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救时要议》序

陈虬集 作者:胡珠生 编


《救时要议》序

(1892年12月)

学者生孔子后,皆称儒术,自秦汉来,未之敢异。而太史公《论六家要旨》独曰:“儒者博而寡要”,果何说也?盖儒道其常而子权其变,故诸子之功救变与六经同。譬之于医:儒为粱肉,子为药石,无病而服药石,与病而强粱肉,人必无生矣!孔子曰:“学在四夷”,犹信。荀子曰:“法后王”,岂非以时哉!时也者,如四方、八位、十二节、二十四度,各有教令,顺逆存亡,皆意当为之消息,焉可慢也!

国家自通商以来,局又大变,华夷杂处,巧力相尚,有未可概以儒术治者。则诸子近法亦将有取焉。夫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邪;良马期于千里,不期乎骥骜。循表而导溺,契舟以求剑,自谓能法古,不知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乌在其能儒也!抚时感事,因掇其要,为《救时要议》一卷,备借箸者他日刍荛之采焉。

时光绪十八年岁次壬辰冬月,陈虬志三书于瑞安城东之蛰庐。

〔按〕《救时要议》系作者继《经世博议》后提出的变法维新政治纲领,删繁举要,且多有《博议》中未曾提到或未曾阐发之处,实为作者紧密结合实际的经世之学的不朽之作。此序录自《治平通议》卷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