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人的世界里,“熬”字是金

你,可以不泯然于众人 作者:颜卤煮 著


成人的世界里,“熬”字是金

人要走过多少路,打破多少幻想,磨掉多少棱角,接受多少失望,才能生出这一层对于生活的坚定。

如何判断一个人从孩子变成了大人?我想大抵有一个标准,它叫作:安住。

古人说:安身立命,这个词很难做到,因为人要在某处安下身来,精神有所寄托,前提有两个:

一个是你曾多次轻易出入各种境遇,来时不带顾虑,走时也不打招呼,只是凭着性子和未成形状的欲念。

这样过了很久,你累了,见多了,才慢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想做什么。

更掂量清楚了世界之大和自己的渺小,日渐理智,生成了一套计算标准,最后选择一条划算又舒服的路。

另一个前提是,你终于能够容忍乏味、重复和紊乱。

忍受紊乱是一种能力,全靠磨。

年轻时我们总喜欢轻易开始,轻易离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大概是无法容忍重复。任何一段关系,一段旅程,一座城市,一种活法,开始时总是热恋一般期待,但后来一定归于寻常。

另一个原因则是无法容忍紊乱。刚到一处总是简单明澈,看什么都美好,久了总会发现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

人有一种痴念,好像我们拥有某种魔力,能让世间所有多样趋于一致,大一统于自己的意念。

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这是一种常态,永恒的常态,无论你去哪里,与谁在一起,处于哪种活法,只要开始深入,就会发现斗争、紊乱、琐碎都是一样的错综复杂,你逃不开。

所以要安住,很难。

人要走过多少路,打破多少幻想,磨掉多少棱角,接受多少失望,才能生出这一层对于生活的坚定。

所以, 纵横容易,建树难。

迁徙总是很容易,但认定了一个地方,日复一日地深耕下去却不简单。

前者只需要兴致,后者则需要坚持。

年轻时很多事情看不惯,理不顺,总觉得下一秒就要忍无可忍,便告诉自己:是环境的问题,是它不适合我,我还没选过几次呢,没准我该换一换了。

人有一种惰性,它是一种用于逃避的润滑剂。

每一次当你和世界较劲,进入最关键艰难的时刻,它总会悄悄塞给你一句话:嘿,这不是你的问题,换个地方生活吧。

这句话貌似是把你解脱了出来,但你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重新开始那个最初的流程。

最艰难、最要克服的阶段从未远去,它只是在下一个阶段继续等着你而已。

所以成年人的世界里,“喜欢”这个词没那么重要,“熬”和“扛”更重要。

“喜欢”只有在做出选择时才有效,且效力往往只有一次;但“扛”,意味着选择之后的一切,是实现选择的全部过程。

如果只有“喜欢”,便注定只有一次次的选择,而没有一个选择有结果。

熬和扛,往往很痛,而且是隐隐的、长期的痛,你要容忍很多不满、问题和隐患,但我们依旧要熬下去、扛下去。

因为成年人能明白两个道理:一、人是有差异的;二、世界会变,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局面会有怎样的变化。

熬,意味着要忍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很多问题、不足、差异明明看见了,却不着急动手,不着急离开,在一点一滴中去推动、去靠近。这才是现实世界里的英雄。

以前一个比较功利的人,特别喜欢用一个词:改变,但现在很少使用了,因为它是不实际的。

我们无法彻底改变一个人,我们只能引导、影响一个人,从而寻找到一条中间的路,在那条路上,彼此相处舒服,共同走下去,趋近共同的目标。

这个道理在爱情里是适用的,在别处也适用。

太快否定一个人,其实跟太快肯定一个人一样幼稚。

因为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跟我一卦”的人,能跟你一卦的人,其实只有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都有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都有自己的小世界,如果出于一种极致单纯的出发点去寻找爱人、合作伙伴、朋友,结果只会是耗损和痛苦。

真正的英雄不必大杀四方,而是要建立氛围,做温柔的操控者。

后来想一想生活中因为我的存在而发生变化的朋友,其实我们之间并非有过什么严肃的谈话,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几场共同的旅游,几次一起喝酒、用餐的约会,还有我关于生活的文字叙述、衣着打扮、行为习惯、工作作风等再细碎不过的事情。

他们会突然告诉我:哎呀,自从认识你之后,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放飞自我了。

听到这种话,我是特别开心的。人和人的相处是一面镜子,我们无法按照自己的模子把对面的人切出来,这是无效且伤人的。

但我们却能通过建立完整而有吸引力的自我,打开自己,去带动对方,感染对方。

认识到了这一点后,我们才能放下对于人性的悲观,去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再轻易放弃,不再脆弱易碎。

熬,意味着看得到变化。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熬不下去?

很简单,就是你看不到未来,自己的眼前一片黑的时候。

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太快觉得自己看到底了,其实“底”后面还有一层“底”,因为局势往往超出了个人的预判。

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回忆一个对象,那个对象(人或者工作或者行业或者城市等)是你当初某个瞬间觉得忍无可忍,或者无路可走的时候离开的。然后,找找它现在的模样,它是否还像当初你觉得的那样不堪?甚至如你当初所想的那样越来越糟糕了?

大部分其实不会,可能好转了,可能你现在觉得没那么严重了。

其实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对事情的感受往往比事情本身要严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只有当我们出出进进,来来回回了很多次,才会理解一个根本的道理——但凡还有一丝希望,就要咬紧牙关扛下去,不放弃地推动下去。

如果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感受怕会是更深一些:问题再多,困难再多,也会形成一种盲目,假装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只是一如既往地撑下去,直到引起变化,打开一点点新局面,如此下去。

久而久之,便会对万事万物形成一种感觉:世上任何事物,大概都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在阻挠中前进,在怀疑中坚持,在矛盾中一致,在紊乱、重复、厌倦中一点一滴生长起来。

没有一帆风顺,没有绝对一致,没有理想主义,没有乌托邦。

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兴趣,我们的人际,那些一切看似正在耗损我们的事物,不要着急抱怨,不要着急摆脱,不要着急去寻觅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方式,因为一劳永逸是不存在的。

逃开一切去旅行一次,去大醉一场,去放纵一场,都只是暂时的,无法长存。

长存之物,必有阻挠,必有差异,必有怀疑,必有矛盾,必有紊乱和重复,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本质。

真正的英雄,便是看清了这一点,还能继续热爱它,还愿意耐心地理清它,去打一场长期战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