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 一个人的战争

海魂:两个人的哨所与一座小岛 作者:刘晶林 著


5 一个人的战争

强台风刮了整整一夜,到了天亮时,它仍像一群扬鬃奋蹄的马群,撒野还没有撒够,继续在海面狂奔,速度竟然一点儿也没有减缓。而天空,仍旧是乌云戒备森严重兵驻扎的领地,光线理所当然地发暗,以至于透过窗户,王继才目光所及之处,景物一律面目不清,模模糊糊。

虽说王继才生长在海边,但他居住的鲁河村毕竟离海有一段距离,因此,他从未经历过这种阵势。感觉中,强台风强大无比,只一夜的工夫,就占据了偌大的空间,把他挤兑得微小如蚁。

他觉得自己被险恶包围着,无处藏身。

恐惧不断地袭来。恐惧像蛇一样阴冷溜滑地钻入他的每一个毛孔,在他的身体内部尽情地扭动,以至王继才心理防线几乎全线崩溃。他也想过要让自己坚强起来,可总是身不由己,很是无奈。

幸好,这时王继才想到了王长杰。

一想到王长杰,王继才眼里湿润了。他迫不及待地扑向桌上的那台老式的带有摇柄的绿色铁壳军用电话机。他手握摇柄,使劲摇了又摇,待电话里响起总机的声音之后,王继才像是遇到了救星般地大声呼喊,给我接县武装部王政委!

似乎王长杰已知道王继才要在这个时候给他打电话。他就坐在电话机旁。当电话铃响起时,王长杰及时拿起了电话。

王长杰说,是继才吧?

王继才说,是我、是我!

王长杰说,怎么样?

王继才说,不好,非常不好……强台风来了……可怕、太可怕了……

王长杰说,你一夜没睡吧?

王继才说,你怎么知道?

王长杰说,是你沙哑的嗓子告诉我的。

王长杰又说,吓坏了吧?

王继才说,嗯。

王长杰说,那你晚上怎么不给我打电话?

王继才说,我忘了……脑子里一片混乱……

王长杰说,这仅仅是个开始。守岛,哪有不经历台风的?一次害怕,两次害怕……经历多了,就不怕了!

王长杰又说,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放下电话,王继才觉得心里好受了一些。

但这种好受仅是暂时的。屋外狂风大作,王继才出不去,他只能待在屋子里。而待在屋子里的他无事可做,就只能想着风、想着浪、想着雨……想得多了,就不由自主地感到害怕。

怎么办?

王继才曾动过再一次给王长杰打电话的念头,可是手握在电话的摇柄上,又放下了。毕竟他有自尊心。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向王长杰赤裸裸地表现出自己的懦弱。

可是当他的手从电话摇柄上放下来时,目光竟无意间触及了堆在墙角的物资,那里面有香烟和酒。它们是王长杰上岛时特意带来的。当时他不明白王长杰的用意,心想自己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你带这些东西上岛干什么?现在王继才忽然发现,它们正是他此刻迫切需要的东西!于是,说不清为什么,王继才就向那堆物资走去。

王继才取出一条香烟,笨拙地撕扯开,取出其中的一包,然后用颤抖的手指捏住一根烟,递到眼前看了看,一时犹豫不决,不知是递向嘴边,还是丢弃……如此纠结了片刻,最终王继才还是把那支烟含在了嘴上。

划火柴的过程充满了曲折。他划了几次,耗费了三根火柴,才划着火。

当他把香烟点着时,冉冉升起的烟雾,让他不由自主地眯起了眼睛。过后,望着忽明忽暗的被点燃的烟头,他不再犹豫,接下来,大口大口地吸起香烟。

仅仅吸了两口,王继才就被香烟呛着了。

王继才第一次抽烟。他觉得香烟一点儿都不好抽。那烟苦涩,会呛嗓子。他的嗓子被香烟呛着了。于是他大声地咳嗽着,接着,又忍不住继续去抽烟。至于为什么抽,王继才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这会儿他特别需要而已。或者说,他此时迫切需要用抽烟的方式,与台风进行抗衡!

