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走进权力中心,成为叶利钦的红人

魅力王者:普京传 作者:文轩 著


的确,在普京走进克里姆林宫之前,名不见经传;即便在普京走进克里姆林宫后,几乎所有政治评论家也都认为他是最没有希望成为俄罗斯总统人选的。但是,普京意外胜出了。他之所以能登上俄罗斯的权力巅峰,无疑全靠叶利钦为他铺路、搭桥。那么,普京是怎样在短时间内就赢得了叶利钦的信赖,并且成为叶利钦的红人,让叶利钦甘愿向他交班呢?

一、峰回路转,一脚踏进莫斯科

由于拒绝新市长的邀请到市政府工作,而且又退出了克格勃,普京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失业者。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普京一直没有忘记学习经济方面的知识,他感到自己在这些方面需要补上很多课。因此,他在谋生之余利用这一段时间在圣彼得堡矿业学院修读不脱产的经济学课程。这一年他通过了论文答辩。

虽然处于命运的低谷,但是像普京这样能干又富有正义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怎能会被人遗忘呢?没过多久,在另一位圣彼得堡出身的领导人、第一副总理鲍尔萨科夫的关照下,普京的命运峰回路转。

1996年8月,普京准备上飞机寻找过去的旧友,到外地做点小生意。这时候,电话响了,是鲍尔萨科夫——先前在圣彼得堡一起共事的一位副市长打来的。他说:“听着,弗拉基米尔,你愿意来莫斯科吗?”停了一下,他又说道,“明天,我要见一位十分重要的领导,找点事干干。你有兴趣吗?”听口气,这位老朋友异常兴奋和激动。

鲍尔萨科夫,在新市长上台后也曾经四处流浪,现在,他不但去了莫斯科,而且还担任了副总理。普京接到他的电话,有一种感觉,要翻身了!

莫斯科早就是他向往的地方!莫斯科是俄国的首都,也是俄国的第一大城市。15世纪末莫斯科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首都,直到彼得大帝在1712年迁都彼得堡。1918年莫斯科成为俄罗斯联邦首都,1919年至1991年是苏联首都,现在又成为俄罗斯联邦首都。

莫斯科给人的印象是气派。莫斯科有31个行政区,著名的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在中央区。莫斯科有4个机场、3个内河港、9个火车客运站、几十个货运站,有14条铁路线通往各地。莫斯科地铁有7条辐射线和一条环形线,车站有115个,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莫斯科水陆交通都很便利,还有众多的大学、博物馆、剧院、图书馆,它们构成了莫斯科的人文风景线。从自然环境来看,莫斯利也非常优美。如果是在夏天从空中俯瞰,整个莫斯科仿佛是森林中的城市,那浓绿色真使人心旷神怡。

这座城市几乎是俄罗斯历史的缩影,而且又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何况,普京现在是一个“流浪人”,听到来自自己向往的莫斯科的召唤,怎能不欣喜万分!

就这样,普京来到莫斯科,并被任命为总统总务局副局长,负责法律处和俄罗斯境外财产处理工作。

普京在总务局的主要工作其实还是和他的克格勃背景有关,特别是在德累斯顿时期的工作有关。当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在国外的债务,但是也继承了苏联和苏共在国外的财产,共有数十亿美元。另外,他也要参与管理包括克里姆林宫在内的总统府房产。

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156年,原是庄园,后经多次修建和扩建,成为俄国历代沙皇的宫殿,面积27.5万平方米。这是一个不等边三角形建筑群,沿宫殿的三边分布着20座不同风格的塔楼,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克里姆林宫、伊万大钟塔楼、多棱宫、捷列姆诺伊宫、娱乐宫、圣母升天大教堂和天使大教堂。另外还有大厦、武器宫和古兵工厂(现分别为武器博物馆和兵器陈列馆),二战后又新建了克里姆林宫大会堂。普京也需要管理这些庞大房产的修缮等事宜。

普京就以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在克格勃工作的经验,负责清理苏联在国外的资产。他把自己踏实、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也带到了总务局,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不久他就因为工作出色得到了升迁。1997年3月,普京被调入总统办公厅,任副主任兼监督总局局长。办公厅和总务局当然不一样,总务局虽然重要,可是管的都是房子、车子、吃喝拉撒睡等具体的事务,而办公厅却可以参与宏观战略的制订、政策法规的研究,而且和高层领导接触的机会更多一些。

