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集

太行山上 作者:王朝柱


第二集

东花园 阎锡山官邸 日 内

阎锡山身着上将军服威严地站在客厅中间,以杨爱源、李靖国为首的晋军将领进来。

阎锡山看着他们说:“都来了?”

杨爱源突然喊:“跪。”所有将领都跪在阎锡山面前。

阎锡山不知何意:“哎……这这这……承受不起。你们这是要干啥?”

王靖国:“阎长官,您不能这样,与日本决战不成您就服毒,咱山西可就没您这样的领袖了。”

众将领:“阎长官,千万不能这么做呀。”他们都期盼着阎锡山发话。

阎锡山躬身去拉他们:“起来,起来,起来,快起来。”众人还是不起,阎锡山拉住杨爱源,用央求的口气:“杨司令,让大家起来说话嘛。”

杨爱源被阎锡山拉起,对大家说:“大家起来说话吧。王军长说得对,你是我们山西的领袖,我们山西人不能没有阎长官呀。但是这毒药我们每人都一份,这不是要我们大家都一起去死吗?如果我们大家都死了,那山西不等于还给别人了吗?”

阎锡山眼珠子转了几下,突然瞪着眼说:“我都敢去死,你们就不敢?”

王靖国:“我们不是不敢去死,老蒋的中央军可是进了咱山西,还把共产党的八路军也放进了咱山西,那可是要赤化我们的军队,赤化我们的政府啊,他们在山西招兵买马、蛊惑群众、发展他们共产党的势力范围,所以我们不能死,你也不能死,要把这些人逐出咱山西去,连同中央军也都送出去。山西是咱晋绥军的山西。”

阎锡山一反常态,口气硬起来,说:“好,那我就听你的,把中央军、八路军都请出去,你来打日本人,我还省下买毒药的钱。”

将领们都低下头去,阎锡山瞪着他们训斥道:“你们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懂政治,目光短浅。我给你们发毒药,谁叫你们吃了,我那是给报纸,给老百姓,给青年人,给中央军和八路军看的!这是表示我们抗日的决心,这是心理战!”

阎锡山越说越激愤,看到他们个个服服帖帖,接着说:“回去以后接着演,别拿你的那点军队和日本人拼,要学会让别人替你拼,让别人替你流血流汗,你们做做样子就行了。”

众将领面面相觑,心领神会地点点头,齐声答:“是。”都恭恭敬敬退出门外。

阎锡山看着他们走出去自语道:“我多年来反共、反共,现在倒要联共。防蒋、防蒋,还需向老蒋求援。日本一来全乱套了。”

 

火车车厢内 日 内

一列破旧不堪的火车在吃力缓慢行驶,战士们在车厢内个儿挨个儿拥挤着。

化入刘伯承的车厢内,刘伯承正在和陈锡联谈话:“小钢炮,你现在是团长了,不同于普通士兵,我们的干部,不光要带兵打仗,还要教兵育人。”

陈锡联不住地点头:“师长,我也挺想长学问的,可我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在家放牛做工,读不起书啊,后来参加革命了,想读也没有时间读呀。”

刘伯承和蔼地看着眼前这几个爱将:“我教你个方法,你每天认字五六个,十天下来就是五六十个,一百天呢?”

陈锡联马上接话:“五六百个。”

孔庆德也同声答:“五六百。”

刘伯承满意地:“嗯,那一年下来不就一千多个字了,三年下来我保你认识三千字以上。”

陈锡联惊讶地:“三千字以上?”

孔庆德:“三千字,可了不得。”

刘伯承:“过去考个秀才,要求也就是三千字。你今年二十三岁吧?”

陈锡联答:“是。”

刘伯承:“二十六岁的时候,那你就是一二九师的大秀才。”

众人:“哈哈……”

陈锡联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也笑起来。

 

太原 第二战区司令部 日 内

阎锡山身着国民党上将军服,站在客厅中央。刘伯承在晋军副官带领下,健步走了进来。

刘伯承:“阎长官!”

阎锡山进前几步,握住刘伯承的手,满脸堆笑地说:“欢迎你这位声名远扬的川中名将来加入山西抗战,我在这正等着跟您谈军务呢。”

刘伯承:“阎长官过奖,我是来听命的。本师奉调到你麾下来抗日,这次北上路过太原特来拜访。”

阎锡山拍一下刘伯承肩,用手示意刘伯承坐下谈:“好好好,来来来,坐坐坐,赶快上茶。”

梁化之向外喊:“上茶!”