一支香烟抽完,王继才又点燃了一支。

时隔不久,已经有好几个烟头丢弃在王继才的脚边……

光抽烟,还不能满足需要。那天,王继才喝酒了。

酒是云山白酒。

这种白酒是本地灌云酒厂生产的,玻璃瓶装,瓶上贴着上红下黑形状如盾的标牌。

王继才以前见过这种酒。在村里,谁家来亲戚了,家里人就会从鸡窝里掏几个鸡蛋,到村头的小卖部兑换一瓶散装的云山白酒。听常喝酒的人说,这种酒有年头了,据说一千多年前,由当地石佛寺落难还俗的僧人,取寺旁茯苓泉水,用高粱、大米、豌豆、山芋等酿造而成……

王继才平时不喝酒,他品不出酒的好孬。此时,他喝酒的目的非常单一明了,就是在强台风袭来的时候,把自己灌醉。至于这酒是否口感醇正,香味悠长,是否采用“双重窖藏”发酵,都已无关紧要了。人一醉,什么都不知道,即使强台风再可怕,也与己无关了。王继才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于是,王继才喝起酒来完全不像是在喝酒,如同在和谁拼命。他嫌小口小口地抿不过瘾,直接用嘴对着瓶子,仰起脖子,大口大口地往喉咙眼里灌。这种喝法,对于平时不喝酒的王继才来说,便与享受无关了,说得严重一点,相当于自虐。要知道,那酒一大口喝下去,酒精沿着嗓子往下走,沿途便火烧火燎,让他觉得很不是个滋味!接下来,酒流到了胃里,胃火辣辣的,像是烧红的烙铁在烙。痛是肯定的,不舒服也是肯定的,可是王继才愿意。他情愿胃部疼痛,哪怕穿孔,也不愿意让台风闹得他胆战心惊、如坐针毡!所以,他一边喝,一边在心里告诉自己,喝吧,喝吧,多喝点,喝醉了,就解脱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王继才的这种喝法,肯定要喝醉的。

果然,王继才就喝醉了。只见他身子一歪,就地躺倒,至于强台风以及海怪什么的,“一醉万事休”,就不去想它了。醉倒真好,好到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等到睡醒了,迷迷糊糊地起来,晃一晃晕晕乎乎的脑袋,揉一揉发涨发紧的太阳穴,王继才又拿起酒瓶,继续喝!

曹操在《短歌行》中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大多乐意用酒来排解忧愁,宣泄苦闷。

可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却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也就是说,即使人醉,但还是处于清醒状态;即使酒醒,但愁并未远走。甚至,短时间内,酒在麻痹你的神经之后,会让你格外地愁上加愁!

王继才就是李白所说的那样。

王继才原以为喝醉了,任何恐惧都会经酒精浸泡融化殆尽。其实不然。酒后的他,反而变本加厉,一发而不可收,有了更多的恐惧。他开始对开山岛有了抵触情绪。你想想,出于本能,一个人长期驻守在这座远离大陆的小岛上,怎么能不害怕呢?

他怕时间久了,在这个较为封闭,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如果一直没有人跟他说话,他会因此而丧失语言功能。

他怕自己独自守岛,会影响到夫妻的感情。人与人一旦减少了相互接触的机会,久而久之,会变得冷漠和陌生吗?

他怕自己与现代社会生活脱节。毕竟是在岛上,与陆地相隔一片海洋。受条件限制,你获取信息的渠道,只能依靠一部电话和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然而,这些简单的设备能够承载得起你所需要的广阔世界吗?

他怕寂寞和孤独。他觉得这是人类的通病。就像他怕眼下的强台风,怕强台风袭击下一个人躲在屋子里的孤独无援,怕狂风怒卷中的不眠之夜,怕传说中离奇的鬼怪故事……

种种的怕,归根到底,集中到一点,那就是让王继才觉得自己不该到岛上来。他很后悔,当时怎么不好好想一想,就毫不犹豫地答应王长杰了呢?是年轻人的一时冲动,还是被某种崇高的精神向往怂恿?

不错,作为一名民兵,应当尽到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且不说全县有那么多的民兵,就是他所在的乡,也是人才济济的啊,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他?完全可以挑选更加优秀的人,或是挑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来守岛嘛!

