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太行山上 作者:王朝柱


前言

三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太行山上》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

2012年接到创作任务,第一反应就是写这段历史的作品很多,写八路军抗战的也有许多部,其中的重要史实和故事也反复出现。但是,通过实地采访和翻阅资料,深深地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一二九师,团结太行山人民群众共同抗击日寇的精神深邃厚重,可歌可泣的事迹丰富精彩,感到不写部作品弘扬他们的精神,对不起太行山人民为抗战作出的重大牺牲;因此,决心对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再认识、再思考,从新的角度,写出新意。

纵观八路军一二九师抗战史料,从被国民党挤压得没有立足之地,到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最大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边区,无不显示着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全局、正确决策的英明领导;从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到最后彻底消灭顽敌,无不体现着一二九师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灵活运用战略战术的强大执行力;从九千将士进涉县,到三十万大军出太行,无不贯穿着军民团结、抗战到底这一主线。一二九师作为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始终牢记“得民心者无往而不胜,失民心者必败”的历史经验,把人民群众视为胜利之本、力量之源。因此,写作中紧紧抓住“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主题,着力描写他们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患难与共的关系。

为遵循电视剧创作的艺术规律,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我们集中笔墨突出刻画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描写了刘伯承胸怀全局、高瞻远瞩、洞察敌情、指挥若定的军事家气质,描写了邓小平果敢刚毅、举重若轻、大胆尝试、实事求是的政治家品格,描写了刘邓和各级指战员之间的战友情,塑造了八路军战士和老百姓的群体形象。总之,让人物、事件、故事,洋溢一种激奋昂扬的基调,是这部戏努力追求的风格。

这段历史内容极其丰富,作者动笔前在太行山这片红色土地上,走访了一些老八路、老支前模范和当年首长们的老房东,挖掘了一些当年发生在抗日根据地的真实故事;也认真地拜读了刘伯承元帅1962年写的《我们在太行山上》,查阅了与之相关的军史、地方史资料,力求使作品具有史诗般的艺术品格。

感谢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审查领导小组、中央文献研究室、河北省委宣传部、邯郸市委宣传部和涉县县委的领导,为创作此剧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感谢逄先知、金冲及、王兆海、李准、仲呈祥、郑伯农、李硕儒、冯惠、黄允升、廖心文、熊华源等专家、学者,他们为本剧提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感谢为本书出版严谨认真、辛勤工作的花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张采鑫先生、责任编辑郝卫国老师。

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完善。

总编剧 王朝柱

执笔编剧 张森林

2015年7月定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