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书香世家

高振霄三部曲:传记 作者:裴高才,王琪珉,高中自 著


第一章 书香世家

高振霄生于湖北房县汪家河的一个书香世家,后迁县城关。其祖父高凤阁饱学经史,以设馆授徒为生;其父高步云继承父业,先后在房县、省城和京师等地任教。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百姓遭受重重压迫,不堪重负,万户萧疏。

压迫愈重,反抗愈烈。光绪七年(1881年)7月13日爆发的“济南教案”,就是当地人民自发起来反抗美国传教士欺诈、侵权行径的正义行动。

这年金秋,在湖北省郧阳府房县西北九十里的汪家河村(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化龙堰镇汪家河村),私塾先生高步云(字自发)的夫人袁氏(1859—1929年),在十月怀胎之后,分娩了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婴。

汪家河村有一条长达37.5千米的河流,名曰汪家河。这里的村名与河名均因当地的汪氏望族而得名。汪家河是一条处于两座大山之间呈“S”型的山区河流,发源于房县大木镇,注入房县护城河。

古代的交通运输主要是靠水运。汪家河连通房县的姚坪乡、板桥铺乡、大木镇,军店镇的指北村、洞子村、白果村,以及出入丹江、郧县、十堰,甚至是通往川、渝、陕等地的黄金水道。当地人大多就是顺着汪家河漂流或逆流而上,出行或外出做生意的。

山青水秀的高振霄出生故地汪家河

坐落于汪家河畔的桃花源——汪家河村,汪氏、高氏与袁氏三大家族,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而高凤阁、高步云父子饱学经史、工于楷书,故自高步云的父亲高凤阁那一代起,就被三大家族聘请,正式落户汪家河村设馆授徒。

三大家族在此出钱、出力、出智,共同办学,和睦相处,渐渐地三个家族结为通家之好。

高家公子高步云学有专长,袁家小姐则贤淑有德,于是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高公子与袁小姐便结为秦晋之好。

继而,高步云教书育人,袁小姐相夫敬老,小两口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在三乡四邻,有口皆碑。

那天,高步云抱着刚刚出世的长子,深情地看着爱妻,忽然想到自己的祖父、父亲到他这一代,都是单传的境况,他希冀儿子这一代能瓜瓞绵绵,人丁兴旺。于是,他与父亲高凤阁商量后,给孩子取了个响亮的名字“振霄”,意为“振兴家邦,气冲霄汉”。

也许是心诚则灵,接下来袁氏一共给高家生育了五子二女,可谓“七子团圆”。其中五子依次为:振霄(字汉声)、振汉(字剑韬)、振声(字贤九)、振亚(字东屏)、振东(字一超)。

学识渊博,为人耿直的高步云继承父业后,认为汪家河虽然是祖居,但毕竟偏乡僻壤,与一县的政治文化中心的房县县城相比,孤陋寡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他处世恭谨,声誉卓著,早有县城士绅聘请。是故,几年后,他就将家从汪家河迁入房县城关镇,在此设馆授徒。

高振霄生活在书香门第,自幼沐浴高家书香门第遗风。

在高振霄三岁时,祖父高凤阁就心传口授,手把手地教他练习书法。为了激发孙子的学习兴趣,高凤阁将家藏的光洁如镜的汉砖,以木架支托在堂屋,教孙子蘸水习字。小振霄觉得很新鲜,每天模仿笔画,练字不止。

小振霄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后,高凤阁便按照《永字八法》的要求,对孙子进行严格训练,仅练执笔一项,就费时半个多月。务必做到“直体端坐,凝神专注,秉笔中正,腕平笔直,五指协力,抽之不去”。不久,小振霄便开始练习擘窠大字了。

为了调节一下学习气氛,高步云则将教儿子背诵诗文与练习书法交叉进行。果然事半功倍,小振霄记忆力惊人,竟过目成诵。到了五岁那年,高步云便正式带儿子进塾馆进行系统调教。

入学甫一年,有一天,一位亲友出于好奇,特地拿出《三字经》《千字文》逐一对小振霄进行抽查,结果发现他竟识字千余。

七岁时,高步云开始给小振霄讲授“四书五经”。

“四书”之名始于南宋,是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与《中庸》汇集刊刻,问行于世,并称“四书”。

