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 作者:孙海燕 著


前言

黄庭坚(1045—1105)是宋代著名大诗人,与苏轼并称,后人认为“苏黄”代表了宋诗的最高成就。黄庭坚有着非常自觉的创作意识,不断探索着诗歌的创作理论与实践技巧,诗风鲜明而又有法可依,不但开出“江西诗派”,而且对后世诗坛影响深远。近年来,学术界对黄庭坚的诗风诗艺注目较多,而且多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黄庭坚又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阅藏、参禅、静坐,与佛教各派的法师来往频繁,沉醉禅悦之风,深解般若义趣,佛禅义理对他的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仔细、全面地阅读他的诗文,我们会发现佛禅思想不但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诗词创作,也进入了他的诗学理论。而目前学界对这一点重视得还不够。

佛禅思想与诗歌之间的关系,历来为学界所关注而又被视为难题,因为这属于跨学科研究,涉及宗教(佛教)、文学两大领域,对研究者的学术素养是一个挑战。首先,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典籍浩瀚,义理宏富,宗派众多,特别是禅宗,既要求不立文字,又需用文字来传法,禅师语录经常意在言外,让人难以捉摸。所以能准确理解佛禅内涵,又能把握其在中国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与本土儒、道文化结合的不同方式,需要有长时间的学术储备,非一时功夫所能奏效;其二,宗教是如何进入文学的,这个论题蕴含着方法论。目前大部分的成果都是直接研究信仰与作品的关系,具体到佛教与文学,一般的做法是先探讨作者的信仰情况,宗派所属,乃至人生态度所受影响,然后从作品所用佛教典故、所体现的哲理入手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方法并无不可,但是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实佛禅思想对作家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可以从思想—价值观—文学观—创作的递进化层面来进行探索,多层次的考量会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宗教与文学关系这一论题。

具体到个案研究,以黄庭坚为例,笔者发现,在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有着一定的研究空间。以往的研究成果,基本以单篇论文为主,篇幅所限,只能做相对宏观的概括,或者侧重诗禅关系的某些方面来谈;在研究对象上,往往只关注山谷的诗歌,或研究佛禅思想对其诗学观的影响,或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能够对诗学观与诗歌创作作全面关照的比较少。笔者认为,对于黄庭坚这样诗学观念鲜明、创作异常自觉的诗人来说,这两者应该是并重的。此外,对黄庭坚佛禅思想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山谷的诗歌或有限的一些文章中来探寻其佛禅思想的内容和特色,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文献资料还是不够全面的。笔者检阅了黄庭坚全部的诗、词、文、赋和杂著,发现尚有许多未被关注的资料,如山谷与佛教界法师、居士的书信,他为佛教寺院或法师作的疏文、碑文、赞、颂、铭、偈等,这些对于我们研究其佛禅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黄庭坚富含禅意佛理的诗歌大量被编入《外集补》与《别集补》,没有注解,已有的《山谷诗集注》(任渊注)、《山谷外集诗注》(史容注)、《山谷别集诗注》(史季温注)在注解中又更偏重于对儒家文献的征引,对诗歌中所涉及佛教与禅宗的典故,有很多未作标注,甚或出现错误,这也成为黄庭坚研究尤其是佛禅思想影响研究中的一个障碍。有鉴于此,笔者花费相当精力,拾遗补阙,从山谷全集中选出与佛禅相关的全部诗文,查阅大量的佛教典籍,为其涉及佛禅内涵的诗歌作了补注,对诗词中涉及的佛禅典故、思想进行了解读。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决定全面梳理黄庭坚接触佛教的过程及其佛教信仰的特点,剖析其佛禅思想的内容与特色,以及其思想中儒释道融合的个性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佛禅思想对黄庭坚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的影响。本书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细致的文本解读为基础,企图解决一个个重要而实际的问题。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一,首次对黄庭坚的思想抉择、佛教信仰作了历时性的研究,总结其信仰的特点,以及在佛教史上的影响。

本书将黄庭坚一生分为五个阶段,研究其学佛的心路历程,分析其佛教信仰发展、变化的特点。其中,试图解决三个重要的问题:其一,他是何时成为一名坚定的佛教徒的?其二,黄庭坚习禅达到了什么水平?对他的人生态度有何影响?其三,宋代学佛的文人很多,黄庭坚的佛教信仰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黄庭坚在元丰七年(1084)写有一篇愿心宏深的发愿文,标志着他正式成为一名佛教徒;黄庭坚受诸位禅师的影响,习禅方法以参话头为主,其间经历了一个从小悟到大悟的过程,绍圣期间,他从自己的内心观照中体悟到“心是幻法”,这是他参禅过程中一个巨大的突破。黄庭坚从此不仅在面对人生际遇时有了更多的从容,对心和境的关系也有了更为明彻的悟解。这对他在文学创作中处理心物关系、构建诗境、凸显理想人格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书还研究了黄庭坚佛教活动的特点。他确立信仰后,还有静坐、参禅、供养,为佛寺和禅师撰写偈、颂、赞、铭等许多宗教性行为,并参与寺主选拔等佛教内部事务,被黄龙派禅师明确列为法嗣,他还指导别人修禅,甄别禅师们的修行水平,甚至担当护法,为佛教辩护,并因此而遭贬谪,这些行为与苏轼、苏辙接触佛教的方式都很不相同。所以他被视为当时的大居士,在藏经中被提及近八十处,在十三部佛教典籍中有传,可见其地位和影响。

二,深入研究黄庭坚的佛禅思想,阐述其思想中儒、释、道结合的方式与特点,揭示黄庭坚佛禅思想的个性化特征。

对于黄庭坚的佛禅思想,此前也少有专门而全面的研究成果,黄庭坚阅读了哪些佛教经典,从中吸取了哪些思想?在佛教宗派中,他倾向于何宗何派?他的佛禅思想又有什么特色?在其思想中,儒、释、道的影响分别集中在哪个层面,又是以什么方式互补与融合的?

