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1 缘起缘灭

孤独禅 作者:蒋婵琴 著


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与你相遇有缘的人都会自动出现。

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我对很多敷衍、不够诚恳的交际圈子向来缺乏耐心,亦不具备桌面一套、桌底一套周旋的场面功夫。那么,就索性做一个等缘而非攀缘的人。

“我是谁?”“将会遇见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精神成长而不断遇到。前者需要认清自己,后者则需要通过与他人的联结、碰撞,更好地看清另一个自己。在很多情况下,他人是一面镜子。

你要相信,时间久了,能够与你产生交集、融合并在你内心深处占有重要位置的人,终究不会太多。而向来喜欢热闹、左右逢源的人,多少都会遗忘或被遗忘,最终都会如同烟火盛放,过目即忘。若干的相处看上去似乎很美,但关系却更像路人、过客。这样的状况,若要形容,就好比心被伤透后的冷落,只能独自回味。

你还要相信,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与你相续有缘的人都会自动出现,而且你们在初识时,不会觉得生疏、别扭,而是仿佛前世在哪里遇见过。彼此间可以做到平等交流,坦诚对待,没有期许,而更多的是愿意给予祝福,让彼此的欢喜心溢于言表。人性的美好与光辉,就在你来我往的交谈中被情感点燃,让人心暖。

生活中的我,兴趣寡然,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也很少浏览网络,更像是一个不合时宜、落后于时代的人。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交际圈子也没有那么宽泛。在深圳,能见面的,也只是几个老友而已。很多时候,我们相聚没有目的,亦毫无所谓的意义。只是一起吃饭、聊天、谈谈有趣的事,却始终相看两不厌,令初识时的美好得以持续,这大概也是善缘的一种吧。

在北京,或许因为年岁渐长,或许是没有太多的欲望和心性使然,竟越来越不善于主动去完成一些属于交际范畴的内容。好的、合适的情感,一定是因缘相见、静水流深的。倘若出现,你惜缘、感恩就好。这些与你有相同气质和因缘之分的人,可能就是你此生需要遇见的人,自有其意义所在。

人与人之间的因缘之分,我更看重的是给过我一粒米或者一口水的人,而不是那些能长久保持关系或可以与之联结的人。主要是因为,前者是我生命中曾经给予过我光束和一念的人。与这样的人见面和说话,是自情感里开出的花朵,洁净、饱满、真实。反之,就无法维持关系里的善、真、美好,即便事后遗忘或被遗忘,亦是一件很自然、依旧值得感恩的事。毕竟情缘无常,有缘起就有缘灭,习惯、接受就好。

朋友应该是那种见面就很熟、不拘束,随和得让你如沐春风的人,而不是为了自己交际所需,或者扩大所谓的圈子,虚张声势,以他人之名来验证自己的排场和面子的人。对后面这种人来说,即便这张桌子人满为患,他也愿意挤在上面,图个热乎。事后,谁记得谁,谁被谁遗忘,对他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的事。

挤不进的圈子,硬是往里挤,挤得好,还可以挤出一点小空间;挤不好,心受损,还以为人家排挤你,所谓的自尊心就会受挫。总之,吃力不讨好。殊不知,待人接物,自有机缘,既不俯视,亦不仰视,才算是妥帖;能与之同坐,关系清淡,日渐情长,方算是美好。

然而,世界之大,交往种类极其繁多,需求、目的、存在感,无一不在你身边围绕。这时候,如何做到适当筛选和控制,就很能检验一个人是否具备清简、质朴、诚恳之心了。我所能排除并加以控制的,是那些看不到太多内涵所在、花样繁多的交际。对此,我向来疏离,能够保持一颗淡然之心。

现实生活中,我更热衷交往和对待的,是那些可以与自己产生联结的人。他们具备谦卑的心态,热爱生活,为人诚恳,态度端正,品格完善,气质独特,属于俗世烟火里的普通饮食男女,个性和内涵都体现于日常生活。他们是我愿意与之接近的一类人:遵循俗世里的道,无私,懂得爱和慈悲的重要;仿佛是尘埃里散发馥郁香味的植物,或者山谷里延绵的峰宇,伟岸而沉默。

