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齐默尔曼

游艺黑白(3):世界钢琴家访谈录1954-1965 作者:焦元溥 著


第一章 齐默尔曼

前言 音乐见天地,一人一世界

《游艺黑白》前二册的编排,基本上以钢琴家的学派与地域为主,但后二册将逐步打破如此归类。随着国际交通往来频繁,音乐学习与交流愈来愈普遍,学派与地域特色也就愈来愈不显著——不过是否真是如此,到第四册我们会看到钢琴家不同的想法。本册内容仍大致由地域分类,但访问内容愈来愈个人化,包括本书篇幅最长的两则。这两篇也有独立出来的特色,因而自成一章。

首先是齐默尔曼。这位大师鲜少受访,这篇是他近三十年来唯一的长篇访谈。未收录于访问但可补充于此的,是他的钢琴与曲目选择。目前齐默尔曼演奏都带自己研发的击弦装置并请钢琴技师随行。他演奏不同作品使用不同装置,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泛音与音质性格。我听过他用昵称“拉赫玛尼诺夫”的装置排练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正式演出则换成更适合古典作品的“舒伯特”,果然有微妙的色泽变化。齐默尔曼最新的钢琴独奏录音,舒伯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和《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用的正是“舒伯特”。录音成果虽好,若和现场相比,那独特的质朴泛音效果,能在一个音的强弱中做性格变化的处理,终究无法忠实呈现。“我的钢琴就是我”——说到底,设计击弦装置是齐默尔曼的爱好与研究。为了实现心中的音乐,即使只是增加一点效果,就算要耗费大量时间金钱,他也在所不惜。

就演奏曲目而言,齐默尔曼常在音乐会前一个月才公布,公布后也仍可能变动。但无论如何,这都有他深思熟虑的理由。比方说2008年他欧洲巡演排出勃拉姆斯《四首钢琴作品》(Op.119),在德国演出竟全部更换,到英国才演奏。“我对第一首某段分句始终不了解。乐谱明明这样标,但我总觉得那不是勃拉姆斯!”只因为那一句无法说服自己,他就是无法演出。“到了英国,我立即请经纪人帮我去大英图书馆调勃拉姆斯手稿——果然,我是对的!现今乐谱版本这句都印错了!勃拉姆斯的标记和我想的一模一样!”困惑得解,齐默尔曼也就立刻将勃拉姆斯《四首钢琴作品》搬上舞台。

但即使之前不曾公开演出,不表示他不曾钻研或练习。同样在2008年的独奏会,齐默尔曼首次公开演奏贝多芬《第三十二钢琴奏鸣曲》,就是相当“即兴”的决定。“我对此曲无比崇敬,虽然练习多年,始终觉得无法公开演奏。但今年一月,我偶然发现我正好到了贝多芬写作此曲的年龄。突然,我能把贝多芬当成同辈,自然地和这部作品沟通,并且透过它来表现自己。”决定虽晚,但那几场演出之精湛,果然证明他准备了三十年。

这篇访问不只能见到齐默尔曼对音乐的严谨虔诚,更展现他不凡的人生经历与洞见。内容发人深省,是笔者最受用也最感动的访问之一,诚心推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