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左丘明

国学常识(精装彩插版) 作者:曹伯韩 著


第一章 你不可不知的文学大家

左丘明

左丘明(前556—前451),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双目失明,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史学家。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曾说自己与左丘明有着相同的、会感到羞耻的事,即“巧言、令色、足恭”和隐藏对别人的不满、表面上和他很要好。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到西周王室阅览史书,收集了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依《春秋》而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丘明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在叙述历史事实时,左丘明对于那些历史事件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肯定或批判的态度。

picture
左丘明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世人称其老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相传他博学多才,曾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洛阳时,曾问礼于他。

老子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在函谷关前写成五千言《道德经》,又名《老子》、《五千文》。这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曾被日、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译出版。美国《纽约时报》列其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老子本人也因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其思想后来被庄子所继承,与儒家及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

picture
老子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是春秋末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于自己的政治学说不能得到君主的采纳,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这使得他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他创造了一整套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picture
孔子

他曾编修《诗经》、《尚书》,删定《礼经》、《乐经》,为《周易》作序,还是《春秋》的整理者。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尊称其为“至圣”,也就是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墨子

picture
墨子

墨子(约前480—前400),本名翟,是我国春秋末、战国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出身平民,是小工业者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位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弃儒学,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

《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71篇,现存53篇。据《墨子》可知,墨子思想,有十条五类纲领,其中“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曾子

picture
曾子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他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孔子的孙子孔伋icon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此,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他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他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称为“五大圣人”,著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师从孔子之孙—孔伋,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其学说主张的出发点为性善论,他提出“仁政”、“王道”,等观点主张德治。

孟子晚年退而著书,有《孟子》7篇传世,属语录体散文集。他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picture
孟子

孙子

picture
孙子

孙子,名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一说为惠民县)人,是我国著名军事家。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属于同时代或略晚。

孙子本是齐国贵族名将后裔。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孙子便离开齐国,在南方的吴国都城姑苏潜心研究兵法。在那里,他结识了吴国大夫伍子胥,并被其推荐给吴王,得到吴王的重用,从此孙子为吴国立下了无数战功。

除了其赫赫战功以外,孙子一生更主要的功绩,是他留给后人珍贵的论兵、论政篇章,尤以流传下来的《孙子兵法》最为著名。该兵法虽只有13篇,短短5000字,却体现了孙子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孙子兵法》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

庄子

picture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与安徽交界)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创始人。后世常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而且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他和门人以及后来学者合著的《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庄子》一书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中《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所传诵。

荀子

荀子(约前325—约前235),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春秋时期赵国人。曾三度任祭酒一职,也在楚国做过兰陵令。荀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他的学术为儒家一派,但与孟子“性善”说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恶”,还强调“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行贵于知”等观点。

荀子的主要著作就是《荀子》,《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独特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picture
荀子

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楚国王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是我国诗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悲剧诗人,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伟大的政治家。

在政治上,屈原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他早年受到楚怀王的信任,但由于其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的谗言与排挤,逐渐遭到疏远,并最终被驱逐出都城,流落汉北。公元前278年,楚王客死于秦,屈原悲愤绝望,自投于汩罗江。

流放期间的屈原心中非常郁闷,于是开始文学创作,因而他的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

屈原创立的“楚辞”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主要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其中,《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picture
屈原

宋玉

宋玉(前290—前223),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也有称归州人),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他出身寒微,儒雅风流,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楚辞大家。

他擅长辞赋,与同时期的唐勒、景差齐名,但在仕途上颇不得志。他中年时因飘泊异乡,生活异常艰辛。但他意志坚定,性洁志廉,写诗述怀。在看花山上写下了长篇抒情诗《九辩》,抒发自己“失职而志不平”、“无衣裘以御冬兮”的志向和身世。

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据《汉书》所载,宋玉留传于世的赋,现存14篇,著名的有《九辩》、《招魂》、《神女赋》、《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也有人怀疑后三篇不是他本人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来。

picture
宋玉

韩非

韩非
picture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贵族,后世称其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他的政见大都不被采纳,于是退而著述,写出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

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得到秦王的赏识,然而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虽死,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皇和李斯的手上得到了实践。韩非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其著作以法治思想为中心,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从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其学源于黄帝老子,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

他先后著书20篇,10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8篇,都收录在《列子》中,是道家重要典籍,主讲清静无为(贵虚),独立处世(贵正)之思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号其书为《冲虚真经》。宋真宗景德(1004-1008)四年加“至德”二字,号为《冲虚至德真经》。宋徽宗追封列子为“致虚观妙真君”。

picture
列子

《列子》全书共载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贾谊

picture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时期洛阳人。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贾谊从小才学过人,文笔十分漂亮,18岁即闻名于郡里,20余岁,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又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感歉疚,到33岁就因过度忧伤而死。

