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译者序 对生活说“好”——觉醒的第三条道路

回归生命的本源 作者:[美] 马克·尼波 著;胡馨 译


译者序 对生活说“好”——觉醒的第三条道路

我们总是走得太累了,才想起可以让自己歇息;总是走到没有出路,才想起打开心灵地图。

我遇到马克·尼波的这本《回归生命的本源》的时候,正处在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就在那半年前,我在哈佛大学充满热情地投身了五年的职位消失了,被迫失业的我刚刚开始懵懂地接纳这个打击,也许这是我的命运给我的一个新机会。就在那时,我遇到了马克·尼波。

这位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精神导师、纽约时报排行榜畅销书作家、杰出的哲学家与诗人,在早年无名期间,曾经罹患癌症,又因此被当时供职的大学解雇。在生与死的边缘、在丧失的恐惧和痛苦中,他修炼出来一套面对未知、全然投入生命的生活哲学,实现了禅般的喜乐平静与澄明。站在他的身边,我感受到这个曾经饱经风霜、敏感而深刻的老人,竟像孩童一般明朗,像春风一样柔软,像夏天的湖水一般喜悦。

心灵地图

拿到尼波的《回归生命的本源》让我如获至宝,这就是一份我们可以随身携带的心灵地图。难怪此书被“灵性与修行”平台网站评为“2014年最佳修行著作”。

在这本书中,尼波告诉我们:

就在我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刻,路障成为我们前进的道路。破裂的门能透露屋外的阳光,破碎的心能让世界进来。就像摔裂的果子引来歌唱的鸟儿一样,我们破碎了的规划,引来了天使,因为我们一度隐藏的内核终于被摔开了,露出甜蜜的内在。于是,我们就这样获得了成长。

他尖锐地指出:

我们会常想,等我挨过这段困难的日子、当我不再软弱、当我病好了、头不疼了或不再忧伤的时候,我就会强大起来,就会找到自己的根本。但是生活教给我的恰恰是正好相反的过程。正是因为我们摔倒了,才有机会去触及万物的根本。没错,摔痛会让我们惧怕,我们也会想马上爬起来。但是不管我们想从哪里进入生活,不管我们在哪里跌倒,我们其实是被指引着抵达此处的。从物理的、超自然的、灵性的或情感的角度讲,我们都有机会去感知自己脚下的大地。当我们站稳脚根,就会感受到身体中那股生命的脉动,这个时刻,我们就开始感知到万事万物的根本所在。

“我们其实是被指引着抵达此处的”——这就是这份心灵地图的核心。到底我们“抵达此处”有着怎样的深意,到底这次旅途的终点是什么呢?是“身体中那股生命的脉动”,因为那是我们连接“万事万物的根本所在”。这就是回归生命本源的实质。因此,生活的实质其实不在于我们外在的经历是什么,而在于我们是否体验到了生命的脉动。

而这是一个重要的修行法门。

觉醒的第三条道路

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境况,也许有些情况足够让你停下一切,突破旧有的观念,开始探索灵魂使命、实现人生转折。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没有条件去停下或放下,我们必须闷着头,继续向前:穿过拥堵的交通去学校接孩子;喝完药后闭上眼睛,等待着卧床的自己慢慢恢复或等着新一波的疼痛再次袭来;交稿后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回复,等等。在这些让人不得不耐心等待的生活长河中,我们没有时间去冥想,也没有机会放下一切去选择生命的新篇章。

在这种情况下,觉醒意味着什么?觉醒又怎样实现呢?

尼波指出:

我们大部分人受到的教育是,如果我们努力工作,如果谨小慎微、不犯错误,我们就能破解生活的密码,不会再遇到麻烦。尽管这些教诲在某种程度上有用,但人生在世的道理却并非如此。从一开始,我们就必须紧紧地追随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富有活力的事物,从此,丰富的体验就会滚滚向我们涌来,我们会不断地遭遇苏醒与沉睡、躁动和平静、喜悦与痛苦。我们的目标其实并不是要消灭这些状况,而是从那个鲜活的根本出发,驾驭我们的生命之舟……觉醒的第一个功课就是敞开我们的心灵,这样我们才能直面生活的贻赠,而只有直面应对,珍藏在心灵深处的真理才能得以显现,这也是灵性的真理。实现开启的第一步,就是不断地放下身上的包袱,对生活的赠予说:“好”。

对生活说“好”,无论苦乐与动静。在接纳和投入中,我们成为生命活力的信徒,而“灵性的真理”,也就在我们活起来的时候得以显现。尼波这种超脱二元对立,回归生命本源的哲学就指向了我们获得喜乐澄明的关键。

