸。

孔子虽然对管仲的“器小”、“不俭”、“不知礼”有所批评,但却给他一个最高的评价——仁人。有一次,子路对孔子说:“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并问孔子:“未仁乎?”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但是,子贡还不能接受老师的看法,他对孔子说:“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在子贡看来,管仲本来是公子纠的人,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能殉职,还投降了敌人,进而做了桓公的宰相,其行为不仅够不上“仁人”,还是个十足的不义之徒。孔子说服子贡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

在这里,孔子认为,看人要从大处着眼,从大局出发,而不能拘泥于小节。在当时,周室衰微,诸侯之间失衡,相互攻击,战乱不断,周边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也乘机入侵中原,百姓生灵涂炭,天下大乱,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管仲相桓公,在齐国强大之后,管仲劝齐桓公不恃强欺弱,而高举“尊王攘夷”之旗帜,九次召集诸侯会盟,息干戈,安民生,所以孔子说:“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甚至怀着感激的心情,很动情地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若不是管仲,我们将成为强悍的落后民族的奴隶,中原文化将被毁灭了。

(三)仁的方方面面

1.仁与举贤

仁是一种美德,只有道德高尚的贤人,才能实行这种美德,倡导并推行这种美德。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叫仁,孔子回答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叫“知”,孔子回答说:“知人”。樊迟弄不明白孔子的意思,孔子解释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意思是说:推荐正直的人,将正直的人放置在不正直的人之上,就能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但是,樊迟还没弄清楚孔子的话的实质。樊迟从孔子那里告辞出来,见到子夏,子夏是孔子的弟子中仅次于颜渊的聪明人,樊迟请教子夏,问“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含义,子夏说:“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伊,不仁者远矣。”(《论语》)子夏对樊迟说:老师的这句话含义是多么丰富啊!多么深刻啊!历史上的贤君舜得了天下之后,不是只用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而是从众人中去挑选德才俱佳的人,选用皋陶来协助管理国家大事,有了皋陶,那些没有仁德的人就远离了,国家就管好了;还有殷的君主汤,和舜一样,从大众中去选举贤才,用伊伊为相,那些缺少仁德的人就走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孔子在这里明确地阐明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仁德之人才能推行仁德,使仁发扬广大,造福于社会;反之,若不是仁德之人在位,要推行仁德是不可能的,只能破坏仁德。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王朝的兴替,国家的兴亡,无不是如此。凡是君明臣贤之时代,必能政治清明,任贤用能,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凡是昏君在位,小人当道,必定是政治腐败,文恬武嬉,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最后当然是王朝更替,国家危亡。

但是,怎样才能使仁德者在位呢?就是要“选于众”,从众人中去发现,靠众人举荐,而不能只看到自己身边的几个人,更不能以与自己关系的亲疏来选人才。任人唯亲,或近亲繁殖,是不可能任贤用能的,只会被小人、佞人钻了空子,结局无疑是可悲的。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能明确地提出这个理念,实在是很了不起的。

2.仁于礼

颜渊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孔子回答得干脆而又简单,他对颜渊说,只要你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使自己的言行服从于礼的要求,你就做到“仁”了,你今天克己复礼了,天下人自会承认你已“归仁”了。总之,能否做到仁,不是靠别人,就是靠自己去做。

颜渊听了,又进一步对孔子说:“请问其目。”请孔子说得具体些。孔子对颜渊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孔子的回答又是很简单明了,就是只要不符合礼的要求,不论什么人,不论什么言论,不论什么行为,你就得一律加以拒绝。这一下颜渊明白了,他对孔子说:“渊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意思是说,我颜渊虽然不聪明,但是我愿意按照老师说的话去做,争取做个仁人。

仁是一种品德,一种精神境界,在孔子的理念里,仁是一种最高尚的品德,最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孔子的同代或前代人中,曾有过很多伟人、名人,但是被孔子认定是仁人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可见,要做到仁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在这里,孔子回答颜渊的话却是那么简单——克己复礼以为仁。只要克己复礼了,便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