他的文章和诗被人们称颂,其中有的留传至今,主要著作有散文和辞赋两类。其政论文《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等,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辞赋以《吊屈原赋》、《鹏鸟赋》最为著名。他极力提倡许多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伦理观点、和社会观念,因此,他通常被人列为儒家。

刘安

刘安(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刘长因谋反被废除王位,不久绝食而死。所以,刘安16岁就被封为淮南王。

刘安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国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这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相悖,加之刘安在广置门客进行学术研讨的同时,也和他父亲一样,不断积蓄力量,准备有朝一日谋反,因此在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兵进入淮南,刘安被迫自杀。

自年轻时就才思敏捷的刘安,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潜心治国安邦,著书立说。刘安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他曾奉汉武帝之命著《离骚体》,这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还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该书包罗万象,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picture
司马迁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具有实录精神。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重视史书记事的真实性,强调文章要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同时提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史目标。

《史记》文笔流畅,描写细致逼真,把中国古代的传记散文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文学史和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扬雄

picture
扬雄

扬雄(前53—18),一作“杨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扬雄自幼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早年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故后世有“扬马”之称。

晚年的扬雄对赋有了新的认识,在《法言·吾子》中,他指出作赋乃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认为自己早年的赋和司马相如的赋一样,都是似讽而实劝。这种认识对后世关于赋的文学批评有一定的影响。

扬雄在散文方面也可称得上是位模仿大师。如他模拟《易经》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等。在《法言》中,他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这对刘勰的《文心雕龙》颇有影响。

王充

picture
王充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的文章擅长辩论,文章开头的话好像很诡异,最后却又有实在的结论。王充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多都失去儒家本质,于是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庆贺、吊丧等礼节,潜心著述。写作了《论衡》85篇,20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

但是由于王充在书中对传统的儒学,特别是汉代经学,进行了论难,有时甚至怀疑古经、上问孔孟,著有《儒增》、《书虚》、《问孔》、《刺孟》等专篇,公然向神圣的经典挑战,向孔孟圣贤发难,这就有犯天下之大不韪,因而被视为名教之罪人。一直以来受到正统文人的口诛笔伐,素以危言危行著称的唐代大史学家刘知几,还因《论衡》书中记载了王充父祖横行乡里的不光彩行径,不合乎子为父隐的纲常名教,说王充“实三千之罪人”。清朝著名史学理论家章学诚亦对王充非难儒学的作法,及他的儒家身份提出了质疑。

班固

picture
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年少时就很聪明,博览群书,得到著名学者王充的赏识。东汉建武三十年(54),他的父亲班彪去世,班固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期间,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76-84)中期基本完成。

他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汉章帝时,曾参加论议对西域和匈奴的政策。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目的是广泛动员经今古文学派的力量,促进儒家思想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加强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次会议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汉书·苏武传》、《幽通赋》等。

曹操

picture
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安定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不仅知人善任,精通兵法,也擅长写诗。《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皆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语言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在他和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的共同推动和影响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蔡文姬

蔡文姬(177—?),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蔡文姬是建安时代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有一卷,载入《后汉书》本传的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这两篇作品都是蔡文姬“感伤离乱,追怀悲愤”的产物。另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同样是叙述她自身的经历,相传也是她的作品。

曹丕

picture
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魏国的开国皇帝魏文帝,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公元220年至226年在位。他从小就很有才华,博览群书,年仅8岁就能写文章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世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丞相,并于同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位,改国号魏,自立为皇帝。改元黄初,将都城由许昌(原许县)迁至洛阳。

和他的父亲一样,曹丕也爱好文学,并有相当高的成就。写下《燕歌行》等中国较早的优秀七言诗。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但由于行为放任不羁,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得立为世子。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后不久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被处处受限制,打击的对象,过着不得志的落魄生活。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他的诗作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他前期诗歌作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为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则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曹植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他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

嵇康

picture
嵇康

嵇康(223—263),字叔夜。“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文学家、音乐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从小喜爱音乐,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他精于笛,妙于琴,善于音律。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是中国古代一组著名的琴曲,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其作《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他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嵇康的友人吕安被钟会之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趁机进谗,劝司马昭除掉嵇康和吕安。临刑时,嵇康神色自若。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遂成千古绝唱。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散文。他的诗今存50余首,以四言体为多,占一半以上。其著作大部分失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又别有15卷本,宋代原集散失,仅存10卷本。明代诸本卷数与宋本相同,但篇数减少。

陈寿

picture
陈寿雕像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就很好学,师从著名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由于不肯附和权贵,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侍御史等职。

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开始撰写《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的历史。

陈寿叙事简略,三书中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陆机

picture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人(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

