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锦上添花的绩效管理

世界极客任正非:华为战记 作者:李东洋,何静


锦上添花的绩效管理

华为是一家大公司,它的成功,更加重了它的神秘感。早在2009年,华为以销售收入218亿美元,一举超越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两大巨头,跃居全球设备商老二之位。华为在世界上14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2010年销售收入1850亿元,员工11.5万,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0%。按照2009年可以找到的数字,华为全球员工共计87500人,研发人员37432人(42.78%),市场人员25943人(29.65%),管理人员6020人(6.88%),生产人员18104人(20.69%)。

来到2015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39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净利润369亿元人民币(5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出炉。华为以628.55亿美元营业收入再度上榜,排名第129位,跨越式飙升近百名。而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2016年(第十三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基于财务、消费者行为和品牌强度的监测报告中,华为以2196.45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本年度品牌价值第六。这意味着华为这家民营高科技企业迈进了世界级“国民品牌”阵营。

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行业标杆性企业,从上至下都笼罩在神秘光环里。坊间曾流传一个段子:据说某日,任正非和柳传志共乘一机,落地后,其一受到夹道欢迎,仰慕者众,鲜花掌声簇拥而出;而另一则自己拉着行李,踽踽独行。想见这场面,不禁莞尔。倒也不是任正非缺乏仰慕者,实在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太多了,当然不如电视上常见的柳总那么贴近。不止“领袖”如此,华为上下通常都是不接受媒体采访的。一部《华为基本法》,很多关注管理的人从20世纪90年代学到现在,却鲜见华为内部的管理者来分享。数年前某次培训上,有前华为的高管更是坦率告知,他们禁止与其他企业做相关交流,当时闻者莫不表示不解,或者也有某种不忿吧。

多年后,华为的持续发展更增加了它对于其他企业的吸引力,“学华为”依然长久不衰。华为用不俗的业绩和事实证明,它的行为你或许不理解,但是能够通向成功。这对所有企业来说难以企及,而对于所有管理者来说,是最实际的。华为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持续稳健的绩效管理体系。在华为,绩效管理之所以愈加重要,是华为与十几万员工的惰性作斗争。早在1990年,华为就实行员工内部持股,2001年实行名为“虚拟受限股”的期权改革,即新员工不再派发长期不变一元一股的股票,而老员工的股票也逐渐转化为期股。2009年年底员工持股98.58%,任正非持股1.42%, 9.5万员工有6.1万名拥有股份。

这里举例说明:对于一名1995年之前进入华为的总监级管理者而言,2001年前后,他的累计股权会超过100万股,如果按照80%的分红比例计算,他在2001年一年的个人分红收入约80万元。华为基层员工平均年收入为16万元,全员占比约88%;四级经理年薪50万元;三级主管年薪100万元;二级总监年薪350万元;一级总裁年薪约为1500万元。任正非的的确确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中产阶层员工”,毫不夸张地说,华为是中国企业的“全员中产阶层”典范。在员工达到了“富裕”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员工进行二次创业,激发并保持员工的斗志,继续把华为带领向前?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必须依靠绩效管理。

在华为内部,员工一提起企业文化,都会想到狼文化,其实华为本身定义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在华为,执行的是“员工持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政策,按照核心层、中坚层、骨干层,实行普惠制,员工广泛持股。要想更科学地分配利益,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在定性上,确定谁是奉献者,谁是偷懒者;在定量上,要明确每一个人的价值贡献。其中的关键是由人评价人,转向制度评价人。企业必须通过公正的分配制度,给予不同价值贡献者以不同的回报,并通过回报体系的设计,激励员工的价值创造行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