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灯谜源流

黔山文虎:一本教人猜谜、制迷,引人入迷的书 作者:胡德怀 编


汉字,即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与宝贵的智慧财富依靠汉字得以保存。汉字为中国社会的推动、发展,中华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汉语独特的一字多义和一词多义,及其特有的方块字偏旁部首,催生了谜语。所以,谜语是民族的,又是在世界民族文化中独一无二的。

灯谜,即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故又叫灯虎,也叫文虎。猜灯谜又叫“射灯虎”。谜语来源于民间口头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其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廋词”。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民间十分流行。

灯谜多属文义谜,所以谜界习惯上把文义谜称作灯谜。

我们常说,京剧、国画、书法和灯谜是中华文化的“国粹”。这是因为,它们是数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无可替代的特色,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座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百花园中,灯谜又可称得上一枝夺目的奇葩。说它奇,是因为它极为简约的独特结构形式——短短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就足以成为一条完整的灯谜,而其内涵便可包容大千世界;说它奇,更因为它所具有的唯一性的文化特质。除了使用汉文字的人群及地域外,难以寻觅它的踪影。灯谜是依据汉语言文字特有的音、形、义的多变、互变、互义创造出来的文化娱乐活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文字能有如此丰富的变化。可以说,由于汉文化底蕴极深,对其没有足够程度的认识和掌握,确实难以在灯谜活动中登堂入奥,享受其陶情怡志、开拓智力的无穷快乐。

在我们沉浸于灯谜的魅力与猜谜乐趣的时候,我们会想,“谜”是如何产生的呢?人类为了生存,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生存条件,总是在不断地探索周围事物,寻求未知事物(现象)的答案。可以说,求知、好奇,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随着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对世界认知能力的提高,一些人开始尝试通过形象的描绘,生动曲折的语言来传达自己所认识的事物,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而其他人也很乐意剥开其描述中“回互其辞,使人昏迷”的外衣,寻求隐匿的答案,以博取共同的愉悦。这大概就是最初谜语的产生了。

从人类起源、语言的出现与丰富,到对世界由浅而深的认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谜语究竟出现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哪个节点,已无从考证。但它一定是求知欲与语言表达能力相结合的产物。从它一出现起,就因它传播知识,丰富生活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在口耳相传中发展。人类的思维能力是沿着相同的规律发展的,谜语当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谜语的出现时间及其构成形式肯定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们这里的谜源探索,是从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发展规律来考虑的,是对最先从民间产生的简单谜语的推想,并未见诸文字记载。现代的灯谜研究者都认为,“谜语源于古代属臣对帝王的讽谏而又不敢直言时的需要,往往用一些把真意隐藏起来的故事或典故,以启发或喻示当权者,这种被史书称为‘隐爷的故事,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谜语。”“‘谜语爷这个词,出现得较晚。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认为:‘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爷他认定谜语作为专有名词是在魏代出现并得到公认的。”(刘锡成《中国当代灯谜艺术家大辞典序》)谜家陆滋源先生在《中华灯谜研究》中亦提出:“隐意语言,在民间流传较长时期,而后被官方采纳应用于军国大事才被史书记载下来。到了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隐语爷这个词了。”从这些表述可见,从“隐语”(包括廋辞、廋隐等)到“谜语”的概念都已是有文字记载,有国家、统治者阶层出现以后的事了,这与纯粹在民间生产、生活中产生,借口耳相传的“谜”产生的源头似乎还是有些差距,甚至差得甚远。不过,由于缺乏文字依据,无法再往上追根溯源,因而只能以古人的记载为准。从刘勰《文心雕龙》所述“谜语”一词的出现算起,中国谜语的出现,也有近两千年历史了。实际上,“谜语”几乎从产生起,就在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民间口头创作,口头传播的“民间谜语”,包括古代“属臣、谏士”为帝王谏言献计创作的隐语廋辞。二是后来的文人雅士在此基础上根据汉文字特点制作的“文义”谜。

民间谜语从一开始出现起,似乎就循着自己的路子前进——紧紧抓住谜底事物的特征,用质朴详尽或谐隐的语言多方面进行描述,以生动形象逼出谜底。而官场特有的隐意语言谜,亦是如此。这时的谜语基本上都是以事物为谜底(隐语谜隐事,民间谜隐物),故称事物谜。随历史发展,“文义谜”出现并迅速发展成熟,但民间事物谜依然传承不绝,至今为群众所喜爱。

文义谜是从谜语中演化出的独立的一支,它的出现较事物谜晚。文义谜是古代文人根据汉文字的形、音、义三者之间有着很奇妙的相互关系而创造的,即:汉字有一字多义、多音;多字同义、同音;字的笔画稍有增减或结构位置变化,又可能变成其他字、义、音等特点。这种神奇繁复的变化,给文人雅士提供了制作谜语新的天地,于是从字谜开始的文义谜大量涌现,成为谜语艺术另一种更有文化品味的形式。文义谜出现之后,文人雅士喜欢将其抄录于纸条,贴于壁上,让人猜底赏玩,因其很有难度,猜谜犹如上山打虎,故将文义谜称为“文虎”,猜谜则戏称为“射虎”。据文字记载,宋代开始,谜条已张贴于元宵观灯的灯笼之上,至明代更已成习俗。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记载了这一盛况:“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前后张灯五夜。……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谜与灯相映成趣,让赏灯者得到更多乐趣,文义谜便被称为“灯谜”,猜灯谜时大家共同商揣,“疑义相与析”,其乐融融,故也称为“商灯”。

文义谜的异军突起,为中国谜语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灯谜猜射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民间谜语所涉及的“物”。由字谜起,灯谜的谜目(猜射范围)不断扩大,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内容。时至于今,古老的灯谜更是与时俱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能量。

(刘之侠 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