再说啦,一个人驻守小岛,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啊?就是你王继才再能干,长着三头六臂,能抵得过原先守岛的解放军一个连队吗?一个连队少则数十人,多则百十人,要枪有枪,要炮有炮。而你呢,孤身一人,除了自己,就是自己的影子。人在岛上,基本上不增加小岛的分量,开山岛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这样想来,王继才严重泄气,打起退堂鼓,不想干了。他打算,等到强台风过去,有船来,就出岛。俗话说,前有车,后有辙。既然前面有四个人上岛后又折了回去,他为什么不可以?

王继才越想,越觉得没有必要孤身一人留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岛上。

可是仅仅过了一个晚上,王继才就改变了主意,他觉得人是要有精神的,不能一事当前,光想着自己。国防事业需要,开山岛总要人守吧?你不守,他不守,那让什么人来守呢?要是所有的人都像自己,考虑这考虑那的,不顾国家,仅顾小家,那怎么行?

想一想曾经驻守开山岛的那些军人吧,他们哪个没有家,没有亲人?他们在远离故乡、远离家的时候,定会带上一张全家照,并把它紧紧地贴在靠心脏最近的上衣口袋里。每到逢年过节,夜深人静时,他们也会如同唐诗里说的“倍思亲”。他们都是父母的儿子,有的是孩子的父亲。生活中,他们同样不能忠孝两全,舍弃了很多很多,顾及的是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安宁。实际上,同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也会寂寞、孤独,也会在强台风袭击小岛时感到恐惧。但他们没有退却,他们深深懂得,军人的内涵,已经更多地不属于某个具体的个人!他们都很年轻,各种欲望想必也很强烈。他们知道什么食物可口,什么音乐好听,什么衣服漂亮,什么地方好玩。可是一旦国家需要他们坚守小岛,他们就会守土有责、寸土不离;国家需要他们引而不发,他们必定藏龙卧虎;国家需要他们流血牺牲,他们必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甘愿付出一切……这就是责任与担当!

再想一想吧,想一想临来开山岛之前二舅对他说过的话。二舅让他去看看当年日军从燕尾港灌河口登陆的地方。他曾去看过。那里至今仍是一片滩涂。岸边的芦苇,生长了一年又一年,它们肯定会记得历史深处的那一天,打着太阳旗的鬼子兵,手中持有的三八大盖明晃晃的枪刺,是怎样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刺痛了一个民族的目光!他还联想到了二舅,在一次战斗中,他和战友们坚守阵地,曾以一个连的兵力,打退了数倍之敌的猛烈进攻……

是一个男子汉,就应像当年守岛的军人们那样,就应像二舅那样,当国家把你这颗棋子摆放在需要摆放的地方,你就要在那个位置履行应有的职责。即使是个小卒子,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要发挥好作用,小卒子过河赛如车!

这样想来,王继才又有了守岛的决心和信心。

屋外,强台风依旧肆虐横行。

屋里,王继才像一只困兽,一会儿焦虑不安地走动,一会儿蜷在床上用被子蒙着头一任思绪飞扬。其间,反复无常成了他的常态。他往往刚刚打完退堂鼓,想等台风平息之后,拍拍屁股走人,没过多久,又狠狠地谴责自己,骂自己是逃兵,没出息,甚至毫不客气地把自己骂得狗血喷头!

就这样,王继才在强台风袭击小岛的初期,闭门不出,进行了一场又一场一个人的战争。

他是他自己的敌人。他跟他自己打,有时打得激烈,有时打得平缓;有时旗开得胜,有时丢盔弃甲。

他心里很清楚,战胜恐惧,首先要战胜自己。他对自己说,恐惧是一种心理体验。你体验到痛苦,你就觉得痛苦;反之,得到的则是充实与快乐。

其实,像王继才此时进行的一个人的战争,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或正在进行着。我亦如此。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有差异。这样一来,你就要和自己打仗了。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你想获得人生的精彩,你想发掘自身的潜能,你想完善自我,你想充满自信,你就要打赢一个人的战争,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直至战胜孤独、战胜懒散、战胜自卑、战胜懦弱、战胜恐惧、战胜艰难、战胜愚昧,战胜你需要战胜的一切!

既然生活中注定要发生一个人的战争,那么,我希望王继才,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永远战胜自己,做个常胜将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