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

犹太警察工会 作者:迈克尔·夏邦,Michael,Chabon 著,陈震 译


8

条子酒吧正如其名,两个主人以前都是做条子的,里面也总是充斥着条子的唧唧歪歪和流言蜚语。它从不打烊,也从来不缺不当班的条子聚在橡木吧台前。当你想痛骂局里刚交给你狗屎任务的头儿时,你不在条子酒吧,就在去条子酒吧的路上。这种塞满了条子的酒吧兰兹曼和波克只想躲远点。接着他们走过“马尼拉珍珠”,虽然菲律宾式中国甜甜圈上面的闪亮糖霜在向他们招手,两人还是抵住了诱惑。之后他们接连绕开了“什那尔”“卡林斯基”“内航道”和“纽约客烧烤”——这几家店都是条子、消防员,还有医护人员的老去处,现在时候尚早,它们大都还没开门。

兰兹曼和波克耸着肩膀抵抗寒冷,匆匆赶路。他俩个头一大一小,不时撞到一起,从嘴里吐出的气体升腾缠绕,融入锡特卡老城区的浓雾中。一股股浓雾缠绕着街道,模糊了车灯与霓虹,遮住了海港,在大衣翻领和帽子顶部留下点点银色珠光。

“‘纽约客烧烤’里人很少,”波克说,“去那里比较好。”

“有次我在这家店看到了塔巴奇尼克。”

“我很肯定塔巴奇尼克不会去偷你的秘密武器图纸,梅耶。”

兰兹曼还真希望自己拥有“死亡射线”或“心灵控制光束”发射器的图纸,可以动摇美国决策者的意志,让美国人真正敬畏神,延缓犹太人被流放的命运,一年、十年,甚至是一百年。

兰兹曼和波克决定勇敢地面对阴沉沉的“头版”餐馆。那里供应的牛奶有凝块,咖啡有如锡特卡特区总医院灌肠造影用的钡剂。他俩走进“头版”,一眼就看到了邓尼斯·布瑞南,这老头穿着卡其裤,坐在吧台前摇摇欲坠的酒吧椅上。自从《新闻报》破产、《锡特卡托格报》搬到机场附近的新大楼后,这个前新闻从业人员的据点就被他们抛弃了。不过,为了追求财富与荣耀,布瑞南离开锡特卡也已有好长一段时间,应该是最近有什么风把他吹了回来。看来可以打包票没人跟他说过:“头版”已经名存实亡了。

“现在走已经来不及了,”波克说,“那王八蛋看到我们了。”

有那么一会儿,兰兹曼不能确定那王八蛋是否看到了他们,因为布瑞南背对着门,且在读一份美国大报的证券版。这家大报在锡特卡设有分社,设立人就是布瑞南,这是他休长假出去闯荡之前的事。兰兹曼扭过头,一把抓住波克的大衣,硬把拍档朝外面拉。他忽然想到一个谈话的好地方,不用担心被别人听到,或许还能吃点东西。

“谢梅茨警探,请留步。”

“迟了一步。”兰兹曼只好认栽。

他转过身,望向布瑞南。老头的头很大,没戴帽子也没穿大衣,领带被风吹得甩到了脖子后,一双鞋写满了辛酸。粗花呢西装的肘部打了补丁,看上去像是肉汤泼上去留下的污迹。面颊的胡子该刮了,头发也该上点蜡了。看起来邓尼斯·布瑞南这些年混得不太好。

“你看那白鬼子的脑袋,像是有自己的大气层,”兰兹曼说,“甚至还有冰冠。”

“这人的头真大。”

“每次见到那颗大头,我都为他的脖子感到难过。”

“也许我该出手扶一把,加点支撑。”

布瑞南举起他宛如幼虫般的苍白手指,眨了眨他的小眼睛(眼珠是蓝色的,眼白的颜色像是脱脂牛奶),习惯性地苦笑了一下。他们都站到了本·梅蒙街上,布瑞南在他俩四英尺开外。

“我不会再给你们带来威胁,像以前那样,我向你保证,谢梅茨警探。”记者布瑞南操着无比蹩脚的意第绪语急促地说道,“植物体内的汁液保持着愤怒,所以它们成熟,常保鲜绿。”

布瑞南大学时的专业是德语,此外他还跟学校里一些自命不凡的德国老头学过意第绪语,曾有人形容他讲起意第绪语来“就像加了脚注的香肠食谱”。这个老酒鬼的气质与拥有漫长黎明和雨季的锡特卡格格不入。和许多警探与记者一样,他喜欢装神,总是故意表现得冷漠、迟钝,实际上就是只蠢驴。对于他曾在锡特卡轰动一时,最惊讶的恐怕就是他自己。

“您别生气,警探,我刚才是假装没看到你们。这冷清的破地方,除了因为我在外很久,老板已经忘记了我的信用状态外,还有一个好处是看不到记者。我知道,我曾有过好运气,但终归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没人急着要跟你算账,布瑞南,”兰兹曼说,“你应该是安全的。”

布瑞南看起来很受伤。这个巨头异教徒,有着一颗敏感的灵魂,悉心记下轻蔑,奋力对抗嘲讽。他拐弯抹角的说话方式让自己讲的每句话都成了笑话,却让他更渴望别人的认真对待。

“邓尼斯·J.布瑞南,”波克说,“又来锡特卡做搅屎棍了?”

