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三十八岁

吴绮年谱 作者:汪超宏 著


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三十八岁

正月七日,与龚鼎孳、赵而忭、白梦鼐、唐念祖等集尊拙斋聚饮。

龚鼎孳《定山堂诗集》卷二十四(顺治辛卯迄丙申,《存笥稿》)《人日,友沂、园次携具过尊拙斋,招同髯孙、仲调、燕友,限韵》。

唐念祖,原名玉虬,字髯孙、武公,允甲之子。好学能文。入清,弃诸生,负才早逝。见《宛雅三编》卷九唐允甲《亡儿行略》。

吴绮官京师期间,与龚鼎孳过往密切,唱和之作很多,有的难以确考时间,并附于此:

《林蕙堂全集》卷十五《雪后芝麓先生游淮上》、《九日,芝麓先生偕友沂招同绮季、胤倩集龙槐精舍,用重阳登高四字为韵》(四首)、《偕芝麓先生、友沂、髯孙饮祖将军园亭》、卷十七《姜绮季招同芝麓先生、圣秋、伯紫、友沂诸同人社集寓斋》、龚鼎孳《定山堂诗集》卷二(顺治癸巳仲春,迄康熙壬寅以后稿)《雪后,圣秋、园次同过春帆,用明月照积雪五字为韵》(又见《香严斋诗集》卷一)、卷六《酬园次奉别三首》、卷七《再叠园字韵四首,和园次》、卷八《再送园次,和于皇韵》、《再送又韩,和园次韵》、《与治、孝威、园次、伯紫集饮木末亭,共用秋字韵,予未克赴,怅焉有作》、卷十(顺治辛卯迄丙申,《存笥稿》)《花朝后一日,玄一招同友沂、园次集岳云斋,限韵》、卷十二(顺治丙申使粤,迄康熙辛丑,《邸舍稿》)《偶感,和园次韵》(又见《香严斋诗集》卷二)、卷十三(顺治丙申使粤,迄康熙辛丑,《邸舍稿》)《寒夜,园次招同诸人集种香龛修持螯之约,用圣秋韵》(又见《香严斋诗集》卷二)、卷十四(康熙壬寅迄丙午,《存笥稿》)《园次招饮吴船,即席四首》、《吴船宴集》、卷二十《仲调至自甓湖,以除夕所订明日看云还杖藜之句索赋,用杜韵一首,时同集者伯紫、友沂、园次、定九》、卷二十三(顺治辛卯迄丙申,《存笥稿》)《园次携家入都,志喜二首》、《中秋夜,和园次韵》、《孝威还邗上,和园次韵》(又见邓汉仪《慎墨堂诗》卷首《赠答诗》、徐崧等辑《诗风初集》卷十一龚鼎孳《送邓孝威邗上,和吴园次韵》)、卷二十六(顺治丙申使粤,迄康熙辛丑,《邸舍稿》)《初春,友沂、园次、宫用过集寓斋》、《仲生学士邀同洞门、园次、友沂、廷表、歌起诸子游摩诃庵,饮松林寺,有吴客数人歌花下》(又见《香严斋诗集》卷二,题作《石仲生学士邀同赵洞门诸公游摩诃庵,饮松林寺》)、卷二十七(顺治丙申使粤,迄康熙辛丑,《邸舍稿》)《薄暮赴张曲山侍御之约,同洞门、仲生、园次、伯建》、《圣秋招同洞门、阶六、园次饮中即事》(又见《香严斋诗集》卷三)、卷二十八(顺治丙申使粤,迄康熙辛丑,《邸舍稿》)《九月十九日,夏卤均招同姜与可、绮季、刘玉少、曹次岳赴丰台看菊,以舆人失道,不果。留饮九莲寺,归经祖园小憩,晚集松筠庵。吴园次、陈椒峰继至,席上同作》(又见《香严斋诗集》卷三)、卷三十三《家农部古恭兄招同柳凤瞻、赵洞门、张稚恭、纪伯紫、顾修远、程穆倩、吴园次集斋中听雨,限十二韵》、卷三十四《秋杪,集淡心道归堂,时园次自广陵、髯孙自姑熟至》、卷三十六《暮春同于皇、园次赋白牡丹》、卷三十七(顺治辛卯迄丙申,《存笥稿》)《为园次题岩荦画》、卷四十一(康熙壬寅迄丙午,《存笥稿》)《吴船杂兴》。