侍卫托着茶盘进来,把茶碗分别放在刘伯承和阎锡山一旁。

阎锡山伸手示意:“一路辛苦了。来,用茶。这次日本人集结了五万兵力来攻打我们山西。我们二战区投入了八万人的兵力进行防御,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将军,正在前线作战,欢迎贵师加入啊!”

刘伯承微微点头后说:“本师赶来前线,就是为了配合友军作战。只是我们武器太少,两人才使一杆枪,弹药更是奇缺,平均每人不足十发子弹。”

阎锡山故作惊讶地:“多少?两人一杆枪,十发子弹?哎哟,这怎么打日本呀,真是难为你们了。”

刘伯承用犀利的目光看着阎锡山,说:“所以请阎长官给我们补充一些。”

阎锡山双手一摆:“没有,没有。你看是这样啊,我们的弹药全都发完了,你看现在部队又在打仗,想抽都抽不出来!”

刘伯承摘下眼镜擦擦:“阎长官,一点不补充那也太说不过去了,这也有违军队按系统补充规定的。”

阎锡山故作一脸苦相说:“是啊,这是有规定的,一定按着规定办。可是,我这样啊,不瞒你说,就前一阵子,阳坊口一个军械库,这军械库专门是为你们准备的。哎呀,前不久被小日本给端了,真是把我气死了。现在真是没有啊。”

刘伯承的脸板了起来,看看阎锡山说:“阎长官,我们刚来山西,总要给我们划块地方安置伤员,你总不能让我们没有立足之地去抗日?”

阎锡山慢慢地说:“这地方总是要给的嘛,怎么能亏待八路军呢?平型关这一仗,打出了你们八路军的军威,你刘伯承,更不差。所以仗打好了,那什么都有了。”

刘伯承扭转话题:“阎长官,你是知道的,打仗不能没有军用地图,我部初来山西,你得支援一下。”

阎锡山瞪大了惊诧的眼睛说:“哎呀!打仗还要地图啊?我跟你说啊,在我们山西,我这些部下没一个用地图的。我那些上级军官全这样,他们是凭什么,凭着熟悉地形,他们这样打仗,军用地图这种东西我们就没有啊。”

刘伯承气鼓鼓地沉默一会儿,不无幽默地说:“没关系,既然你这儿没有,那我们只好打败日军,从日军手里缴获地图了。”

阎锡山被刘伯承一席话说得面红耳赤,一时无语,随后说:“哎呀,八路军啊,真是有方法。好啊!”

刘伯承愤然起身,双手一抱:“告辞。”

阎锡山慌忙站起:“伯承兄,我阎锡山愧对你啊。”

阎锡山望着刘伯承的背影半天才道:“又是一个难缠的主儿,我倒要看看你拿几条破枪怎么跟小日本打?”

一会儿他却讥讽地笑笑,转身进了内室。

 

太原 街道上 日 外

太原的街道上,老百姓和军队掺杂着来回走动。

刘伯承和几个战士走来,对面开来几辆汽车,从他们身边开过,刘伯承看着远去的汽车。

陈锡联看见刘伯承,马上跑过来喊:“师长!师长!”

战士们:“师长!”

陈锡联急切地问:“师长,我听说你来向阎锡山要武器装备,情况怎么样?”

刘伯承长叹一声:“还能怎么样,哭穷啊。”

陈锡联:“我们去二战区的供给部要物资装备,他们什么都不给,要一个安置部队的地方,他们也不愿给。阎锡山这个老滑头,我还听说他要溜,让咱们替他打仗。”

刘伯承不无忧虑地说:“他们喊着保卫太原,喊得很响,但我看阎老西已经做好向河西搬家的准备,显然他没有信心守住太原。卫立煌将军正率部坚守忻口,可惜他们只知‘扼咽’不知‘拊背’。”

陈锡联不解地问:“师长,啥叫扼咽拊背?”

刘伯承口气缓慢地:“‘扼咽’就是要坚决守住忻口、娘子关两处要冲。‘拊背’就是从敌的背后打击他们。国民党军队在忻口和娘子关担负‘扼咽’的任务,是正面的防御。”

陈锡联深深地点头后问:“那我们团的任务呢?”

