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诗意语文”访谈录

寻找语文的诗意与远方 作者:董一菲


“诗意语文”访谈录

记者:您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什么样的语文才是“诗意语文”呢?

董一菲:“诗意语文”其实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不甚清晰也不必清晰的存在,就像是“诗”本身,“诗”用暗示和象征传达情感、情绪,营造一种意境和境界,呈现一种美。“诗意语文”也是语文的一种状态,“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作用于人的心灵情感和灵魂的。教师学生文本互动共鸣,心心相印,完成由感受而感悟而感动而生华,完成情感的丰富,心灵的润泽,灵魂的超越。是“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般的某种不可言状,如诗如禅般的不可说破。

“诗意语文”由“诗意”和“语文”构成,既然是“诗意”就离不开审美、情感、简约、灵动、意境,如诗如画如乐。既然中心词是“语文”,就不可背弃语文的实用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诗意语文“是一种姿态。超越功利,不孜孜以求事功的印证,关注的是一个优雅而诗意的人的成长,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意在学生整个人生精神底色的铺就。

“诗意语文”是一种境界,更是我们看语文的角度,教师引领学生用诗意的眼光去领悟汉语,传承文化,去欣赏春花秋月,感受人性人情人生之美。诗意语文不仅让孩子们有着扎实的语文功底,有较高水平的语文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还要引导他们看到一个更远更大的语文世界,进而引导孩子们看到一个更远更大的人生,给学生一个悲天悯人的情怀,给学生庄严的人间关怀。

“诗意语文”是一种品位,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呈现一种审美抒情的境界,追求一种悠然而有余韵的优美和精神,追求诗意、诗境、诗韵。

“诗意语文”的构成是:营造诗意的氛围,诗意唯美的教学语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诗意的融汇,教师对文本诗意而富有哲理的解读。

记者:2014年,教育部明确将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在中高考中的比重。中华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您觉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看重哪些方面的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灿烂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珍爱传承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更是我们语文教师应有的文化自觉。

中华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可谓博大精深。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从兴趣入手。

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总有相当数量的篇目适合我们自己。如果没能爱上语文,没能爱上国语,没能爱上中国文化就无法找寻其中的门径,就谈不上以后的登堂入室。

第二,语文学习重在积累。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有量的累积,开列一个适合自己的书单,读“开去”。每天都要读书,定时定点读书,读书涉猎的面要广,从文史哲到自然科学类的书籍,每天规定自己要有半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有的书要速读、跳读,观其大略地读。现在的中学生,有凡文章必精读的倾向。而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又十分有限,因此造成了知识面狭窄,视野狭隘,思路淤阻。

速读,做“量”的累积,这是我特别想对孩子们说的。从特别想看的书入手,可以是网络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一周读一本书,用温儒敏先生的话来说就说“连滚带爬”去阅读。从兴趣开始,这样读下去,很快就会触摸到经典。

读书先要打底色,这就是所谓的“量”,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垫底,才会有将来的“读”的深度和高度。

中学是基础教育,学生的阅读也无须追求所谓的“高大上”,阅读品味的养成完全可以放在大学、研究生,乃至人生的中年阶段。

阅读也无须追求功利性,不要以为读了十本、二十本的书,就可以写锦绣文章,就可以气质如兰,就可以字字珠玑。

很多时候装在肚子里的书是需要时间的发酵的,是需要人生的磨砺的,是需要情智的酝酿的,这是一个“物理”的过程,更是一个“化学”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拥有才华的过程。总之,中学生的阅读史,是关乎美关乎性情关乎智慧关乎生命的,这也正是语文的本质所决定的。

让孩子们捧书阅读吧,这才是语文的真谛和使命,不趋利,不盲从,让书香回归我们这个民族,必须从一个公民的中学时代做起,阅读不应该有樊篱疆界甚至禁忌,开卷有益!

