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导读

诗歌十二讲 作者:徐有富 著


导读

“诗,如一般所说,是文学的峰顶,是文学的最高样式。”我们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大概要算诗了。譬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譬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优秀的诗篇,已经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融在我们的血液中,一辈子都磨洗不掉。

如果你想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精华,如果你想了解这些优秀的诗篇好在哪里,如果你想了解有关诗歌的基本知识,那不妨读一读这本《诗歌十二讲》。

该书首先为诗下了一个定义:诗是一种文艺体裁,它除借形象集中地反映生活外,还要有饱满的感情与鲜明的节奏。饱满的感情是诗歌内容的基本特征,具备鲜明的节奏则是诗区别于其他文艺体裁,在形式上最根本的特点。接着对诗的内容、形式、创作、鉴赏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讲解。

一 诗的内容

诗的内容包括诗的主题与题材,该书将诗的主题分作抒情、言志、说理三种类型。

在《诗与抒情》一讲,作者对爱情、亲情、友情、故乡情、山水情等内容以及喜悦、悲伤、愁怨、愤怒等抒情形态逐一举例分析,并扼要讲解了直抒胸臆与借物咏怀两种抒情方法。

在《诗与言志》一讲,鉴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人们的志向互有差异,比如普通劳动者希望温饱安宁,独守空闺的女子希望过正常的家庭生活,知识分子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政治人物则希望在治国安邦方面大有作为……凡此种种,本讲都结合诗歌作品加以讲解。此类优秀诗歌的共同特点是寓志于形象之中,而丝毫不露痕迹,如清人张玉谷评曹操《观沧海》说:“此志在容纳,而以海自比也。”

在《诗与说理》一讲,由于不少人反对用诗歌来说理,所以本讲首先梳理了从《诗经》到宋诗“以诗说理”的脉络,并举例分析了“以诗说理”的内容,其中包括哲学道理、宗教观念、生活感悟、政治观点、诗歌理论等。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都颇具理趣而兴味盎然。诗的理趣多见于山水诗、咏物诗、咏史诗及形象化的议论中,本讲分别做了分析,并强调了说理要与抒情相结合的重要性。

接下来,书中讨论了诗的题材问题。由于诗的题材与诗的主题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该书从主题与题材相结合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涉及《诗的情景》、《诗的意境》、《诗的意象》三讲。

关于“诗的情景”,诗歌所要表达的主要是情,而情的载体主要是景,情与景相结合便产生了诗。诗的题材说到底是景物,其中包括人物与事物,本讲对这些内容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其中重点分析了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触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景交融三类。

关于“诗的意境”,作者指出:诗的意境就是诗人在诗歌作品中所创造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契合的艺术境界。“意”包括诗人在作品中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说之理;“意境”则是诗歌中融入了诗人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说之理的艺术境界,它实际上是诗的主题与题材相结合的产物。本讲对诗歌意境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个人特色做了探讨。以地域特色为例,面对婚嫁一事,北朝民歌《折杨柳枝歌》唱道:“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显得直截了当,豪爽泼辣。而南朝《子夜四时歌》则唱道:“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显得迂回曲折,婉转含蓄。显然,分析诗歌意境的特色,有助于我们对诗歌作品的理解。

关于“诗的意象”,作者指出:诗的意象指那些被诗人情感化了的个别事物的形态与特征。它与形象的不同点在于形象主要用来指称“意象”中的“象”,运用范围也不局限于个别事物。它与意境的不同点在于意境着眼于一首诗的整个画面与画面中所蕴涵的主题思想。当然整个画面是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构成的,那融入了诗人情感的单个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意象,而意象的组合就形成了诗的意境。本讲将诗的意象分成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三类,分别加以探讨分析,并强调意象的组合要以“意”为主,根据“意”的要求来组合意象。

二 诗的形式

《诗歌节奏的形成》与《诗歌语言的特点》两讲,讨论的是诗歌的语言形式问题。其他文学体裁多采用人们日常使用的自然语言,而诗歌则要对自然语言进行加工,使其具有鲜明的节奏。具有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在语言形式方面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最主要的特点。

