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没了贤孝,还算凉州吗?

一个人的西部 作者:雪漠 著


15.没了贤孝,还算凉州吗?

在我这次请东客时,我最想请的人之一,是家乡的贤孝艺人贾福山。妈说,没眼睛的人,你叫上了那场面,夹又夹不到菜,不是叫他出丑吗?不如给他弄些好菜,叫他自个儿吃去。妈说的也有道理。

小时候,爹总在农闲时请来瞎贤,唱贤孝。瞎贤又名瞎仙,是我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人物之一,《长烟落日处》《大漠祭》《猎原》《白虎关》中,都有瞎仙。其中,数《长烟落日处》对瞎仙的描写最为详尽、深刻。这个群体,是凉州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凉州文化的一大特色。

因为贫穷,小时候的我很少有书读,只有从贤孝中汲取营养。

在《凉州文化对我创作的影响》一文中,我曾谈过贤孝对我的熏陶。

我最爱的,就是贤孝中那种悲天悯人的大气、那种利众精神,还有一种周遍于芸芸众生的大爱。熟悉贤孝的朋友会发现,只要他愿意,我所有的小说,他都能用贤孝的方式来演唱。在《白虎关》中,我除了贤孝,还写了其他类型的西部民歌。我甚至塑造了一个“花儿仙子”莹儿,让她唱出了好多西部民歌。我借小说人物的灵魂叙述,写出了自己对西部民歌深入骨髓的爱。

这次回凉州,我发现,才离开一年多,凉州就变了很多,路宽了,人也多了。路中间有了大城市才有的那种铁栏杆啥的,凉州城一下子洋气了,有了另一种味道。我像过去那样,首先去的地方,是文化广场,但这次,我没有见到那些贤孝艺人,听说,他们被整治了。

果然,在那国家旅游标志铜奔马旁,我看到了一篇报道:《重拳出击武威文化广场》。那些贤孝艺人,是被重拳出击的对象之一。要知道,这贤孝,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几年前,美国旧金山KTSF26电视台通过外交部,漂洋过海来采访我,我就专门向他们介绍过贤孝。我曾在《凉州与凉州人》中重点写过它,后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的记者也写过多篇特写,凉州贤孝才渐渐广为人知。没想到,只一下重拳,它便消失了。据说,是因为那些盲艺人的形象“不雅”,行为“粗俗”,影响武威形象。

我想,没了贤孝的凉州,还算凉州吗?

凉州贤孝是流行于甘肃凉州等地的一种弹唱艺术,它最初是盲艺人借以生存乞食的手段,类似于卖艺。后来,随着历史的积累和沉淀,贤孝日渐丰富博大,浩如烟海,遂成为文化活化石了。

关于凉州贤孝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说贤孝源于唐朝。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西域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遣人整理翻译,填以新词,《凉州词》遂大行于天下,诗人多有作者,如王之涣、王翰、张籍等人。此说认为,《凉州词》为凉州贤孝的前身。其证据是,贤孝曲词,多为五声微调,四乐句结构。《凉州词》亦然。

一说贤孝源于秦朝。秦始皇修长城时,抓夫数十万,多有累死者。为解其乏,朝廷命瞽目艺人于工间唱贤孝,筑城速度,因此大增。故传曰:“嬴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

一说贤孝源于清末民初,源自凉州长城乡某秀才。穷秀才瞅中富小姐,两相情愿,无奈小姐父母嫌贫爱富,小姐殉情,秀才断肠,遂作贤孝以宣泄其悲愤。

此外还有多种说法,但跟第三种说法一样,多捕风捉影牵强附会者。可以肯定的是,贤孝决非哪个秀才所作,也非起源于清末,而是更为久远。

据古籍记载,明朝初年,凉州贤孝即已流行。一本至今尚没有在国内公开出版的古籍记载:“明英宗正统十一年丙寅,凉州瞽者钱氏,来镇卖伎,所唱‘侯女反唐’‘因果自报’‘莺哥宝卷’等,原以觅食计。其声腔浩酣,拨弹谙熟,日每围观者以百计。按,此伎久盛于凉州,多为男女瞽者所事之。”“而此事最盛行者,无如‘瞎弦’。每曲,瞽者自弹自唱,间有自语。调颇多,喜怒哀乐之情,择其最可者而表之。然所演乐器,已非琵琶,大多为弦子,亦有胡琴、唢呐之类。弦子长三尺许,鼓不大,以羊皮挽面,音沉闷浑浊,犹老翁语。”“或曰:瞎弦,本胡乐也,余亦谓然。”

可见,在明朝初年,贤孝艺术就已成熟,其影响也已波及相邻地区。其《侯女反唐》也即现在的《侯梅英反朝》,《莺哥宝卷》便是今天的《莺哥盗桃》。

凉州贤孝的表演形式是由盲艺人怀抱三弦子,边弹边唱,或散文叙述,或韵文抒情,这有点像苏州评弹,但无论其内容和曲调,凉州贤孝都自成一家。有时,也有多人弹唱贤孝中的片段,当地人叫杂调。那盲艺人被当地人称为瞎仙,或是瞎贤,前者夸其能为,后者敬其德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