刘伯承:“你们团去配合友军正面作战。要赶到崞县的东北侧,寻机打击从雁门关向忻口前进的日军。”

陈锡联点头:“好,我们马上出发。”

刘伯承:“我马上要到五台山去开会,你率部队单独行动,一定要大胆、谨慎,抓住战机,果断地行事。可以一边打一边报告,也可以打了以后再报告。”

陈锡联使劲边点头边表决心:“师长,您放心。我们团一定要抓住战机消灭敌人,出师必胜。让阎锡山看看我们一二九师的战斗力。”

刘伯承点头:“嗯,记得要有足够的信心,国民党军队方面,从人数上已经超过了日军,只要我们部署得当,取胜还是有可能的。你抓紧时间,组织好队伍准备出发。”

陈锡联:“是。集合好队伍我们就出发。”说完与刘伯承握别。

 

太原 阎锡山指挥部 日 内

卫立煌满怀信心地手持指示棍,指着地图讲忻口布防。

依次摇出:卫立煌、黄绍竑、傅作义、汤恩伯、杨爱潮、周恩来、彭德怀、徐向前等。

卫立煌:“忻口布防可以被称作‘三珠串线’的野战防御阵势。具体讲,我们在云中河到大白水一线将部署两个军五个师的兵力,形成中尖兵团,主要防守忻口及左侧川道,在大白水到南峪一线将部署一个军两个师的兵力,形成左翼兵团,主要负责云中山的防护;在滹沱河的左岸三家村到龙玉堂的这一线我们将部署一个军两个师的兵力,形成右翼兵团。不知阎长官有何高见?”

叠印字幕: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兼前敌总指挥 卫立煌

阎锡山:“好好好好好,请坐。这样,就形成了以忻口为轴心,左右连接云中山、五台山的横面防御阵势。这个作战方案是正面防御布防,特请周先生、彭将军、徐将军提出高见。”

彭德怀、徐向前看看周恩来,周恩来站起来说:“阎长官,我们要先回去向朱德总指挥报告,然后开会研究一下,尽快报战区司令部。”

阎锡山:“好好好,这次是大家的智慧,也可以说是最佳部署。再说我们的防御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如果大家没有什么意见的话,我们就不更改了。不改啦。”

 

五台山 八路军前方指挥部 日 内

刘伯承站起来说:“我们的友军怎么会布成这么一个机械的阵势呢?进,失据;退,失险;斜,不能出击。地利的优势发挥不及一半!”

镜头依次摇出: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林彪、左权、贺龙。

朱德:“我看伯承的发言直击要害,这个阎老西怎么不把日军的飞机、大炮、坦克车,这些现代化武器作为考虑重点呢?”

周恩来:“伯承,刚才你讲了防御的弊端,我们想听一听如何布兵才最为妥当。”

刘伯承走到地图前指着忻口:“改变防御系统,将单纯的横向防御改为横、纵、斜向紧密结合的网状防御。忻口地区的地势是‘三山夹两口’,正适合于网状防御。如果日军进入必三面挨打,无法兼顾横、纵、斜三个方向的攻击。”

彭德怀:“那兵力结构怎样改变?”

刘伯承:“要配置一定数量精兵于正面,以此顶住日军的冲击,而将主力隐蔽在能够机动位置上,形成突击之势,除此之外,在五台山和云中山配置几支战役预备队,袭敌侧后,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在位的都点头。周恩来双手一拍,大家都鼓起掌来,刘伯承不好意思地摆摆手。

周恩来:“我看这样吧,我们把这个意见综合起来,尽快报战区指挥部。”

朱德:“不管他阎长官、卫长官听不听我们的提议,我们都要力劝他们调整战略方针。”

彭德怀:“这个阎老西,对八路军太吝啬了,武器装备不给,这对整个战局是极为不利的。”

左权:“是啊。”

朱德:“他们没有全局观念,我们不跟他怄气。伯承、左权,把你们拟订的防御计划,尽快报战区司令部。”

刘伯承、左权同时站起:“是!”

 

大同 日军侵华司令部 夜 内

夜是暂时的静,只有秋虫在交替鸣唱,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枪声,以及狗吠声。日军司令部灯火通明,是这一带最引人眼球的地方。

化入室内:一个肩扛中将军衔的日本军官,满脸杀气。

叠印字幕:日本侵华第五师团长 板垣征四郎

另一个肩扛中将军衔的日本矮胖军官。

叠印字幕:日本侵华第十四师团长 土肥原贤二

土肥原贤二:“板垣君,当年我游历山西的时候,绘制了雁门关到忻州的地图。阎锡山我们这个日本军校的师弟虽然聪明,但是他防御时,用的是中国的传统战法,防御时只考虑到人防、一线防,没有将横纵、前后考虑进去,所以他不是你板垣君的对手。”

板垣征四郎:“阎锡山虽然古板传统,但蒋介石派来的卫立煌、黄绍竑,特别是共产党的八路军可很厉害,我们都吃过林彪和贺龙的亏。据情报报告,刘伯承读过苏联的军事院校,还有朱德、彭德怀、徐向前,他们是中国军队的佼佼者,我们还是不要大意。”

