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水木烙印 作者:胡钰


得知胡钰要编一本文集,把曾经发表的一些随笔、散文、评论等文章汇集起来,我很支持。我看过他写的许多文章,特别是近年来在《水木清华》杂志专栏上的文章,我几乎每期都看。他的文章内容许多是关于清华的人和事,善于从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入手,展现清华人的精神,读起来很亲切,多有共鸣。胡钰在博士毕业后曾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历练,但多年担任清华校友总会的理事,清华一直是他的关注点,清华精神是他的精神家园,他的心一直连着清华、归属清华。我想这正是将文集取名“水木烙印”的缘由吧!

翻着这本文集,回想起来,我认识胡钰已经24年了。那是1992年的秋季,当时我是清华党委副书记,他是清华电子工程系的本科生,他组织了一个学生影视欣赏与评论协会,还办了一份《露天》报纸,请我来题写报头。之后,他读了中文系的科技编辑双学位来到人文社科学院,接着又成为清华第一批新闻学研究生的一员,毕业后就留在学院担任教师,讲新闻理论课。他还担任了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我兼任院长,我们的接触就更多了。

胡钰对专业学习很投入,从读研究生期间开始就发表了许多论文,得过冯友兰基金学术论文奖;也很喜欢写散文、杂文,在学校报刊和校外各类报刊上发表许多文章,还得过朱自清语言文学奖。看到他的这些努力,我很高兴。这正是清华文科人才培养的一条路径。

清华文科的恢复和发展以1993年人文社科学院建立为重要标志,这不仅仅在于学科的布局走向综合,更重要的是为克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梁思成先生1948年在清华大学作了关于理工与人文的演讲。他指出,科技与人文分离导致了两种畸形人的出现: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奢谈人文的边缘人。实际上,人文精神、哲学思维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人之所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一所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文化、有灵魂的大学的基础。

胡钰在清华就学期间,由电子本科到国际金融本科、到新闻学硕士,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在学科上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他担任政治辅导员、清华“双肩挑”教师、科技部公务员、科技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前沿科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再到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与学院党委书记的经历,又为他的成长与施展才干提供了多种平台。在这本文集中,我们不难体味到清华所倡导的“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一位清华人人生轨迹和精神世界的影响。

我一直希望清华的学生能够有更多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底蕴,不仅仅体认“行胜于言”的校风,还要弘扬好“人文日新”的精神;不仅仅“务实进取”“不尚空谈”,还要“能行能言”“躬行善思”,这是清华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需要,也是清华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

读这本文集,能感受到作者对清华的浓浓情感。文集中有一篇文章是对徐葆耕教授的追思,还有一篇是对孙殷望教授的追思,读后让我很感动,使我回想起了与这两位老同事一起工作的许多场景。这两位老师在人文社科学院的工作期间,给予了胡钰很多关心,而他也在心底记住了他们的为人和给予后辈的关心,并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来。这正是清华大家庭和谐文化的一个体现。

当然,这本文集中的主题不仅是清华,还有关于创新、人才等主题的,还有许多不同地方的人和事。所有的这些文章,都源于作者的所见所闻,体现了作者的视野与洞察力,以及认真思考与真挚情感,读起来,很有味道,充满了正能量,并发人思考。

期待胡钰能写出更多作品,关于清华,关于社会,关于天下,关于人生。

是为序。

2016年秋于清华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