其实并不简单,这里孔子所言的“克己复礼”的“礼”字,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礼节,礼貌、礼仪之类的“礼”字。这里所说的“礼”字的含义,是指当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内涵广阔和丰富。譬如,你不能因为某种私欲而损害别人的利益,你不能借口任何理由而说假话,或是对朋友不忠,你不能以任何借口而忽视对父母的孝敬和对兄弟的爱;你更不能以任何理由作借口对君王不忠,总之,一个礼字,涵盖了全社会的各种规范,凡是违反规范的人和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换言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规范,要真的做到这些,当然是很不容易的。

3.仁与性格

仁作为一种最优秀的品德,作为一种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人们在追求与学习仁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状况。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性格有差异,气质也不同。孔子在《论语》多次论述仁与性格的关系。

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仁的问题。樊迟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中很特别的一个,绝大多数弟子都是按照孔子的办学思想,按照孔子的“培养士”的教育方针,学习研究相关的知识,只有樊迟,当着其他弟子面向孔子请教种谷和种菜,弄得孔子很难堪,只好老老实实地承认“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由此可见,樊迟是心直口快的人,心里想什么,口中就会说出来,是个不善于自我克制的人。但是,孔子认为要实行仁,就必须“克己”,“克己复礼以为仁”,樊迟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觉得樊迟要进行仁的修养,则必须改变自己的性格,于是,他对樊迟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意思是说,你即使在家里,也不可以随随便便,随心所欲,而要注意约束自己,言行举止要端庄有礼;做任何事,都不可以随便草率,而要有敬业的态度,认认真真,严肃负责;对任何人,都要忠诚老实,一言一行,不可意气用事,不能以任何借口说假话。其实,我们如果真的不折不扣地做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就意味着自己完全克制了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已做到“克己以复礼”了,当然也就是仁了。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司马牛,也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办事很急,脾气很躁。有一次,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仁,孔子对他说:“仁者,其言也讱。”(《论语》)意思是说,仁者说话谨慎,吞吞吐吐,欲言不言。司马牛对孔子的回答不满意,便反问道:“其言也讱,斯谓之仁乎?”说话吞吞吐吐就是仁了么?孔子回答得很巧妙:“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意思是说:“既然做起来很难,说起来能爽气吗?”

在孔子看来,只有老实正直的人才能修炼出仁的品质。那些投机取巧能说会道的滑头,是不可能修成仁人的。他明确地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却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为什么说那些“刚、毅、木、讷”者“近仁”?刚者,刚强也,刚直也,喜欢直来直去,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绝不含糊。毅者,有毅力有决断也。有毅力有决断的人,往往是一往无前,决不旁顾,只要是自己认定的目标,就会排除万难,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木者,反应迟钝之谓也,看上去有些笨,其实并不傻,心里明白得很。讷者,不善于辞令也,是那种少说多做埋头苦干的人。“刚、毅、木、讷”者,往往少说肯干,这种人老老实实,能吃苦受累,不怕困难,认准了目标,就会坚持到底,向着自己的目标不停顿的追求,一心一意地追求。所以,孔子认为:有这种性格的人,对修炼仁有益。

(四)孔子倡导仁的目的

孔子把仁视为最崇高的道德品质,最美好的精神境界,他生前无数次的说仁,仅在《论语》中就有记载20多次,在仁字面前,他是那么谦逊,是那么虔诚,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意思是说,若说我有仁的品德,我怎么敢承担呢?但是,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仁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一心一意地追求仁,仁就一定会到来。孔子终其一生,一直在追求仁,宣扬仁,致力于仁的传播。

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仁?他为什么不遗余力地宣扬仁?换言之,他大力倡导仁的目的是什么?孔子虽然没有明确的说,但是,我们可以从孔子论述实行仁的途径和方法中,窥见孔子倡导仁的真正目的。