土肥原贤二:“八路军的主力就在娘子关一带,明天一早我的十四师团就要进军娘子关,严防八路军靠近。你拿下忻口,我拿下娘子关,我们再合力围攻太原城就变得容易多了。”

二人哈哈大笑。

 

五台山 阎锡山指挥所 日 内

阎锡山对着所属军官说:“日军并不高明,只是凭武器装备好突破了平型关、雁门关,再向前走一步恐怕就困难了。我们的防御系统和战略调整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参谋进来走到阎锡山面前小声说:“周恩来和徐向前来拜会阎长官。”

阎锡山:“让他们进来!”

周恩来、徐向前进来。阎锡山满面春风,笑脸相迎。

周恩来:“你好!”

阎锡山握住周恩来的手说:“周公!徐将军!周公,我发现你每次来都要带着你们共军的军事家、我五台山的同乡一起来。咱们商谈合作,共同抗战可以,我可有言在先,不要挖我的墙脚。”说罢又朝徐向前大笑起来,“笑话,笑话嘛,哈哈!坐,坐。”

周恩来淡淡一笑正色道:“百川先生说到哪里去了?徐将军来是向你汇报忻口部署调整方案的。”

阎锡山:“哦,要调整啊,好,快,请坐,坐。”

梁化之:“上茶。”

阎锡山:“这个要调整,难道我们拟定的方案有什么问题吗?”

徐向前重新站起:“阎长官,这是我们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新提出的防御方案,您请过目。”将方案递给阎锡山。

叠印字幕: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 徐向前

阎锡山接过,看了一会儿,点头道:“好好。嗯,好好好。周公,这打仗和走路一样,走这条路你可以到达目的地,走那条路也可以到达目的地,你说是不是?这样,卫立煌将军现在是忻口前敌总指挥,我把这份方案转达给他。”

徐向前:“阎长官,这关系到忻口防御的成败,查漏补缺方能保证全胜。”

阎锡山轻蔑地:“大战在即,不能说丧气话,不能说丧气话。这样吧,我一定会把你们的意见,还有刘将军的方案传达给卫立煌将军。你看好不好?”

周恩来:“那好,阎长官,要快。”

 

五台山 卫立煌指挥部 日 内

卫立煌在指挥部盯着地图发呆,手端着下巴举棋不定。

参谋进来:“报告,阎长官派人送来文件。”

郭寄峤接过看看封面,说:“好。卫长官。阎长官派人送来一份战略防御调整方案。”

卫立煌接过认真地看起来,表情由严肃,变为欣喜:“好,好啊,这是一份较为完整的方案。如果这样部署,我们的防御会更完善。好,真是一语提醒梦中人啊。这份计划什么时候送来的?”

郭寄峤:“刚才阎长官派人送来的。听说这份报告已经报到阎长官那好几天了。”

卫立煌:“好几天了?”

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卫立煌马上接听:“喂!”

对方传来声音:“我是郝梦龄,日军已向我们阵地发起猛攻。”

卫立煌表情严肃问:“哪个方向?”

郝梦龄:“他们的进攻已经被我方打退,目前已经转向南怀化方向,那里只有正面部队,一旦阵地被日军攻下,那我们可惨了。卫长官你可一定想想办法呀。”

卫立煌:“郝军长,我命令你调一个师的兵力加强南怀化阵地,一定记住从侧翼上去打敌人的右翼。”

郝梦龄:“是!”

 

忻口战场 前沿阵地 日 外

日军的飞机轮番轰炸忻口,郝梦龄率部奋力抵抗,冲向敌阵。日军的飞机又一群飞来。战士们举枪射击,被敌机扫射一批批倒下。

国民党军官喊:“隐蔽!快隐蔽!快隐蔽!日军的飞机来了,快隐蔽!快躲到战壕里去,往战壕里去,快!快隐蔽!快隐蔽!”

战士保护郝梦龄,喊着:“军长,危险!军长小心。”把郝梦龄按倒,战士被敌机扫射,牺牲在郝梦龄身上。郝梦龄站起来愤怒地向飞机扫射。

一个军官手拎冲锋枪,来保护郝梦龄,他一把推开:“别管我,进攻!”

 

忻口 南怀化阵地 日 外

郝梦龄在阵地上看着死伤的部队,骂道:“奶奶的小鬼子!”边走边对战士说:“一定要守住阵地!”