普京在总统办公厅主要负责监督总局的工作。这个局是专门代表总统和俄罗斯各个联邦主体(21个共和国、6个边疆区、49个州、2个直辖市、1个自治州和10个民族自治区)打交道的。俄罗斯联邦各主体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和中央政府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普京的工作就是检查总统政令在各联邦主体贯彻执行的情况,处理各主体的投诉和要求,以及协调相互的关系。监督总局局长这个职位为普京建立了和各联邦主体的关系,使他对各联邦主体有了了解,对其后来的逐步晋升很有好处。

更重要的是,普京的工作风格很令人欣赏。他实干、忠诚,不显山露水,甘作陪衬的绿叶。普京到莫斯科后,无论担任何种职务,都和在圣彼得堡时一样干练务实,依旧保持着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忠心耿耿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他很少接受记者的采访,不在电视上露面,更不发表任何文章,同时能够很好地处理与上级和左右的关系,与政界各党派团体保持距离。而对叶利钦总统,他又处处维护其政治形象。

在这里,普京开始和叶利钦家族建立起紧密的关系,特别是和尤马舍夫关系非同一般。尤马舍夫当时是叶利钦的办公厅主任,因为叶利钦膝下无子,而尤马舍夫的平民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很讨他的欢心。叶利钦和尤马舍夫情同父子。普京能得到尤马舍夫的赏识,也就间接给叶利钦留下了好的印象。

就这样,凭借自己独特的处事办法和工作作风,普京在首都的地位得到了巩固,逐渐引起了总统叶利钦的注意,为今后的火箭式升迁埋下了伏笔。

二、成为叶利钦身边的红人

虽然普京总是退居幕后,做人低调,但是他做事高调。

1998年5月25日,普京又一次被叶利钦提升。此次普京被任命为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主管中央与地方关系事务。

第一副主任之职本已撤消,但当时的俄罗斯强力人物叶利钦又为普京恢复了这一职务。这充分说明普京在总统办公厅的地位越来越巩固。同时,在叶利钦的授意下,普京仍然兼任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的职务。就这样,从1996年到1998年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总统办公厅先后换了3个职务。但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他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蹿升,并不是靠的其他什么手段和技巧,而是凭他干练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切以结果说话。

在普京得到提升的同时,严峻的考验随之也摆在他面前。因为,随着叶利钦提倡的“休克疗法”的失败,进入1998年后,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居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而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5月初,俄罗斯北部地区和西伯利亚等地的煤矿工人高呼要求偿还工资、叶利钦下台、改变现行经济政策等口号,率先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浪潮,切断了俄罗斯主要的铁路、公路交通线——这就是著名的“钢轨战争”。

“钢轨战争”导致一些地区出现燃料供应紧张,一些对联邦中央早已心怀不满的联邦主体开始趁火打劫,提出了建立独立国家的要求。眼看着俄联邦政府面临着全面失去对地方控制的危险,叶利钦想到了普京。

叶利钦已经注意到了此前普京在监督总局及总统办公厅的表现,但他对普京的克格勃出身有所斟酌。目前,自己的政敌开始打“联邦解体”牌,而普京是特工出身,可以利用他的经验和果敢把地方牢牢地抓在手中,从而保持俄罗斯联邦的稳定。

在这些意外事件面前,普京又一次显示了挽大厦于将倾的危机事件处理能力。他依靠铁腕政策,很快控制了局势。当然,这些铁腕政策得罪了不少蠢蠢欲动的地方首脑,但重新树立了克里姆林宫的绝对权威。

这个时候普京以自己出色的表现已经深得叶利钦的欢心,叶利钦决定把国家的安全交到这样一个能干而又可靠的人手里。于是在1998年7月25日,叶利钦签署命令,任命预备役中校普京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这是一次重要的任命,充分说明叶利钦已经完全把普京视为自己人。从一名普通特工到特工组织的领导者,普京也许没想到自己能有这么大的跨越,但是这一切不是梦。据说上任那一天,普京来到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总部大楼,也就是过去的克格勃总部大楼,他的第一句话是:“我回家了。”

