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血气方刚英雄连长

虎将夏侯苏民 作者:张克勤,汪洋,刘学艺 著


1938年底,五支队副司令员吴克华率六十一团二营、三营和五十五团二营去支援鲁中,组建新的部队。不久,五十五团番号撤销。

1939年4月下旬至6月间,遵照八路军总部和山东纵队指示,五支队进行第一期整训。整训中,将六十三、六十二、六十四团三个团临时合编为一个团,称第十五团。

此时,夏侯苏民调任十五团一营二连任副指导员。十五团一营营长卜才(又名萧镜海、刘静海),教导员苏晓风,副营长刘剑秋。

夏侯苏民刚上任不久,就在莱阳以北至栖霞一线的烟青路两侧,配合连长指挥了一场截击日伪军军车的伏击战。苏晓风叮嘱夏侯苏民,作战是一门艺术,要掌握战争的规律就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样才能百战百胜。战斗发起,夏侯苏民深知身先士卒的含义,初生的牛犊不怕虎,我军投出的手榴弹烟雾未散,夏侯苏民就一声怒吼,第一个冲了上去,战士们也倍受鼓舞,端起刺刀紧跟着他冲向惊慌失措的日伪军。他举起手中的盒子枪,向鬼子射出仇恨的子弹;近距离接敌,他挥舞大刀,刀刀见红。夏侯苏民知道,打仗是要勇敢、不怕死,但也要有勇有谋,战争是勇敢者的艺术,不是鲁莽者的游戏。他注意观察连长的一举一动,从熟悉战场地形地貌到观察敌人行动规律,从战前侦察到制定作战方案,从部队进入战场到撤出战场路线,从排兵布阵到火力配置,从周密部署到预设应急方案,从兵力展开到收拢部队,从火力打击到发起冲锋的时机掌握,从排子枪射击到手榴弹投掷的时机掌握,从解决战斗到打扫战场,等等战术、战斗要素,他都仔细观察,细心体会,认真学习,为以后的战斗指挥做必要的准备。仗打胜了,军事指挥也学到手了。不久,他就升任二连连长。

进入1939年夏,八路军山东纵队各支队在第一纵队直接指挥下,乘着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进入鲁西、鲁南、湖西、冀鲁边,钳制敌人大量兵力的有利形势下,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巩固已有的根据地,努力开辟新区,建立和扩大了鲁中、苏皖边、胶东、清河、滨海等抗日根据地。

1939年5月,胶东区委将胶东分为西海、北海、东海、南海等四个地区。

西海区包括掖县、掖南、招远、招北、昌邑、潍县、平度等地,与西海区东邻的北海区包括蓬莱、黄县、栖霞、福山四县,东海区包括文登、荣成、威海、海阳、牟平、牟乳等县,南海区包括即墨、胶县、高密、平度、莱阳等县。南海区的开辟较晚,因该区横跨胶济铁路南北,日军在铁路沿线及青岛驻有重兵,又是无较大的山区可依的平原地带,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不便于在此活动。南海特委和各县党组织长期坚持地下斗争,处境异常艰难。直到1940年秋,我军开始由西海区的大泽山区向南发展,并进逼胶济线,逐渐开辟了平度、莱阳南部的南海区抗日游击根据地。

后来在1942年5月间,萧镜海和夏侯苏民率十五团进入南海,扫日伪、打土顽,依靠有力军事力量才得以打开南海区的局面,此为后话。

裸衣大战高炳旺

1939年5月间,夏侯苏民在蓬莱二甲村(距离夏侯苏民的家乡兴村以东2公里)指挥讨伐顽军高炳旺的战斗。高炳旺是为国民党山东省第九区(蓬莱、招远、黄县、栖霞)特派员兼保安司令蔡晋康手下的团长,日军进犯,他望风而逃,进而认贼作父;对老百姓,他作威作福,鱼肉乡里;对八路军,他闹摩擦,搞袭击,已经成为日伪军的帮凶。我军决定打击高炳旺,扩大北海抗日根据地。