那天,高步云引经据典地对儿子讲道——

《四书》是儒家的经典书籍,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大学》和《中庸》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两篇文章,据传《大学》的作者是曾参,《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小戴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抽出来,与《论语》《孟子》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版后,成为宋朝以后直至清朝影响中国社会最深最广的一套经书。

对于阅读《四书》的次序和要求,朱熹的《朱子语类》中有一段话说得很明白:“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却实,但言语散见,初亦难看。《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朱熹这段话的意思是,读《四书》有先后次序,应先读《大学》,再读《论语》,然后读《孟子》,最后读《中庸》,这个次序既考虑到《四书》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考虑到《四书》理解上的难易程度。所谓“定其规模”就是定下三纲领、八条目的修己治人的思想规模;“立其根本”就是打下儒学的理论基础,“观其发越”就是理解儒家学说的进一步发挥;“求古人之微妙处”就是探索古圣人“微妙而难见”的道心。

理学的奠基人程颐和程颢认为,《大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二程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朱熹还把《大学》视为无所不能容纳的“纲领”,他说:“先通《大学》,立定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

高步云在讲授“四书”的同时,将“五经”穿插期间。所谓“五经”是指儒家的五圣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与《春秋》。

在讲解中华文化的元典《诗经》时,祖父与父亲又给小振霄讲述有“诗祖”之誉的尹吉甫,在房县采风《诗经》的故事,以及《诗经·风》中有关的房县元素——

明代《郧阳府志》云:“尹吉甫,房陵人,食采于房,卒葬房之青峰山。”清代同治《房县志》卷九亦云:“周尹吉甫,房陵人。宣王时食采于房,诗人为之赋《六月》。……自《大明一统志》以为房人,志因之,且载有墓。”

为祀祠一代诗祖,房县曾在城东45千米的青峰山修建了石窟“青峰宝堂寺”,大门用方石雕刻,寺中精美的石门、石窗、望柱、挟栏等,均在绝壁上雕琢而成,寺内供奉着尹吉甫的石像,其像手中还握着一个大毒蜂。相传在寺前有八间木雕结构庙房,还有高大庄严的龟驮碑,有二尊高浮雕龙凤碑、凤帽,都是远古御碑。清朝又两次扩建。有一巨立碑记。首句就点到说:“夫青峰乃古周朝名宦尹吉甫之佳城(指古墓地)……”

不过,关于尹吉甫的籍贯问题,各说不一,诸如河北沧州说、四川泸州说与山西平遥说等。

《诗经》按照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来自全国15个地方的民歌。

《诗经》的开篇为周南、召南两地的民歌。关于“二南”的地域分布,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西北等广大地区。流行于这些地区的音乐,便是所谓的“南音”。而房县(时称防渚)在周代正好隶于召南郡(清同治四年《房县志》卷一之《沿革》,2002年点校版第39页),处于周南与召南交汇的地域。

不仅如此,《诗经·召南》里的一首民歌云:“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正好是描写房县的习俗。

原来,自古以来这里便生长有一种名叫白茅的野草,它细长的叶子,开着像芦苇花一样的白花。房县人合伙打猎时,打到猎物后如果有人用白茅包裹了猎物,就意味着要送给心上人。一起打猎的人就不再瓜分猎物。“野有死麇”是召南民歌,而“白茅包之”,说的正是房县数千年来的打猎习俗。

在讲解《诗经·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高步云又结合房县有关《关睢》生动有趣的民歌唱腔,让孩子在唱中学,学中唱,乐在其中。

在先贤的激励下,高振霄尤其喜欢对句,祖孙、父子之间,常常以日常生活的人或事为题随机问答,他对答如流,且不乏妙语连珠。

有一天,从省城武昌晴川书院的一位教授前来高家拜访,为了试试高振霄的对句能力,就以县名与年龄现场出上联,要求高振霄对出下联。上联云:“房陵县童生九岁。”