普京上任之初就开始改造克格勃。他认为,虽然克格勃曾经是一个为极权主义服务的机构,但是拥有非常专业的人员和组织架构。时代不同了,它的职能也应该有所改变,应该让这些人员不再为极权主义服务,而是为民主政治服务。正是出于要让克格勃脱胎换骨的初衷,再加上对克格勃的组织架构非常熟悉,在很短时间内,普京对全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裁员改组,缩减中央机构,充实加强地方分局力量……他的务实工作作风赢得从中央到地方一片叫好声,很快被晋升为上校。而在处理完“斯库拉托夫事件”后,普京已完全成为叶利钦心目中无人能替代的角色。

1999年初,俄罗斯总检察长斯库拉托夫指控叶利钦的亲信别列佐夫斯基和女儿塔季雅娜涉嫌经济犯罪,下令展开调查。叶利钦决定解除斯库拉托夫的职务,但是他的决定在俄罗斯议会上院联邦委员会未被通过。一时间,叶利钦及其家人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

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3月16日,俄罗斯电视台播放了一段酷似斯库拉托夫的人同妓女鬼混的录像,斯库拉托夫的政治命运开始走下坡路。据坊间传闻,普京领导的联邦安全局功不可没,普京又立下了一个奇功,在叶利钦面前再次增加了印象分。

此时,叶利钦已经把普京看成是无比值得信赖的左膀右臂,于是,1999年3月29日,叶利钦把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这一重要职位交给了普京。

安全会议秘书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却可以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联邦安全委员会地位重要,权力很大,下设若干跨部门委员会,包括对外政策、跨地区、国际安全、边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等委员会。这是一个超级的权力机构,其制定的政策都是关乎国家安全的大事。正因为这样,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都是由总统任命并且直属于总统。而且这个小小的秘书在关键时刻还能发挥其他职务不可替代的作用。在1996年总统选举时,为了在第二轮选举中击败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叶利钦曾让在第一轮选举中排名第三的亚历山大·列别德担任安全会议秘书,以此赢得了更多的选票,稳获大选胜利。

就这样,普京成了集联邦安全局局长和安全会议秘书两职于一身的政府要员。他一方面可以正式代表国家元首监督所有强力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在高层选举中表现出自己的重要性。

三、顺应时局,让命运奇迹般崛起

连普京自己也没想到,他在联邦安全局局长的岗位上只干了不足5个月后,竟然被叶利钦提名为代总理。从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部局级官员到主管全国事务的代总理,这是多么大的跨越啊!普京政治生涯运气之好,连他自己都有点不太相信。

其实,就像时势造英雄一样,某个人的命运总是和某一时代的环境密切相关。普京之所以能升迁得快,是因为时代需要他这样的人。

普京进入莫斯科工作时,正赶上俄罗斯政局动荡不安的时代。此时,俄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丛生,政坛斗争激烈,形势发展变得对叶利钦越来越不利。进入1999年后,弹劾总统问题不断升温,叶利钦一年内换了三个总理。在1999年5月12日,叶利钦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神色凝重地宣布:“今天,我做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我刚刚宣布了解除普利马科夫总理的职务!”5月19日,上将斯捷帕申被任命为总理。尽管这位上将采取的“科索沃空降行动”世界闻名,可是叶利钦及其家族成员一致认为他在总理职位上表现得优柔寡断,不堪重任。

正当叶利钦为寻找自己的接班人而愁眉不展时,普京进入了他的视线。一向稳重而不抢功、严厉而不失温情的普京给叶利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他担任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在协调和处理国内外重大的安全问题上都有出色的表现。再者,普京出身平民,身后也没有什么大财阀、大官僚撑腰。于是,经过仔细认真的观察后,叶利钦感到只有普京可以重用。他考虑再三,决定解除斯捷帕申的总理职务,撤换全体内阁,把总理一职交给普京。

1999年8月16日,俄国家杜马通过了叶利钦对普京任总理的提名。就这样,没有什么知名度,也没有什么背景的普京不仅从圣彼得堡走进了权力的最高中心莫斯科,而且在短时间内迅速蹿红,从一名普通官员做到了万人瞩目的总理的位置。

