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节 先秦说理散文

中国文学简史 作者:肖瑞峰 主编


第四节 先秦说理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灿烂的时代。这是一个社会大转型、社会剧激变化的时代。先秦诸子散文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孕育出来的产物。文化史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先秦说理散文即通常所说的诸子散文。

一、《老子》

关于老子的生平和《老子》的作者,成书时间,历来说法不一,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约前600—前500),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曾任周洛阳守藏室之史。据《礼记·曾子问》所载,孔子还曾问礼于老子,故约与孔子同时。后见周衰,遂去周而行,过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5000言,后莫知所终。

1973年马王堆出土两种帛书写本和据称是“战国时代中期偏晚”下葬的郭店楚墓出土的郭店《老子》,不仅攻破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派认为《老子》出于战国末秦汉间的说法,而且证明《老子》一书在春秋末战国前期已形成。

今存《老子》共81章,上篇37章,称《道经》;下篇44章,称《德经》,故《老子》又称《道德经》。但1973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却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不分章,文字与今本大体相同。

《老子》5000言,文约而意丰。其文谈玄论道,意蕴深邃,具有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本书所用《老子》版本为[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

首先是关于“道”的学说。“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道”在老子中出现70多次。首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皆著名的论道之语。“道”的提出,标志着先秦时代先哲的抽象思维能力已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其次是辩证法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第五十八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第二章)

老子观察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发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在深观乎自然现象、历史演变之后提出了其独特的“柔弱胜刚强”的哲学。

另外还有自然无为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老子并非忘怀世事,而是想以“无为”的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他有不少批判现实政治的激烈言论,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老子对统治者“食税之多”的抨击和“民不畏死”的揭露,对后世影响深远。与此同时,老子还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的社会理想,即“小国寡民”的主张。此外,老子还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主张,不加区别地否定一切文化,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愚民政策依据。

《老子》之文在先秦诸子中独标一格,其艺术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自我形象的塑造。从《老子》我们可以看到他独特的、睿智的形象,常自称愚人,如第二十章颇有尼采的那种愤世嫉俗的风格。

其二,韵散结合的文体。句多排偶、文多用韵,用韵散结合的形式说理,酷似散文诗。也有整章用韵的,如第六章、二十一章、三十九章等。也有字句整齐如《诗》者,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第七十一章)纯为四言,而且有韵。还有遣词用语与“楚辞”相似者,如第二十章。

其三,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如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用比喻,如第十一章、五章、七十七章以车和制陶、以风箱、以开弓为喻,这些比喻新颖,富于形象性,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不同于一般的简单比喻。

其四,语言凝练精妙,言简意深,多用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精警凝练,富于哲理,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老子》也被誉为“五千精妙”(《文心雕龙·情采》),字字句句如精金美玉。

二、《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字仲尼,名丘,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仁和礼)继承周文化的传统,富有人道主义精神。

司马迁说孔子“序《诗》,传《易》,正《礼》,《乐》,作《春秋》”,未必完全可信,但六家典籍都经过孔子整理和编订是可以肯定的。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孔子有过重大的贡献。

教育方面,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为文化教育的普及开创了道路,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思想成就方面,孔子思想被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尊奉为统治思想,并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干。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巨人之首。

《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的原意即论次编纂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

其一,善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深邃的哲理。如《述而》:“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二,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隽永有味。《论语》一书虽多为口语,通俗易晓,但同时又吸收了书面语之长。许多话具格言味道,为后人传诵,且有许多已成为成语、格言,长期活在人们口头或笔下。

其三,部分叙事片段为人物形象传神写照。《先进》篇“侍坐”一节,在简单的对话中,写出了子路的直率,急躁,冉有、公西华的谦逊、谨慎,曾晳的洒脱、豁达,孔子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的性格特征。此篇被后人认为是最富文学色彩的一章。

其四,《论语》多用语气词,含蓄蕴藉,形成迂徐婉转的语言风格。

孔子对文学、文化的见解有垂范的作用。《阳货第十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诗歌的抒情功能、教育功能作出规定;《雍也第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阐释;还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第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等说法,都对后世的文学、文化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或说字子舆、子车,盖出附会。战国时邹(今山东邹里)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孟子》其书是孟子及其门人万章、公孙丑之徒记述孟子及其学生言论的书。

孟子对于孔子的学说,又有明显的发展。性善论是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第一个贡献,所谓性善论即人皆有天赋的善性。重民思想是孟子对儒家学说的重大贡献,孟子强调百姓在封建政治统治中的重要地位。他说:“诸侯之宝有三:土地、人民、政事。”(《尽心下》)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斥责桀纣为一夫,可以诛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此战国新观念堪称惊世之论,并影响深远。

