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岳哲安驾机飞回大陆

弃暗投明:国民党飞行员韦大卫等驾机归来 作者:陈栎宇 编


三、岳哲安驾机飞回大陆

●岳哲安迅速进入座舱,打开磁电机开关,按规定注油,刹车,拉动开车手柄,一次开机成功!

●飞机滑上主跑道后,岳哲安便推大油门起飞。此刻,岳哲安极度紧张的心弦才稍稍松缓了一些。

●一个解放军战士迅速跳出战壕,招呼岳哲安往机场外跑,进入一个临时防空洞。

首次起义计划

1949年12月26日,国民党空军第一大队第三中队中尉军械师岳哲安从台湾台中机场驾驶美制PT-17教练机起飞,飞回大陆,安全降落在福州机场。

1942年,岳哲安正在湖南大学读机械工程系。但是,面对日本侵略军的炮火狂轰乱炸,岳哲安决心投笔从戎,抗日救国。后来,岳哲安考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入第十六期班学习。

在1942年,为了共同抗击日寇,按照当时美国援华租借法案,其中有一项是:要帮助中国建立1000架飞机的空军队伍,即要培训1000名飞行员。可是,在当时,中国既没有飞机,又没有汽油,还没有培训的环境,所以,只能选送人员出国学习。同时,由于国民生活艰苦,营养不良,飞行人员的选拔比例为千分之几,实际上只有万分之四左右,岳哲安是选中的幸运者。

在1943年的初春,岳哲安等在昆明重新接受入伍训练,并在四川宜宾参加了22型初级教练机的培训,以等待时机,出国参加飞行训练。

当时,由于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和腊戎,而且切断了中国西南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即中缅公路。因此,航空油料进口中断,航空学校只好全体停飞。6月,根据中国和印度两国协议,岳哲安等120名飞行生搭乘3架C-46型运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到达印度的拉哈尔市。在这里,飞行生们把原来已经有的一个英国皇家空军机场,改建为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的一个初级班训练基地,使用pT-17型教练机继续进行飞行训练。

同年10月,经过美国教官带飞检查,只有80人合格,完成了初级训练,岳哲安是其中之一。结业后,学校又组织岳哲安等飞行生,到印度西部的大城市孟买,乘坐一艘美国运输舰,到美国洛杉矾接受预备飞行训练。

1944年,岳哲安因身体不适,放弃了飞行训练,被转送到耶鲁大学学习航空军械。

1945年5月,岳哲安在美国学习结业回国,他被分配在国民党空军第一大队三中队任军械师,同时,参加了抗日战争。

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赢得了100多年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首次伟大胜利。岳哲安正想要满怀希望,重建国家,恢复家园时。没想到国民党政府却发动了国内战争,使全国人民又陷入炮火连天、骨肉相残的惨境。

1945年10月,岳哲安随部队从四川省梁山移防到武汉王家墩机场。经过同学朱九疑的介绍,岳哲安在汉口认识了一位叫盛中衍的青年。岳哲安在他家借阅了不少苏联文艺小说。

1946年3月,岳哲安又随飞行中队调动到北平。不久,盛中衍也到北平大学法学院借读,并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住房。从此,岳哲安经常去找盛中衍借阅书报,谈论国内形势。在两个人的交往中,盛中衍多次劝岳哲安去解放区,还说:“如有可能,弄一架飞机飞过去。”岳哲安也有这种想法。

岳哲安经过分析当时情况,他发现:第一大队是轰炸机部队,他没有飞过双发轰炸机,不敢贸然从事。不过,三中队有一架L-5型侦察机可以驾驶。

当岳哲安打算驾驶L-5型侦察机飞向解放区时,正当他接近该机的机务维护人员,开始熟悉驾机动作时,飞行大队分队长朱秋贤却奉命要驾驶这架飞机去郑州。后来,朱秋贤误落在安阳机场,被解放军俘虏。因此,岳哲安的首次驾机起义计划没能实现。

决定驾机起义

在1948年底,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相继展开,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南京政权摇摇欲坠。岳哲安所在的飞行大队撤退到武汉,这时,因病在武汉休养的盛中衍找到岳哲安,告诉他说:“时机不可错过,应该迅速想法驾机起义。”

由于时间仓促,岳哲安一时没有找到起飞机会,只好被迫随国民党空军离开祖国大陆,飞往台湾,驻守在台中机场。

台湾是美丽的。可岳哲安到台湾后,却没有兴趣去欣赏那里的风光。因为岳哲安很思念家乡和亲人,不知道自己和家乡、亲人离别后,今生今世还能不能再见面。

那时,国民党空军内部到处是一片凄凉景象。中秋节那天,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岳哲安等和漂泊在这个孤岛上的军人们,相聚在一起,借酒消愁,谈论自己思念的家乡。大家都怨恨分隔两岸亲人的大海,共同的心愿就是冲破这个人为的藩篱,脱离这个孤岛,回到家乡去。