这些美好的知遇值得被善待,可以见或者不见,但唯独无法被遗忘。作为情感交集的一种,因缘相会,微笑和慰藉,说话和拥抱,再见与相遇,都可以来得真实,并因稀少而珍贵。

我对很多敷衍、不够诚恳的交际圈子向来缺乏耐心,亦不具备桌面一套、桌底一套周旋的场面功夫。那么,就索性做一个等缘而非攀缘的人。在适宜的时间、地点出现的,便是最好的。彼此可以做到倾听、坦诚,所有观点、想法、态度都能在交谈中得以丰盈,获得凡尘俗世里盛开的情感之花。

所以,因缘而遇应该是生命情感中一枚珍贵的勋章,它能给予彼此滋养、恩泽和惜福的嘉赏。只能珍重,却始终无法被展示。

世间所有美好知遇,只因我们好好说过话

人性的复杂和幽微杂念,很多时候会通过语言得以呈现。

“这件事我可能没法完成,因为最近事情很多,分身乏术,你得再等我两天时间。”她回复别人的事情,总是可以很精准,没有太多拐弯抹角与模棱两可。答应的事情,即便一段时间没完成,大概等你将要忘了这件事情的时候,她总能给你一个回应,告诉你这件事情走到了哪一步,最终的结果大抵会怎样。

她算是低调的人,有点小羞涩,不善言辞。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会让人感受到自在、舒服,她有话就说,没话就保持沉默,也不觉得尴尬,反而能让你更加清醒地了解自己和对方。她通过说话传递出真实和不敷衍,属于真性情的人,这也是我喜欢、热衷与其交谈的人。

还有一种人,说话干脆,不拖拉,是便是,非便非,不答便不答,没有做作、矫情,也能做到为他人考虑。只是更多时候,他在说话前会保持对内心的觉察与忠实,没有太多热闹和虚妄,语言简洁,亦不会掺杂过多带有个人色彩的表达。所有的片面和不切实际,在他那里都会化为乌有。他表达自己的同时,亦能做到根据气氛和环境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尽量多地照顾他人的感受,没有太多口水与是非对错、野心或杂念干扰,似乎一切都来得那么妥帖和善意,将人性里的同理心与懂得做到了极致。

而有的人则不同,说话有如戏子搭台唱戏,青红皂白,从未间断。台上唱得比谁都好听,台下做得却比谁都要猥琐,说一套,做一套,很难表里如一。人前背后的三番五样,就像六月的天气,变得非常快。此刻在人前献媚,语言欢畅,背后不知会对你怎样刻薄,是非议论。语言在那个时候,就像是一粒精致包裹好的糖。信誓旦旦、心血来潮的时候,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事后你再提及此事,他可能会说,忘了——毫不觉得有何不妥之处,大抵是早已习惯了敷衍的说话方式。总之,人性的复杂和幽微杂念,很多时候会通过语言得以呈现。

还有一种人说话非常圆滑。比如,对某些人或事,即便他们不喜欢也可以说喜欢;即便没把握的事,可能为了拉拢你抑或其他原因,也会说保证完成。左右逢源,看不到人性的天真;反复无常,形成一套唯我独尊的自语体系和为人准则。他沉溺其中,即便有所自知,却早已无法爬出,似乎已经形成一种惯性。他保持着一种伪资产阶级的姿态抑或谄媚流俗的品行,混迹于江湖。他披着足够显眼的外套,摆出口若悬河的说话姿态,游走于圈里圈外,行走于自我的狭隘空间。如此这般,对于穿“龙袍”或戴着面具行走尘世的人,最为妥当的方式无疑就是相忘于江湖。

而真正具有好品格、真性情的人,从他眼神中传递出的真诚和周身透露出的温善气质,就可以感受到他言语之间交付出的真诚。不浮夸,不炫耀,亦不会随意敷衍人。于生活中,首先是做人,然后再做事及其他。所以,他多少会显得与众不同,有那么一点点不合时宜的味道。

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对于相遇和再见的人来说,彼此在一起,应该是说各自想说的话。没话找话或者只是为了迎合而说话,都是极其别扭的事。总之,人应该自然表露内心,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对于他人倾诉的话,聆听和观察就好,没必要有那么多对错善恶,抑或这样那样的价值判断。只有做到敞开和心灵透净,才可能让沟通更有效。

