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1)

欧阳修诗词 作者:刘扬忠 注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1)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2)

山浦转帆迷向背(3),夜江看斗辨西东(4)

滮田渐下云间雁(5),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6),远来犹喜及秋风。

【注释】

(1)真州:宋代州名,即今江苏仪征。大江:长江。 (2)杳霭:远处的云气。 (3)山浦:靠水的山脚。 (4)斗:北斗星。 (5)滮(biāo)田:充满水的田。滮,水流的样子。 (6)莼(chún)菜鲈鱼:这是用晋人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美食的典故。《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评析】

这首七律是仁宗景祐三年(1036)七月欧阳修贬官夷陵途中,乘船航行于真州江面上时所作。这一年五月间,政治改革家范仲淹因上书言事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知饶州。仲淹政治上的同道和好友余靖、尹洙、欧阳修激于义愤,起来向朝廷抗争,也相继被贬谪出京。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距范仲淹被贬才十天。他离开汴京后,从水路出发,七月中旬到达真州,住了十多天,然后乘船溯大江西上。诗即作于初出真州的船上。诗人着意描写江面上的秋景,是为了排遣贬谪途中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追求精神的解脱。所以前两联景中含情,境界幽寂而苍莽,以旅途之迷茫来反映抒情主人公心情之迷茫。后两联则笔势振起,写自己摆脱了孤独和忧伤,寻觅到了精神的慰藉。云雁之飞下水田,江枫之映日而丹,都是在暗示作者心情渐趋开朗。尾联秋风莼鲈之典的活用,更是表明诗人已经得到了精神的慰藉。此诗写得平易流畅,纡徐不迫,风格颇似其文。清人宋长白在论证欧阳修“诗似其文”时,即举本篇“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一联为例,谓其“纡徐不迫,雅似其文境矣”(《柳亭诗话》卷二十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