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习殷望老师,继承他未了的事业

清华精神的践行者——追思孙殷望教授文集 作者:蔡文鹏 编


学习殷望老师,继承他未了的事业

胡显章(3)

孙殷望老师比我早一年入清华,是我敬重的学长,我和他有相似的经历。他1956年高考时因为对文有兴趣,本来是要考文科的。但是可以保送军事学院,就没有复习文科知识,后来因眼睛不好未入军事学院,改考工科,进了清华电机系。说明当时他的基础比较全面而且扎实。我也是中学文理比较均衡,最后选择了工科,于1957进清华精密仪器系。后来因清华向综合性回归,我与清华同转型,参与文科的恢复建设工作。殷望老师毕业后,因工作需要“弃工从文”。先是与一批品学兼优的同学一起留校当政治课老师,“在战斗中成长”,到北大听课,一边自学,一边教学。他们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后来大多成为清华文科建设的骨干。1971年,他从政治课调到校机关做文秘和管理工作,在以后的20年里,写了百余万字的文章公文,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成为校机关的写作高手,不仅出色完成了各种写作任务,而且还在校机关给职员开起了写作课。

1992年,在张正权同志不幸因心脏病去世后,他被派到中文系接替正权老师出任中文系党支书兼副系主任,与后来的系主任徐葆耕搭档,一干就是10年,直到2001年退休,期间从1993年底人文社科学院成立到1998年底,他还担任院党委副书记和书记,是我的好搭档。他为中文系和清华文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中文系他坚持“双肩挑”,根据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以过硬的文秘基本功为基础,刻苦自学,为中文系并面向全校开出了“应用写作”课。实际上,当时中文系很重视写作教学,系主任徐葆耕不仅开出面向全校的“西方文学”课程,获北京市教学优秀一等奖,而且带头开“基础写作”课。可惜的是,在他们两位退休后,没有人开设面向全校的基础写作和应用写作课了。虽然格非老师开设了“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课程,但是满足不了量大面广的基本写作教学需求。

今天我们来纪念孙殷望老师,第一点是要学习他服从并主动适应事业的需求。在服从事业需求中求发展是许多清华人的共同特点。孙殷望在留校后,工作多次变动,他都是服从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出色地做好每份工作,包括并非组织安排而是自感重要的工作。他为了开好应用写作课,自己购买了大量与写作相关的书籍,刻苦自学,认真备课,教学效果甚好。在我参加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时,认识到学生普遍需要提高写作素养,一直在想怎样使殷望老师开拓的事业得以继承。在他病危我去探望时,向他提起此事,他就说,我有一批有关写作的书,还有一些教案,都可以交出来,供以后讲这门课的老师参考。当时他就嘱咐家属一定要帮助做好这件事。现在得到殷望老师家属的大力支持,将这批珍贵的资料捐赠给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这里我要向殷望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向他的家属表示深切的谢意!我们一定要好好珍存和利用这些资料,要努力想办法使孙殷望老师、徐葆耕老师等前辈所开拓的事业得到继承和发展。

第二点,我们要学习孙殷望同志,做一个与师生贴心、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好老师、好党员、好干部。孙殷望同志在出任书记时讲的一席话特别值得我们体味和践行。他说,做好工作,一是“有颗公仆心”,要为群众服务,不能谋私利;二是“多点人情味”,要经常与群众在一起,将中文系建成温暖的大家庭;三是“弹好协奏曲”,党的工作要围绕中心工作的主旋律起好保障作用,做好党政协调配合;四是“提倡和为贵”,搞好党内、党内外以及干群的团结。他后来说,这在中文系、人文社科学院工作中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孙殷望同志既严于律己,又宽以待人,心中经常想着他人,显示出很好的亲和力,突出体现了厚德载物的精神。上面他谈的这些指导思想对当时建设和谐的中文系,使得中文系能够迅速进入主流,并以自身的特色影响主流,对学院建设和谐班子,提高队伍凝聚力,都发挥了积极保障作用。我想,对当今仍然有参照意义。

第三点,就是他作为一个清华人,对清华传统传承创新所体现的文化自觉,也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中文系赵丽明教授在她的“女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中,组织学生开展撰写《清华口述史》工作,去年3月学生对孙殷望老师进行了访谈。其中就有“笃学践行,弘扬清华精神”的内容,他特别对学生强调,做人,既要像校训讲的那样,要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同时还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善于和不同的人合作,还要有朱自清先生说的实干精神。继而他又结合清华的历史,强调要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字里行间体现了他对清华精神的深切崇敬和对青年学生的爱护与期望。

清华百年校庆前夕出版的《清华大学文科的恢复与发展》一书中,有一篇孙殷望老师的文章:“伴随崛起忆当年——在中文系工作十年的断想”,在文章的结尾处他引用了在人文社科学院建院十周年时所撰写的纪念文章中的一段话:

在建院之初和随后几年,院系领导班子中,多数成员是像我这样“土生土长”的“清华人”。我们比较熟悉清华的传统,比较适应清华的工作环境,也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我们这些人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毋庸讳言,学术功底不够深厚,对文科发展规律难以完全掌握,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来,校领导花大力气从校外引进了一大批中青年优秀文科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和后起之秀。现在其中的一些同志已进入院系领导班子,基本完成了新老交替。与前几年相比,院系领导班子和系所师资队伍的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是可喜的变化。这一大批引进的人才,大都具有较深的学术功底和较强的发展潜力,又带来了原单位各有特色的传统,为我校文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有利于在学科建设上博采众长,发挥综合优势。但是,同样毋庸讳言,这些同志由于初到清华,对清华的传统和作风,还有一个逐步熟悉、感受和适应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对他们来说,如何深入了解和自觉传承清华所特有的优良传统,并尽快地融入其中就显得尤为迫切了。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爱国、奉献、追求完美”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精髓,也造就了“清华人”的强大凝聚力。只有认真学习体验并身体力行这些优良传统和可贵精神,他们才能在清华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一段话是他的肺腑之言,他本身就是践行清华精神的典范,同时又寄希望于后来者能够体认清华精神。联想到习近平同志近年来一再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并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现在,清华正在为实现“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清华梦”而努力,同样要弘扬中国精神和清华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各种力量。不仅仅非清华土生土长的引进人才需要为此做出努力,而且,对于土生土长的清华人,同样也有一个提升文化自觉,不断体认、弘扬和发展清华优秀传统的任务。我想做好这一点,将是对包括孙殷望老师在内的为清华文科的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过心血的前辈们最好的纪念。

2014年7月5日,胡显章(前右二)在孙殷望教授追思会上发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