“紫禁城江山万年!”哪知,自幼受父母影响,小振霄竟脱口而出。

“冷板凳要坐十年;空文章不写一句。”接着,先生出一副对联,让高振霄挑刺,并在此基础重拟新联。

小振霄想了想,此联对仗十分工整,无“刺”可挑,但平仄不对,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才对,所以,他将上述对联修改为:“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好!不错!听好,老夫又有一联:四水江第一,四季夏第一,先生居江夏,是第二,还是第一?”先生捋了捋胡须,又以自己的籍贯出了一上联,要求高振霄对下联。

高振霄皱了一下眉头,心里说:先生所说的“四水”即江、淮、河、济,“四季”即春、夏、秋、冬,他是借“江”与“夏”的序列,先分后总,组合为“江夏”的地名;而用“是第二,还是第一”的诘问,暗喻自己是江夏郡数一数二的名士。如何回答,不仅涉及学问,还事关礼仪。他冥思苦想一番后,有了下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是儒人,不在前,也不在后。”

先生边听边想,下联中的“三教”即指儒、释、道,“三才”即天、地、人,“小子”表示自谦,且对仗十分工整。继而,哈哈大笑,对着高步云连连称赞道:“好,妙!令公子既才思敏捷,又胸怀社稷,后生可畏!诚不愧神童也!”自此,他的“神童”美名就不胫而走了!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随着高振霄渐懂世事,祖父又从儿歌破题,给他讲述高氏的源流。

湖北房县高氏先祖是明朝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迁来的。

高氏一族的历史,可远溯到西周时期。高氏即是古代齐国(今山东)之最高上卿。《左传》注解云:“国子、高子,天子所命,为齐守臣,皆上卿也。”

高姓的姓源,至少在四五支以上,诸如出自姜姓、以王父字为氏、以邑为氏、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以“高”字开头的复姓改单姓为高的,堪称“姓源多歧而其族繁多”。

据湖北地区的宗谱记载,这里的高姓大都认齐太公姜子牙为始祖。《古今姓氏书辩证》与《通志·氏族略》均称“高氏出自姜姓”。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的部落首领,所以炎帝神农氏即是高姓的血缘初祖。

西周时,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时冲锋陷阵,建立了赫赫的功勋,人称齐太公。所以武王大封诸侯时,封他于齐,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齐太公就成了周朝时诸侯国——齐国的开国君主。

在战国时期,北齐高姓族人迁到山西。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高欢第四子平阳靖翼王高淹就封于平阳,子孙后代在此繁衍,山西高氏遂成望族。

到了明初,因为山西兵乱较少,又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同邻省相比社会较为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据统计,洪武十四年,山西的人口为四百多万,比河南、河北人口的总和还多。山西人口稠密,首推晋南,而洪洞县则是平阳一带人口稠密之县。洪洞县地处交通要塞,北达幽燕,东接齐鲁,南通秦蜀,西临河陇,明时迁民,就把洪洞县作为移民的重地。高振霄的先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奉旨移民到湖北房县化龙堰一个叫汪家河的地方安家落户的。

有一年,高振霄随家人回老家汪家河祭祖,祖父特给他讲述了化龙堰的神话故事。相传东汉名医费长房寻仙得道学成归来时,由于相距家乡千山万水路途遥远,师傅送他一根竹棍手杖让他骑着手杖回家乡,费长房回家后竹棍手杖落入深潭,化成了一条金色的巨龙,化龙因此而得名。

另一个传说是化龙堰原本的名字叫“郉家摆”。离邢家摆1000多米远有个仓黄沟,仓黄沟的黄龙潭里面住着一条恶龙,每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时,都要吃一对童男童女,水仙就给受害童男童女的父母托梦:要求他们在刑家摆下筑九道堰,堰桩上安插上莲花尖刀,隐没水面以下。待黄龙作恶时,让它碎尸万段。从此,老百姓不再受黄龙的残害了,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此邢家摆更名为“化龙堰”。

化龙堰镇东接军店,西依窑淮,南挨门古、回龙,北连大木、姚坪,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传说。传说诸葛亮在化龙堰一带驻扎过军队打过仗。