夏侯苏民奉命指挥十五团一营二连攻击二甲村,战前,他率领侦察员到敌人据点周围侦察,在二甲村村民邹积科的帮助下,进村了解情况。顽军士兵怀疑夏侯苏民等人的身份,要将夏侯苏民带进据点仔细盘查,邹积科称夏侯苏民是自己的干儿子,前来走亲戚。在邹积科的掩护下,夏候苏民巧妙骗过顽军的盘查,进入村庄。夜间,夏侯苏民翻墙潜入据点,利用顽军士兵戒备松懈、麻痹大意的状态,仔细探查了顽军工事、警戒、武器装备等情况,顺利完成侦察任务。第二天作战时,他赤着脚,光着膀子爬上屋顶,居高临下指挥部队作战。夏侯苏民彪悍骁勇,战士们动作迅猛,部队在他的指挥下,兵分两路,将敌人压缩到一个土院落中。敌人在正面攻击和侧面迂回的打击下,溃不成军,大部被歼灭,一部狼狈而逃。

当时有个老学究听说此事,感叹道:“只听说三国时,许禇裸衣战马超,而今胶东出了个夏侯苏民,裸衣大战高炳旺。”旁人不解,因问其详。老学究说:“三国时,曹操手下的大将许褚,有虎侯之称。征讨马超的时候,许褚与马超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便回营换了疲乏的战马,卸了盔甲,脱了衣服,赤体提刀,上马再战。战后,连他的对手马超也称赞许褚,说:‘许褚真虎痴也!’三国有虎侯许褚裸衣战马超,当今胶东有虎将夏侯苏民裸衣战高炳旺。”从此以后,虎将夏侯苏民的名气就传开了。老百姓更是将夏侯苏民传说成武侠小说里飞檐走壁、一身轻功的传奇英雄。

战后,他率领部队路过家乡兴村,群众沿街欢迎凯旋的八路军,夏侯苏民的父亲张人谢也在人群中,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儿子。夏侯苏民又何尝不想与阔别已久的父亲见上一面,但是,为了躲过敌人的耳目,使亲人免遭迫害,他路过家门时,硬是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拉下军帽,遮住面孔,和战士们一起从家门前匆匆走过。

后来敌人终于得知夏侯苏民就是张培礼,就是张人谢的三儿子,因此抓走张人谢坐牢、上刑,将他折磨得死去活来,但是张人谢始终没有承认自己的儿子是八路军。乡亲们联名具保,又四处筹钱,将张人谢保释出狱。老人出狱后多次写信,希望能见上儿子一面。为了宽慰老人,夏侯苏民也曾两次派人看望老人,并带信给父亲说:“因战斗频繁,不能回家看望您。您所受折磨,儿子全都知晓,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后,一定回家看望你老人家。”可是,从夏侯苏民参军直到他牺牲,也没有回过一次家,父亲病故,也未能见到儿子一面。忠孝不能两全,成为终生的遗憾。

招黄公路伏击战,首次缴获轻机枪

1939年7月,十五团奉命到招远、黄县边区活动。夏侯苏民带着几位侦察员经常在招远至黄县的公路上侦察敌情,他注意到几乎每天上午都有两辆汽车载着日军,从招远县城开往黄县县城,下午返回招远县城,一路上日军狂妄嚣张,没有任何戒备,一个伏击战的方案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于是,夏侯苏民沿着招黄公路一路观察附近的地形地物,在大郝家村附近,看中这里丘陵起伏,道路弯曲,汽车进至此地必然减速缓行;此地距离北面的黄县25公里,距离南面的招远12公里,南北日伪军据点就是增援至少也要两个小时,正是一个打伏击战的天然战场。他向一营营长卜才、教导员苏晓风和副营长刘剑秋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同意。7月3日,卜才和苏晓风率一营在大郝家村设伏,以刘剑秋指挥的一营一连和夏侯苏民率领的二连攻击日军车队,并在大郝家村南北部署警戒部队,向招远县城和黄县县城两个方向警戒。上午日军汽车果然“如约而至”,前后两辆汽车间隔100来米,一连攻击第一辆车,二连攻击第二辆车。预先埋设在公路上的钉板和手榴弹,逼停日军车队,炸得日军汽车歪倒在路边。冲锋号响起,夏侯苏民率二连冲上公路,杀向残余日军。经半小时激战,终于全歼日军,缴获三八式步枪20余支、手枪一支、轻机枪一挺。这是我胶东八路军首次缴获轻机枪,这挺轻机枪现在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五支队第二期整训