怎么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意思是说,只要能够克制住自己的各种欲念,使自己说的话,做的事,都能符合“礼”,不是礼节的礼,也不是礼仪的礼,而是礼制,即各种规范,其含义极其广泛、丰富。国家的政策法令,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社会上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等等,都属于“礼”的范畴。试想,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言行服从“礼”,则人与人之间不会有冲突,社会就安定了。

怎样做才算是“克己复礼”呢?孔子有一次在回答子贡问仁时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仁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意思是说,自己想站得住,就要帮助别人和自己一样站得住;自己想要有作为过上好日子,就要帮助别人和自己一样有作为过上好日子。凡事以身作则,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这里,孔子告诉我们:实行仁,就时时与人为善,处处想着别人,决不可损人利己。

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竭力倡导仁,奉仁为最高做人准则,其目的就是创建这样的社会形态:社会上的人都自觉地服从于全社会的言行规范,服从于全社会的公德。这样,在社会上就不会有尔虞我诈,不会有激烈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爱,而不是相互争夺;自己好了,就要想到帮助别人和自己一样的好;自己快乐了,就要助别人和自己一样的快乐。凡事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由此可见,孔子的仁的学说,最终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五)中华美德——义

“义”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华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教育他的门人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懂得义,品德平平的人只懂得利。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高品位的人懂得义,品位不高的人只懂得利。

“义”的内涵是什么呢?孔子没有留下话来。但是,在他和门人的谈话中,多次从不同的角度讲到过。孔子的门人有子曾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诚信度若是接近义的境界,那么这个人的话就足以可信了。这就是说,高度的诚信,有诺必践,这种讲信用的行为,也属于义的范畴。孔子还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这里,孔子所说的“义”,就是按道理应该做的事,譬如路遇老人跌倒,就应该上前扶起来,而你因为怕惹麻烦不敢扶,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换言之,应该做的事,因为惧怕什么而不去做,是不义的表现。而勇敢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不怕苦,不畏暴,不怕死,这是一种义的表现。

孔子和其弟子在论及郑国的大臣子产时说:“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这里的义,是讲役使臣民不能无度,要有规范,对民众要体恤,要讲人性,不可不顾民众的死活。这个道理,孔子在另一段话里讲得更明确。他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论语》)这句话明确地说出一个道理:君民之间,官民之间,都要讲个“义”字,把“义”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条准则。

义作为一种美德,是修身的重要内容,也是做人的基本标准。有一次,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算是“成人”?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才是完人?孔子回答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也。”(《论语》)孔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在有利可图时,或者在谋取利益时,要想到做人的道德准则——义,想一想眼前这个利,自己应不应该得,应该得多少,不能无尽止地求利,更不能为自己得利而损害别人,即我们常说的“不义之财”,分毫不取。

民间有句俗语,叫“见义勇为”。义字在前,勇字在后,为什么?因为颠倒不得。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君子尚勇乎?”孔子回答说:“君子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论语》)因为子路尚勇好斗,所以孔子提醒他:君子将义放在前,即君子尚义,但也不排斥勇,只是勇应从属于义,若有勇而无义就不好了,君子有勇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变成盗贼。

孔子所说的“义”,其内涵是什么?后人在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时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意思是说,你的言行符合天理就是义。这个解释也很抽象。

孔子的继承人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其中包括对“义”的认知。孔子把“仁”看作是根本,而“义”仅仅是做人的一项准则而已。孟子把义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认为义和仁一样的重要。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他:“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于吾国乎?”梁惠王希望孟子能给他讲一些富国强兵之术,然而,孟子却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孟子告诉梁惠王说,你何必开口就讲利呢?你要想国家发展壮大,你想要使自己在诸侯中受人尊敬,你只要实行并推广仁和义就够了。孔子提倡杀身成仁,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杀身以就义。他说得很形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还将义说成是人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他说:“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他进一步说:“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有仁、义、礼、智,就好比人有四肢,不可缺一也。

