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封信

家书里的大学:一位保送北大读研生的成长历程 作者:王宝玉,王毅 著


第二封信

不躲避麻烦,实现计划

妈妈:

近来身体可好?因为疏忽,好久未给您写信,十分抱歉。

最近一个月是上大学后最繁忙的一个月,各种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纷纷启动,课程也不似开始时那般清闲。我已经有两个星期没能上晚自习,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虽然有充实的感觉,但不能长时间学习,心里总感到不安。

现在,大学生活的全部细节已经基本清晰,开学时的很多问题也得到解决(有些问题已经不是问题)。我渐渐发现大学生活的一些社会属性,比如,参加的社团,已经不像高中那样有老师的参与和指导,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之间直接的领导关系,也就是说“领导”不再先天地高于我们。一些学生的官腔和官僚作风就让我感到很好笑,说什么“想要升职的机会有很多,大家不用着急”,“要服从领导”。想一想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如此。不过,这也确实达到我的目的:了解社会。我不能说我天生就厌恶这些东西,但只参加一次宣传部例会,我就有了排斥心理

对于我自己,现在有一个无奈的问题。我很“善于”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比如,在课堂上我总是发言,而且言论奇特;在英语角,因为我口语很突出,所以很抢眼,因而认识很多人(英语系女同学)。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现在还看不出什么问题,但从长远看呢?

学习方面,你们说我有些急躁,以致得病。其实并非如此。我的学习状况一直不太理想,不系统,最近好些。但是大量的活动使我不能像高中那样投入大部分精力去安排学习计划,我的完美主义想法又使我的计划极其复杂,又不肯放弃,这个矛盾还得在磨合中解决,我并不急。我只是不躲避麻烦地实践我的计划,现在已经有些眉目。比如,为了应付繁多的活动,我的活动计划安排表已经有了系统,可以开始良性循环;英语单词的背诵也正在形成系统。我现在很满足,反倒是担心自己由于外在赋予的优越感加上这满足感,我会变得骄傲,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方向。

老妈,你对我关于化装舞会的建议我尽力采纳,不过你也太浪漫了~—~。

生活上几乎没有问题,除了这点小病,不要太过担心。

很高兴把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与妈妈畅谈,这个时候,妈妈真像是我的朋友。

儿子

2004.10.28

生 日 快 乐

儿子:

暖手炉和热水器寄给你,你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暖手炉加电的时候你不要离开,因为时间长了,插头就老化。热水器也是,水不要放得太满,水开了后立即倒到暖壶里,以保证水温。总之,用电器的时候不要离开,最好晚上在寝室的时候再用,安全第一,切记!切记!

今天是11月3日,再过14天,就是你19岁生日了。这是你第一次不在爸爸妈妈跟前,独立过生日。妈妈提前祝你生日快乐!希望你的生命永远像19年前你出生的时候那样高亢、嘹亮、不同凡响。

儿子,你说妈妈永远是你的朋友,说得太对了,是最好的朋友。有条件,给妈妈回封信,妈妈希望知道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生活细节,所有的细节我都很感兴趣。当然,是在你有时间的时候,不忙的时候。

妈妈

2004.11.3

  1. 事实证明,如果你的目标是学术研究的话,学生会的活动并不是大学生活必需的一部分。

第三封信

把当教授作为目标

妈妈:

最近北京天气突然变暖,真是出乎意料,加上没有风,简直像早春一样。我的生活也和明媚的阳光一样,一片光明。

寝室已经来暖气,温度还挺高呢,不用担心。

我在几天前递交入党申请书,我认为入党对我将来的工作和人生会有更大的激励作用。目前,我把成为教授当做我的目标。

我终于从解剖老师的教导中找到最好的语言来描述我的性格特点:爆发力强,耐力差。比如像早起这种事,虽然看上去需要很大意志,但对我来说真的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在那一瞬间,我的“爆发力”能使我暂时地忽略懒惰,一跃而起。但这并不代表我的意志力强,因为它不需要耐力。像高中学习,之所以我成绩不稳定,就是因为我时而用“爆发力”好好学习一阵子,但因为没有“耐力”,总是有一部分知识我掌握得不好。每次考试,如果所考的知识点是我在用“爆发力”时学的,我就能答好;如果不是,成绩就不理想。

我的灵感特别多,但是深究的话就会出现没有什么可说的情况。这和我的性格缺陷也有一定的关系。针对这种弱点,我想光说要有耐力是不够的,应该更实际一点。我想我应该多寻找起点,这样可以多引发我的“爆发力”,虽然这样会造成以前那种“光说不练”,只想方法而忽略实干的情况。实际上,我在高中研究的学习方法很多都暗中指向我的性格缺点。比如“每天都是一个起点”、“要有耐性”等,只是没有自觉地、明确地指出自己的缺点。现在我认识到这是一个充满矛盾(既是缺点也是优点,而且已经成为我性格的一种特点)并且相当难改的缺点,但是我会继续摸索改正的途径