1939年9月,五支队遵照山东纵队命令,进行第二期整训,部队也进行了第二次整编。五支队整编为三个团(十三团、十四团、十五团)。

十三团:以六十一团一营和六十二团、六十三团分别编为第十三团一、二、三营。一营营长宋子良(后官俊亭),教导员孙冀;二营营长刘然(后张勋),教导员雨晴;三营营长于得水,教导员张玉华(后宫愚公)。暂无团部,三个营直属五支队指挥。1940年4月,十三团团部在招远县霞坞村正式成立,李绍桥任团长,苏晓风任政委,王冀任参谋长,沈阳(牛绍文)任政治处主任。这个团就是著名的胶东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十三团,以后的华东野战军九纵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三野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1948年9月,在三大战役的序幕战济南战役中,其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光荣称号。夏侯苏民在1945年7月任职十三团团长,是十三团前任几位老红军团长之后的佼佼者,对该团打硬仗、打恶仗、打大仗、打胜仗的战斗作风建设,是最有影响的领导人之一。战争年代,十三团共有20余位团长、政委,有5位是老红军,被授予“智勇双全的虎将”之称的英雄团长,他是唯一一个。

十五团:以六十四团(只有一个营,无团部机关)和五十五团一营、胶东区党委军事部警卫一营和六十五团三营编成。团长梁海波,政委蔡雍泉,副团长林瑞五,参谋长陈子和,政治处主任李丙令。以六十四团与五十五团一营合编为十五团一营。一营营长卜才、政教苏晓风(后为王卞)、副营长刘剑秋(绰号“刘彪”);二营营长苏新源、政教阎毅;三营营长杨××、政教王伟光。夏侯苏民在十五团一营二连任连长,他作战勇敢,血气方刚,虎虎生威,为该团战斗作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抗日英雄任常伦就是该团的杰出代表。后来在解放战争中,该团1945年10月调赴东北,是东野四纵十师二十八团前身,曾荣获“海城团”光荣称号;在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被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授予“守备英雄团”光荣称号,后为四十一军一二一师三六一团。

10月,组建第十四团,一营由掖县3区海防大队改编,代营长王子衡,教导员李拙民(又名李佐民);二营由黄县县大队改编,营长庄梦松,教导员宋建华;三营由掖县独立营改编,营长司绍基,教导员张益民。团长李希孔,政委张咨明,参谋长毕永之(又名丛蓉滋)。该团即后来的二十七军八十一师二四一团(著名的“潍县团”)的前身部队。夏侯苏民在1940年8月任职十四团三营营长,1942年2月任职十五团(1941年7月十四团改称十五团)副团长。率部参加了夺取战略要地昆嵛山,保卫大泽山根据地的战斗,后来又挺进南海,开辟南海抗日根据地,与日伪顽进行了生死搏杀,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夺取了战斗的胜利,并获取丰富的战斗经验。夏侯苏民对该团的战斗作风建设,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该团在解放战争的潍县战役中,被华东局、华东野战军授予“潍县团”光荣称号。

双山激战,痛歼日伪军

1940年6月1日,日军独立第五混成旅团少将旅团长秋山肇指挥青岛、烟台等地日伪军5千余人,对我平度、招远、掖县、蓬莱、黄县山区根据地进行“扫荡”,史称“六?一扫荡”。我军主力跳出日伪军包围圈,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打击袭扰敌军。十五团在招远、掖县边区灵山一带活动,6月5日,十五团被日伪军包围。团即令二连以游击战袭扰敌军,掩护团主力待机突围。夏侯苏民率二连在灵山南横沟、北横沟等地,利用林深草密、大雨大雾的情况,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麻雀战袭扰敌人,掩护大部队撤出敌人的包围圈。

蓬莱南部村里集镇所辖后吴家村西南、西代家村北交界处,有并排两座山头,当地人称之为“双山”。东山头东坡顶,有两块两米多高的巨石,两石中间有一夹缝,周围几块小个头岩石相衬,形成一个天然掩体。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双山反击战”就发生在这里。战斗中,我军的机枪就架在那几块天然岩石形成的掩体内,老百姓称其为“机枪石”。70多年过去了,“机枪石”上还隐约可见累累弹痕。