先谈“诗歌节奏的形成”。节奏是有规律的运动形成的,所以诗歌创作中有规律地运用语言也会形成诗歌的节奏,而有规律地运用语言主要表现在押韵、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有规律地使用声调以及运用某些修辞手法等方面。

再说“诗歌语言的特点”。凡优秀的诗歌,大体上都具有抒情性、形象性、音乐性等特点。就抒情性而言,因诗的主要任务是抒情,优秀的诗歌自然要有抒情性的特点。就形象性而言,由于诗歌的主题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的,所以诗人总是千方百计在语言的形象性方面下工夫,其中使用最多而又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比喻。譬如相思之情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元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得了相思病时的情形比喻成“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那位少女坐立不安、魂不守舍、百无聊赖、有气无力的神态被描摹得惟妙惟肖。就音乐性而言,我们已经对促成诗歌具有鲜明节奏的主要方法,如押韵、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声调的和谐等,在上一讲做了专门分析。本讲主要对省略、倒装、叠音等语言形式做了讲解。

三 诗的创作

对诗歌创作问题的探讨,该书涉及《诗的形象》、《诗的想象》、《诗的构思》三讲。

《诗的形象》一讲认为,形象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所能感觉到的物质的形态与特征,并将诗的形象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嗅觉形象、味觉形象和触觉形象。文学作品都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其他文学体裁中的形象相比,诗歌形象具有具体性、概括性、多义性、间接性等特点。对此,本讲都联系诗歌作品一一做了分析。

《诗的想象》一讲首先探讨了什么是想象——诗人在创作中为了表达主题而营造典型环境的心理活动过程称为想象。想象的基础是诗人的旧经验,想象的过程是对旧经验加以新综合,想象的目的就是营造一个能够完美表现主题的典型环境。接着分析了想象的作用以及怎样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强调现实世界是展开想象翅膀的舞台。

《诗的构思》一讲认为,诗的构思就是生活的诗化,诗的构思过程就是将生活诗化的过程。诗的构思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炼主题,二是如何恰到好处地表现主题。如何提炼主题?本讲强调一要写真情实感;二要把准时代脉搏;三要善于发现与升华主题。如何恰到好处地表现主题,即如何发现典型环境?本讲也强调了三点:一是注意写感动你的环境;二是注意写变化中的环境;三是注意写独特的环境。最后,本讲归纳了六种诗歌构思方法:一、以一斑反映全豹;二、顺叙、倒叙与插叙;三、详写与略写;四、对称与不对称;五、对比与衬托;六、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上述所及,均以具体诗歌作品为例进行剖析讲解,理例结合,既具故事性,又有说服力。

四 诗的鉴赏

最后一讲为《诗歌鉴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诗歌鉴赏的基础,二是诗歌鉴赏的方法。就第一部分来说,本讲认为共鸣是诗歌鉴赏的基础。朱光潜《心理上个别的差异与诗的欣赏》一文称:“严格地说,一个人须自己觉得一首诗好,才能说它好。如果一首诗不能引起他的心灵的共鸣,他就无理去评定它的价值,至多只能说它对于自己不是一首好诗。”由于同类读者往往具有大致相同的爱好与情趣,所以诗歌鉴赏存在着共同性;又由于读者在社会角色、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所以诗歌鉴赏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讲对诗歌鉴赏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分别做了探讨,并对披文入情、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分析比较等诗歌鉴赏方法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整体来看,《诗歌十二讲》具以下特点:

一是从内容到形式,从创作到鉴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诗歌理论体系。此类著作自朱光潜1942年出版《诗论》以来很少见到。

二是讲解避免从理论到理论,将诗歌理论的阐述与具体诗歌作品的分析紧密结合,所讲理论与所引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三是论述力避空洞浮泛,将诗歌理论的阐述与文献考证紧密结合,一切凭具体例证说话,做到言必有据,所论足信。

四是行文通俗活泼,语言浅近易懂,充分注意内容的可读性;穿插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诗歌本事等丰富有趣的文史内容,融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

希望你能喜欢上这本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