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商纣王:勤廉的仁君还是专横的暴君?

一口气读懂十大名著悬疑 作者:钟厚涛 著


第一节 商纣王:勤廉的仁君还是专横的暴君?

徒手斗虎商纣王,古人戏说杀人狂。

一朝偶遇苏氏女,百年江山不久长。

摘星楼上冤魂聚,鹿台四处满血浆。

脱却裙衫酒池舞,错把玉宫比天堂。

荒饮暴刑世间希,至此心肝入药方。

——赵彦亮

商纣王是个暴君,这似乎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定论,上面所引的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即使没有阅读过《封神演义》,但曾经看过电视剧《封神榜》的人都会知道,纣王是一个昏庸无能、色迷心窍的暴君,历来都是人们批评的对象。谈起纣王,马上就会想到电视画面中的纣王搂着妲己在那荒淫无度的场景,他耗费巨资修建了鹿台,建造了酒池,悬肉为林,供自己喜欢的人在里面纵情声色,用《史记》中的话来描述,则是:“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韩非子》中的描述则更为详细生动: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很久以前,商纣王这家伙吃饭使用象牙筷子,国家高级干部箕子先生对此忧心忡忡。因为在箕子先生看来,象牙筷子肯定不会放在土钵子里,一定会跟犀角、美玉做成的精美杯盘配用。而象牙筷和精美杯盘肯定不会配粗汤淡饭,要配的当然是珍禽异兽的胞胎。吃珍禽异兽胞胎的人,肯定不会穿着粗陋衣服在茅屋里用饭,而一定会裹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华丽衣裳,在高楼大厦就餐。如此下去,我不敢想象那是个什么结局了,所以我对事情的苗头担惊受怕。此后五年,纣王筑造了到处挂肉的园子,发明了炮烙酷刑,登上了酒糟堆积的山丘,在酒池旁大醉特醉,极尽奢侈残暴之能事,由此灭亡。

不但生活穷奢极欲,纣王还很刚愎自用,残忍无比,对于不服从自己命令的肆意使用炮烙等酷刑,甚至将比干的心都给挖出来,足可见他的暴政已经达到何种程度。

那么,真实的纣王又是什么样的呢?真的如小说《封神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是一个暴君吗?

最早记载纣王暴行的是《尚书》,这些材料后来被司马迁大量引用,写进《史记·殷本纪》和《周本纪》中,就成了商纣王的罪证。

但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学者怀疑《尚书》的真实性,认为它可能是一部伪书。如宋代学者吴棫在其《书稗传》中就十分怀疑《尚书》的真实性,理学家朱熹也赞成吴棫的观点。明代学者梅鹜著和清代学者阎若璩也都提出了很多论据来证明《尚书》作伪的事实。

既然《尚书》是伪书,那么里面关于纣王事迹的记载自然也就不足为信了。

孔子的学生子贡,很早就针对批评纣王这件事发表过看法,在《论语·子张》中就说过这样的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意思是说:“纣王的坏,并不如传说那么严重;所以自重的人讨厌身居下流,怕的就是人们把天下的坏事都归到他身上。”孟子对这件事也发表过看法,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尚书》中记载周武王伐纣的一个章节)取二三策而已矣。”翻译过来就是:“完全相信书本上的话,那还不如没有书。对于《武成》这篇文章,只能相信其中二三罢了。”这也可以看出,子贡和孟子并不完全相信《武成》上对于纣王暴行的记载。

由此可见,历史真实中的纣王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昏庸无能。上面我们曾提及的《史记·殷本记》中,作者司马迁这样描述纣王:“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这段描述和《荀子·非相篇》中夸赞纣王“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的说法是颇为吻合的。意思都是夸赞纣王天资聪颖,聪明过人,闻见甚敏,力大无穷,甚至有倒拽九牛之威,所以我们上面所引诗句当中第一句就是“徒手斗虎商纣王”。

随着纣王的勤廉执政和国力的增强,在当时东夷一带向中原扩张的时候,纣王不但率部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而且还把商朝的势力大范围地向外扩张。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毛泽东才会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另外,经常有人批评纣王荒淫无度,其实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这种批评其实是冤枉了纣王。例如,南开大学中文系杨琳就提出:“蛮荒时代赤身裸体是正常现象……秦汉以来,人们都把‘悬肉为林,使男女裸’视为殷纣王荒淫的表现,本文指出这在当时是礼俗允许的,符合时人的道德规范,归罪于殷纣的荒淫是对殷纣的冤枉。”(杨琳:《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兼论对纣王荒淫的认识问题》,载于《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也就是说当时人们男女相裸,完全是当时的一种社会习俗,这并不能表明纣王就是荒淫的。

那么,本来并非昏庸荒淫的纣王为何在历史上会被塑造为暴君的形象呢?

纣王被人千古唾骂,和《封神演义》的传播有很大关系,因为作者在书中,对纣王大加丑化并且尖锐地批判。而《封神演义》在社会上流传极广,影响很大,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纣王的看法。

所以,纣王可能是被符号化了的暴君形象,有可能是后世文人雅客根据个人好恶与情感判断,纷纷在原有的蛛丝马迹上进行加工演绎,最终以讹传讹的结果。因而就其历史的本来面目而言,我们头脑中所形成的纣王形象,可能与真实存在的纣王原形有着较大的差距。

其谬岂不大哉?

或许,我们电视中所看到的商纣王,完全是“千年积毁”的结果,换句话说,乃是后人“抹黑”的结果。而历史真实的商纣王并不是一个十足的暴君,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他还是一个勤廉执政的仁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