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多数篇章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孟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一,善于论辩,灵活运用各种论辩技巧。孟子曾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埋伏圈中。

其二,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说理,深入浅出,精彩传神。《孟子》的突出特点是善用比喻,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孟子书中的比喻,有推理,如“折枝”(《梁惠王上》)、“攘鸡”(《滕文公下》)。有寓言比兴,如“揠苗”(公孙丑上)、“乞燔”(《离娄下》)。赵岐评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题辞》)这些譬喻运用自如,旨意明白,妙趣横生。

其三,气势浩然的文风和孟子的人格形象塑造。《孟子》散文富有气势。大量运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感情充沛,气盛强劲,个性鲜明。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其所养之气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

《孟子》一书以孟轲为中心,通过对他的言行举止、神情语态的生动描述,鲜明地展示了孟子的个性、情感和精神。《孟子》中的孟轲,是个性鲜明的大儒。

其四,语言通俗自然、明快畅达,而又精练准确。《孟子》很少有艰深、生涩的语句,语言简约浅近。《孟子》共7题14篇,有人统计说共261章34685字,实词不占5%,“之”用1902次,“也”用1214次,“不”用1066次,仅此三词即占全书12%左右。

四、《墨子》

《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一度和儒家学派一样,被称为“显学”,影响很大。

墨子(前480—前410),名翟,鲁国(一说宋国)人。生平事迹不详,约生于孔子后,活动于战国之初。在《史记》中也只有寥寥24字:“墨子名翟,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并孟子时。曾任宋大夫,后被囚。”一说墨非其姓,因日夜勤劳面目黧黑得号。先习儒,后自创墨家学派。

墨家组织严密,近似于宗教集团,有严明的纪律,其首领叫“钜子”。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其信徒不畏劳苦艰险,不务空谈,注重社会实践,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目的。《淮南子·泰族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秦汉以后,墨学终为统治者所不容,日渐衰微,竟至后继无人。至民国时期墨学才重新兴起。孙诒让的《墨学闲诂》奠定了墨学研究的基础。辩学是墨子的独特贡献,也是墨学研究的重点。墨子被视为“古代的大马克思”。

《墨子》哲理散文主要指《墨子十论》。这十篇是墨子“十诫”。墨子“十诫”的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爱”是墨子学说的根本出发点。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兼爱;在国与国的关系上,主张非攻。墨子的兼爱是建立在人们现实物质利益基础上的互爱互利的关系,反映了小生产者在战国社会巨变中的理想。《墨子十论》每篇均有明确的论题、充实的内容和清晰的层次,是中国论辩文的雏形。

《墨子》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尚实尚质,言之无文。墨子“言多而不辩”,唯恐以文害用。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墨子》意显豁而语质。”因其“言而不文”,故对后世散文影响不大。

《墨子》文章的另一特点是讲究逻辑,明辨是非。《非命上》提出著名的“三表法”,它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发展。墨子在讲学中自觉运用“察类明故”的逻辑方法。“察类”就是在论辩中遵守一般制约个别的逻辑法则,“明故”就是考察因果关系。以《非攻上》为例,《非攻》在论证时,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用三个方面的事例分三个层次进行推论,论证了诸侯发动战争有大不义罪行。

《墨子》行文逻辑严密,对荀子、韩非子之文有所影响。《墨子》还在文体因革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文体已呈现出由“对话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趋势,对先秦论辩文形式有奠定之功。

五、《庄子》

郭沫若在《庄子与鲁迅》一文中说《庄子》“不仅‘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郭沫若全集》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足见《庄子》的影响深远。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蒙(今河南高丘东部)人。其准确的生卒年不可考,尝为蒙漆园吏。庄子继承并发展老子的思想,是道家著名代表人物。

庄子虽然才华出众,却厌惧仕途。楚威王曾派两位大夫请为相国,但庄子婉拒之,不肯出仕:“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可见庄子以远离宦途、逍遥避世为人生之旨。

《庄子》是庄子及其弟子后学们的哲学著作。《汉书·艺文志》说有52篇,现存33篇(为晋郭象所编排),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学术界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杂篇为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著作。

庄子的思想的核心是齐物、逍遥之旨。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齐物论》以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寿夭为主要内容。《逍遥游》旨在倡导一种精神上的超现实境界。《大宗师》则以论道和论修道为主要内容。外篇《秋水》篇亦被认为最能体现庄子思想,该篇认为万物都是相对的,因而主张一切任其自然,反对人为。但其实庄子并未真正忘怀政治,而是心系天下,对现实黑暗和仁义礼乐予以猛烈抨击。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其文“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艺概·文概》),极富浪漫色彩。

《庄子》的主要文学特色有:

其一,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

庄子在文章中大量运用寓言,全书“寓言十九”,说明寓言是其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性论述。