但凡不好好说话或者拒绝沟通的人,大抵与自己内心的自大和隐藏的自卑有关。比如,一个人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要是……是不是更好些呢?”另一人马上回击:“我就这样,你能把我怎样?我喜欢这样。”如此这般说话,显然是心被封闭了,这与性格里的缺陷,抑或与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有关。因为不懂如何沟通而表现出的不好好说话,最终伤人伤己。一个拒绝成长、即便年岁老去内心依旧无法成熟的人,显然,外人对他也是无能为力的。

最后,关于说话,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人总喜欢在某种热闹、拥挤的环境中靠不断交际来维系关系、地位、身份;需要不厌其烦地与他人对话,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他们总是那么高谈阔论、斗志昂扬,有观点但看不到诚意,说话也做不到简洁。

事实上,一个人只有在不需要迫于无奈与别人对话时,才会与自己对话,并进行反思、省醒,从而得到智慧。某种程度上,说话能折射出一个人对待人与事的真假与善恶。所以,有的人能说很多的话,且较为漂亮,但你却不知道他话语背后所隐藏的游戏规则。有的人说话即便不多,但每句话流露出的诚恳与真实,可以让人释然且愿意做到无私地相信与珍惜,并给予对方敬重。

尊重一切该尊重的人和事,便是尊重自己。这同样也可以用于说话本身。

不能放过自己,怎可评判别人

尽量不要对他人指点或者评判,除非你与他人有相同的经历与过往,能以同理心站在客观角度审视人与事。

深圳有两个于各自所在行业都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朋友,也就是所谓的“名人”。据说太有名了会招致很多人的嫉妒,所以在中国,做人、做事要低调点,低到尘埃里。若能做到“万人如海一身藏”,应该算是最好吧。

问题在于,那两个朋友颜值非常高——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有意思的是,他们还很“自恋”(如果一个人能自恋到可爱,显然已不是贬义)。所以,他们在公共平台发表言论时,偶尔会惹来一身脏水,泼在那里,怎么看都是不好的。

事实上,他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都是非常诚恳和谦卑的,他们眼神中总是透露出随和,看不到一丝做作和孤高。他们一个有北方人的实诚、洒脱,一个有南方人的细腻、温润。

然而,总是会有人对他们的习惯与生活说东道西,指点评判,猜疑、恶语、看不惯随时潜伏在他们周围,一些诽谤甚至有时候通过第三方的嘴传到他们的耳中。

好在,他们在渐渐习惯做一个“无我”状态的人,不回避,亦不解释,更不回击。有一次我问:“对那些向你发出不同声音,甚至侮辱的言语,你会介意吗?”“我不介意,因为不知道对方的初心和习惯。一个人靠近你的初心,可以处于厌恶状态,还可以是欢喜的状态。如果只是厌恶,再多解释和碰撞都没用,只会产生恶,而人与人之间应该尽量避免‘恶’的发生;若是欢喜,彼此间所传递出的一切也都应该发自内心,更不需要画蛇添足。”

那时候我不太明白,为什么相隔甚远的一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个不太熟悉的人评判、指点?后来,慢慢明白,可能有些人多少都会希望自己能成为他人眼中的那个“人”,所以,才会有这样那样、这种那种甚至不分青红皂白的所谓建议。但事实上,这些都是基于自我本能,不自觉地向外界反射出的某种“愤怒”与“不适”。

这种源自陌生人的越界和不了解所发出的声音,本质上是片面的、不客观的。就好像你在半山看到眼前的风景总是模糊不清,当你走到山顶,或许会发现另一种真相。而事实上,太多人没有这样的时间和耐心甚至智慧,对他人做出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评论。

他们过于踊跃地表达自己,抑或急迫地评判他人,甚至给人贴标签,总以为自己会因为对一件事情的评判显露出高格调。殊不知,最后干出来的是低格调的事。要知道,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一个不喜欢的人或者事的对立面,终究有一天,人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力。

也就是说,当甲对乙做出评判的时候,一切的界限模糊不清、制造口业都是不适当的。它的不适当在于,你对他人能了解多少?他人的人生体验、经历过往,你又能看见几多?事实上,你们只是熟悉的陌生人。

尽管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他人能如你所期待的走向发展,但稍有觉察便会发现,这时候的你多半开始沉迷于“以关注他人为企图、改变他人为兴趣,通过外界确定自己的意识和观点”。那么,此行为算不算是一种“自我虚弱”的表现呢,或者说是没有定力的表现?