军官提枪来到郝梦龄面前:“军长,小鬼子的飞机太厉害了,把我们的阵地都炸平了,快想个办法吧。”

郝梦龄看着军官:“你说什么?敌人的飞机我能怎么办?我现在只能在阵地上死守。”

军官沮丧地:“我们的弟兄都被飞机给炸死了。”

郝梦龄:“你们阵地还剩多少人?”

军官:“只剩下两个营。军长,快调预备队吧。”

郝梦龄:“我告诉你,你们阵地就是只剩一个人也要把阵地给我死死守住。回去告诉弟兄们,绝对不让小鬼子踏进我们阵地半步。”

军官:“是。”向阵地跑去。

敌机成群飞来,向下俯冲扫射。

郝梦龄站起:“奶奶的小鬼子。我……”

战士看见郝梦龄摇晃了一下,声嘶力竭地喊:“军长,危险!”

郝梦龄走进战壕,边走边问前面的战士:“弹夹还有几个?”

战士:“就剩一个了。”

郝梦龄伸手对战士说:“把它给我吧。弟兄们,我在出征之前已在家中写好遗书,不灭日寇,绝不生还。今天与诸位同守阵地,绝不后退半步。我若后退半步,你们中间任何一个人可以立刻把我枪毙。同样,你们中间任何一个人,谁胆敢后退一步,我也立刻把他枪毙,明白了没有?”

他们有气无力地回答:“明白。”

郝梦龄站在阵地上,举着枪铿锵有力地对将士说:“先前我们一个旅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两个营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我们一定给死难的战友们报仇!”

战士们:“坚决守住阵地!为战友们报仇!”

日军飞机低空飞来,一阵扫射,郝梦龄翻身仰起,夺过团长的卡宾枪,向又飞来的飞机射击。

地面上,一队日军涌了上来,郝梦龄突然站起大喊:“日军上来了,快给我压下去。我们与阵地共存亡。”

阵地上却无人回答,郝梦龄端起枪向日军扫射,他面前都是死伤的战士,阵地上冒着硝烟。郝梦龄率领仅剩的几十个人勉强抵抗敌人,敌人又依次涌来,郝梦龄带头冲出掩体,敌人一阵枪声,郝梦龄身中数弹倒下。

画外音:1937年10月16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倾全力向忻口阵地发起猛攻。面对强敌,郝梦龄毫无惧色,亲临第一线指挥。在二〇四高地上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竟易手十三次之多。混战中,郝梦龄不幸壮烈牺牲。

 

卫立煌前沿指挥所 日 内

卫立煌看着防御阵地地图,用手指敲敲太阳穴,机要参谋接着电话,在一边大喊:“喂!什么,南怀化阵地被日军攻破了!你再说一遍。”

卫立煌一惊,马上去夺过参谋电话:“让郝梦龄接电话。”

对方:“郝军长被日军飞机扫射,牺牲在阵地上。”

卫立煌:“什么,郝军长死在敌人的飞机下了?”

对方极其悲伤的口气:“郝军长壮烈牺牲了!”

卫立煌颓然地放下电话,自语:“郝梦龄,好样的,壮士啊!”

郭寄峤:“日本的飞机真是厉害呀!我们打不准,够不着。一天有几千军队被敌机炸死,是块心头大患!”

卫立煌:“我们是拼武器的仗。日军就仗着他们的武器先进,才敢侵略咱中国。好样的,郝梦龄,好样的,好样的,他是咱中国军人的骄傲!”

低哀的音乐响起,卫立煌脱下军帽,在场的所有人都脱下军帽,向阵地方向鞠躬。

 

代县 忻口方向的路上 日 外

陈锡联带领七六九团,向忻口方向急行军,轰轰的炮声由远处传来。陈锡联挥臂喊:“大家速度快点都跟上了。动作快点!快,都跟上!”

战士们急行军,赵崇德跑在前头,回头催促:“快跟上了。”

一批飞机飞来,又一批飞机飞过,陈锡联停住脚步看着来来回回的飞机,马上命令:“部队卧倒!”

赵崇德:“卧倒,快!”

战士们马上卧倒,有的匍匐在地寻找掩体。

陈锡联仰面看着来来回回的飞机,小声对赵崇德说:“三营长。”

赵崇德:“团长。”

陈锡联:“你看这飞机,来来回回的不像是炸咱的。通知部队加速前进,尽快找村庄弄吃的,快。”

赵崇德:“好。”翻身跃起,命令:“兄弟们,集合,继续前进,快!”

战士们自然形成队形,急速前进。

陈锡联跟在队伍里,边跑边问赵崇德:“离忻口还有多远?”