1940年6月1日,日军纠集大批伪军,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发起“六?一扫荡”,其中一路向蓬莱的艾崮山区抗日根据地进犯。我根据地的党政领导当机立断,组织百姓向山里疏散,实行“空舍清野”,带领自卫队员(1942年起改称民兵)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为粉碎日军的疯狂“扫荡”,山东纵队五支队十五团在团长梁海波、政委李丙令的带领下,奉命回师蓬莱,驻扎在艾崮山区南北花夼一带。

7月6日,烟台日军绀野部,携带重机枪一挺,迫击炮两门,轻机枪四挺,纠集大辛店据点日伪军共200余人,并勾结盘踞在大崔家的国民党顽固派高炳旺部200余人,气势汹汹向艾崮山区抗日根据地扑来。敌人兵分两路,一路是日伪军,走小路,沿着李家沟、高张家,石门口向后吴家进犯;一路是高炳旺顽军,走大路,从村里集、古城李家向我军驻地包抄。

我十五团二营驻守在后吴家和石门口,便衣班在高张家提前发现敌情,当即开枪阻击。刚一交火,敌人的炮弹就打了过来,重机枪开始扫射,还伴有鬼子狼狗的狂叫声,二营确认是日军主力来犯。我军装备落后,不能与敌硬拼。营部一面立即把敌情报告团部,一面边打边撤,掩护群众向山里转移,二营撤到后吴家村西歪脖山北面金鸡口一带,利用有利地形加紧布防。

夏侯苏民所在的十五团一营到外地执行任务,刚刚胜利归来,正准备召开庆功大会。团部根据当前敌情,暂时取消庆功会,紧急做出战斗部署:将团指挥部前移到北花夼村北转山上,命令一营快速抢占双山和西代家村南高地,三营抢占北花夼村东不露顶和柳格庄西空山高地,至此,十五团三个营利用山势,对敌人构成了月牙形包围圈。

一营进入双山高地后,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修筑工事,机枪射手李玉红把一营唯一的一挺轻机枪架设在几块天然岩石形成的掩体内(即“机枪石”上)。夏侯苏民指挥二连在十五团一营编成内迅速进入阵地,构筑工事,准备迎敌。此时,日伪军刚刚进入了后吴家,走大路的高炳旺顽军也进至村前,我军一营居高临下,趁敌人立足未稳,抢先开火,枪炮齐鸣,打乱了敌人的队形。顽军高炳旺部慌忙逃到后吴家村东古城寺一带,一口气逃窜出去二里多地。

狡猾的鬼子发现我军机枪火力点后,把他们的机枪分散架在村中多个位置,其中一挺架在一棵大槐树旁边的民房房顶,利用槐树作掩护,从多个方向对我军“机枪石”阵地疯狂扫射,打得岩石火星四溅,弹头乱蹦。鬼子分成两路,嚎叫着,分别从东、北两个方向向我双山阵地疯狂冲击。八路军隐蔽在战壕里,等敌人靠近了,成排的手榴弹砸向敌群,李玉红的机枪怒吼着射向鬼子,各种武器一齐开火,打得鬼子滚下山去。

日军仗着武器先进,火力强大,向我军阵地连续发动了七次进攻,全都被我军顽强击退。此时,战斗进行了整整一个下午,我军的弹药几乎耗尽,唯一的一挺机枪,因发射子弹过多,枪管发红,枪口放大,出现故障,只好把它撤出阵地。

“机枪石”上还隐约可见累累弹痕

日军头目绀野见我军的机枪不响了,以为战机来了,孤注一掷,集中全部兵力,亲自督阵,挥舞着指挥刀向我军阵地发起冲锋。我指战员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排长侯世礼身上多处负伤,在连续刺倒3个敌人后,不幸被一个鬼子刺中后背,壮烈牺牲。关键时刻,我军增援部队快速赶到,绀野见败局已定,无心恋战,急忙下令部队一面撤退,一边抢运尸体,向大辛店据点狼狈逃窜。我军乘胜追击,又给敌人以重创。

双山反击战八路军同日寇从上午9时激战到下午5时,约8个小时,战斗之激烈,日军之惨败,在蓬黄栖一带是空前的。此战毙敌40余人,伤敌50余人,击毁日军机枪一挺。十五团侯世礼、方继玉、陈绍康等12位指战员光荣牺牲。“机枪石”遗迹是这场战斗永远的见证。