孔孟都倡导义,并把义的重要性提得很高。但是,义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换言之,什么样的行为是义举?什么样的人是义人?他们没作具体说明。但是他们的有关义的学说,已为人们所接受。汉代司马迁在其所著的《史记》中,为我们提供了几类义人,使我们从中知道义的内容是什么。司马迁确认伯夷、叔齐这样的人是义人。他二人本是孤竹君的儿子,伯夷为长,叔齐为幼子。孤竹君打算立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了,伯夷为了让叔齐顺利地继位为君,便悄悄出走了。然而,叔齐认为自己是幼子,不应该继位,于是也出走了。于是,国人只好立中子为君。伯夷、叔齐听说西伯侯敬老,于是去了西岐。岂知姬昌死了,继承人姬发自立为武王,率兵东征伐纣,伯夷、叔齐认为武王伐纣,以下犯上,战争使百姓遭难,于是拦住武王的马头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的部下要殴打伯夷、叔齐,姜太公制止了,说:“此义人也!”亲自扶他二人离开。武王灭了残暴的商纣,建立了周王朝,伯夷、叔齐便离开尘世,隐居首阳山上,发誓不食周谷,采野菜充饥,还留下一首诗: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禹、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诗经》)

最后二人饿死在首阳山上。武王伐纣之事,在历史上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这是早已被肯定了的事。但是,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并非是为了保护残暴的纣王,而是为了守住他们的信念。在伯夷、叔齐身上有三个特点:一是面对富贵权利,不争不夺,兄弟相让;二是面对强者不示弱,敢于说真话,不屈服;三是坚守自己的信念,宁死不屈。这些,就是义的表现。

司马迁还在《史记》中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类“义人”,这类人不像伯夷、叔齐那样出身高贵,知书达礼。但是这类人,讲情谊,知恩图报,勇敢仗义。在《刺客列传》中,他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姐弟、荆轲和高渐离。曹沫凭力气过人被鲁庄公重用为将,但是,因为齐强鲁弱,实力悬殊,故三战三败,这对曹沫而言,无疑是十分耻辱的事。他忍辱负重,后来在鲁庄公和齐桓公会盟时,出其不意,执匕首挟持了齐桓公,迫使齐桓公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齐桓公当时是诸侯之首,威震天下,但曹沫凭其大智大勇,不计生死,令其当众屈服,可谓惊人之举。专诸,吴国人,是个勇士,伍子胥从楚逃亡至吴,结识了专诸,便将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待以上宾。后来公子光要他刺杀吴王僚,他对公子光说:“王僚可杀也”,但他担心“母老子弱”,他死了无人照顾,公子光对专诸说:“光之身,子之身也”。让专诸放心,于是,公子光宴请吴王僚,预先将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出其不意地刺杀吴王僚,吴王僚的侍卫也杀死了专诸,后来公子光当上吴王,封专诸之子为上卿,这种以死报知遇之恩,为友情而死的行为,是一种义的表现。

豫让先事范氏及中行氏,但是,范氏、中行氏不重用他,他投智伯,智伯认为他是个人才,“甚尊宠之”。智伯被赵襄子所灭,豫让逃进山中,立志为智伯报仇:“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史记》)于是变姓名为刑人,混进宫中清扫厕所,赵襄子上厕所发现了他,赵襄子的部下要杀他,赵襄子阻止了,说:“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然而,豫让却不肯罢手,为了达到目的,他用生漆涂身使身上长满了疮和疤,他吞食炭,改变了自己的声音,连他妻子也认不出他。他伏在赵襄子外出必经过的桥下,结果又被赵襄子发觉,赵襄子对他说:“你曾是范氏、中行氏之臣,智伯灭了他们,你为什么不替他们报仇,反而臣于智伯?”豫让说:“他们以普通人的礼遇待我,所以我以普通人的格调报答他们;而智伯以国士的礼遇待我,我当以国士的格调报答他。”这就是后来人们津津乐道的“国士论”。赵襄子对豫让说:“你为智伯报仇的义行已扬名于世,我已宽容你一次,这一次不能再宽容了”。他令部下将豫让围起来,豫让对赵襄子说:“上次你宽容我,天下人都称颂你是贤德之君,贤君应成人之美,我求您将您的衣服代替您的身子让我击,以实现我的心愿”。赵襄子感到豫让的义气很了不起,于是令部下将自己的衣服送给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了。这种以死报知己的行为,也是义的一种。