二月,宗元鼎有诗怀吴绮。

宗元鼎《芙蓉集》卷七《丙申立春前一日,鸿文堂诸子夜集,怀吴薗次客京师》。题下注:“琼度曰:卞云郭、卞长卿、许力臣、许师六、刘玉少、刘玉栗、吴薗次、吴紫三及定九、鹤问两家兄时同鸿文堂文会。”

春,送唐念祖赴粤幕,有诗。

《林蕙堂全集》卷十四《送髯孙赴粤幕》:“铜马门前横晚照,年年别泪沾春草。丈夫牢落忍从容,送君又出渔阳道。”

吴懋谦《苧庵二集》卷九《龚孝升先生、赵洞门先生、张大风、赵元康、吴园次、赵友沂送唐髯孙之粤,即席分韵,各赋二律》。

此事时间不详,姑系本年。

吴懋谦,字六益,号华苹山人,华亭(今属上海)人。布衣。卒年七十三岁。有《华苹初集》、《苎庵二集》等。小传见《嘉庆松江府志》卷五十六。

董含《三冈识略》卷七《华苹山人》:“吴懋谦,字六益,别号华苹山人,喜吟咏,遨游缙绅间,诗名甚著。年届古稀,才丧妾,复买一姬,膏面染髭,以博如皋一笑。予戏贻一诗云:‘骚人春晚爱幽居,老去风情尚未除。旧赋白头怜薄幸,新题红叶怕生疏。炉薰翠被迎欢夜,髻拥寒镫见面初。莫倚巫山行雨惯,襄王今是病相如。’山人久病,故结语稍规之云。”

王晫《今世说》卷四:“吴六益负郭而居,堂曰梅花书屋。清溪乔木,映带前后,每当横潦载涂,阶下水深至骭,车马到门罕得见。吴读书其中,意泊如也。吴名懋谦,江南华亭人。”

吴德旋《初月楼闻见录》卷十:“吴六益,名懋谦,别自号华苹山人,华亭布衣。好游历,工诗。魏楚白云:‘六益五言,未尽本于建安,而筋力出诸作者之上。’汪苕文云:‘六益尝访予邸舍,每被酒,自诵其所作《游五岳》诗,音响琅琅,若出金石。觉尔时意致遒上,不可复及。’所著有《苎庵集》。”

四月四日(寒食),宗元鼎有诗怀龚鼎孳和吴绮。

宗元鼎《芙蓉集》卷七《丙申寒食,怀龚芝麓先生兼怀吴薗次》。

与赵开心、赵而忭父子往来。而忭以畏友目之。赵开心谓而忭,自己百年后,家人当赖吴绮之助。

宋琬《安雅堂文集》卷一《〈皋亭诗〉序》:“吾友长沙赵友沂,楚才子也。其尊人洞门先生,三为御史大夫。友沂以贵公子客京师,……四方知名之士,多与之游。友沂居尝与予曰:‘吾阅天下人众矣,广陵吴薗次,吾畏友也。当大人柄用时,车马辐辏,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其招还也,前去者复来如初。薗次独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观。大人每目送之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予虽未识薗次,心向慕焉。”

王晫《今世说》卷四:“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招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薗次独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观。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

此事当在吴绮京城为官、赵开心卒前,姑系本年。赵开心卒康熙二年,见本谱该年。

《林蕙堂全集》卷十五《石仲生先生邀同洞门、芝麓两先生、伯紫、友沂还同集金鱼池,夜看冰月》、《赋得送秋兼送客,送友沂还广陵》、《立春后二日,偕友沂入南苑》、卷十七《同友沂秘阁对月》、《忆友沂不至》,并附于此。

