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写在前面

朝内166号记忆:插图本 作者:屠岸 等 著


写在前面

陈彦瑾

这本书缘起于一个至今未落到实处的消息——人文社大楼的搬迁。大概三年前,就时有“要搬了”的消息传出,两年前的2013年3月,则听到了妥妥的“要搬了”的消息。于是,和很多同事一样,生起了一种浓浓的“即将告别”的怅惘。那时就想,如果大楼消失,所有与楼有关的记忆——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将何处安放?当推土机的巨铲将大楼铲成一片废墟,所有曾在这楼里工作、生活乃至度过大半生的人们,将从何处寻找慰藉?当若干年后新楼崛起,人们熟知的“朝阳门内大街166号”的门牌会安放在哪里?我们这些曾在老楼待过的人,又该如何向刚到出版社工作的年轻人讲述出版社的过去?……作为编辑,很自然地,我想到了出书,想请同事们来写写这座被称为“文化地标”的大楼,写写楼里的人,楼里的事,楼里的工作与生活,为即将消失的它留个见证和念想。这一想法得到了社领导和许多离退休及在职同事的支持,于是,2013年4月11日,我通过社办和老干部处在社内发布了《征稿启事》,并到一些部门向一些同事郑重约稿。当时觉得时间紧迫,截稿时间定于2013年5月15日,未想直到两年半后的今天,书稿才初步成型,而“要搬了”的消息,依然像达摩克利斯剑一样,悬在这座大楼的上空。也许是搬而未搬的次数多了,当初那种急迫的心也渐渐松懈了,这本书便在一种不紧不慢的心境下,走到了它命定要诞生的日子。虽然楼依旧在,当年脑海里映现的推土机将大楼推成废墟的画面也并没有发生,但每一本书都有它的命,而将在人文社建社六十五周年纪念日出版,或许正是这本书的命吧。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不同于社史、纪念集如本社所编《我与人民文学出版社50年》《怀念集》,也不同于个人专著如本社编辑王培元著《永远的朝内166号》、作家冯骥才著《凌汛》。它既有史又有怀念也有回忆,而且图文并茂,乍一看,可能和人们想象中的它不一样。因此,管士光社长看完书稿后,特别嘱咐我写一篇类似“前言”的东西,以作必要的交代和说明。

如前所说,编这本书最初的想法就不是为了对历史作研究、筛选和评判,而仅仅是想定格一些回忆,留住一些记忆,为即将消失的大楼留个见证和念想。所以,《征稿启事》为任何一个想留下念想的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书写自由:

一座楼,一群人,一种文化;一本书,一件事,一个回忆;一桌一椅一墙一角,一种感悟心得体会,皆可入题。只要是自己认为最有必要或最值得留住的记忆,都可以写。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可以是宏大叙事,也可以是个人叙事;可以写公共史,也可以写个人史。文体不限,形式不拘一格。可以理性,也可以感性;可以庄重,也可以活泼。字数不限,可长可短。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点滴碎片。欢迎随文提供相关图片,书影、书信、发稿单、退稿信、签名、墨宝、合影、办公室工作现场照等,皆可……

如此不设限的原因,是想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尽可能多留住一些记忆,也尽可能让记忆丰满、自然,甚至芜杂都不怕,因为一座楼的生动和人一样,不是来自抽象的概念、标准化的评判,而是来自毛茸茸的细节。正是方方面面不同角度甚至看似矛盾的细节聚拢在一起,才构成一座楼和一家社的鲜活和生动。

正因为这样一个出发点,决定了这本书不是经严格过滤和剪裁后的整齐划一、盖棺论定,而是以“尽可能保留记忆”为原则,将征集到的稿件悉数收入,并按内容大致归为四类:写楼与生活的归为“忆大楼”,写人与事的归为“忆人事”,写编辑出版的归为“忆出版”,写社史和个人史的归为“忆岁月”。排序方面,没有按作者级别、职务高低或姓氏笔画对全书统一排序,而是基本上一个大类一个标准:“忆大楼”按写作者的年龄,“忆人事”按所回忆的人的生辰,“忆出版”按所回忆出版工作时间的先后,“忆岁月”按所回忆出版社历史阶段的先后。图文之间结合也不是特别紧密,而是在征集到的图片资料的基础上,以保留资料和丰富版面为原则,大体照应,笼统编排……总之,这本书将大楼里的人和事平等视之,将所有人的记忆平等视之,文章分类、排序和图文编排都是勉强为之,不可能百分百精确,难免有模糊和疏漏的地方,望读者体谅。另外,征稿以“自愿”为原则,所以,有些或许人们认为不能没有的作者、不能没有的人、不能不提的书和事,却没有出现在这本书中,而有些则收了两篇……也请读者理解。对于稿件内容,除过长文章不得不删节和除明显错漏外,都尽量保持了原貌。同时,为了丰富视角、弥补征稿的不足,又从《我与人民文学出版社50年》《怀念集》和一些报刊中选取了一些文章;并从人文社四十、五十、六十周年社庆纪念册及《永远的朝内166号》中选取了一些图片,以补图片征集的不足。征稿过程中,种种因缘也促成了一些社外作家、评论家的友情支援,如蒋子龙、谢冕、丁帆诸先生特别为本书赐稿,至为感谢!

感谢这本书的所有作者,以及所有给予我支持和鼓励的人。负责老干部工作的谢施基,主动帮我向离退休同事约稿、收稿,征集照片;外文部的张福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大量资料和照片全部拿来供本书选用;何启治、刘会军、王培元、岳洪治、魏新民、李丹妮、王晓、宋强、廉萍等同事,也都不但写稿还提供资料和照片;王毅、刘静、张玉娥也为本书提供了许多照片;张福生、王瑞琴从始至终给我很多鼓励;于敏去年调入编辑部后也成了本书编辑,她给了我很多建议,又专门向一些同事约了稿;而本书的书名,则是刘稚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两年半的时间里,我很想求完美,想尽可能消灭所有错漏,让这本书令所有人都满意,但最终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因自己的执着导致的拖延,却让太多的人等了太久!更让我歉疚的是,为本书写了《能不忆“选刊”》的刘茵,去年已离世,这也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仅在打捞记忆,打捞记忆的同时也是在打捞留住记忆的人。所以,尽管还存在许多不足,它也必须借六十五周年社庆之机而匆匆面世了。

两年半的时光里,这座老楼又发生了很多事,一些人离开了,一些人退休了,一些人换岗位了,一些人编了很多好书……这座大楼的生活还在建构,关于大楼的记忆还在不断生成。而这本书所打捞的记忆,定格在了2015年以前。

那么,就让这本不那么完美的书,在2016年3月28日,为走过六十五个春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献上一份大寿薄礼吧!

2015年11月18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