因为病已经大为改观,我已经开始恢复晨练。为加强我的篮球能力,我在锻炼中以短跑为主,为保持良好心态,我还坚持打太极拳。我会努力坚持的。

前面说的和解剖老师的对话真是很有意思。老师上课点名说我“有一些好学生的通病:浮。应该脚踏实地,把知识弄准确,不能‘不求甚解’”。因为他从其他老师听说我一些事情(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特地“点点”我。我下课后找老师交谈一下,想知道老师对我有什么教导,还顺便问一下如果我的志向是当教授,应该怎样对待解剖课。

我的解剖老师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他指明两点:第一,无论将来学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严谨的态度都很重要。好学生总是反应很快,但“不求甚解”,工作上肯定不行。第二,第一遍的学习是相当特殊的。无论学习什么,在第一遍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学会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就会一通百通,学习其他学科时就能更高效地自习,这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他的话有一定局限性,但我还是相当受启发

第一,他的话把我从“梦”中唤醒。我潜在地认为哲学教授是一个懒惰职业,对学习都是强调理解,我应该多涉猎,单纯地扩大知识面。现在我明白,哲学家的严谨态度某种程度上比自然科学家还强。他们也是通过种种学习锻炼出掌握准确知识的能力后,才能发挥各自天才的设想,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第二,我确实应该从现在开始锻炼读书能力。以后的路绝大部分都要在读书中度过,那么是否能够高效、准确地掌握一本书实在太重要了。以后我要有意识地锻炼理解文章含义的能力。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培养的能力。和老师的对话真的是受益匪浅。

既然爸爸已经同意我的购书计划,我会尽快开始购买,我也会安排相应的计划来阅读书籍。

现在我规范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活,决定将解剖、生理课的预习和复习全部划到星期天完成,平日做英语、锻炼、读书等更重要、更需要积累的学习。放心,我不会因此而使成绩受到影响,并且我将再缩短和寝友聊天的时间并减少因为出入宿舍和自习室所浪费的时间。一切有待实践检验。

我生日和五个寝友在食堂聚餐,花费90多元钱。泽宇哥哥送给我一个很好的蛋糕(有点奢侈的那种),替我谢谢大姨妈和哥哥。

今天,我在北大和高中女同学G一起听一堂社会学课,还一块吃晚饭,谈得挺投机。我顺便将所有哲学课和历史课课程表抄下来,以后就去听课。我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生理老师说,大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大二就要努力。我现在一定要多接触,大概地了解我的兴奋点所在,为将来做好准备。另外,在社会学课堂上,我问老师几个关于农村民主制度改革和中国户籍制度的问题,觉得社会学在社区政治(区别于社会政治)方面的知识挺有意思,我觉得我对政治挺有兴趣。我还发现北大学生问的问题还是比较教条,问的都是像高中那样抠字眼的细节。他们的意识水平没有我高。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我能够坚持每周都写论文的话(北大大一的学生就开始以论文和实践作为作业,真羡慕),我想买一台电脑是有必要的。

附:以后这些话还是用电话沟通吧,要不然打字真是太累了。

祝妈妈永远年轻!

爱你的儿子

2004.11.18

不要搞政治

亲爱的儿子:

你说你对政治挺有兴趣,其实,每个男人对政治都有兴趣。男人就是政治动物,但妈妈不希望你搞政治。你有那么好的思想内涵,做个思想家、哲学家、心理学家都不错,不要搞什么政治。说到底,我们家是平民,以不涉足政治为好,还是离政治远一点。可能你会笑妈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无论如何,平民的儿子,搞政治是没有前途的!

爱你的妈妈

2004.11.23

  1. 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对于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非常重要,也可以避免制定千篇一律、不适合自己的计划。我并不是一个很有耐力的人,所以用长时间做一件事情对我来说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所以无论读书、学习我都尽量做到集中突破。比如三天只读一本书,其他的什么都不做;再比如归纳关于弗洛伊德的知识,我用一天时间搜索所有资料,再用两天时间只去了解弗洛伊德,不仅仅包括读书,还包括归纳、总结和复习,还画了结构图以方便记忆。这样当三天过后,在我的耐性消失之前,我已经对弗洛伊德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2. 我的感觉是,了解自己是一件长期、复杂的工作,完全刻意将自己看做是一个实验品。而了解自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无论是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还是制定学习方法,了解自己都是第一步。
  3. 小的时候可能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某个课程,但是在大学可能就不应该这么“任性”了。一开始我觉得这位老师并不是很喜欢我,但是在交谈之后才知道他是非常喜欢我的,只不过他表达他喜欢的方式就是要求得更严格,并且他也是通过对我的这种态度来检验我的品性——是否能够虚心接受意见,否则,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这一点启发我,尊重老师是从老师那里学得更多知识的保证。所以以后无论哪一门课程,我都保持对老师的尊重,而这也让我受益匪浅。
  4. 我大一花了很多时间出去听课,这对我确定自己的方向、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与其他环境的差异(教育资源等)有很大的帮助。从总体上来看,虽然确定人生目标是一件非常重要、不可草率处之的事情,但是如果耗费太多时间,那么人生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就会被白白浪费,所以在大一期间尽量扩展自己的视野,以确定未来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