王岱《了庵文集》卷四《赵洞翁墓志铭》:“顺治元年,以旧秩得擢陕西道监察御史。……简都察院左都御史。……丁亥,为忌者所中,罢归。戊子,丁母周太夫人艰。庚寅,仍奉恩复原秩。未几,左迁者再,自鸿胪寺丞、太仆寺少卿、督捕侍郎。三仕三已,无喜无愠。……康熙二年,今上鉴公积劳,补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加工部尚书。适遘重疾,尤思力疾视事,以答圣眷。”

同卷《祭赵洞门先生文》:“海内之士争归公门。往往以公之屈伸,卜韵之通塞。其屈也,不胜其戚;其伸也,不胜其慰。公赋性平恕,正直耿介,三仕三已,无喜无愠。当其官都宪也,适以引贤触忌,遽罢公秩,而公罗雀门空,泊如自适。日引宾客饮酒赋诗。及公再起再黜,宠辱不惊,不异其素。”

宋琬,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顺治四年进士,历官户部、吏部主事、浙江、四川按察使等。有《安雅堂诗》、《安雅堂文集》、《二乡亭词》、《安雅堂书启》、《重刻安雅堂诗文集》、《安雅堂拾遗集》、《安雅堂未刻稿》、《祭皋陶》杂剧等。今人辛鸿义、赵家斌编有《宋琬全集》(齐鲁书社,2003年8月)、马祖熙编有《安雅堂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传见王熙《王文靖公集》卷十九《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宋公琬墓志铭》、《清史列传》卷七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参见拙著《宋琬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闰五月,邸后成小斋,诗寄何德峻。

《林蕙堂全集》卷十五《邸后初成小斋,寄何德峻》二首其一:“纪闰当中夏,槐天暑未侵。”

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本年闰五月。

秋,送龚鼎孳颁诏粤东,有诗。

《林蕙堂全集》卷十七《送芝麓先生奉诏东粤》。

龚鼎孳《定山堂诗集》卷二十六(顺治丙申使粤,迄康熙辛丑,《邸舍稿》)。

徐崧等辑《诗风初集》卷十一龚鼎孳《丙申秋,奉使东粤,道遇程翼苍左迁姑苏学博,赋赠》。

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末附《梅村先生年谱》卷四:“(顺治)十三年丙申,四十八岁。……《送旧总宪龚孝升以上林苑监出使广东》。”

《碑传集补》卷四十四严正矩《大宗伯龚端毅公传》:“丙戌,丁外艰归,守制。服阕,起补馆职。……擢刑部右侍郎。……转户部左侍郎。未匝月,推少宰,上特简都察院左都御史。任事一载。……镌秩八级,又以巡方不法,再镌四级,补上林苑监署丞,颁诏粤东。”

徐崧等辑《诗风初集》卷十四严亢(沆)《送龚芝麓先生使粤东》。

拟皇帝以董其昌字赐内院诸臣,作谢表。

《林蕙堂全集》卷一《拟上以董其昌字赐内院诸臣谢表,顺治十三年》。

作《燕子赋》、《斗蟋蟀赋》。收入田茂遇辑、乔钵增辑《燕台文选》。

田茂遇辑、乔钵增辑《燕台文选》初集卷一吴绮《燕子赋》。卷末田茂遇评:“田髴渊曰:风人咏燕,上下颉颃,修极音态。知古人赋心绵邈,于简处尽致。园次一代作手,《七发》、《三都》,单行已久,此其即兴之作,何入人者深也。”

田茂遇辑、乔钵增辑《燕台文选》补遗吴绮《斗蟋蟀赋》。卷末田茂遇评:“田髴渊曰:冰鲜玉润,髓滑兰香。景纯所云。”

《燕子赋》、《斗蟋蟀赋》具体作年不详,因收入田茂遇辑、乔钵增辑《燕台文选》,姑系本年。

《燕台文选》,顺治十三年李蕃玉刻本,卷首有“顺治丙申阳月”魏裔介序、“顺治丙申小春”王崇简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