祖父讲完故事后,诗兴大发。他先出了上联,要求孙子对出下联。上联云:

汉诸葛,驻军马,观桃园长望西川;

高振霄见祖父上联中的军马、桃园、长望、西川,和三国故事一脉相承。他若有所思后,灵机一动,就以人名“长房”对姓氏“诸葛”,名词“军马”对“化龙”,地名“茅坪”“下店”对“桃园”“西川”,动词“骑”“经”对“驻”“观”。于是下联脱口而出:

费长房,骑化龙,经茅坪显圣下店。

祖父捋了捋胡须,觉得全联对仗工整,丝丝入扣,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由于祖父与父亲讲授诗经时,常常联系到房县的人文地理,激发了少年高

振霄刨根问底的热情。他一有机会,就跟随大人们到房县城乡采风。

当他站在房县之巅,北眺道教名刹武当山,但见“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南极神农架,原始森林,郁郁葱葱;西观大巴山,巴蜀奇景,云蒸雾绕。这里山林四塞,纵横千里,蔚为壮观,真乃人间仙境。

当地的族长、绅士告诉高振霄,房县也是中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流放地之一,又谓人间炼狱。

从“三皇五帝”时期到先秦、盛唐等,尧帝之子丹朱、秦始皇仲父的门客、武则天的皇太子李显……相继流放于此。

传说丹朱出生时,全身都是红的。尧帝觉得,在洪水经年不治的时候,这样一个孩子出生,无疑是个好彩头,红色不就是太阳嘛!于是就取名丹朱。

丹朱幼年生性好动,不是东跑西颠,就是大呼小叫,喜欢在咆哮的洪水当中嬉戏。起初,尧认为,孩子天真活泼是天性,再加上尧成天忙于冶水,所以也没有时间调教儿子。哪知,成年以后,丹朱喜欢高谈阔论,并经常同尧及其大臣“抬杠”、顶嘴。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不孝的行为,难堪大任,令尧非常伤脑筋。

正在这时,一个叫舜(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的人出现了。舜本身出生在历山,他的职业就是耕田。舜二十岁时,就因为贤能大度孝顺出了名。在舜三十岁那年,尧对大臣说:“唉!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尧说:“那就从所有同姓异姓远近大臣及隐居者当中推举吧。”大家都对尧说:“有一个单身汉流寓在民间,叫虞舜。”尧说:“对,我听说过。他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瞽叟愚昧,继母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尧说:“好!我就试试他吧。”

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尧想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舜内在的德行,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舜在外的为人。舜居住在沩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作陶器,那里就完全没有次品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见了这些,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台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这时,舜的弟弟象与父亲瞽叟,又眼红舜身边的美女与财帛,更是想方设法谋害舜。一次,瞽叟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又逃开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最初出这个主意的是我。”于是,象和父母一起瓜分了舜的财产。象还说:“舜娶过来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那台琴,我都要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父母吧。”

象于是住在舜的屋里,弹着舜的琴。舜回来后去看望他,象非常惊愕!继而,他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说:“是啊,你可真够兄弟啊!”舜还像以前一样,对父亲恭顺,对继母孝敬,对弟弟友爱。

慢慢地,舜在大臣与百姓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天下人都知道舜是为民请命的人,而丹朱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于是,尧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上天子之位后,继续以德报怨。他前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而且还封象为诸侯。

尧禅让帝位给舜以后,担心丹朱作乱,便把他流放千里之外的不毛之地。

丹朱乘船顺丹水而下,来到丹江草店一带。接着他翻山越岭,沿堵河一带,到了房县尧子垭定居下来。第二年,他再向南迁徙,来到了二郎岗。

丹朱在此磨炼了一段时间后,学会了与当地人相处,并娶了当地的姑娘为妻,在此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不到一年,生了一个儿子。

丹朱给儿子起名陵,同时也放弃父亲的伊姓,把这个地名作为儿子的姓,他的儿子就叫“房陵”。这就是今天房陵名称由来的一种说法。

丹朱去世后,葬于房陵二郎岗,清同治版《房县志》记载:“二郎岗,山麓有丹朱冢。”《广舆记》亦有类似记述。

不久,高步云给儿子讲述《吕氏春秋》时,又联系到房县,介绍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流放。

