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苏轼诗词选 作者: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辛丑是嘉祐六年(1061)。这时作者初任凤翔(今属陕西)判官,前去到职。他的弟弟苏辙送他到郑州(州字疑衍)西门(当时开封城门之一,即西门,亦称郑门,即通向郑州州门,说见沈钦韩《苏诗查注补正》)。辙,字子由,宋代散文家,与兄齐名,人称“大苏小苏”。

  1. 醉兀兀:犹如说醉醺醺地。这句是说:没有饮酒,为什么醉醺醺?形容别时不舍的心境。
  2. 是说心已跟随着回去。
  3. 归人:指辙。庭闱:父母的居处。这时作者的父亲洵留在京都,奉命修礼书。苏辙本已被任商州推官,没有去到职,奏请留京侍父。
  4. 要有别:总会有离别。
  5. 畴昔:往时。
  6. 唐诗人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作者往日读到这两句诗时,受到很深的感动,曾与他的弟弟辙有共同偕隐之约。所以他的诗里,屡有夜雨对床的话头,如“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他年夜雨独伤神”;“对床定悠悠,今夜雨萧瑟”等等。这类话头,在苏辙的诗里也常出现。
  7. 此意:即上注夜雨对床——共同偕隐之志。看诗末作者自注可知。
  8. 苦爱:过爱、十分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