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受降庆典

东方大审判:审判侵华日军战犯纪实 作者:郭晓晔 著


第五章 受降庆典

横滨 南京 1945.9

光荣的“密苏里”

1945年9月2日清晨,横滨天色迷朦,雨云低垂,仿佛阴沉着睑。这里曾经是炫耀一时的帝国舰队的主要军港,现在却停泊着强大的盟军舰队。

在幢幢舰影中,有一艘显得格外巍峨雄壮、耀武扬威。它是一艘4.5万吨的战列舰,舰长800尺,装置有16寸大炮9门,其它小型炮几十门,火力范围广及20哩。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四艘战列舰之一,堪为美国强大的海军力量的象征。重要的是.它以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故乡“密苏里”命名。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投降仪式将在它的甲板上举行。它将于今天在历史上签下它光荣的名字。

一艘驱逐舰驶近距海岸6海里远的“密苏里”号。美、英、中、苏等国的受降代表和盟国的海陆空将领先后登上了“密苏里”号的甲板。

又一艘驱逐舰驶来。它是“兰斯多恩”号,载着11名日本的投降代表。首席代表是曾两任外相、又为现任外相的重光葵。为了防止遭到狂热的法西斯分子的暗杀,他们的行动是高度保密的。

关于由谁担任首席代表,日本人曾发生过争执。如果让皇族、新首相东久迩来领受这份耻辱,是断然不行的。让前首相、现任内大臣府御用挂的近卫文唐也许是合适的,但他本人坚辞不就。推来推去,这个倒霉的差使最终落在倒霉的重光葵头上。外相的行头看得出是经过苦心盘算的。他头戴高礼帽,身穿燕尾服,脖子上系着考究的宽领带,戴着白手套的手拄着一根文明手杖,显得斯文而高贵。但他那条不争气的假腿却把他的形象弄得丑陋不堪,委实叫不肯趴下的日本式尊严大丢份儿。外相在从后甲板上顶层甲板的扶梯时极为狼狈,每蹬一步都得哼唧一声。这是他的命。1932年天长节(日本天皇诞辰日)那天,他陪同司令官白川义则大将在上海虹口公园参加检阅式,不料朝鲜义士尹奉吉扔过来一个类似行军水壶的怪物,炸死了白川大将,也让他陪上了一条腿。

重光葵被几乎所有的人以“一种残酷的满足感”注视着,拄着拐杖,挣扎在痛苦的路途。跟在他身后的梅津大将并不理会他的苦楚。与重光葵相反,梅津穿一件皱巴巴的制服和骑兵马裤,头戴野战帽,脚蹬长筒靴,衣装邋遍带有蔑视的意味。他铁块般的神色透出满腹的仇恨。他仇恨这里的每一个人,包括走在前面的这个里通外国的主和派。最后还是一个美国人居高临下地拉了重光葵一把。8点整,海军乐队奏响了雄壮的进行曲,美国国旗在乐曲声中冉冉升起。这面特意从美国用专机空运至此的旗帜,是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伯利炮击日本、强迫日本与欧美列强通商时悬挂的那面。

8时40分,中国代表徐永昌一行6人和各国代表团成员走出了舱室。

簇拥在舰首和第二炮塔周围280位各国战地记者紧张起来,他们知道,他们期待已久的一幕即将开启。

8时45分,战功赫赫的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步出海军将官室,带领尼米兹五星上将和海尔赛上将,来到威力极猛的16寸大炮炮筒旁。军乐顿时大作,全体军官向总司令敬礼。

这位表演欲极强,一生都像在作戏的美国五星上将,还是那身几乎半个世界都熟悉的打扮:穿条烫得笔挺的裤子,上身却随便套了件敞领咔叽衬衫;不挂水果沙拉般五颜六色的勋章,只在衣领上缀一簇星形将徽;手里拎着根褐色曲柄手杖。只是那根叼在嘴上的玉米芯烟斗,此刻掖在了兜里。随便而简朴的衣着,带有刻意装扮出的与众不同。而他装腔作势的言谈举止,更是像他那充满华丽辞藻的文体一样矫揉造作。

此时他走上甲板向人们举手致意,那趾高气扬的神态,就像6天前他在厚木机场走下“巴丹”号运输机时说的一句话:“这就是结局。”