那是在秦始皇时代,嬴政虽然号称千古一帝,但他的父亲嬴异人却是秦国派到赵国的人质。其母赵姬原是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大商人吕不韦的女人,吕氏在赵国邯郸做生意的时候,与异人相识的。他认为异人“奇货可居”。当异人看中了赵姬后,吕氏就将赵姬送给了异人。

在秦始皇年幼时,他们母子颠沛流离,受尽欺侮。有儿歌为证:“娘偷汉,生杂种;爹不要,弃河东……”

后来,吕不韦利用他经商积累的财富,一方面游说秦国,一方面资助异人逃回秦国,最终促成异人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吕氏也做了秦国国相,嬴政的仲父,权倾十数年。

异人死后,吕不韦为了一心辅佐秦王,也让赵姬不再寂寞,就将一个名为嫪毐的市井小人阉割后混进宫里,陪伴赵姬。哪知,心怀鬼胎的嫪毐,竟将计就计,在阉割时动了手脚。进宫后,又以三寸不烂之舌得到了太后的宠信。不到两年,嫪毐和赵姬生了两个非法儿子。同时,野心勃勃的嫪毐,还以太后之名网罗门客,构建了自己庞大的势力,企图取嬴政而代之。

东窗事发后,嫪毐落了个“五马分尸”的下场,两个私生子也惨遭屠杀。他的门客四千户,全部流放到房陵。

嫪毐宫廷叛乱被平定以后,吕不韦也受到了牵连,因为嫪毐是他送进宫的。秦始皇下令免去了吕不韦丞相的职位,令其到洛阳的封地养老。

当时的朝中大臣与各路诸侯,认为吕不韦毕竟是秦王的仲父,只是暂时被贬除了职位,还有官复原职的一天,所以照样朝拜不误。以至于吕不韦在洛阳,依然门庭若市。

嬴政担心吕不韦威高震主,决定将他流放到千里之外的蜀郡。于是,嬴政就派人给吕不韦送了一封信,信中云:“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阅后,顿时如五雷轰顶。虽然信中没有要他的老命,只是将他和家属一起流放到蜀郡。但他知道,自己这把老骨头,风烛残年,怎经得起千里迢迢的折腾,说不定在途中就会葬身荒野。此时此刻,吕不韦感到万念俱灰,遂饮下鸩毒之酒,一命呜呼了。

嫪毐与吕不韦死后,受到牵连的官员、门客、亲属流放到房陵者,前后达一万四千多户人家。当时,秦国的人口大体上只有三四千万,房陵的人口不到三万。而此次大规模流放到房县的就达三四万人。从此,这里的流放人数首度超过了当地土著,从根本上改变了房陵的人口结构。

到了公元685年,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又把皇太子子李显流放到房县十四五年,封为“庐陵王”。武则天死后,李显回到长安称帝,史称唐中宗。

历代众多的精英陆续流放于此,形成了独特的“流放文化”。

流放对于被流放者来说,如同炼狱,是人生的苦刑。但对于流放地来讲,又是机遇。从文化的角度看,流放者又变成了传承者。被流放的吕不韦的门客,大都是从事编撰《吕氏春秋》的朝廷高官、士人,或各行各业的专家。

这些各行各业的精英被流放到房陵,使房陵的文化呈现出多元格局,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也正是这些知识精英的到来,特别是农业方面的专家,不断推广新品种与新的耕作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从这里还走出的御赐“天下无双”的孝子黄香,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之一尹吉甫……

由于长期的文化交融与经济发展,房县由原来的不毛之地一跃成为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重镇。所以到了宋朝,这里成为保康郡治所,元朝时,房县升格为房州,管辖现在的房县、竹山等地,隶属于襄阳路。到了明、清两朝方恢复房县制。

正是高振霄自幼在此受到流放文化的熏陶,体察老百姓的疾苦,于是,在他随父亲走出大山,进入省垣武昌后,毅然接受革命洗礼,投身到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辛亥革命洪流之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