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前意大利及国外对但丁的阅读

但丁与《神曲》 作者:[意] 拉法埃莱·坎巴内拉 著


目前意大利及国外对但丁的阅读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但丁在意大利文学作家中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实际上,但丁不仅是意大利的文学家之一,《神曲》也不仅是意大利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但丁和他的作品的地位不仅仅是这些,而是需要单独提出来谈论。可以说,但丁“屈尊”于把自己和其他意大利作家放在一起,成为意大利伟大作家中的一位。对于一小部分读者来说,但丁是无与伦比的,这些小众读者能说出但丁其他两三部作品的名字,相比于那些只知道但丁和《神曲》的人,这些人只是少数。《神曲》在语言、思想和艺术方面创造了“奇迹”,它的独特性和无法归类性,以及体现出来的无上天赋,都浓缩在这个“充满了奇迹”的文本中。诗人被流放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作为阴间游历者的形象,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沉浮,在七个世纪之后,俨然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普遍认识的东西,成为人们想象的一部分,但丁和他的作品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

在近二十年里,出现了两位非常杰出的但丁读者——维托里奥·塞尔蒙蒂和罗伯托·贝尼尼,他们都阐释了但丁的作品——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阐释。《神曲》作为阐释对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这位杰出诗人的代称。这两位解读者都不是学术界的人物,他们的阐释方式也非常不同。塞尔蒙蒂比较接近学术,但是又和普通学术截然不同,我们可以说,作为文人他是非常卓越的,他对自己的创作技艺——语言和韵律非常熟悉,这和其他普通学者的技艺完全不同。他通过舞台和广播“宣传”《神曲》,他有着极好的口才,同时他也能通过高雅得体的纸质媒介,传递有效的信息,帮助读者理解文本。需要说明的一点,对于那些知识和鉴赏水平比较高的读者,这位学者以独特的视角、声音和舞台布置,呈现出黯淡的学院派所不能呈现的新感觉。

贝尼尼通过一种完全不同于学院派的方式,继承了托斯卡纳高雅的民间艺术传统——一种经历了几个世纪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艺术。贝尼尼能大段“背诵但丁”,他用一种非常朴实,但直指人心的方式,背诵但丁的三韵诗,这就像是以大段寂静的时间为背景,产生出的强大的反差效果。贝尼尼的风格简洁质朴,怀着对但丁的崇敬,他通过舞台演出的方式解读但丁——很明显,如果这些解读写到纸上,那就会风采尽失。

拉法埃莱·坎巴内拉大使——我们很快会发现,他是名副其实的大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但丁和《神曲》的有力工具。虽然他不像前两位阅读者那样展现精彩的“表演”,但是却很具有普及性。他的语言格调高雅,内容丰富,有选择性和针对性,能够传递给读者一些最重要的信息。对于各个年龄阶段想借助工具了解和阅读但丁的作品以及作品历史背景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我想说,这本书通过一种“人性的”(对于一篇关于但丁的学术文章的引言来说,绝对不能采用这个词,但这里的语境不同)方式,介绍了但丁和他的作品。

这个工具又是非常珍贵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意大利学者和英美学者不同,他们都不愿意写这种普及性的读物。市面上的确有少数几本关于但丁的书,基本适用于大学的初级教学,比较接近于普及性读物。然而,这些书籍里却常给人非常明显的、可以说是“课后阅读”材料的感觉。这些阅读材料通过一种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但丁,但是在阐释作品时并没有摆脱专业的方法——这对于但丁来说是一个局限。按照我的感觉和判断,从一个充满兴趣、涉猎广泛,但并非学院派的阅读者角度来解读但丁是最好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欣赏,作品的综合价值就会对读者产生启发。作者用短短几句切中要害的解释,向读者解释作品要点,让他们去体会诗歌的强大感染力。我想说,这本书很容易就会在那些没有功利心的读者中间产生共鸣。

作者对于但丁的阅读由来已久,陪伴了他的整个外交生涯:从秘鲁的利马,到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再到古巴的哈瓦那,从巴黎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从阿比让到尼亚美,从瓦加杜古到蒙罗维亚,再到卢森堡。在他的政治、商业、文化、移民、合作、教育以及各种报告中,他经常引用但丁,以体现国际背景下的意大利文化。拉法埃莱·坎巴内拉长期在拉丁美洲从事文化和外交工作。因为家庭和工作的缘故,阿根廷和法国成为作者的第二故乡。

拉法埃莱·坎巴内拉所阐释的但丁,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博尔赫斯笔下的但丁,作者在本书前面的引言中提到了博尔赫斯,在书中又多次提到这位阿根廷诗人。我认为,尽管很多时候都没有明说,但丁是19世纪到20世纪移民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意大利人的身份象征。我们在诗人身上也能看到各种光环,一个多面的但丁推动着拉美的现代化——这也是2004年在西班牙萨尔塔举办的“但丁在拉丁美洲”研讨会上展示出来的。加上拉法埃莱·坎巴内拉在法国以及非洲的经历,可以说,这几十年里但丁一直伴随着这位大使。这位杰出的意大利诗人,更确切地说这位中世纪诗人,伴随作者代表意大利出现在世界各地。

