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粽香悠悠情更浓

城村之畔 作者:星袁蒙沂 著


粽香悠悠情更浓

年年粽飘香,从此情更浓。

去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深夜,妻子突然肚子疼。折腾了一整晚,端午节那天早晨,粽香弥漫的时候,儿子提前两星期来到人间,与端午节撞了个满怀。

端午节,又称“五月节”、“端阳节”、“重午节”等。端午这天,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是不同地区大致相同的习俗。我们这儿,称端午节为“五端午”,可能是取谐音五月初五之意吧。端午节这天,我们虽然不赛龙舟、不喝雄黄酒,但吃粽子、吃用艾叶煮的荷包蛋,还是最典型的习俗。

端午节早晨,天幕低垂,还没睁开睡眼,父母亲就起床。他们把准备好的艾叶、黄牛尾草——鲁西南一带称黄牛尾等洗净,放进锅中。等锅中的水沸腾,再把鸡蛋打破,尽量完整地倒进锅里。把鸡蛋煮熟后,就用碗盛满,喊我跟妹妹起床,一起吃荷包蛋。

最初,我不愿意吃荷包蛋,尤其反感带有一股艾叶味的荷包蛋。那时候,母亲和邻居们都说吃荷包蛋好,非让我吃。我抿着嘴拒绝,但还是拧不过去,多少得吃点鸡蛋喝点汤。从我记事起,每年端午节,都得吃用艾叶煮的荷包蛋。从最初的反感,到一点点接受,慢慢地,我逐渐喜欢上了这个节日。端午节一早,满院子飘着艾叶和荷包蛋的清香,更有香甜滑腻的粽子吃,多么诱人!有时候,家里实在买不到粽子,我们就拼凑材料自己做。找来一些白米、红枣、白糖,没有粽叶,有时候就就地取材,找些高粱叶、玉米叶来包。粽子爽滑甜美,粽香弥漫,在小孩子们眼里,端午节也因此充满了醉人的气息。

在我国,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而发展至今,已经有诸多说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因此端午节也称“诗人节”;二是纪念伍子胥;三是纪念孝妇曹娥;四是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说法。由此看来,端午节在我国不仅影响深远,还各具地方特色。在不同的地区,已经留存、孕育出了不同的形式、文化和意义。

端午节虽然不像春节那样隆重,但却像春节一样,是我国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小时候,我抿嘴不吃荷包蛋的时候,就知道端午节是一个吃荷包蛋、吃粽子的节日,是一个和过年一样传统的节日。那时候,全村没谁知道什么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洋节日挤钻到我国,挤兑和淡化着传统节日的氛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乡下,每年端午节,我们这儿的乡邻,都提前去山上找些艾叶、黄牛尾草之类的东西,晾晒备用。有些讲究的人家,端午节那天五更时出去,不打灯去山上摸些黄牛尾草之类回来,用这样的黄牛尾草煮荷包蛋,据说可以治百病。到了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煮荷包蛋、吃粽子。以至于一整天都“院院荷包香,村村粽子甜”。

在乡亲们最朴素的潜意识里,端午节吃粽子和艾叶荷包蛋能辟邪祈福。在老一辈人的家里,有的还会挂上天师钟馗的肖像,也是用来辟邪祈福的。

小时候,我不喜欢吃荷包蛋,所以不愿意吃。但从最初的“被逼”,到后来的渐渐“习惯”,我已经被这个传统节日深深吸引了。端午节,除了那些处处飘溢的粽香,吸引我的还有那些渗透进生活角角落落的传统文化。

去年端午,儿子恰巧突然闯入,让那个端午节变得有些“不知所措”,显得稍微有一点点慌乱。在那个被幸福拥抱的香甜浓郁的日子里,大家一整天都被包围在粽子和荷包蛋的清香中。从早到晚,我忙忙碌碌地跑前跑后跑来跑去,竟然忘了品尝那一碗沁心的香甜。

年年粽飘香。因为儿子的出生,我家的端午节,从此又多了一份生日的祝福。儿子出生在端午节这天。以后,端午节与生日年年相遇。他的未来,就更加注定了要穿上端午文化的衣衫,淡化不了,也推脱不得。

(原载2012年6月22日《齐鲁晚报》副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