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若烹小鲜 成为宰相的厨师伊尹

中国成语故事:诸子智慧 作者:周玉洁


若烹小鲜 成为宰相的厨师伊尹

学成语

“若烹小鲜”(ruò pēng xiǎo xiān)出自《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若:好像。

烹:烹调,一种做菜的方法。

小鲜:小鱼。

若烹小鲜:就像烹调小鱼那样的方法。比喻很容易、轻而易举。

读故事

在夏末商初时期,商朝有个名叫伊尹的丞相,曾辅佐君王建立了商朝,因他的一生辅佐过商朝五代君王,被后人尊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伊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烹调理论类推到政治中,去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杰出厨师和宰相。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方法的核心理论。

伊尹的经历很传奇,他是出身贫苦的奴隶,很小的时候就被寄养在一个厨师家里。在那里,他学会了烹饪美食。经过不断的实践和钻研,伊尹练就了一手精湛的厨艺。

早年的伊尹还只是一个厨子,但他作为厨子,却忧国忧民,心怀大志。

有一天,伊尹背着煮肉的锅,带上厨具和砧板去见商汤,现场为商汤制作美味佳肴。他借煮肉汤、烹美食这等厨艺之道,来评点、分析天下的局势及治国、为政之道,并极力劝说商汤灭掉夏朝。

商汤吃着伊尹烹调的美味食物,又听见他一番高瞻远瞩的宏论,当即认定伊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于是免去伊尹的奴隶身份,赐给他官职,让他留在朝廷里做了执政大臣。

伊尹走马上任后,协助商汤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此后寻找各种时机向商汤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

有一次,商汤问伊尹:“同样的食材,为什么别的厨师做出来的菜没有你做得好吃?”伊尹回答说:“众口难调,每个人的口味喜好不一样,所以必须把握一个适中的原则,既不可太咸,也不可太淡,而且作料与主食材还得搭配得当,相互衬托、融合,才能做出一道好吃的菜。这正如治国,帝王要去统领官员、贵族和众多百姓,每一道法令的颁布和实施,都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以调和矛盾,安民顺国。其实治国也和做菜一样,需要火候和耐心,文火慢炖和大火爆炒要相得益彰,不能急于求成而将菜肴做得半生不熟。当然也不能放任不管,把一锅好菜烧得焦煳。”

伊尹

商汤听伊尹讲做菜烧饭和治理国家的道理,每每听得兴致盎然,觉得伊尹很有见地,便照着他烹小鲜的法子去治理国家。

按照“五味调和”的厨艺理论,商朝制定了各种宽严并济的典章制度,使得商朝呈现和谐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成语小提示

一般观点认为,若烹小鲜形容轻而易举,然而另有观点认为,若烹小鲜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小心翼翼,因为小鱼太嫩,煮的时候不能多搅动,以免将一锅鱼搅烂了。所以,也有观点认为,若烹小鲜是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而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