如《逍遥游》、《人间世》、《德充符》、《秋水》,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连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动物的对话中,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的意义。

庄子还塑造了大批畸人的形象。“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者。”(《庄子·大宗师》)其实庄子自身也是这样一位畸人。《人间世》和《德充符》中写了一大批残缺、畸形、外貌丑陋的畸人。畸人形象扩展了古代美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其二,富于抒情性,是《庄子》的另一特色。

庄子并没有完全逃离现实,他的许多作品对现实社会充满着批判精神。在体物入微的描写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达到了哲理和诗意的交融。《列御寇》里有一个庄子虚构的曹商使秦的事,这个舔痔破痈的故事极大地讽刺了自我炫耀、逢迎拍马之徒。《至乐》写庄子对骷髅的一连串发问,充满了人生的伤感。在楚狂接舆歌中,表达了出生于乱世的绝望和悲哀。著名的庄周梦蝶寓言,在齐物的妙思中散发着人生的惆怅。匠石运斤的寓言表达了其失去诤友惠施之后的孤独和寂寞。《逍遥游》的最后一段,作者情感浓郁地描述他所追求的心灵自由,精神无待的至人境界,充满了诗情画意。

其三,章法和结构亦极富特色。

庄子文章汪洋恣肆,行文跌宕开阖,变化多端。将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融入行文之中,把每一个故事环环相套,连缀成一个整体,形成独具特色的连环式结构。《养生主》一篇即是如此。

其四,语言具有诗化风格。

《庄子》语言奇峭富丽,生动泼辣,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清人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昭昧詹言》卷十二)

庄子对后世特别是魏晋以后的文人影响极大。李白、柳宗元、苏轼等大作家无不受庄子之影响。宋苏轼自谓:“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鲁迅也承认他自己“就是思想上,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写在〈坟〉后面》)。

《庄子》还是中国小说之祖。不少学者认为《庄子》是小说的源头。“小说”二字的连用,最早就是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散文确实有不少写得故事曲折,个性鲜明的,如《盗跖》篇写孔子劝盗跖改恶从善,写得一波三折。

六、《荀子》

荀子(约前298—前238年),名况,时人尊称荀卿,汉人为避汉宣帝讳有称其为孙卿者。战国末期人,生于赵,游于齐、秦,仕于楚,为兰陵令。

荀子讲学论道,融百家之长,曾在齐国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当时的祭酒并非官名,而是德高望重者),“最为老师”,备受尊崇。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儒学大师,也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

思想方面,荀子针对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性恶论”,宣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还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天道观,并主张人定胜天。

个人影响方面,李斯、韩非都出自他的门下,荀子思想也是法家思想的源头之一。

诸子说理散文到了《荀子》,已是自成体系的专题论文。《荀子》书中的文章多为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长篇专题学术论文。其文学特点有:

其一,论点明确,论断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深厚。荀子宣称:“君子必辩”,其分析辩证的手法更为高超。

其二,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反复论证。《荀子》之文,多用比喻而少用寓言故事,《劝学》一篇最为突出。

其三,造语简练,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整齐流畅,适于诵读。

《荀子》中还有一组称为《赋篇》的文章,荀子是以“赋”名篇的第一人,因而历来被认为是赋体的创始者(水天生、孙安邦《荀子译注·代序》,张觉撰《荀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另外又有《成相篇》,以民间歌谣形式表达他的政治思想。其形式如后世大鼓、弹词之类的曲艺作品,在当时诚属新创。

七、《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公子(庶出)。

韩非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共55篇。

韩非的思想渊源不一而自成体系,他的政治学说基本上是前期法家“法”、“术”、“势”思想的结合。他将商鞅的“明法”,申不害强调的“任术”,慎到宣扬的“乘势”融为一体,并且吸取了荀子和道家的某些理论,提出“执法、用术、抱势”(《定法》)的主张。法就是法纪律令;术是君主考查和驾驭臣下的方法,近似于今天所说的权术;势是统治者的威势。

韩非不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也是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汉代以后,韩非学说虽失去其显赫地位,然而历代统治者大多实行“阳儒阴法”的治国策略。

《韩非子》的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

其一,集论辩艺术之大成。韩非虽口吃而善著书。其文章具有高度的总结性和非凡的深刻性,风格峻刻峭拔。其文长于说理,笔锋犀利,论证精密透辟,判断准确简洁,“如老吏断狱,咄咄逼人”。

其二,植根现实的寓言。《韩非子》寓言故事的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位,书中共有寓言故事300多则。韩非使寓言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首创了独立的“寓言群”这一结构形式。《储说》六篇便是包括204则故事的一个巨大的寓言群。题材主要采用历史事迹和现实生活,很少拟人化、虚幻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