可是,陪伴叶利钦这只“老虎”非常不容易。要知道,叶利钦在位8年,身边的谋士亲信和高官重臣换了一批又一批,仅总理就换了8个。此刻的普京又是叶利钦钦定,谁能保证他哪一天不被换掉呢?因此,有人说普京是短跑接力棒手,权力在他手中只是过渡阶段。可即便是这样,普京也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他可不想因为贪图权位,就忘记了正确行使权力的职能。普京说:“当上政府总理算个非常高的级别了。我想,作为一名官员,我已经算是成功的。从这一点出发,在我个人命运的现阶段,在得到我现在的这一职位后,我可以为自己的国家做许多工作。总理职位可以让一个人最大程度地表现他自己。”

这就是普京的理想。运用人民赋予他的权力,尽可能多而好地为人民做有益有利的事,这就是他的价值观。

也许是因为他没有太留恋权力,他对权力有着如此清醒的认识,命运反而成全了他,之后他又从代总理的位置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四、车臣一战扬威名

当叶利钦提名普京当代总理时,俄罗斯人以为他又会像以前那样反复无常,因此对普京这个临时总理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更没有寄予太高的希望。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普京是当之无愧的。

此时车臣战争爆发,摆在新总理面前的紧迫任务是,要想接好叶利钦的班,必须解决好这个头等问题。

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共和国,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与格鲁吉亚为邻。车臣人素以骁勇善战闻名,其中绝大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车臣与俄罗斯的民族矛盾可以追溯到18世纪。沙皇俄国经过五十多年的高加索战争,才将车臣人征服,于1859年将它并入沙俄的版图。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以车臣人与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理由,把车臣人赶出世代居住的高加索,使他们的心灵饱受创伤。直至20世纪80年代车臣人才得以返回故乡,而此次迁徙更加深了车臣人对于俄罗斯人的民族仇恨,为日后的车臣问题埋下祸根。

1991年,车臣人口失业率达30%,车臣极端分子借此煽动民众的不满。而当时苏共中央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之后,俄罗斯车臣境内的“伊斯兰民族分离主义势力”趁着苏联解体、中央政府顾不上边远地区之际,拥护在阿富汗战争中曾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退役将军杜达耶夫当上车臣共和国的首位总统。杜达耶夫一上台就公开宣布车臣独立,公然冲击苏共政权机构。眼看车臣变成与中央政府唱对台戏的独立国家,1994年12月,俄军兵分三路开进车臣境内,打击车臣分裂势力,“车臣战争”由此爆发。

时任国防部长的格拉乔夫曾自信地说:“只需一个空降营,几天就可拿下格罗兹尼。”这种自信最终被证明是盲目的,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从高层到基层一系列的战术错误导致俄军损失惨重,12个月内数千官兵以及2万多平民在战火中丧生。俄罗斯领导人的权威也面临着挑战。

牢牢控制住车臣,是俄罗斯的重要国策。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说,车臣虽然只是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弹丸之地,但却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俄罗斯从中亚向欧洲输送石油的管道必须经过这里。因此,此时的普京来不及体味当总理的喜悦,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看到,普京出任总理的第二天就发表讲话宣称政府将坚决彻底打击车臣匪帮。他发出了坚定的声音:“俄罗斯领土完整不可能是讨论的问题。”因此,当西方质疑为什么不考虑和平解决车臣问题时,普京回答:“我们将通过投票,决定车臣的地位问题,但只能在消灭匪帮的情况下才能做到。”他武力解决车臣问题的决心已定。在他的精心策划下,俄罗斯抓住车臣叛军入侵临近的塔吉斯坦共和国这根导火索,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普京决定在解决车臣问题上大显身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创下令人信服的政绩,提高自己的威望。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普京充分展示了他果敢坚毅的硬汉形象。1999年10月中旬,普京出人意料地抵达车臣。普京对当地居民表示:“俄军将战斗到底”。他视察俄罗斯高加索空军阵地时,在莫兹多克军营中,与进攻车臣的俄联邦高级指挥官们立下誓言:“伙计们,当这一切彻底结束,这块土地上不再有歹徒的时候,我再喝这杯酒(伏特加酒)。”这“温酒斩华雄”的英雄气概使将军们受到极大鼓舞并坚定了信心。