一个人的注意力和思想,只有在对自我内在关注产生“定”的时候,才能生“慧”。只要我们用心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一般大智慧、通透者都是少发“高见”之人,因他们少言,所以没有废话;一般小聪明泛滥者都是喜欢“评判”之人,所以他们多言,喜欢泼脏水。前者通过自观走向智慧,后者则通过关注外在阻碍了内在发展。

如果你不是关注事物本身,总想牵扯其他外界是非对错,终究只是幻觉一场。而人最不应该的是对他人有所期待,从而忘了自我本性的存在与感受。

奥修说,你自己内在的本性都是一团漆黑,又如何去给予他人有效且具有实质意义的帮助呢?所以,尽量不要对他人指点或者评判,除非你与他人有着相同的经历与过往,能以同理心站在客观角度审视人与事。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言语可以释放一时的痛苦和不悦,当然可以自娱自乐,继续陶醉。如果你的行为不能为自己带来任何改变和提升,那么停止对一个陌生人的这样那样的评说,亦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容忍他人的缺陷与不完善,不应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每个人的生命形态不一样,展示给外界的状态亦会千变万化,如果可以,善与善的交集,总比恶与恶的碰撞要好。所以《圣经》上说,不要对人有论断。又说,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

一个人若能懂得如何更好地爱和宽恕,就不会无端对外界的人、事产生评判,去言说是非对错。我们可以敏感,但不需要做出评判。因为评判的注意力与聚焦点最终都会将自己挤入一个狭隘的境地,它像一个黑洞,会不断扩散,给自己带来痛苦与无力。攻击与不够客观,防卫与不足,这些都是障碍,是人性的缺憾与昏暗。

障碍最终暴露的是自己内心的不够柔软。而事实上,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为难自己,而非对他人进行评判。这种宣泄行为带来的是自我的对峙,也是对他人的怨怼。而这样的浪费和消耗,若用在自我构建、完善和丰富上,似乎更具能量和意义。

如果你真的不具备对外界的觉察力,那么你所有的评判,最终都会转嫁成自己的痛苦,抑或使自己沦为愤怒的奴隶。所以,当你只是看到一个人的横切面时,所有的越界和伤害,都是对自我认知的模糊与消磨。事实上,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诋毁和热闹都是不存在的。因为他知道,很多时候看似热闹的背后,不过是一场幻觉似的自我陶醉。

一个能够低头走路的人,可以通过关注自己提升能力;而评判他人是非对错的人,大抵总是希望通过关注他人,来消遣和浪费自己的时间。这里没有所谓的好或者不好,有的只是我们能否通过这些折射和观照,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人因为各自的成长背景、教育、习惯、性情不同,所以看待外界和他人的态度也会不同。只不过有的人会自以为是,口不择言地表达出来,喜欢一吐为快,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而有的人则不同,没有喜欢或不喜欢,只有有缘与无缘之分——无缘,可以不靠近,亦不关注;有缘,能走多远亦非自我所能控制,但却不会造成所谓的伤害。

一个人的是非对错,很多时候自己都难以判定,更何况他人。人生于世,不过光影斑驳、明暗分半,所有的评判大抵都应该交给时间和上帝。

与他人的关系是面镜子

未曾有过怨恨,宽恕定占上风;不曾有过妒忌,悲悯自会跟随……

很多时候,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实际上是一面镜子,可以映衬彼此内心的需索和境况,让所有微笑、眼泪、愤怒、妒忌、感恩、祝福、随喜……直接抵达心的源泉。

当你被妒忌时,说明你还不够低调;当你苛求他人如何如何时,是否该先要求自己;想得到他人慰藉时,想一想是否亦曾给过他人关照;他人过于傲慢,你是否已做到足够谦逊?他人脾气暴烈,你是否能温柔相待……舍弃,不计较,心若宽宏,无论什么问题都能得到化解。

如果无法先做好自己,那么,对他人的一切想法和态度都是妄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镜子,先照到的是自己,所有试图得到和要求的,亦应该先针对自己。当我们有恶念和抱怨时,首先应该省醒的是“我”。所谓“正己化人”,先明净自己,才可以去照亮和吸引他人。