泛读要占去阅读的九成以上,这是我对中学生阅读一向坚持的原则。“读”,是无处不可读。我甚至以为,一个中学生能够将手边的任何一个有字读物随手抓起来就读得津津有味,读得“出生入死”(王遥语)。要比他读得懂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的《小逻辑》,老子的《道德经》,都更令人欣慰,因为这标志着一个人有着强烈的阅读愿望,这种内趋力要大于一切的专业阅读。

钱钟书成为文化的昆仑,不在于他读懂别人读不懂的“天书”,而在于他嗜书如命,大学时代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横扫”,这是怎样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视野。

第三,养成“写”的习惯。

做卡片、作摘抄、作书评,写日记、写周记,写随感,写心情,写哲理。“写”,不在乎写成什么样的“规模”,也不在乎篇章结构。写真实的内心。“写”,一定要从写给“自己看”开始。不在乎所谓的“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中学生写作一定不要先给他们范式,让他们的习作像一棵树,任意恣意地长,旁逸斜出也没关系,写到一定程度稍作修改就个性张扬,与众不同。

读和写在精神上是相依的,读得多了,“写”必然有影子甚至烙印。

很多时候,我会在爱读书的孩子的习作里看出他们最近读了哪些作品。

“写”也是某种库存。我反对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文章往往就是作者本身,文章的乏味往往就是人的乏味。

第四,适当地训练考试题型。

我非常信奉周国平那句话:“如果语文的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学生是不应该惧怕考试的。”

是呵,试想学生们读了很多书,成语、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这些题型是应该没问题的,作文应该是有见解有文采的。

不过既然是应试,要取得骄人的成绩,还应该做习题,教师给予恰当有效的指导,语文的素养有了,应试的能力也必然提高了。

记者:不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都有些发怵,但您的课堂总能把一首古诗、一篇文言文变成一幅画、一首歌,学生在课下自学时要从哪些方面来学习,欣赏古诗文呢?

董一菲:古诗要多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中国古典诗歌是有着独特的审美范式的,风流蕴藉,含蓄委婉,朦胧曲折,从不道破一个字,喜欢暗示象征。

它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抒情符号,以抒情短章为主,言有尽而意无穷,喜欢留白。学生要大量背诵,久而久之才会有“中国人的心灵”,才会懂得欣赏这种美,体会出它的好处。比如那庞大的意象群,变化莫测却又变化有方的表现手法,那份精致细腻的美,这需要“悟”和“品”,是一个慢慢地浸润的过程。

中学生如何学古诗文?我以为,古典诗歌要诵要赏要品,古文要读熟能诵,掌握各种文言句式和词类现象。

记者:看您的博文,知道了您从小受母亲的影响读了很多书,对您的中学时代影响较大的是什么书?您从中获得了什么?

董一菲:我的中学时代恰逢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我一向认为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艺复兴时代。文坛十年浩劫,由百花凋零、万马齐喑、一片荒芜,走向了文学艺术的春天。万象更新,文艺繁荣,那是一个崇尚诗崇尚文学的时代,是诗人和作家备受尊敬备受景仰的时代。我们可以读到那么多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可以在文学中徜徉。

母亲给我和妹妹从她所任教的一所中专学校的图书馆整抱整抱地借书。我们捧书乐读,有时不分昼夜。当时的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没有那么重,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去读书。从普希金、雪莱、拜伦一直读到莎士比亚、莫里哀,从《伊索寓言》到《红与黑》《复活》。那是一个以读书为荣的时代,甚至因为喜欢一本书会和最好的朋友把零用钱合到一起买来轮流看。除了文学名著,那时还有大量的期刊,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当代》《十月》《收获》《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名著欣赏》。我在初高中阶段一期也没落地读下去。刊物出版拿到手中的那一刻,就是我精神的狂欢日。我甚至“见证”了许多当代作家的成长,韩少功、王安忆、张抗抗、张蔓蔓、张洁、张贤亮、王蒙、张炜、舒婷……中学时代最喜欢的小说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平凡的世界》教会我在“平凡的世界”里有尊严有志气、有向往、有追求、有正能量地活着,活出自我的价值,活出温暖和诗意,超越功利,使人生走向审美。

《简•爱》给了我一个“女子”的格局气度,不为金钱、不畏权势,只为心中的那点浪漫和无瑕无悔的神圣的爱与爱情。

其实不仅仅是这两部书,是中学时代大量的阅读为我铺就了属于我自己的精神底色,那些伟大的作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灵魂滋润了我,照耀过我,在我青春的生命里,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不会忘怀,也永难磨灭。那是一个熏陶渐染的过程,是动态生长的过程,和生命等长。

文学是精神的,阅读是精神的活动,因此它是浪漫而诗意的,是我们形而上的斑斓的星空。这也许就是我总是要在语文前面加一个“诗意”的原因吧。面对步履匆匆,急其功近其利的应试教育的时代,是少年时代中的一点书底儿,让我敢于发出属于自己属于语文的本真的一点声音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