最为关键的是,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战前组建了由普京领导的,由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内务部长和边防总局局长组成的联合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中心”。并在战区组建了联合作战集群司令部,统一指挥各强力部门所属部队的作战行动。在作战方式上,各部队在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支援下,按预先侦察的路线果断、快速地到达指定地区,对非法武装进行合围,先对其进行封锁,给守敌下达投降通牒,然后特种突击支队和突击群占领城市。最后由内卫部队、特警和内务部特种快速反应支队清剿和解除非法武装。这种方式既有利打击了叛匪,又减少了俄军的伤亡。

就这样,俄联邦军队以现代化武器和先进的作战方式,完成了对车臣境内的大规模军事打击,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把残余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赶入南部地区。

车臣一战,俄罗斯举国振奋,普京的名气和威望也大增。如果说普京刚刚上台时,人们还对他比较陌生的话,那么,经过车臣一战,没有人不知道普京。此时普京的支持率已经从8月中旬的1%上升到7%,俄罗斯人民看到了新总理捍卫祖国统一的决心,开始认识并接受这个年轻的新总理。

五、叶利钦运筹帷幄,用“团结联盟”搞定杜马

当上总理并不是普京的目的,他的目光在更高处。

1999年8月10日,刚刚成为俄罗斯政府总理的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对记者表示,他打算角逐即将于2000年举行的总统竞选。叶利钦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他已“签署了关于国家杜马选举的命令。国家杜马选举将于12月19日举行。”杜马选举一向被看作是总统竞选的一次预演。

“杜马”一词,意为“议会”,来源于沙皇俄国时代。当年沙皇为避免专制嫌疑,赐予其他党派一定权力,称为杜马。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的议会名称叫“人民代表苏维埃”。1988年,苏联进行改革,俄罗斯也照此办理,建立了“俄联邦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构是“俄联邦最高苏维埃”。1993年10月俄罗斯发生“炮打白宫”事件后,叶利钦总统宣布废除苏维埃制度,俄罗斯又恢复“国家杜马”的称呼。杜马作为下院,其议政参政的职能作用和作为上院的“联邦委员会”遥相呼应。如果说联邦委员会是来自上层的政府内部官员的声音,“国家杜马”则代表了来自底层民众和各政党组织的声音。

按照宪法规定,国家杜马有下列职权:通过法律;批准总统对政府总理的任命;提出对政府的信任问题;对总统提出弹劾等。国家杜马如三次拒绝通过总统提名的总理,或两次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议案,总统就有权解散国家杜马。但是,国家杜马通过的法律,要经过联邦委员会(上院)的审议。

俄宪法规定:“国家杜马由450名代表组成”,“每4年选举一次”。另据俄国家杜马选举法规定,国家杜马的225名代表在全联邦选举中按党派原则产生,得票率5%以上的政党才能进入国家杜马,并按得票率分配议席。因此,杜马选举一向被看成是各党派和政治团体争斗的“角斗场”。这次,1999年12月19日的杜马选举,主要竞争者所瞄准的实际上是俄罗斯新总统的位置。

当俄军在车臣战场上经受着血与火的洗礼时,俄罗斯大地上杜马选举的竞选活动正拉开帷幕。这次选举,不同阶层的人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十分高涨,各党派竞争激烈。因为经过苏联解体后,各种政治和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仅是1999年,在俄罗斯正式注册为全联邦性的政党有150个,政治运动50个,另外还有许多社会集团(联合组织)。

当时,在杜马中最具竞争力的有以下三大政治团体:一是成立于1999年的“祖国—全俄罗斯”,二是“俄共”,三是“亚博卢”。

“祖国—全俄罗斯”联盟在俄许多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拥有近30万成员。这个联盟的现任领袖就是被叶利钦解除总理职务的普里马科夫。他出选“祖国—全俄罗斯”竞选联盟的领袖后,该联盟的支持率从原来的15%猛增到27%,暂时超过了长期领先的俄共。当然,普里马科夫本人的支持率也大幅度上升。就在复出的当天,普里马科夫宣布了“祖国—全俄罗斯”竞选联盟的几大任务,其中包括由新杜马多数派组阁修改宪法,限制总统权力,设立副总统职位等。这些措施使得他赢得了很高的支持度,位置跃居俄罗斯政治家排行榜榜首。