从此,岳哲安就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回到大陆,他开始做准备工作,并留心观察整个机场的情况。

岳哲安所在的台中机场控制非常严格,四周警戒森严。但是,岳哲安还是发现有空子可找。比如:机场一角的一个小停机坪上,停放着装甲兵司令蒋纬国的两架座机和其他几架通讯机,还有两架岳哲安熟悉的PT—17型初级教练机。由于这些飞机都是轻型飞机,警戒比较松一些。

因此,岳哲安专门利用检修飞机的机会,有意识地去那里找朋友闲谈聊天,打听两架教练机的情况。岳哲安曾飞过这种飞机,便决定就此行动,驾机起义,飞回大陆。

驾机回归大陆

1949年12月25日,这一天是圣诞节,台中机场的美国空军全体放假。

整个台中机场静悄悄的,停机坪上空无一人,但是,机场增加了警卫。

岳哲安绕着机场观察了一下,他感到这天行动的话,容易引起注意,就决定推迟一天行动。

12月26日,在快要上班的时候,岳哲安戴上工作帽,穿上绿色的军用夹克,提着工作包,他进入到停机坪里面。

岳哲安看了看周围,没有看到警卫,他便选择了一架PT-l7型教练机。

这时,岳哲安迅速地用小刀割断了拴在飞机上的3根绳索,然后,他踢开轮挡,掀起蒙布,迅速进入到座舱。他打开磁电机开关,按规定注油,刹车,拉动开车手柄,一次便开机成功!

这时,岳哲安马上加大油门,使发动机加温,随即松开刹车,滑出停机线。

岳哲安一边滑行,一边观察动静,似乎没有人发觉他的行动。

岳哲安便驾驶飞机,滑上了主跑道,推大油门,胜利起飞!

飞机起飞离地后,岳哲安才顾得上扣上安全保险伞。这时,岳哲安极度紧张的心弦才稍稍松缓了一些,但他的心早已是归心似箭。

为了避免被台湾军队的雷达发现,岳哲安驾驶飞机采用三角航线,对准南日岛,紧贴着海面飞行,高度不超过15米。

这时,岳哲安看到辽阔浩瀚的台湾海峡,那汹涌的海浪溅起的白色浪花,恰似他胸中澎湃的心潮,他感到激动不已,他日夜思念的祖国大陆就要出现他的眼前了。

岳哲安驾驶着飞机飞行了约1小时后,他看到了遥远的大陆海岸,还有好几艘在海上航行的帆船。

这时,岳哲安的心激动得几乎要跳出来了,他无限深情地面对祖国大陆默默呼喊:“故乡啊,亲人啊,我回来了!”

岳哲安驾驶飞机飞临大陆的时候,他为了避免大陆火炮的误会而射击,他先操纵着飞机,升高到1300米的高空,然后,按计划通过预定的转弯点,驾驶飞机向北飞去。

当岳哲安驾驶飞机通过福建省福清县城上空时,飞机越过一长段山地,又飞了一阵,才看见远方福州机场灰白色的跑道。

岳哲安按照联络信号摇晃机翼,推飞机头直线进入,操纵飞机下滑,一进机场即拉平着陆。

飞机落地后,岳哲安立即将飞机滑向西边的一座机仓地域。

当岳哲安正准备停车、跨出座舱时,忽然,他看到飞机右前方20米处,扬起一片尘土,并听到枪炮声。原来,是台湾两架蚊式飞机追来扫射。

这时,一个解放军战士迅速跳出战壕,招呼岳哲安往机场外跑,岳哲安跟着他进入一个临时防空洞。

后来,岳哲安又听到一阵枪炮声,他看了一下那两架飞机的尾号是317和319。

枪炮声过后,岳哲安拉着解放军战士激动地说:“谢谢你,我终于回家了!”

解放军战士笑着回答说:“欢迎你,我们早就盼望你回来!”

这时,岳哲安看见解放军战士军帽上那颗红五星帽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驻守在这里的机枪连连长也跑过来,高兴地对岳哲安说:“你降落时机太好了!那两架飞机已经在这里转了一圈,没有看到你,就往外找去了,正好赶上这个空隙你落地了。”

岳哲安也庆幸自己和飞机都没有受到损伤。

多年后,岳哲安和台湾来的朋友相聚时,他才知道,他驾驶飞机在降落的时候,执行任务追击他的那两架飞机的驾驶员,都与自己交往较深,在当时,他们也是有意放他走的。

从归来那一天起,岳哲安就光荣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并分配在空军某航校任地面军械教员,以后又担任过训练参谋。

后来,在1963年3月,在全国支援商业的号召下,岳哲安转业到河北省青县商业局,先后在煤建、药材、生产资料等部门工作。

1987年,岳哲安当选为天津市河北区政协副主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