佛家有言:“依报随着正报转。”“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唯心所现。”自己的心决定你与外界的一切关系,人应该跟随心的正念、觉知走。所以,他人的好或者不好,无非是自己的心正念或邪恶的问题,无关乎外界任何其他。如同眼前的花和树,心情好,你看一切都是好的,心情不好,它就是不顺眼的、丑的。心是我们对外的一面镜子,唯有改变我们自己,我们与外界的关系才会得以修正。

所以,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彼此被光折射显露出的通透,这给予我们信念,让我们发现人性中的美,亦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光。很多时候,我们无须了解太多,倘若懂得,便是慈悲;倘若无法做到悲悯,宽恕便已是布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多的破损和不完美,没有一颗足够容宽的心,情感就很容易恶化并因处理不当而崩盘。若能做到宽悯,就会使关系得到新的构建,对待问题也会有更妥善的处理方式。

若问题无法得到最终解决,不如击碎后重组,让关系得到新的修正和认可,消耗抛弃旧的,积蓄新的能量,重新开始。若能达到此境界,就会产生勇气和足够的自信及初心不忘的信念。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里的句子,不仅让人从中清晰感受到古圣先贤的一种心境,更能教人从中体味人与外物的关系。“射箭的方法,很像君子做人的道理。射不中靶心,就要反过来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好、功夫够不够。”谦卑、恭敬、省醒之心在这里得以体现。同理,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他人和外界,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和清晰起来。

有些关系容易毁灭,是因为你已经无法做到温暖地敞开与信任,所以自由与尊严就会被碾轧,沦落成贪婪的工具。比如,在爱人、爱己、爱万物的关系里应该寻求回归,而非在他人身上产生屈从、慕求的心理。

“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是知音——我未来的伴侣应该是这样的。若他稍做改变,再具备一些社会属性,我觉得我们一生都会牵连在一起。”“我看你们完全是两个无法融洽相处的独立个体,彼此急迫地表述自我,‘我’放其首,夹杂‘你’还需要改变些什么,由此掩饰自私。语句中的如果、判定、假设都是幻想。试试你们见识过彼此的自私、反复无常、缺陷、无趣后,还能接纳包容彼此,继续往前走吗?”

这段对话说明,任何亲密关系的开始仅有普世观念的爱显然是不够的。了解欣赏、接纳见证、独立相惜、分享关心、宽容不计较……应该是其关系开展的前提。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花一生的时间才能确定是否爱一个人。反之,想改变、控制、占有对方,提醒对方牺牲自我,此类态度往往会成为纠缠、碰撞、撕扯最终血肉模糊、两败俱伤的原因。

如果某种关系和情感带来相互损伤,只能说明双方缺乏定力,且极力寻求认同,或者抱有需索渴求的软弱心态。当我们获得内心的秩序与和谐后,一切试图打破的关系都会在更高的力量指导下获得嘉赏,从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果你需要,我随时可以放手,且心怀慈悲。你站在彼岸,我站在河边,水中的倒影是自己清晰的影子,只为愉悦自己。就好比我供养一盆花,撒下一粒种,拍下某种植物的果实,只为那一刻的欣赏和美。投入不是为了占有,拥有不是为了不放手;施恩莫望回报,付出只为内心坦荡、心如花开……单向的给予同样是一种无私、利他的行为。开出的花、结出的果、欢喜的物,如果你愿意,我乐意随时奉送。只因心怀感恩,喜乐同分享,并无其他。

你要相信,任何在妄想中的计较和追究都是内耗,只会让日子变得无趣。与其那样,不如用有趣的标准与人相处,不抱怨,不纠缠,不索取,不拉扯,如同两条线可以各自延伸,只需在某一点有交集即可。又或者说,与他人之间,要学会没有妄念打扰,不制造问题和麻烦。人应该试图消除一切负担与不必要的困扰,这样才可以走得远、看得轻。

儒家谈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里装有这一切,那么回报给你的也一定是欢喜如平常。未曾有过怨恨,宽恕定占上风;不曾有过妒忌,悲悯自会跟随;心怀感激,恩惠就是福报。

试图改变他人之前,先改变自己的心态

不再期许他人的改变,或许能更好地做到宽恕;懂得包容和理解的重要,你也就没有了失望。

“你为什么总是这样,说过多少次都不改?”