二是久加诺夫领导的“俄共”。久加诺夫是俄罗斯资深政治家和俄共领袖。他反对实行总统制共和国政体,反对激进的经济改革,反对“亲西方”的外交政策,自称是人民疾苦的代言人,因此很得民心。

三是前政府总理斯捷帕申为主要领导人的“亚博卢”集团。“亚博卢”作为竞选联盟成立于1993年10月26日,主张在自由、平等、公正、法律至上和宪法民主原则基础上建设公民社会和法制国家。该组织的领导人是亚夫林斯基,他在1990年春,与其他经济学家共同制定了苏联向市场经济过渡的“500天计划”,1991年月1月任俄部长会议主席的经济顾问,同年10月至12月为苏联总统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亚博卢”成为当局在各种问题上的主要反对派之一。

这三个有实力的政治组织都是反对叶利钦的。在这种情况下,被叶利钦看中的普京能否当选总统是很难预料的。虽然有叶利钦支持,普京自己也采取了一种特殊的竞争策略,那就是有意回避政治斗争问题,一心扑在打击车臣恐怖主义问题上。他深知,只要国家的安全保证了,人民的生活稳定了,他就会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

在车臣武装挑衅问题告一段落后,在政府内部,他也采取了保守政策。他懂得,在目前的局面下稳定第一,不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敌人,这是他一贯的处事原则。因此,在和杜马的关系上,他没有像叶利钦那样公开表现出与其对抗的迹象,也没有对反对者高喊道:“不通过我的提案就解散你们!”而是表现出宽容、和解、寻求合作的姿态。

普京为了竞选准备着,叶利钦也在行动着。他明白此时经验不足的普京需要他的支持,要赢得杜马选举,就得把地方势力组织起来。地方长官中有很多人是拥护他的,于是叶利钦要求在杜马中组建一个新的政治联盟,削弱三大竞选组织的力量。在叶利钦的授意下,短时间内俄罗斯大地上就出现了以紧急情况部长绍伊古为领导人的“团结联盟”,像一匹黑马一样突然崛起,参加到杜马选举中。绍伊古表示,“团结联盟”的竞选目的是在杜马中建立一个支持政府的议会团体。同时,普京也利用在车臣战争中赢得的个人威望,对新闻媒体公开声明将投票支持“团结联盟”。

这次杜马选举声势浩大,场面空前。结果,普京支持的“团结联盟”在强大的资金支持、媒体支持、政府支持和正确的竞选方针指导下,在激烈的竞争中大获全胜,得票率为23.32%,获得了74个议席,一跃成为杜马中仅次于俄共的第二大议会党团。

“团结联盟”在杜马选举中的获胜,无疑给叶利钦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因为长期以来,议会一直控制在“俄共”等左翼势力手中,使他行使权力时处处受牵制。而在此次杜马选举中,“团结联盟”出奇制胜,就意味着“俄共”等左翼力量在议会独霸一方、一呼百应的局面从此不复存在。这样一来,普京获胜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杜马选举后,俄罗斯所有人也都坚信,普京不仅是未来的总统,而且现在就已经掌握了权力。就连被叶利钦解除职务的“亚博卢”领袖之一,前总理斯捷帕申也说普京“已经赢得了第一轮总统选举”,他当总统已成定局。

六、叶利钦惊人之举给普京意外转机

看到自己精心策划的“团结联盟”在杜马选举中的获胜,叶利钦的心平静了下来,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可是,就在杜马选举八天后,他突然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提前辞职,将总统权力移交给总理普京。这不啻于一声惊雷。电视上,人们看到68岁的叶利钦脸色有些苍白,表情十分严肃。他在讲台前顿了顿,缓慢而庄重地说:“今天,我最后一次作为俄罗斯总统向你们发表讲话。我已经决定,在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的最后一天辞去总统职务……根据宪法,我在决定辞职时签署了把俄罗斯总统职权交给政府总理普京的命令。在未来3个月时间里他将是国家元首,3个月之后将举行总统选举。”

按原计划,俄罗斯的总统选举应在2000年6月进行,而叶利钦提前辞职,自愿交权给普京。这一消息不仅震惊了俄罗斯,也震惊了全世界。这一次,叶利钦决定离开他奋斗了8年的政坛了吗?