“自作孽啊,谢梅茨警探,自作孽。”

不言而喻。被一家全国性的大报或电视台派到千里之外的锡特卡分部,一定是对他的无能或失败的惩罚。布瑞南重返锡特卡,怕是闯了什么大祸。

“这就是他们把你打发走的原因吧,布瑞南。”波克的语气严肃,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味。他的眼里发着寒光,嘴里嚼着不存在的绿箭口香糖、海豹油或布瑞南心脏区的软骨突,“自作自受。”

“警探,我抛下一杯糟糕的咖啡和一位无论如何都拿不出什么像样情报的线人,来到这儿忍受您可能爆发的怒火,其动机是有的。”

“布瑞南,拜托,你讲美语成吗?”波克说,“你他妈到底想要干吗?”

“我要新闻,”布瑞南说,“还能是什么?而且我知道,想从你们口里撬出新闻,就得先摒弃前嫌。二位请记住了,”他一讲回自己的母语,就像掌上了永不停靠的“飞翔的荷兰人”号的舵柄,“我无意消除或收回什么,要打要骂就冲我这颗大脑袋来吧,拜托,我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有凭有据、分厘不差,我对它们百分之百负责。不过我也不妨告诉你,那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在我口中留下了苦涩的滋味。”

“是在你屁眼中留下了吧?”兰兹曼的眉头舒开了,“你大概已经得到报应了。”

布瑞南的情绪有点狂乱,兰兹曼感觉这异教徒可能太久没直抒胸臆了,而他想从波克身上得到的也并不止是新闻而已。

“当然,那件事对我所谓的事业大有帮助,至少在那几年是,它使我得以离开这鬼地方——请原谅我这么说,然后先后去了洛杉矶、盐湖城和堪萨斯城,”说到这几个城市时,他的声音一个比一个低,一个比一个柔,看来他的境况也是每况愈下,“最后是华盛顿州的斯波坎。我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给您和您的家人带来了痛苦和伤害,警探。在这里,我真诚地向您道歉,希望您能接受。”

现在的锡特卡执政当局当年首度赢得选举后,邓尼斯·J.布瑞南在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谨慎且详尽地披露了赫茨·谢梅茨任职联邦调查局四十年来的不法行为,包括贪污腐败、渎职侵权与违宪欺民。地区反情报计划戛然而止,相关业务也转移到其他部门,赫茨舅舅悻悻退休、颜面扫地。头一篇报道刊登后,兰兹曼虽然对内容毫不惊讶,但还是有两天下不了床。他舅舅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都有严重问题,这一点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兰兹曼更是再清楚不过。但是,若你想知道一个小毛孩为什么长大后会当条子,看看他的家族里有没有条子吧。赫茨就是做了再多错事,他也是侄儿心目中的偶像,聪明、坚强、坚持、耐心、有条不紊、充满信念。舅舅急功近利、脾气暴躁、行事神秘的特质最终没能让他成为英雄,但他本质上也绝不是一个坏条子。

“我会温和地跟你说的,邓尼斯,”波克说,“因为你说得对,你工作努力,是个不错的写手,而且还是唯一一个能让我的拍档看起来像衣服架子的人。操你妈的!”

布瑞南点了点头。“我就知道您会这么说。”他用美语回答,看起来非常伤感。

“我父亲是个操他妈的遁世者,”波克说,“他就像是被压在原木下的蘑菇,蠼螋之类的小虫在他身边爬来爬去。没错,他是做过罪大恶极的事,但那是为了犹太人的福祉而做的。而且你他妈知道吗?他说得没错,你看他下台后,我们现在都他妈的要完蛋了。”

“天哪,谢梅茨,这话我真不爱听。你怎么会觉得你们犹太人现在走投无路跟我写的文章有关?甚至还是我的文章导致的?他妈的,唉,算了。”

“好吧,”兰兹曼边说边再次抓住波克的衣袖,“我们走。”

“嘿,嗯,好吧。对了,你们要去哪里?去干吗?”

“打击犯罪而已,”兰兹曼说,“跟你以前搞我舅舅时一样。”

一旦卸下心理包袱,布瑞南的猎犬本能就冒了出来。他的嗅觉异常灵敏,即便兰兹曼与波克现在和他隔着一条街,或是隔着一块玻璃,他也能嗅出他们今天身上不同寻常的气味。也许他方才放低姿态道歉,就是为了这时能用美语直言不讳地发问:

“谁死了?”

“一个穷途末路的犹太佬,”波克告诉他,“被狗咬死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