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山月

唐诗三百首(精) 作者:(清)蘅塘退士(编选)编; 张忠纲 注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1],苍茫云海间[2]。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3]。汉下白登道[4],胡窥青海湾[5]。由来征战地[6],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7],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8],叹息未应闲[9]

【题解】

《关山月》,为乐府《横吹曲》名。《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引《乐府解题》曰:“《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仍用乐府古题以写征戍伤别。

【评析】

这首诗是李白用乐府古题来写战士的戍边思乡之情。开头四句,以明月、天山、云海、长风、玉关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阔的万里边塞图。中间四句,又在从古到今的历史长河中,揭示了边境战争的残酷。纵横交错,跨度极大,愈显出戍边的艰苦卓绝。在这样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最后四句,归结到戍卒和思妇的两地相望相思,就使戍边思乡的复杂感情,变得格外深沉而动人。

【注释】

[1]天山:《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伊州》:“天山,一名白山,一名折罗漫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春夏有雪。……匈奴谓之天山,过之皆下马拜。”在今新疆哈密、吐鲁番以北。王琦曰:“月出于东而天山在西,今曰‘明月出天山’,盖自征夫而言已过天山之西,而回首东望,则俨然见明月出于天山之外也。”(《李太白全集》卷四)

[2]云海:指苍茫空阔、海天遥接处。沈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何堪万里外,云海已溟茫。”

[3]吹度:吹过。玉门关:在今甘肃安西双塔堡附近,为唐通往西域的要道。李白《子夜吴歌》:“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4]下:指出兵。白登:山名。《汉书•匈奴传》载:汉高祖刘邦率军攻匈奴,至平城,“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平城即唐河东道云州云中县,白登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即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5]胡:指吐蕃。窥:暗中偷看,此指侵扰。青海湾:即今青海湖,为唐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6]由来:从来。

[7]戍客:戍边的战士。

[8]高楼:指代思妇。

[9]未应闲:未曾停息。二句为戍客设想之辞。徐陵《关山月》:“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