“你不能总是和×××一样,你应该有更高的价值追求,还应该改变些……”

这是我最近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听到的两对年轻人的对话,一个充满抱怨和焦虑,一个满怀期许。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眼睛里似乎都带着愤怒,晦涩又空洞无力。

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一块无名氏墓碑,上面的碑文已成为经典,流传至今。大意是,一个人年轻时梦想改变世界,暮年希望改变家庭,临终,发现所有改变都无法实现,恍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帮助和鼓励下,我也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改变国家、世界这样的理想和目标似乎过大,还是从实际说起吧。比如身边的人,我们总是希望他们能为自己做出改变和牺牲,典型的比如:“你爱我吗?”“爱。”“既然爱,为什么不为我改变些什么呢?从今以后,你必须要为我改变些什么。”

潜台词就是,我已经做得足够好,你需要做的是为我改变。在这样的关系和逻辑里,就极易出现抱怨和情绪失衡。比如,我们总是以为环境和他人给自己造成困顿和不安,对他人的改变充满期待,而不愿意从自身开刀,剖析自己是否做到了足够好——如果做不到,为什么又需要他人为自己改变呢?

人在不断成长变化的过程中,很多性格已经定型。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人生若不经历几番大起落,有反思、觉醒意识,很难做到真正的改变。因为人到一定年龄后,性格基本定型,而改变又是一件让人非常痛苦的事。若你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对方又不具备改变的条件与能力时,最终改来改去,可能消耗、折损的是彼此。更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改成你所期待的样子。

之所以说会期待,幻想会破灭,是因为人本身多少存有执念和虚妄,而且它会潜伏于你的内心,有意无意蒙蔽自我,并且扩散、演变为某种情绪。殊不知,这样的心念,实际上是为自己制造幻觉、痛苦。

你是否想过,希望光跟着自己的影子移动,河流按照既定路线流动,这一切显然是理想的要求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方是河流,你便是守在河边的沉稳大地;对方若为光,你便是随风舞动的婆娑树影;对方若为星,你便是衬托光亮的那一抹黑暗。如此,美与和谐才得以真实呈现。

对于一些既定的关系,我们会期待对方成为什么什么样子。当你的改造或改变是基于满足自我的目的,对方显然就成为附属,其中的苦痛你应该能体会得到。生活中,我们期待对方改变,大多是因为心绪摇摆不定,期待对方按我们自己的既定模式行走。我们说,只有心生爱意和慈悲,懂得才能发生。又或者,只有对方基于爱时,才得以与你和谐相处。

我们要能从遇见的人身上照见自己的灵魂,看到自己的匮缺,也照亮关系发展的方向。又或者,当我们能爱他人的缺点,并能通过他人明了我们自身的匮乏,加以不断修正时,就已经获得了内心优雅的笃定。人就是这样一步步认清自我。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想要改变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的心态。与其不断希望他人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还不如将那些浪费在啰唆和繁琐的要求、规则、条框上的时间利用起来,自己先改,先让自己拥有如山般伟岸的气度、如水般柔和的容量。如此,所有的不公就会在你心性不断得到扩展的状态中变得渺小,你才更容易接受一切,最终适应。

这样的适应里,带有宽恕的疗愈,让你的心在不断懂得中获得祥和,这也是人性的修炼。而你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自己,亦会以不同的方式重新看待他人。而且,你也会发现,再也没有什么比总是期待他人改变更痛苦的了。

重要的是,改变自己,会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而不再期许他人的改变,或许能更好地做到宽容;懂得包容和理解的重要,你也就没有了失望。

所以,对于太多人和事,最好不要抱有过多的期待。接受每一件事情的真相,亦欣赏每一个人的本真面目。又或者,除你自己之外,不要企图改变任何人,不论好还是坏。

你只需要经常问自己,我是否已经做到了足够好?若没有,是否愿意努力先将自我改变?

你的老友有几个

我们的一生,需要怎样丰沛的情谊……才能维系经历漫漫岁月后老友相叙的清欢?