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流传下来的诗,共104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称:“子建士衡,咸有佳篇。”陆机的赋今存27篇,比较有出色的有《文赋》、《叹逝赋》、《漏刻赋》等。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论》,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

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西晋永嘉元年(307),干宝初任盐官州别驾,后因刘聪、石勒之乱,西晋灭亡,东晋建立后出现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干宝举家迁至灵泉乡。后来他的后代迁到梅园,自此,海盐成为干氏子孙繁衍的居住地。

干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他的短篇小说集《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小说的鼻祖。干宝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堪称魏晋间之通人。至今有关专家已收集到的干宝书目达26种,近200卷。

陶渊明

picture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也是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杰出的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谢灵运

picture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出生于会稽始宁,是南北朝时期与陆机齐名的诗人,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因其从小被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后来由于性情狂傲,与朝廷发生矛盾,被降至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墓葬于今江西省万载县。

谢灵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他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他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其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的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皆留下了他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但通篇好的很少。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带有玄言诗的遗留。尽管如此,他充满道法自然精神的诗,仍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说过一句很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刘义庆

picture
《世说新语》书影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任从政八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被调回京城,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二十一年(444)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刘勰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早年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曾寄居江苏镇江,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

刘勰虽任多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因文采卓绝而出名。他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终于书成。该书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共计37000余字,分10卷50篇,书从内容到思想上都有超越前人之处,体大而虑周,风格迥异,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颇大,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钟嵘

picture
钟嵘

钟嵘(约468—约518),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曾任参军、记室一类的小官。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隋书·经籍志》又称之为《诗评》。

在《诗品》中,钟嵘反对当时论诗“随其嗜欲”、“准的无依”的风尚,提出了一个系统品评诗歌的标准。他提倡风力,反对玄言;主张音韵自然和谐,反对人为的声病说;主张“直寻”,反对用典等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标准。《诗品》的出现,和当时诗歌创作的发展、清谈和品第人物的社会风尚等,都有密切关系。

王勃

picture
王勃

王勃(649—676),字子安,唐代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作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王勃自幼生长于书香之家。

才华早露的王勃14岁就应举及第,乾封初年(666),王勃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章也很负盛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王勃虽然只活了27个春秋,但著述仍很多。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曾撰《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岁历》若干卷,可惜皆佚失。今所传者,唯《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

杨炯

picture
杨炯

杨炯(650—692),初唐著名诗人。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于显庆四年(659)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因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死于任上,世称杨盈川。

杨炯诗作不多,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均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

他作的《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也就是他认为王勃的才华并不足以位居四杰之首,倒是卢照邻的才学远胜于他。当时评论者也大都这么认为。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人的作品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贺知章

picture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贺知章不仅善于诗文写作,对书法的品位也很高,尤其擅长草书和隶书。而且他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知章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李适之、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

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705—707),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人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他的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流露出人生无常之感。他的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两首,其一为《代答闺梦还》;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作者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陈子昂

picture
陈子昂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开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阵子昂举进士,官至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他曾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亲年世已高,陈子昂解官回乡,不久父亲去世。守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其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

唐代初期的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他的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陈伯玉集》传世。

张九龄

picture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又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代有名的贤相。

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他的诗歌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同时,张九龄的诗风对岭南诗派的开创也起了启迪作用。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但到了他的曾祖父时已经家道中落。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

王之涣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他的诗虽只流传下6首,但这寥寥数首,却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所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因他一生未曾入仕,世人又称之为孟山人。

picture
孟浩然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与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他的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李颀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725)进士,曾任新乡县尉,晚年在帮乡隐居。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他的边塞诗、描写音乐的诗和以刻画人物形象见长的赠别诗,都很有特色,激昂慷慨,富于艺术的感染力。他擅长五古及七言歌行,七律虽只留存几首,但也写得很有气势。

picture
李颀

他的诗歌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边塞诗,善于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情调悲凉沉郁,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二是描写音乐的诗篇,通过记述当时西域传入的新乐曲,展现唐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三是寄赠友人的作品,着力描述有才能而不得志的人物,对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四是展现修道的生活情趣,但是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不能代表其主要成就。

王昌龄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名重一时的著名诗人,当时即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和李白、孟浩然、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一带。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

picture
王昌龄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七绝圣手”的名号。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七绝诗尤为出色,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后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开元进士科第一。

picture
王维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的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著名,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他还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作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后人将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王维诗为宗尚。但这派诗歌,往往陶情风景,缺乏社会内容。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是我国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picture
李白

在艺术上,李白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流转自然,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而且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与杜甫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现存李白诗900余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高适

高适(701—765),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景县)人。他自幼失去父亲,生活贫困,性格豪放,喜欢交朋友,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永泰元年(765)卒,终年6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有《高常侍集》、《中兴间气集》等传世。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与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他的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艰难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加之其豪爽正直的个性,使得高适的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结构上则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