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91年会议纪要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内部讲话 作者:丹尼尔·佩科,科里·雷恩 著


1991年会议纪要

可口可乐

说起伯克希尔买下可口可乐7%的股份的缘由,巴菲特援引可口可乐总裁唐纳德·基奥的话解释道,可口可乐公司从百余年前便开始售卖这种“简单的快乐”,如今你能够在170个国家看到它的身影。尽管可口可乐公司的利润增长大都依仗国外,然而在美国,每个人每年平均能买下300罐可乐,而其他国家的每位消费者平均一年只会购买59罐而已。

几年来,巴菲特总把消费者特许权的价值挂在嘴边。他对可口可乐公司的评价非常明确:“它是世界上经济特许权价值最高的公司。”

永久控股

巴菲特对伯克希尔控股的公司进行分类,认定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盖可公司和《华盛顿邮报》为其“永久”控股公司,并列举了此类控股公司的三个特征:

1.良好的经济特性

2.值得信赖的企业管理

3.我们欣赏公司所做的事情

他坦言自己不会一门心思只想着钱(“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挣钱又有什么意义?”)。除了这三家公司,其他公司也有可能成为伯克希尔的永久控股公司。他指出,管理精良又经久不衰的大公司并不多见,这样的公司现在似乎更少了。[1]

买股票就像买食物

巴菲特在年度报告中声明,除了证券法规定的投资外,他不会对伯克希尔的任何投资项目评头论足。毕竟好主意寥寥无几,竞争又可能抬高股价。

巴菲特指出,不少投资者一见股价上涨便欣喜若狂,一见股价跌落便一蹶不振,简直不可理喻。这种反应毫无意义,就像你某天买了个汉堡,第二天再来买时发现它涨了价就高兴不已,觉得自己前一天捡了便宜一样。如果你一生都要买食物,就会对价格的起伏见怪不怪,投资也是一样。

金融世界

巴菲特和芒格总会提起近年来美国金融体系出的岔子,他们觉得垃圾证券市场、储蓄、贷款行业和银行业早晚会出问题。[2]

巴菲特解释道,金融灾难之所以爆发,是因为金融公司做出的愚蠢决定无法及时解决眼下的难题。人们投给一家公司更多的资金,竞争对手眼见这情形,便不假思索地纷纷效仿该公司。久而久之,一旦出问题,便会大难临头。

巴菲特和芒格列举了不少杠杆投资失败的案例,他们坚决反对一些鼓吹者所谓的“把风险扼杀在摇篮里”的说法。

因特考公司的破产就是个例子。芒格认为,很难再找到像因特考这样不负责任的公司了。因特考做的完全是杠杆投资,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巴菲特还认为,应该建立一套更加完备的保险偿付能力管理体系。从储贷机构和银行业的失利就能看出,当前的管理体系跟不上公司的发展,直至出了问题才让人追悔莫及。

芒格指出,第一执行人寿保险公司愚蠢自大,信用评级机构给出的信用等级却一直是A级,无不为其破产埋下伏笔。金融公司倒不一定会落得如此下场。美国富国银行的卡尔·赖卡特和保罗·黑曾遇事冷静、有主见,这种人才管理下的公司效益可观。不幸的是,这样的管理人才并不多见。[3]

媒体生意相当不景气

巴菲特认为,尽管媒体生意会出现周期性反弹,但从长远来看,媒体的发展不容乐观。

媒体公司的电子广告发送和直邮产品会迅速从朝气蓬勃变得毫无建树。

巴菲特始终认为,同美国工业的股份相比,伯克希尔持有的媒体股份的收益还算不错,只是比几年前他预想的要差得多。

给工商管理学硕士毕业生的忠告

巴菲特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共事,只要能做到这两点,你们准错不了。”

我在帮上尉的忙

有人很好奇,巴菲特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巴菲特回应道,他跳着踢踏舞赶来上班(显然,他遵循了自己的职业忠告),然后看看书,打几个电话,一天就结束了。

有人向芒格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讲了二战时一位空军中尉在巴拿马待得百无聊赖的故事。将军检阅军官时问上尉在忙些什么。沮丧的上尉回答道:“我什么都没干。”将军也问了中尉同样的问题。中尉回答道:“呃,长官,我在帮上尉的忙。”

寻找7英尺[4]队员

巴菲特建议在寻找投资项目和管理人才时采用撇脂法。他提议采用篮球教练的思维方式,迅速从一群人中锁定7英尺高的队员。只消一个好球员,就能让整支队伍变得与众不同。

芒格还表示,纸质记录能够说明很多问题。记录人们多年来的所作所为的简历远比面试更能说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巴菲特补充道,这就是不聘用刚刚毕业的工商管理学硕士的理由,他们没有任何绩效可查。

低效率理论:需要的时候,猩猩跑哪儿去了

巴菲特和芒格养成了牵着学院鼻子走的习惯,还提出了宠物投资理论,即有效市场假说。该理论认为,如果市场绝对有效,就没必要浪费时间琢磨公司。[5]就在去年,有3位教授充实了这项理论,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芒格称其为建立在假设之上的宏大结构,他直言:“就连训练有素的猩猩都能看出其中的端倪,怎么没一个人愿意尝试一下?”

保险行业

尽管巴菲特并不看好伯克希尔在保险行业的短期前景,但他还是对保险行业的长远发展持乐观态度。

芒格指出,保险大萧条即将到来,股价下跌加上资产难题就是伯克希尔的机会。

在他们所有的业务中,巴菲特认为保险业务潜力最大。


[1] 伯克希尔·哈撒韦无疑符合“永久控股”的各项标准:经济发展动力强劲,管理体制健全有效。

[2] 看过芒格1988年、1989年及1990年在韦斯科金融公司做的报告就会发现,经济的发展与时代已经脱节,而这些报告则是分析其兴衰的不朽论述。

[3] 1990年12月31日,伯克希尔仅持有美国富国银行10%的股份(500万股,平均每股57.88美元),如今已持有其22%的股份。

[4] 1米=3. 280 8英尺。——编者注

[5] 如果真是这样,伯克希尔就成了海市蜃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