“年纪越大,就越需要老朋友。”这是一句电影独白,让人印象深刻。“老朋友”,一个“老”字饱含了多少真挚与珍贵的情感,其中洁净、忠诚的情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因为爱的匮乏和情感的枯涸,以及人与人之间边界的不清,使得一些关系多停留于表面,或是流于敷衍以后分道扬镳的江湖“情谊”。

“不想和他们交朋友,土得出洋相。”这话出自一个八十年代末出生的孩子之口。我问他怎样界定朋友,他说:“不隐瞒欺骗,不仰视或俯视,不轻言丢失彼此,肝胆相照一生,有精神和灵魂上的默契,患难之交而非酒肉朋友。这需要机缘还要明白其意义,更需要自我修炼。”

相比“七〇后”的人来说,“八〇后”甚至更年轻一代的人,他们在对待朋友的方式上似乎更直接、干脆,有豪情,又在乎某种“缘”。

年少轻薄过后,总算明白一种感情背后所要负载的担当与责任,因此总会多几分敬畏,不会轻易抑或草率地去付出感情。情感一旦无私给予对方,必定是用心了解后的坚如磐石,静水流深。

我向来认为,过于浓烈的情感需要得到控制。于我而言,生活中固定相聚的老友,未必有过多的言语和激昂的表达方式。他们年长于我,知道彼此内心的历史。这些情感的延续让我看到因缘际遇的善良与诚恳。我待他们始终亲近并充满无限敬意。丰沛的感情需要心的容器盛载。我之所以努力去维系,是因为知道无论自己遭受何种境遇,他们都始终待我如初见。更重要的是,他们人性中散发的美好与光亮,某种程度上也会成为我内心的力量,让我心存感恩。即便我们一年见面寥寥几次,问候也屈指可数。

他们被安放于内心深处某一角落里,不常想起却也不会轻易忘记。如果我们未曾相交、相知,我又如何能收获如此真实而清晰的感受呢?

人的热情多发生在那几个老友身上,似乎有种闭塞或自我隐匿的味道,时间久了也就日渐习惯并成为一种享受。矜持不如自然来得真实。友情的维持多来自日积月累的无私与丰沛。或许因为如此,过于热烈、桌面功夫十足的情感方式不属于我。

至于节假日,汹涌、一窝蜂地复制问候,利用他人来制造表面热闹,通过表面言行来获得“友谊”以填补私欲所求的这些人,我们习惯上也将其称之为“朋友”。桌面上的高谈阔论、聚会时的炫耀与展示、这样或那样的敷衍、附和,由此构建心照不宣的氛围。回头一看,似乎很美、很舒适,可一旦断裂出现,真相与矛盾也就会呈现。各种谎言、迷惑与不安,成为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在我看来,随着年岁渐长,就越难交到通透的朋友,因此也就越发缺乏某种主动性。朋友向来无关乎名利或权力高低,只关乎道义及信任,更无须要求太多。交友以尊重他人为原则,一切随缘。朋友能经得起岁月推敲,即便世事变迁、人世沉浮,依旧能互不遗弃。如此,人之一生能得几个屈指可数的老友就好。

人一生中,值得交付的情感,不过是几段而已。想想我们遇见的人出现,消失,不辞而别,从不间断,无须解释和说明。人有时也会因为自我满足和需求而目的不纯,比如只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与重要,而不认真对待情感,最终放弃或被放弃,都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情感应如秋菊淡然散幽香,抑或如栀子花洁白无瑕。

一次,朋友问我:“我们的一生,需要怎样丰沛的情谊、善意知会的懂得与和善,才能维系经历漫漫岁月后老友相叙的清欢?”我说:“这需要独自承担了寂寞后内心所暗涌的恩慈与觉照,爱与无私。清淡交谈,生死观照,明澈如镜,足够映照内心。不相互依赖,不是各自的偶像,却温润充沛无比,能够为之担当生死,并为其付出有效的力量与真情。”这种力量与真情足够映衬出一个人生命的厚度、慈悲与单纯。交朋友比走入婚姻更需要缘分,很多人来来走走,分分合合,不辞而别,如同过客了无音讯,最终失联。

