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猴年股市上蹿下跳

方兴未艾:中国兴起炒股热潮 作者:


二、跌宕起伏

●他掏出股票向证券公司询问,当证实这一切是真的,他的心跳得都快蹦了出来,他急忙冲到街头的电话亭,向老婆通报喜讯。

●随之而来的漫漫熊市也让许多投资人望而却步了。大家都没有想到,一场加快中国证券市场历史进程的暴风骤雨已经悄然形成了。

●延中实业公司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匆忙采取对策,秦国梁他们急忙找证券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

猴年股市上蹿下跳

1992年猴年,可以说是新中国证券历史上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典型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的股市充满风险和激情。

这一年的认购证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创造了一级市场的暴富神话。

1992年放开股价,延中从100元暴涨到380元,展示出二级市场的魅力。

这一年豫园股价上万元大关,直到2000年狂炒网络股时才重现这一盛况;但是同样也是在这一年,股指从1400点狂跌到400点,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股市风险教育。

这一年,原野因造假被停牌4年,让股民品尝了来自上市公司欺诈的风险……所有股市里的问题在这一年全都碰上了。

正因为这些因素,这一年中国股民的队伍呈现出爆炸性增长,虽然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就成立了,但更多的人是1992年这个猴年才知道股票的,从工人文化宫旁边人山人海的马路沙龙,到文化广场的股票超市,那年是中国股市的一次启蒙教育。

说起1992年,老姚依然有羽化登仙的感觉。正如认识他的人所说:“老姚老摇,老在那儿摇,他的财富都是摇出来的。”

1992年这个猴年,老姚单位效益不好,被外资兼并,像老姚这种年近50的职工,自然不会留用,给了两万元买断工龄的钱就把他打发了。

老姚怀揣着两万元钱和对余生的担忧去银行存款。“买一点认购证吧,这东西摇中股票,说不定能发个大财。”银行职工向他推荐股票认购证。

这时候股票还属于新生事物,老姚听都没听说过,他也不信能发大财,但是由于他对未来充满忧虑,这就使他产生搏一下的心理,所以一咬牙花了3000元买下100张。

“那还不是把钱打水漂,摇号中签的概率,等于被鳄鱼咬住还能生还。”儿子小姚告诉他说。

老姚后悔不迭,急忙去银行退还。

“老先生,这可是好东西,政府原来只印了100万张,因为买的人多,又加印了100多万哩。”银行职工不让退,反而鼓励他持有。

当时老姚的心情格外沉重,200多万张,中签的概率恐怕还真像从鳄鱼嘴里生还呢。

后来,儿子告诉他,外面股票认购证已经从每张30元炒到了600元时,老姚的眼睛瞪得比鳄鱼的还大。

老姚平生第一次意识到财富,他从箱子底层捧出封面烫金、封底上印有“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字样的认购证,仔细端详,轻轻抚摩。

在等待摇号的日子里,老姚每天把它们放在枕头底下才能安心入睡。

对许多老股民来说,那些摇号的日子早已淡忘,可老姚却记得清清楚楚,因为每次摇号的前一晚,他都无法入睡,都会兴奋得失眠。

3月2日,“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第一次摇号仪式在上海联谊大厦举行,认购的上市的公司是众诚、异钢、浦东强生、嘉丰、轻机、联合、二纺机,中签率为10.3%。

6月5日第二次摇号,这次共向社会个人发行面值3.1亿元股票,中签率高达50%。

7月25日第三次摇号,中签率为11.6%。

8月10日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摇号,中签率又达10%。

当“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完成其历史使命时,中签率差不多达到了100%。

摇号、中签、认购、抛售,随后就是滚滚而来的钱。辛勤工作一辈子的老姚,加起来的收入,只是摇出来的一个零头。

当上海认购证第三次摇号时,一直不看好认购证的儿子小姚,也按捺不住狂喜,听说深圳也要新股发行摇号了,他主动向父亲请缨南下深圳。

老姚一听是摇号,马上放行,并祝福儿子也摇出一个“财富人生”。上海股票认购证的4次摇号产生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当深圳发布将在8月10日与11日两天发售股票认购申请表消息后,全国各地的求购者大批涌向深圳,广州至深圳的火车票早被抢购一空。

小姚到达广州后,不惜以高于原票10倍的价,从“黄牛”手中弄到车票。

一踏入深圳,他发现到处都是涌动的人流。据有人估计,当时扑进深圳的认购者多达150万人。

1992年8月9日,认购申请表发行前一天的17时,小姚挤在上百万认购者中间,杀向深圳300个认购表发售点,平均每个发售点的认购者高达5000人,如果一个发售点营业厅面积1000平方米的话,那么每个股民的空间只有10厘米。

时值盛夏,南方的气候闷热潮湿,扎在人堆里的小姚感到呼吸困难,汗水从头淌到脚,浑身湿热难耐。

8月10日到12日,深圳繁华地段的商业和娱乐场所如临大敌,全部关闭,以防不测。

原定10日和11日两天发售的500万张认购申请表,在10日16时30分,已全部发放完毕。

小姚排队的发售点发放得更快,仅一个多小时就宣告发售完毕。和大批两手空空的认购者一样,小姚没能拿到申请表。

他很快就发现,在人群中穿梭起一些“黄牛”,他们手持数以百计的申请表,以高出原价10倍、20倍的价格兜售起来。对“黄牛”手中真假不辨的申请表,小姚不敢买,他费了全身的气力才挤出人群透口气。

后来小姚听说申请表发售过程中,好像出现了作弊的行为,很多人去市政府讨说法了,逍遥觉得没意思,就没跟着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