有勇有谋攻克黄城集

1940年7月间,日伪军依仗“六·一扫荡”,在黄城集建立了新据点。黄城集位于黄县以东15公里,一马平川,交通便利。日伪军在此设立据点,不仅封锁了我山区抗日根据地,而且直接威胁我黄县以东、蓬莱以西地区,使我军五支队的行动十分困难。况且此时刚刚经过日伪军的“扫荡”,人民群众和部队战士群情激愤,急需以一个胜仗来鼓舞士气和振奋人心,因此,五支队决心以十五团和黄县地方武装拔掉这个建立刚刚35天的据点。

黄城集的敌人据点建在集镇中间一座由旧庙改建的小学校里,一南一北两座高达四丈的炮楼,前有阁楼,后有旷院,周围建有高达丈余的围墙,难于接近。我军经过严密侦察,决心以十五团一营为主攻,其余部队包围集镇并担任警戒。战斗方案为先取阁楼,将阁楼作为我军火力攻击点,以轻机枪火力封锁敌军炮楼火力,掩护部队攻击。

7月21日22时,十五团一营穿过不透风的高粱地,淌过村南百米宽的沙河,越墙打开栅栏门,隐蔽接敌,进至据点二十米处,被敌哨兵发现,一营发起攻击。敌军依仗阁楼和炮楼居高临下的交叉火力顽抗,我军难以沿街运动,只有穿墙打洞运动到围墙下,与敌军对峙,战斗僵持不下。东方渐渐发白,天一亮敌援将至,前沿指挥的一营副营长刘剑秋(由于性格率直,作战勇猛,同志们称其为“刘彪”。山东民俗称勇猛为“彪”)急了,给二连连长夏侯苏民下了死命令:十分钟后必须拿下阁楼。夏侯苏民亲临战场细心勘察,仔细部署,他命令高学仁排长率一排为突击队,集中全连机枪火力封锁炮楼枪眼,掩护投弹手以集群手榴弹攻击阁楼,掩护突击队发起冲击。在机枪火力和手榴弹烟雾的掩护下,一排发起冲击,夏侯苏民高喊:“一排长,五分钟拿下大阁!”二连指导员倪绍九高呼:“共产党员、青年队员冲啊!”三班长邢世仁冒着浓烟烈火,率三班抵近阁门,炸开阁门,以手榴弹攻击阁楼中之敌,二班、一班跟进,仅五分钟攻克该敌楼阁,为全团攻克黄城集据点打下胜利的基础。

夏侯苏民率领二连以阁楼作为火力点,掩护突击队向南炮楼发起攻击。刘剑秋副营长又命令在南北炮楼下堆积大量柴火,准备发起火攻。我军以火力封锁敌南炮楼枪眼,掩护战士们登上云梯,向炮楼枪眼里塞进手榴弹,炮楼里的伪军及其家眷被炸得鬼哭狼嚎,军心大乱,只好大喊“八路别打了!我们缴枪!”纷纷将枪支丢下炮楼。随后,刘剑秋副营长又命令一连采取火攻方式,迅速解决了北炮楼的伪军。我一营打扫战场后迅速撤离,部队走出五里路,日军的援兵才抵达黄城集。

此战,毙伤敌伪中队长以下34人,俘敌伪中队副以下68人,缴获长短枪76支,子弹3千6百余发。我军伤连副以下13人,亡排副以下5人,消耗机枪子弹1千5百余发,步枪子弹490发,手榴弹254枚。这是胶东我军第一次拔除敌军的炮楼,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振奋了老百姓的抗日信心。对于黄城集战斗的胜利,胶东?大众报?并发表了题为?斩断敌人的一只屠手?的长篇报道,延安新华社也很快播发了“我军吴克华部攻克黄城集”的消息。战后,刘剑秋和夏侯苏民受到了上级的通令嘉奖。

夏侯苏民指挥的“班、排、连进攻战术”,也在战斗中得到实战的检验,并显示了他沉着冷静、善于动脑的战斗作风。

战后,十五团一营教导员王卞,写了一篇通讯报道《伟大的收获》,刊登在胶东新华书店1945年8月1日出版的《血战八年的胶东子弟兵》书中,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文献。

《血战八年的胶东子弟兵》

夏侯苏民生前曾受过6次奖励,第一次为黄城集战斗,受团通令嘉奖。(原载1947年2月13日胶东军区政治部《前线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