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二问 天香楼的故事该不该删

红楼五百问 作者:王家惠


第八十二问 天香楼的故事该不该删

从脂批看,天香楼故事是曹雪芹听了别人的话,为了维护可卿的面子而删去的。可是曹雪芹又做了一种似乎很巧的处理,一是在字面上稍加逗露,比如特写在天香楼请道士打醮洗业,写两个丫头异乎寻常的举动,写荣府人听到可卿死讯,“无不赞叹”(通行本做“无不纳罕”)。同时,他又通过脂砚之批,把这个事情点出来,实际是不写之写。应该说这在小说创作上面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他把正文与批语有机结合起来,把批语作为小说情节的一个必要补充来处理,所谓“空谷传音”之法。

可是,尽管这样,也留下许多难以圆满的破绽。首先是秦可卿在病成那样的情况下,能否到天香楼做什么事情。其次是她在隐情曝露之后,有没有可能自杀。可卿与熙凤有同亦有异,相异之处就在于可卿比熙凤有全局观念,有维护整个家族的整体意识。从她魂托凤姐一节来看,她很清醒地知道贾家覆灭是难以避免的宿命,可是她在难以避免的宿命面前,仍要想出补救办法来为贾家苟延残喘。从这一点来看,她不可能自杀,因为她若自杀,无异自承与贾珍确有尴尬之事,她一死或许可洗清白,贾珍可就陷入尴尬的境地,再怎么掩饰也难掩尽众人耳目,仅从这一点来看,她也不会自杀。以她的聪明才智,会想出妥当的办法加以遮饰,这对于贾家整体有利,她是一个在体制之内,在男性话语之中生活的女性。

从这点来看,曹雪芹把天香楼故事删去很有道理,别人不劝说他也会删去。

然而,从整个小说结构来看,秦可卿是在元妃省亲之前死的第一个十二钗中的人物,她是作为王熙凤的参照系来处理的。曹雪芹写人写事喜欢两两相对,这与诗歌中的对仗有直接关系。秦可卿恰恰是王熙凤的对照,就像诗歌中的出句与对句,楹联中的上联与下联,两个人的故事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什么故事?一个有关男性与女性的故事。秦可卿屈从于男性话语,最终被这个话语系统活活杀死。王熙凤则相反,她是男性话语系统的反叛,她敢于挺身而出,对男人实施报复。她才不管什么家族、整体,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典范。她和秦可卿一样,知道贾府这条船早晚要沉没,因此听到可卿托梦之言便当时感觉“心胸大快,十分敬畏”。但是秦可卿是为贾氏家族预备一条逃生的小船,她却是为自己预备一条逃生的小船,她疯狂一般聚敛财富,攒梯己钱,目的全在于此。她深知秦可卿是死于男人之手,因此当贾瑞刚露端倪,她的杀心便起。整治贾瑞,不仅仅为了证实她的清白,最重要的恐怕是对全体男人实施报复,因此在整治过程当中才那样狠毒彻底,到最后也丝毫不手软。她在花园里送走贾瑞之后,来到天香楼,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凤姐儿立起身来,望楼下一看,说:‘爷们都往哪去了?’傍边一个婆子道:‘爷们才到凝曦轩,带了打十番的那里吃酒去了。’凤姐儿说道:‘在这里不便宜,背地里又不知干什么去了!’尤氏笑道:‘那里都像你这么正经人呢!’”这是在天香楼,凤姐说这话就有了别种意义,她知道男人们没有一个好东西,这更让她坚定了报复的决心。尤氏那句话也不是寻常笑语,她知道焦大之骂把凤姐儿捎了进去,她也许还知道其他的事情,她说凤姐正经,实际上是在笑嘲。她对于男人们的所做所为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可是凤姐不,她回去之后就演了一出好戏给众人看,那就是狠狠地收拾贾瑞。当她把贾瑞活活整死之时,与此对照,秦可卿却是在天香楼让男人治死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对比,两种女人,两种态度,两种结局,一目了然。

从这个角度说,天香楼的故事又不能删。删了,情节就不完整了,人物也不丰满了,思想意义亦大为减弱。

总之,对于可卿之死的处理,表现了曹雪芹修改过程中一种犹疑、不确定的状态,这是没有处理完,当然更没有处理好的一节,是没有打磨干净的毛坯。由于秦可卿的故事不完整,王熙凤作为女权运动先驱者的形象遭致淹没,贾瑞的故事也显出突兀、孤悬,人们只看到熙凤的狠毒,却看不到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