生活自有一种神秘性掩藏在琐事的面纱之后,生命自有一种动力,将在全然中获得释放。当生命活力与神秘性相碰撞,产生的就必然是人灵性的浮现与升扬,也许不亚于灵性大师在冥想中实现的洞见,或那些遭受濒死体验而实现的灵魂觉醒。我们可以将这样一种升扬称为觉醒的第三条道路。

精进就是回归

当我们雄心勃勃、激情勃发的时候,可能都不会看得上这样一个答案:我们其实我们哪儿也没去。而当我们看尽世间百态、尝试尽所有指南窍门之后而筋疲力尽、走投无路的时候,也许才会愿意停下来,倾听关于答案就在我们内心的智慧。而这,才是统领我们生命本质的大智慧。《回归生命的本源》所指向的就是这样一种回归之旅,有一种来自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命本源的辉煌,尼波将这种辉煌称为那个“真实的世界”,他说:

不管我们多么努力,也无法脱离存在或乘坐梦想飞升天外。当我们被善良或受苦开启,我们就会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深刻认识到,我们已经抵达那个“真实的世界”,儿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深深地爱着这个生活。

“深深地爱着这个生活”就是我们精进的重要功课。

怎样做呢?尤其是当生活中往往充满着不如意的时候?在这本书中,尼波探讨了勇气、臣服、接纳、当下心、本真、感受、觉察与爱的修炼。比如,他说:

当时我无处可逃,只能退到当下里。当下不管多么令人痛苦,由于其确定性,反而让人无比平静。没有人能够戳破它或将其拿走。当下就那样简简单单地带着光存在于此。于是,那个出于绝望而非智慧的我,开始努力在每一个闪光的当下时刻中获取平静:从一个当下时刻,再到下一个当下。我卑微而惊奇地发现,原来,每一个当下时刻都是进入头脑澄明的入口,而这种澄明其实就蕴藏于世间万物之中。我还发现,每一个时刻都蕴藏着一克永恒的真理,一旦我们不去拒抗当下的体验,生命之河的闸门就会缓缓开启,我们就可以投身于一直准备好将我们托起的生命之河之中。

尼波风格的魅力

也许,这些似乎是很多智者、导师告诉过我们的大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到了尼波的书里,为什么却能让我们有恍然大悟、耳目一新的感受呢?

尼波从病痛中崛起,从丧失中走出,带着对生命力的感悟、对生命神秘性的好奇与惊喜,能从日常的小事和生活中的感悟入手,用神话、禅机、个人故事等,来传达这样一个在世修行的智慧。书中没有说教,充满诗意;没有傲慢,充满温情和开诚布公。比如,你常会看到类似精妙的比喻:

大部分乐器都是中空的,因为不空,就无法产生音乐。吉他和弦乐器都是中空的,鼓是空的,笛子也是空的。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必须空,才能产生音乐。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乐器,经历将我们的内在掏空,这样我们的灵魂之音才能得以释放。

所以,打开他的书,请不要像读一个人生成长的自助书那样期待清晰的框架和条理,也不要以为你找到的是标着尺码的修行指南。尼波说,“故事是一个永世留传的秘方。它们是一瓶瓶神秘的仙丹蜜露,蕴藏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选择,让我们从中体味智慧。”因此,在这本书中,你看到的不是枯燥的分析和框架,而是在个人经历、禅机故事、神话传说或历史的诉说中提炼出的洞见和联想。每个章节看似是一篇篇独立的散文,但全书贯穿起来前后呼应,反复强化,将什么是我们生命的本源、如何回归以及如何在每日生活中修炼传授得如火纯青。这也许就是这部修行书的独特性所在,也是诗人和哲人尼波的独特撼人魅力所在。

如果你在寻找一个能让你开窍的生命成长指南,不妨试试这本书。

我读马克·尼波会上瘾。

读他的书是那种浸泡的过程,是一个仪式。感受他诗意的语言和灵性洞见的冲刷,不在乎学到了哪些新的理论框架或新的思维方式(尽管字字珠玑),或学到什么可以用来向人炫耀的引语(尽管不胜枚举),这些都不重要。正如当你把脚趾插进海滩的细沙,感受海浪的冲刷的时候,你不需要去想海水中是否有足够的矿物质滋养你的身体,也不会在乎你是在哪个著名的海滨圣地,值得让亲朋好友羡慕。你只知道,海浪的冲刷让你舒适无比,让你感到与无限神秘的世界相连,让你感到一种内在灵性的滋养和提升。读马克·尼波的感觉就是如此。

《回归生命的本源》,读这本书是一种仪式、一次滋养、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转化。合上书页后,我感到更优雅、更敏感、更感恩生活、更热爱生命。

这就足够了。

在床头放一本马克·尼波,让它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为你的灵魂提供疗愈与升华。

胡馨

波士顿,2015年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