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唐诗三百首(精) 作者:(清)蘅塘退士(编选)编; 张忠纲 注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1]。清辉淡水木[2],演漾在窗户[3]。荏苒几盈虚[4],澄澄变今古[5]。美人清江畔[6],是夜越吟苦[7]。千里共如何[8],微风吹兰杜[9]

【题解】

从弟,堂弟。一本“弟”下有“销”字。玩月,赏月。崔少府,即崔国辅,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十四年(726),与储光羲、綦毋潜同登进士第。后授山阴(今浙江绍兴)尉。少府,即为县尉的别称。孟浩然于开元十七年至二十年漫游吴越时,曾作有《江上寄山阴崔国辅少府》、《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国辅少府》等诗,王昌龄诗亦当作于此时。

【评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作者由观赏明月而感悟岁月流逝,世事变迁,触景生情,而思念友人远隔千里,不能欢聚,情苦意深,耐人寻味。“清辉”二句,写波光粼粼、水月交辉的景象,颇为生动。“荏苒”二句,写盈虚今古之感,富有理趣。

【注释】

[1]帷:帘幕,此指窗帘。初吐:初升。

[2]清辉:皎洁的月光。淡:摇荡貌。

[3]演漾:波光摇荡不定貌。

[4]荏(rěn)苒(rǎn):一作“苒苒”,指时光渐渐推移。盈虚:指月亮圆缺。

[5]澄澄:澄澈明净貌。变今古:指世事变迁。

[6]美人:贤人或所思慕的人,此指崔少府。清江:指曹娥江,在今绍兴东。

[7]越吟:喻指思乡。战国时越人庄舄仕楚,富贵不忘故国,病中犹作越吟。见《史记•张仪列传》附《陈轸传》。王昌龄《江上闻笛》亦曰:“迁人悲越吟。”

[8]千里共:谓作者在南斋与崔少府在山阴虽远隔千里,但可共赏明月。语本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亦本此。

[9]兰杜:兰草和杜若,皆香草名。江孝嗣《离夜》:“兰杜向含风。”风吹兰杜,馨香远闻,以喻崔少府美名远扬,遥寄思慕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