聂政是一名勇士,杀人避祸在齐,以屠为业。濮阳人严仲子在韩为官,与韩相侠累有过节,怕被杀害,逃避在齐,想找人为之报仇,有人向他推荐聂政,严仲子以重金去交接聂政,聂政对他说:“我母亲还在世,不敢以身许人。”他拒收严仲子的厚礼,但严仲子仍然很郑重其事地和聂政结交了。后来,聂政为了报答严仲子对他的器重,主动去濮阳见严仲子,对他说:“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母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要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说出其仇人是韩相侠累,于是,聂政入韩,出其不意地在相府中刺杀了侠累,然后自己挖眼毁容,剖腹自杀。韩王将聂政的尸体暴于市,悬赏千金叫人辨认,聂政姐聂莹听闻有人刺杀韩相侠累,估计是聂政所为,便亲去韩国,见尸果是聂政,便伏尸大哭。人们对她说:“你可知韩王悬千金要认出他,你怎么还来哭呢?不是自取其祸吗?”聂莹说:“我当然知道其中利害,我弟本来就不是一个寻常的人,他当时之所以安心在民间做个屠夫,是因为有老母在,我还未嫁。后来老母病故了,我已嫁了人了,严仲子当日不嫌贫贱与吾弟结交,对聂政有知遇之恩,按常理,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吾弟为严仲子刺杀侠累然后自尽,他之所以毁容,是怕连累我,我岂能因为惧祸而埋没吾弟的义举之名呢?聂莹悲天抢地地哭死在聂政尸体旁。聂政姐弟也被后人推崇为义人。

荆轲名气更大。他是古今所公认的义士。他是卫国人,后游学至燕国,结识了当地义士高渐离,及一些市间屠狗之类的游侠儿,常一起饮醉之后,高歌于市,哭哭笑笑,旁若无人。燕国太子丹求贤,处士田光将荆轲推荐给太子丹,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享受最高级的生活待遇,太子丹还每天亲自去拜望荆轲,太子丹这样尊重荆轲,是要荆轲去刺秦王,挽救六国命运。荆轲明知刺秦王不论成功还是失败,自己的命都得赔上,但他为报太子丹知遇之恩,还是去了,临别时,他高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是何等的豪爽!又是何等的凄凉!由于同伴秦舞阳临场胆怯,泄漏天机,行刺失败,荆轲被秦王的部下以乱刀砍死。他的朋友高渐离以击筑之技得近秦王,举筑击秦王,为荆轲报仇,结果也失败被杀了。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写道“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为我们列举了另一类义人的形象,就是他在《游侠列传》中写的朱家、田仲、郭解等人。这些人“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司马迁认为,这些人“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史记》)

朱家、鲁人,以侠闻名,虽然“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然而,却供养着豪士数以百计,而且常救人之急,汉代著名将军季布,原为人奴,朱家暗中帮忙救了他,至季布成为著名的有权有势的将军,朱家却始终不见季布,以示施恩不图报。

郭解,字翁伯,为人“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闻名乡里。他姐姐的儿子仗郭解之势,在与人饮酒时,强使对方饮酒,以致被对方打死,凶手逃走了。郭解姐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她弃子尸于道,借以羞辱郭解,从而激怒解。郭解已知杀人者藏身于何处,但他没叫人去抓捕,杀人者主动上门见郭解,把实情告诉了解,郭解听了说:“是我们孩子不对”,放杀人者逃走。当时,人们都颂扬郭解讲义气,有道德。郭解同乡有个儒生,听人赞颂郭解,说:“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郭解的门客听了,便杀了这个儒生,还割下舌头,虽然查明郭解并不知道是谁杀了儒生,与杀人案无直接牵连,大夫公孙弘仍以“大逆无道”之罪杀了郭解。然而司马迁却肯定了他说:“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