百川归于大海,蝴蝶飞至花开。越年长就越发珍惜友谊。

岁月检验初心,珍重缘于彼此的不演戏。因缘播下的种子会成长,即便风霜掠过,依然有你热情及无私的陪伴,患难之处,真情依旧。我看重和珍惜的老友仅仅如此。

距离产生美

人与人之间的遇见、分离,自有机缘。唯有自控和节制的情感才能成全彼此的珍重和长久。

年少时在故乡小城,听一档广播,谈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集模式,“人与人如两只冬天依偎的刺猬。距离太近,容易刺痛彼此的身体;太远,又无法相互取暖。既能相互取暖亦不刺痛彼此,唯一且最为明智的选择就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我记得的只是大概,拿人和刺猬相比较似乎不太妥帖,但形象的比喻有点意思。

二十年过去,这段话再被倒腾出来,因为恰好看到弘一法师的“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这句话。两者都是阐述人与人之间情感维系的距离与界限问题,只不过一个生动通俗,一个诗意睿智。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的情感,由于人情绪的不可控和自我界限不清,本来好好的一段关系,弄到最后,却仿佛一个瓷器被摔破,只有碎片满地,伤痕累累。

我们发现一个普遍而有趣的现象:一开始,打得火热,像瓶罐里的蜂蜜浓情蜜意,说了几句话,就感慨相见恨晚;聊了几回天,就觉得这辈子的关系好像已扯不断,必须牵绊在一起了。但因为不懂得怎么控制,最终硬是把一段关系搞得狼藉满地,最后四面楚歌,撕破脸皮,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诸如此类,无论是出于利益,抑或所谓盲目的感情,最终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否具备占有他人的能力。说更直白点,这样的关系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自私。这样说,是因为类似的情感,往往带有明显的需索特征,他们一方面希望关系长久,另一方面却又因自我认知有限、界限不清,而使得情感最终破灭。

看看一行禅师是怎么解释这种现象的:自我界限不清楚可以获得想象、虚假的温情,可以控制他人,当然这种控制感也是想象的、虚假的。需要这种控制感的原因是,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不太自信,他不能肯定别人会对他好,所以需要控制他人的态度,唯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感到有信心一点。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缺乏界限和距离的情感难以长久,这种情感会因为关系的不笃定,而被复杂的人性所破坏。唯有自控和节制的情感才能长久。好的、有趣的情感大抵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遇见、分离,自有机缘。

人性的微妙与复杂之处在于,很多时候人前背后翻云覆雨,变脸如变天。你永远不知道此刻在面前温柔和悦的人,转身离开后,又是怎样的一副嘴脸。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远比剧本来得有戏剧感。太多你侬我侬,在不久后,却会因点滴小事立刻翻脸转为怨恨。

我向来不喜欢敷衍式的寒暄和有野心的交际,因为其中有太多的目的不纯抑或无以交付的诚恳与坦荡。我喜欢那些相处笃深、敦厚和真挚的交往情愫,人们彼此真诚,相互敬重、欣赏和爱慕。随时可以告诉对方,想要什么以及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若做不到,彼此理解就好。不存在身份界定及无端的消磨。

而人的情感也会在这样的交往和清谈中得以持续并获得长久的欢愉,同时留下内心的淡定和清欢。在所有的关系里,保持适度的分寸才能获得持续的温暖和安全。若即若离,心里装着彼此,在需要的时候,能随时感应。这样的安全和温暖,因为距离和自我界限清楚,而使得感情更深厚、稳定、持续,没有虚幻,值得交付。

此温暖和安全因为建立在自己身上,所以牢固坚实。而那种忽视距离和自我边界的情感,迟早会对彼此造成伤害。这无关冷漠,亦无关傲慢及任何不客观的其他因素。

一次有读者给我留言:松柏类树木是植物中活得最长久的,柏树叶子扁平,长得非常缓慢,却能活几百几千年。我觉得自己就像柏树,对人对物对感情,都热得很慢。人的感情应该亦如柏树一样。真正深厚持久的感情,都是在岁月中一点点慢慢建立起来的。我觉得她的观点有某种冷静的客观与理性。我同她一样,对一开始打得火热、自我界限模糊、对情感毫无恭敬之心或者对谁都热乎得没有距离及边界的人,始终有疏离感。

“世界是一座桥梁,你可以跨过它,但不要在其上建房。若渴望一时,便会渴望一世。”这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我们可以爱、信任、关怀,但需要距离和界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