赵崇德:“还有六十多里。团长,前面好像是国民党军驻地。”

 

苏朗口村的另一头 日 外

一队国民党溃兵向他们走来,孔庆德指着溃兵对陈锡联说:“团长,你看国民党的军队。”

陈锡联、赵崇德、孔庆德迎上去拦住国民党兵。陈锡联问:“兄弟,你们是哪个部队的?你们长官呢?你们是从忻口前线下来的部队吗?”

国民党军官,看着眼前的陈锡联,端详一会儿,问:“你们是哪部分的?”

陈锡联:“我们是八路军。”

国民党军官举起手枪对准陈锡联:“你们是共党领导的八路军?当年老子可没少吃你们红军的亏。”

陈锡联:“别激动,咱们现在是友军了,一同上前线打日本人的。”

国民党军官:“就你们也能打鬼子?那天上的飞机,就像长了眼睛似的,一炸一个准,一扫一大片。”

陈锡联鄙视地:“那你们是怎么跟日本人打仗的?”

国民党军官一偏头:“打仗?那飞机炸完了之后,全团人就剩几十个人了,什么他妈的司令长官,我们这帮当兵的,吃粮当兵,拿饷打仗,刚发了6月份的钱,现在让我们打10月份的仗,你说这仗我们怎么打?”

陈锡联小声对身边的赵崇德说:“本来还想借点吃的,看来找错人了。赵崇德!”

赵崇德:“到!”

陈锡联:“命令部队继续前进,咱们前面找吃的。”

赵崇德:“是,团长。”

孔庆德:“是,团长。”

国民党军官看着眼前精神抖擞的陈锡联:“哟,小伙子不错呀,这么年轻当团长了。”

陈锡联回敬道:“怎么了?我这个团长是带兄弟们打日本人的团长!”

国民党军官轻蔑地上下打量陈锡联,举起大拇指:“行,你有种。”

陈锡联不再理这个溃退下来的军官,命令道:“我们进村里看看。”

 

林家沟村外的山上树林里 日 外

村外一片树林,老百姓背着东西急急忙忙往树林里躲藏。

林水柱看着混乱的乡亲,着急道:“快呀,乡亲们快呀!快点,快点!好了,大家都蹲下,都蹲下。”

化入村里:孔庆德走进一家叫:“老乡,有人吗?老乡,有人吗?”无人应答,带人小心翼翼地看每一间屋子都空无一人,又走向另一家还是同样的结果。

战士:“营长,没找到粮食。”

另一个战士:“这里的老乡好像刚刚逃走的样子。”

战士:“没有老乡也没有粮食。”

孔庆德:“你们两个沿着这条路再去那边找找。去吧。”

化入山下路旁:战士们在挖草根吃,赵崇德走过来看见,问:“你吃什么呢?吃什么呢?吐出来,吐出来,吐出来!兄弟们,我知道大家都很饿,我也饿,但是这种不知名的野草不能吃啊!”

三战士向这里跑来,喊:“营长、营长!”

赵崇德问:“怎么回事?”

三战士高兴地:“我们找到粮食了!我们找到粮食了!”

赵崇德惊喜地:“找到粮食了,在哪里?”

战士:“跟我来。”

战士带领赵崇德来到老百姓藏粮食的地窖口。

战士:“粮食!我下去吧。”

赵崇德:“等等!”

乡亲们看着一队兵来到地窖口,都眼睁睁看着,只怕他们下去取粮。

林水柱往起一站,骂道:“这年头,不是日本兵就是国民党,这帮禽兽,除了祸害老百姓还能干什么?老子今天就和他们拼了。”

一个上年岁的老百姓制止:“水柱……你冷静点……”

林水柱愤怒地:“你们都别拦着我……”

 

林家沟村 日 外

老百姓都聚集在地窖口,几个人下到地窖,一个老百姓拿着钱从地窖口上来。问:“这是什么?快看看。”

老百姓惊疑地:“是钱!还是什么?”

林水柱:“这,我也不认识。走,咱们找四叔问问去。”

赵崇德带几个战士过来,老百姓看见准备逃跑。

赵崇德真诚地说:“老乡,我们实在是没吃的了,借了你们的粮食,这是我们全部的钱,不知道够不够,如果不够,你们就拿这条来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三营,找我,差多少再给你们补上,我叫赵崇德。”

老百姓还在惊疑地看着眼前这个当兵的。林水柱:“这八路军是个啥军?咱都没听说过啊。”

四叔:“前阵子我听人说过,好像八路军是共产党的红军改过来的。”

林水柱:“红军?”