就我对作者的了解,我相信意大利性和世界性这两个因素的结合让他将外交工作和对但丁的兴趣结合在一起。意大利性和世界性这两个词,在这里不带有任何修辞和夸张的意义:这两个词正好是界定了一个人的头脑。生活经历使他内心产生了对祖国的热爱——但并非一种地方主义的爱。他能从外部以及内部审视自己的国家,通过比较,他能正确评价祖国那些真正伟大,以及并不伟大的东西。他要向世界介绍自己的国家,并用一种充满智慧的方式提出批评,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超于常规的事情。我非常清楚,但丁因其至高无上的价值,以及他诗歌所体现的东西,他作品所涵盖的历史事件,他细致地表达和解释了那个说“sì”(是)的世界,虽然历经历史变迁,但依然让人取之不竭。对于那些代表意大利在世界上工作和生活的人来说,但丁可能会成为他们内心深处无法改变的财富,会伴随着这些长期在外的旅人,让他们意识到那些需要捍卫的价值。从各种意义上来说,但丁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参照。

在引语中,博尔赫斯已经提到这一点,他提到了对《神曲》的直接阅读,这种体验会带来一种“幸福感”。作为一本普及型读物,拉法埃莱·坎巴内拉的这本书也想给那些对《神曲》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传递一种“幸福感”,这是作者在阅读中体验到的,他希望能够与读者分享这些体验。文学专业的人都很清楚,要从文本的科学研究出发来“感染”读者,是非常困难的。我是说,坎巴内拉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科学研究,但他也没有背离文学的本质:他的目的不是分析文本,而是与人沟通,我相信这本书的目的已经达到。

在引语中,作者引用菲利普·索莱尔斯的语句,强调了但丁的作品是属于天主教的。他用一个非常美妙的比喻,把但丁与我们的时代做对比。这里揭示了坎巴内拉的兴趣,并伴随着他的写作展开。作者非常欣赏中世纪文化体现出来的有力的、明显的“整体蓝图”,从经院哲学到哥特风格的建筑,或者说,西方基督教文化在那个时代已经实现了高度的统一,那个时代的文化在但丁的俗语中得到了完美表述。但是,面对当时社会和经济经历的剧烈变化,坎巴内拉的目光并没有带着不安——“新来的人和暴发的财”为新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相反,作者对这两样对立的东西都很欣赏,就像同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方面,这要比试图用最客观的角度阐释那个时代要更胜一筹。尽管深奥难懂,作者所呈现的“整体局面”更加全面,富有立体感。我相信,坎巴内拉是带着信心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这可能是一种天主教的角度,而不是辩证的角度。这很容易说明,在但丁创造的乌托邦里,帝国和罗马教廷是两大支柱。这两大机构当时都处于危机,可以让我们以史为鉴。深受但丁预言风格的影响,坎巴内拉的语言也很有感染力,但在这种回溯式的情感之中,却蕴含着前瞻性。

此书开头引用了托马赛奥的话,出现了“预言”这个词。托马赛奥所说的“伟大的预言”是从复兴运动的角度来说,因为这位伟大的天主教作家的某些思想和福斯科洛以及德·桑克蒂斯是一致的。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复兴运动使但丁成为了意大利之父,成为意大利和祖国得到拯救的象征。

现在,我们庆祝意大利统一一百五十周年,在这样的语境下,类似于“伟大的预言”这样的表述,对每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都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怀疑。这不仅仅是因为,和复兴运动的前辈相比较,我们的修辞标准发生了变化——我们总是“轻描淡写”。我们要理解拉法埃莱·坎巴内拉书中所暗含的观点,当然,但丁的确是“预言”了某些伟大的事情,更加确切一些来说,他呼唤一个不同寻常的历史时代。我们需要回忆一下,这些话对于14世纪那些伟大作家来说,代表了一种在质量上闻名世界的文学传统,那是意大利16世纪任何一个君主国的文学不能比的。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当时意大利在文学上成就卓著,但是政治上却一片混乱,这是一种特殊组合。我们可以回想马基雅维利。为了摆脱困顿悲惨的生活,他在1513年化身成贵族和那些古典作家对话,并从失败的政治生涯中挖掘出丰富的政治科学思想。1525年红衣主教彼得罗·本博发表了他的《论俗语》,而马丁·路德发表了《德文弥撒》——这是一种典型的巧合,是两个国家不同命运和语言史的巧合,而这两部著作都成了里程碑式的作品。或者说,1532年阿里奥斯托完成并出版了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品:《疯狂的奥兰多》,那是“罗马之劫”之后五年的事情,这也是出于某种巧合。

米尔科·塔沃尼(Mirko Tavoni)

比萨大学意大利语言学教授

意大利文化在线ICON主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