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泛若耶溪

唐诗三百首(精) 作者:(清)蘅塘退士(编选)编; 张忠纲 注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1],此去随所偶[2]。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3],隔山望南斗[4]。潭烟飞溶溶[5],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6],愿为持竿叟[7]

【题解】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若耶山下,风景优美,向为游览胜地。此诗写春夜泛舟若耶溪的情景,当是归隐后的作品。

【评析】

殷璠云:“(綦毋)拾遗诗举体清秀,萧萧跨俗。”(《唐诗纪事》卷二十引)这首诗就是一个显例。诗人紧扣题目,着力渲染一个“泛”字,泛舟所经,泛舟所见,泛舟所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引人入胜的春夜泛舟图:晚风习习,夹岸花香,作者驾一叶之扁舟,任情地泛游于水清如镜的若耶溪上,入溪口,转西壑,望南斗,水雾飘流,扑面而过,舟行飞速,林月甩向船后。此情此景,宛如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所写的那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真像置身仙境一般。想到世事的渺茫难知,想到严光隐居垂钓的高洁情操,诗人不由得发出“愿为持竿叟”的心声。这心声又照应了开头的“幽意”,遂使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大概就是殷璠所说的“善写方外之情”。

【注释】

[1]幽意:犹幽兴,指寻奇探幽、放任自适的兴致。

[2]偶:遇。随所偶:随其所遇。

[3]际夜:傍晚。际:接近。

[4]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为越分野,绍兴属古越地。

[5]潭烟:水上的雾气,水深为潭。溶溶:宽广貌。

[6]生事:人事,世事。弥漫:渺茫无际。

[7]持竿叟:即渔翁。竿:钓竿。化用东汉隐士严光垂钓富春江事,因在附近而思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