一老乡:“红军我知道,前阵子我去过陕北,红军是咱老百姓的队伍,不抢粮不抓丁。”

林水柱仍然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赵崇德,问:“不抢粮不抓丁,现在还有这样的队伍?”

 

苏朗口村外的林子里 日 外

陈锡联带领部队在树林里休息,等待找粮食的同志们回来,他焦躁地在踱步,不时看看远处。忽然看见一队战士向这里跑来。

赵崇德跑来,喊:“团长,团长,粮食到了。”

战士们背着粮食边跑边喊:“粮食来了。”

赵崇德异常兴奋:“粮食到了。”

孔庆德:“怎么弄到的?”

陈锡联高兴地说:“辛苦辛苦。”

赵崇德指着战士们背来的口袋:“这些是在一个地窖里找到的,是几个兄弟发现的。”

陈锡联:“好。”

赵崇德急切地:“就弄到这些了,给兄弟们分一分吧。”

陈锡联:“行,大家平均分配,一人一点,让战士们先充充饥。你们两个跟我来一下。”

赵崇德和孔庆德跟陈锡联向前走,陈锡联指指前面说:“看,你们两个一会儿带几个人和我去侦察一下,我怀疑这附近有日军的飞机场。”

孔庆德:“飞机场?”

陈锡联指指山凹处:“你们看,一会儿工夫,又有一架飞机飞过去了。”

 

阳明堡 敌机场外 山峰上 日 外

陈锡联带人化装成老百姓,悄悄爬上附近一座小山,视野一下开阔了。东边是驰名中外的五台山,峰峦交错,绵绵不尽;西边是久负盛名的管涔山,山势奇峻,如走龙蛇。两座大山尽是入云的高峰,云雾在峰间袅绕,山峦忽隐忽现。山下蜿蜒清澈的滹沱河在山涧流淌,发出烁烁光亮。

突然,赵崇德惊呼起来:“团长,你快看!”

陈锡联举着望远镜说:“不错,那是日本人的飞机场。日本人真会选地方。快,看到底有多少架,把位置图画出来。”

赵崇德:“好!”

山下飞机场上,一群银灰色的敌机呈三字形排列在椭圆形机场上,机体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亮。

正在观察间,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打着赤脚走进陈锡联的望远镜。陈锡联边观察边警觉地对赵崇德说:“那边过来一个人,你去慢慢靠近他,看看他是不是鬼子的暗哨,把他抓过来。”

赵崇德:“好!”弯腰离开小山峰。

 

小山丘后 日 外

赵崇德小心观察,感到是时候了,猛地捂住那人的嘴领到小山丘后。赵崇德看着来人惊魂未定的样子问:“老乡,老乡别怕别怕,我们是八路军,不打老百姓,别怕,老乡,问你个问题,你住哪?”

老乡向山那边一指:“我是前面苏朗口村的。”

赵崇德:“苏朗口村为什么没有人居住,你是干什么的?”

老乡:“我是给皇军修机场偷着跑出来的。”

赵崇德:“修机场?”

那人说完起身要走,赵崇德强行把他拉住。

 

苏朗口村外树林里 日 外

陈锡联往起一站:“根据这个老乡给我们讲的情况,机场内只有一百多日军,有战斗力的也就六七十人,而大部分都在阳明堡,那里是日军的大本营。所以我们要想拿下阳明堡,炸掉日军的飞机只能在夜晚行动。并且必须阻断敌人向机场的增援。”

赵崇德:“没问题,保证消灭日本鬼子。”

孔庆德也铆足了劲:“保证消灭日本鬼子。”

陈锡联打了一个决心下定的手势,说:“好,有这个信心就好,我们这次作战的重点任务是炸毁机场。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一定要阻击从阳明堡派兵支援的敌人。一营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二营的阻击任务。我率团直属队为三营的预备队,保证攻打机场的万无一失。”

孔庆德的眉头皱起来,说:“是。团长,可我们一营的弹药太少了,现在可用的子弹不足两千发。”

陈锡联问:“崇德,你们营有多少颗子弹?”

赵崇德:“差不多三千多发吧。”

陈锡联又问孔庆德:“你们手榴弹有多少?”