右舷甲板中间摆着一张长8尺宽2尺的长方形桌子,桌上铺着青色绒布。麦克阿瑟与尼米兹、史巴兹、魏德迈、史迪威等美军高级将领以及58名随员站在桌子的右边;桌后正面以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为首,依次排列着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国代表。

重光葵、梅津等一行11人在桌子对面站定。另外的人为3名陆军军官,3名海军军官和3名政府官员。军人穿咔叽呢军装,未佩带军刀。

9时正,受降仪式开始。

首先是特别规定的“羞辱5分钟”的程序。日本人在全体盟国代表严厉的目光下站立着。这时最难熬的恐怕是梅津,他曾坚决拒绝来此签署投降书,并以剖腹自杀相胁。

5分钟后,麦克阿瑟将军走到麦克风前,发表简短的书面讲话。

“我们各交战国的代表聚集在这里,签署一个庄严的协定,从而使和平得以恢复。涉及截然相反的理想和意识形态的争端,正在战场上见分晓,因此我们无需在这里讨论或争论。作为地球上大多数人民的代表,我们也不是怀着不信任、恶意或仇恨的精神相聚的。”

麦克阿瑟的演词里似乎还暗含一些别的意思。也许是这时刻的份量过于沉重,使得撑头挑担子的麦克阿瑟难以支撑,他持稿的手在微微抖动。

麦克阿瑟继续念下去:“我本人真诚地希望,其实也是全人类的希望:从这个庄严的时刻起,将从过去的流血和屠杀中产生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产生一个建立在信仰和谅解基础上的世界,一个奉献于人类尊严、能实现人类最迫切希望的自由、容忍和正义的世界。”

麦克阿瑟以庄肃的语调读毕,即令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重光葵神色黯然地拐到桌前,在椅子上沉重地坐下,脱去帽子和手套,摸出钢笔。他木然做完这些,眼睛就散了光,显得呆头呆脑的像个白痴。侧立一旁的美军军官顿起反应,他们有的疑惑,有的愤怒,有的竞骂出了声:“快签!他妈的!快签!”弄得他更是呆若木鸡。事后,也不知是为了自嘲还是为了自慰,喜好附庸风雅的重光葵写下和歌日:“宁可让世人鄙弃我们的臭名,愿祖国从此繁荣昌盛。”

站在桌子另一边的麦克阿瑟见状噘了噘嘴,对身边的斯萨兰德总参谋长说:“你去告诉他在哪儿签名。”

重光葵签毕,梅津以帝国大本营的名义签了字。

无条件投降书保住了皇室,这乃以后军国主义复活埋下了根患。为此,日本天皇对《波茨坦公告》起草者深为感激。1960年9月29日,日本赠给这位曾任美国驻日大使l0年的约瑟夫.塞.格鲁一等旭日重光勋章,是由为纪念日美百年修好而去美国的皇太子夫妇特意带去的。

随后由盟国代表签字。

爱出风头的麦克阿瑟又抓住了一个作戏的机会。

他为签字准备了5支笔,并让从日本集中营刚恢复自由、惊魂未定的温赖特将军和白西华将军站在他身旁。他神气十足地坐下来,用第一支笔写下Doug,转身将笔赠予温赖特将军;用第二支笔写下Las,转身赠予白西华将军。第三支笔写下了Mac Artrur,另两支笔签署了另一份投降书。后三支笔中一支黑色的归美国政府档案馆,另一支黑色的赠给了他的母校西点军校;还有一支红色的笔,他留给了自己的夫人。

盟国代表第二个签字的是尼米兹将军,他代表美国。中国的徐永昌将军、英国的布鲁斯.弗雷泽将军、苏联的杰列维扬科将军、澳大利亚的托马斯.布莱梅将军、加拿大的穆尔一戈斯格罗夫上校、法国的雅加.勒克莱尔将军、荷兰的赫尔弗里希将军,新西兰的艾西特将军,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本投降书上签了字。

“让我们祈祷,”签字仪式结束后,麦克阿瑟再次表达他的美好愿望:“和平已在世界上恢复,祈求上帝永远保佑它。”就在此时,上千架美军8-29轰炸机自东方而来,那摇天撼地的引擎声,仿佛就是麦克阿瑟所指的上帝的声音。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的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

中国代表、军令部长符永昌在签字。

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举行的日军投降仪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