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查理·卓别林

改变电影的电影人 作者:(英)汤姆·夏利蒂


查理·卓别林

CHARLIE CHAPLIN

超级巨星、小丑演员和诗人

1889—1977年,生于英国伦敦,卒于瑞士沃韦。

喜剧演员和电影制片人;第一位国际巨星。

十多年间,查理·卓别林从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明星,逐步成长为国际巨星。作为一名小丑演员,他为打闹喜剧注入了悲怆和优雅的独特风格,展现了个人非凡的创作力,作为一个电影制片人,他也非常坚持个人的自主权和风格。

对于不熟悉卓别林电影的后辈们来说,印象最鲜明深刻的就是卓别林所创作的小人物——流浪汉形象:卷发,黑色礼帽;消瘦的体型,过紧的礼服;又长又肥的裤子,细细的腰带;精致的白手套,花花公子样的胡须和手杖。

这个试图想让自己保持优雅和尊严的造型,让观众体会到了角色的荒谬喜剧特质。卓别林通常会在影片开头挑起观众对这一人物的轻蔑态度。随着情节的展开,他的乐观、坚忍、不时的插科打诨、突发奇想,让这个小人物笑到了最后。在真正意义上,这是一个悲剧角色:他得到了我们的怜悯和同情。在影片即将淡出的结尾,我们看到的他,总是孤身一人,让我们由衷地爱上这个人物。

卓别林是一个公认的要求严格的导演,为了达到完美的场景效果,他会要求一遍一遍地重来。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卓别林是感性的,甚至是迷人的。也可以说,卓别林用我们的同情和怜悯满足了他的自恋情结。这种对别人关注的渴求很大程度来源于他童年的经历。卓别林的双亲都是游艺场的歌舞演员(卓别林5岁时的首演也是在这里),但在卓别林3岁时,他的父亲就因为酗酒而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妻儿。在卓别林的童年时期,他的母亲因罹患精神疾病而被限制人身自由,他和哥哥西德尼也随之被送进孤儿院。

1906年,卓别林加入了弗雷德·卡尔诺的剧团。1913年,当卡尔诺的剧团在美国巡演时,麦克-塞内特发掘了卓别林。在他为塞内特的启斯东公司拍的第二部电影《赛车记》(Kid Auto Races at Venice,1914年)中随意挑选的服装和道具变成了他以后的标志性造型。数月之后,他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单盘电影。到了1915年,他新签约的爱赛耐公司,为他开出了每周1250美元的高薪酬(外加1万美元的签约金)。

在场面调度方面,卓别林力求简洁。他的布景设计一直沿袭了古希腊戏剧舞台中的前台拱门风格。在20世纪20年代,光就电影拍摄技术层面而论,卓别林或许已经被后起之秀巴斯特·基顿等超越,但是他的个人魅力和带有诗意的感性,却没有丝毫削弱,他的电影风格也逐步形成。在电影拍摄中,他给予自己更多的特写镜头。更为关键的是,他用哑剧的表演形式,表现出了更细腻的情感层面,这是前人从没有做到的。

场面调度

这原本是一个剧场术语,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放置在场景中”。作为一个电影业术语,它指的是镜头前的各方面调配——包括布景、照 明、移位、设计和组合。

1919年,卓别林对自己的工作已经有了绝对的操控权。他花在电影上的时间越来越长,相应地,影片时间也加长了。1921年的《寻子遇仙记》(The Kid)是他的第一部长片,也是继格里菲思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之后最成功的长片。在很多评论家眼里,卓别林创作的最高峰是在1917和1918这两年间,代表作就是 《移民》(The Immigrant)。但是《淘金记》(The Gold Rush,1925年)、《马戏团》(The Circus,1928年)和《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1年,最后一部伟大的无声电影)让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同时,他制作的6部有声电影中,至少也有4部非常受欢迎:《摩登时代》(Modern Times,1936年)、《大独裁者》(The Great Dictator,1940年 )、《凡尔杜先生》(Monsieur Verdoux,1947年),以及与巴斯特·基顿合作的《舞台生涯》(Limelight,1952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