叶利钦解释了他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他说:“俄罗斯应该由有智慧、精力充沛的新政治家带入新世纪。俄罗斯已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当看到人们怀着极大的希望和信念在杜马选举中投新一代政治家的票时,我明白了,我已完成一生中主要的事业,现在俄罗斯永远不会回到过去,将永远前进。在这种情况下,我为什么还要执政半年?不,这不符我意,这不是我的性格。我不应妨碍这一自然的历史进程。”

如此深明大义、豁达大度的叶利钦,上得果敢,退得爽快。“右翼联盟”领导人涅姆佐夫评价说:“叶利钦下台同他上台一样,做得非常漂亮。”

就这样,新当上总理,在俄罗斯政坛上还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和资历的“小字辈新人”普京,提前当上了俄罗斯国家代总统。对此,有人惊讶,有人高兴,有人措手不及,甚至后悔莫及。

是叶利钦成全了普京吗?是,也不全是。叶利钦成全的不仅是普京,也是他自己。对于任何一个处于关键地位的领导人来说,都希望在自己下台后,继承人能按照自己的道路走下去,也让自己的晚年无忧,顺利度过。这一点普京做到了。其实,随着1996年夏叶利钦健康状况恶化,公众对他的信任产生动摇,他就在开始考虑辞职问题。然而,“老臣”切尔诺梅尔金令他不满;“太子”涅姆佐夫难以服众;总理普里马科夫尽管消除了金融灾难的后果,但是当总统却不一定能胜任。放眼望去,政府官员大多都有苏联时代的生活经历,官僚气太浓。因此,叶利钦也想给传统的官僚机构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发现普京后,叶利钦认为普京干练果断、务实而充满朝气,无论操行还是业绩,都很理想。对此,叶利钦说:“我用了很长时间研究他,这不仅只局限于他的个人档案。当他还在圣彼得堡市工作时,我就已经对他产生了很好的印象。普京到莫斯科后,我开始近距离观察他。我发现他不仅是一个聪慧、有良好修养的人,还行为得体,并且有很强的自制力。他不属于多数派,也不加入任何集团,这是普京区别于其他政治家的不同之处。”

对普京有好感后,叶利钦想证实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决定先让普京在总理岗位上锻炼一下,过渡一下,看看他的能力如何?结果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对此,叶利钦曾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足够时间去将一个人了解得彻底无误,但我对普京是个例外。”于是,叶利钦决定提前辞职。

按照俄罗斯宪法,总统辞职后,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新总统选举。可是为防夜长梦多,叶利钦决定提前辞职,使久加诺夫等反对派失去攻击的靶子。这样,等于给普京竞选扫清了最大的障碍。再加上普京目前在车臣、经济等问题上都做得不错,他决定趁普京人气正旺之时把普京推到前台,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但普京得知叶利钦的这一决定后,并未立即答应。如果换了一些功利之徒,面对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肯定会欣喜若狂的,但是普京显然不是奔着官位去的。在他看来,当总统是条充满荆棘的路。普京做事一向是很慎重的。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能否胜任,以便不辜负他人的期望、祖国和人民的重托。鉴于普京的这种态度,叶利钦要求他再考虑一下。经过两个星期的慎重考虑后,普京答应了。就这样,在叶利钦的精心布局下,普京登上了克里姆林宫的最高位置。

2000年1月4日,代总统普京接受记者采访,在谈到自己的政治抱负时他说:他不像那些以政治为职业的人,他们天性就想在仕途上往上爬,而他自己从未定过这样的目标,这是由命运决定的。的确,那时的普京单凭自己的力量可能无法奋斗到总统位置上,但是,命运看好普京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的能力,他的为人处世原则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这也是他胜出的硬道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