孔庆德:“算上土手雷,我们有一千两百多颗吧。”

陈锡联略一考虑,看看两个人,说:“好,那我看这样,三营拿出一千颗子弹给二营,二营拿一千颗手榴弹支援三营,因为三营的主要任务是用手榴弹炸日本人的飞机。”

两个人信心十足,同时答:“明白。”

陈锡联:“赵崇德,我命令你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结束战斗,即使炸不完你也要退出来,根据我们现在的火力配备,只能阻击日军两个小时。不然,我们的伤亡就不可估量,大家一定不要忘了刘师长给我们说的,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现在我们最珍贵的就是战士。所以你们每一位指挥员一定要给我记清楚,谁的牺牲大,我拿谁是问。明白了吧?”

几个营长回答:“明白。”

老乡突然问:“你们谁炸飞机?”

赵崇德看着老乡:“我们,怎么了老乡?”

老乡:“你们要炸炸楼上。”

赵崇德感到莫名其妙,问:“楼上?飞机还有二层楼?”

老乡干着急,说不清楚:“那,那,那个开飞机的不都坐在楼上吗?”

战士们看着老乡的神情,都被逗乐了:“哈哈……”

陈锡联:“大家都别笑,老乡说得对,那叫驾驶舱。”

老乡:“不不不,我们都叫楼上。”

赵崇德乐呵呵地:“好好好,楼上楼上楼上。”

陈锡联:“楼上,就叫飞机驾驶楼,我们就打他的重点部位。”

一个战士来到陈锡联面前:“报告,团长,团长,一个老乡点名要找赵营长。”

赵崇德指指自己:“找我?”

陈锡联严肃地:“你是不是拿老乡的粮食没给够钱?”

赵崇德:“团长,我身上所有的钱都留给老乡了。”

陈锡联嗔怪道:“你呀,管理员。”

管理员:“到。”

陈锡联:“拿上团部的钱,去补给老乡。”

 

苏朗口村 日 外

陈锡联和管理员来到老乡面前。

林水柱打量着二人问:“你就是他们的长官吧?”

陈锡联和蔼地问:“你是来找赵崇德的老乡吧?”

林水柱点点头:“是是是。他,他人呢?”

陈锡联:“我已经批评过他了,他不应该拿你们的粮食没有给够钱,要多少我补给你。来,管理员。”

林水柱看着陈锡联,急忙说:“什么呀,我们不是来找你们要钱的。我们是给你们送粮食的。”

陈锡联感到奇怪:“送粮食?”

林水柱点点头,肯定地:“是啊。等一会儿,等会儿啊。”

林水柱手一挥,喊:“把粮食都拿过来给八路军送过去。都跟上都跟上,快。”

陈锡联看见老乡身背粮食向他们走来:“这……”

林水柱诚恳地:“说实话,我从来没见过像你们这样的队伍,不伤害老百姓,还替咱们老百姓打鬼子。这是我们村里面藏的粮食,都给你们拿来了,要是不够你再跟我说,我再给你们想办法。”

陈锡联非常感动,点着头说:“谢谢乡亲们!有你们的支持,有老百姓们的帮助,我们一定打跑小鬼子。战士们,拿粮食。”

战士们:“是。”

林水柱对乡亲们喊:“来,大家把粮食都给我拉过来。”

战士们激动地接过老乡送来的粮食。

陈锡联对管理员说:“你一会儿把钱都算出来给老乡们送去。”

管理员:“好,明白。”

陈锡联转身对水柱:“老乡,谢谢你啊。”

 

山沟树林里 日 外

全体指战员精神焕发,都自然地站起,每个人都看着陈锡联,等待他下达打飞机场的命令。

陈锡联目光炯炯,一字一句地说:“下面由我来下达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任务:由三营担任夜袭敌机场、炸毁飞机的任务。你们根据老乡指示的路线秘密前行,靠近机场的时候,不能有一点的声响,不能有一点火光。”

赵崇德身子一挺:“请团长放心,我们三营全体指战员保证完成任务!”

陈锡联:“为防止敌军由阳明堡派兵增援,由二营负责牵制和阻击敌人的救援部队!”

二营长:“我们二营全体指战员,保证完成任务!”

孔营长着急地:“团长,我们营呢?我们营可都作好了战斗准备,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消灭敌机呢!”

陈锡联:“孔庆德!”

孔庆德:“到!”

陈锡联:“一营为总预备队,战斗一打响,马上把通往机场路上的桥梁给我炸掉,保证三营的侧后安全!”

孔庆德不满意地:“是!”

陈锡联:“同志们,我和刘师长分手的时候,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咱们一二九师抗日的第一仗就全靠你们团了!’同志们,有信心将敌人二十四架飞机都给他端了吗?”

战士们群情振奋,答:“有!”

陈锡联大手一挥:“好,出发!”

孔庆德带领一营:“走!”

赵崇德命令三营:“走!快!跟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