本书分析黄庭坚所阅读的主要经典,并重点考察他与临济宗黄龙派三位僧人的交游以及所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深入剖析了黄庭坚的佛禅思想,将之总结为“毕竟空的般若思想”、“念念观空的禅观方式”、“心性论”、“随缘任运的生活态度”四个方面,特别是心性论,笔者对之进行了深入的辨析。笔者通过研究指出,黄庭坚在诗文中明确标举“心”的重要性,提倡“心性本净”的思想,以“返观自心”、“净心”、“无心”自修并以之勉励友人,对心的本质、作用、意义皆有清晰的表述与分析。他以佛教禅宗的理论为基础,融合了儒家与老庄的部分观点,以心作为本体,衍生出修行解脱论、日用论、境界论,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佛教思想。

宋代是儒释道三家思想高度融合的时代,黄庭坚处在儒家思想融佛入儒与佛家以佛合儒两种思想的“合流”之处,本书全面考察了其佛禅思想与儒、道思想的融合方法,总结出其个性化的特征:以儒家思想为主,为官注重仁政,有民本思想,平日以孝友忠信为做人根基,特别突出的是“节义”思想,讲求“临大节而不可夺”。然而,儒家在道德修养方面,本体论与方法论都不足,所以黄庭坚用禅宗“心性本净”思想补充儒家本体论的不足,超越善恶,又以“明心见性”的禅修手段补充儒家“尽心知性”在方法论上的不足。同时,黄庭坚把庄子的无待思想与佛教的般若空观结合起来,实现精神自由境界,不为外物所扰,以此超越生活中的一切困境——而此种功夫,又是山谷“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内在支撑。

三、从主体论、观物方式、语言艺术观等方面全面研究佛禅思想对黄庭坚诗学观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者,经常绕过山谷的诗学观,从思想跳到作品,直接研究佛禅思想对黄庭坚诗作的影响,或者仅研究佛禅思想对于山谷某一文学理念的影响。虽无不可,但是对于黄庭坚这样一位文学观念明确、创作异常自觉的诗人来说,这样的研究还是略显简单,也不能见其全貌。那么佛禅思想对山谷的诗学是否有全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呈现在哪些重要的方面?这些问题的明确,有助于我们更加透彻地研究其艺术创作。

本书将黄庭坚诗学思想的构成总括为本于心性之术的般若空观,呈现为观化与阅世的观物方式,并及于文字不立不离的语言方式,有高度的辨析力。黄庭坚对道艺根本关系的认识,大框架是与儒家思想一致的,但是由于受到其心性论以及用佛教心性哲学来补充儒家思想倾向的影响,他特别注重创作主体的精神修养,并把文章当作作家心灵世界的投影,认为诗歌要体现理想人格“合道”的精神境界。心物关系是决定诗歌创作风格的重要因素,经研究,笔者指出,黄庭坚在诗歌中运用的观物方式与他在禅修中的观照方式是一致的,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其“观化”与“阅世”的独特观物方式。黄庭坚孜孜钻研艺术创造规律,尤为重视诗歌语言艺术,总结了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多种语言技巧,但同时他又十分讲求语言对言外之意的表达。笔者认为,这是受到禅宗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语言观的影响。这个论点为全面把握黄庭坚的语言艺术观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四、深入研究黄庭坚诗歌创作中禅意化意象、禅意意境的特色,首次对黄庭坚佛教文体创作作了研究。

本书从意象与意境两个方面切入,分析了黄庭坚从佛教经典与禅宗诗偈中吸收的文学因素。在研究佛禅思想对黄庭坚诗歌创作的影响这一研究领域,以往的学术成果大都集中于佛禅用典及语言技巧等比较表层的方面。从意象与意境进行分析,是相对比较新颖的角度。本书重点分析了黄诗中的“月”、“松”、“竹”、“莲”等诗歌意象,指出,黄庭坚沿用了古典诗歌中的传统寓意,又在其内涵上有所开拓,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添加了禅的超脱精神,富有佛禅意韵,不但深化了中国传统诗歌意象的内涵,也以禅心点化诗境,使诗歌意境透露着浓浓的禅意,清晰地勾勒出传统意象在黄庭坚笔下的禅意化演进之轨迹。本书通过分析,还总结了黄庭坚诗歌中所呈现的禅意诗歌意境类型,如:本来现成,花光竹影;羁旅愁客,一念归心;满船明月,任运自在;饥餐困眠,道在日用等。禅意化倾向给黄庭坚的诗歌带来了超逸绝尘的美感。这不但表现了黄庭坚个人对超逸诗境的爱好,反映了文人创作中以禅意提高诗歌意境的努力,也代表了宋人在诗禅融合方面所呈现出的与唐人风采不同的审美取向与艺术技巧。本书还将禅宗思想对黄庭坚的影响研究延伸到茶诗与词创作领域,弥补了此前研究的不足。

宋代很多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等,由于与佛教界交往密切,经常以笔墨为佛事,应邀给法师或佛寺创作专门的佛教作品,既有佛教内涵,又富有文学性,但以往这些作品并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书引用了多首黄庭坚所创作的偈、颂、赞、铭,并对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读。在这些专门为佛教创作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黄庭坚对于般若空观和心性思想的重视,以及对于禅宗机锋的借鉴。

佛禅思想对诗歌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论题,黄庭坚的佛禅思想非常丰富,其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所受的影响也非常广泛,本人虽然有意在诗禅互通之处作深入的探讨,但由于学力所限,对所发现的问题只是尽己所能地做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未必全面、准确,期待各方专家批评指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