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走进张烈鹏的文学家园

最好的风景 作者:张烈鹏


序言 走进张烈鹏的文学家园

徐岳

深秋时节,我最杰出的弟子——青年作家领袖王晓璇,从外地返回长安。就在大雁塔下、曲江柳前的茶馆,他向我推介了安徽霍邱籍作家张烈鹏的作品。

其时,大雁与暮云齐飞,萧疏的鼓声伴随着梵音而来。我戴上了老花眼镜,品着龙井茶水,欣然地翻阅着飘香的书稿。

张烈鹏君,是王晓璇的乡党,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1967年出生。与少小离家求学,而后功成名就的王晓璇有所不同的是,张烈鹏从未离开过霍邱这片土地。

1981年秋天,少年张烈鹏从贫苦的农家老屋进入霍邱师范学习。1984年秋天,他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了霍邱的龙潭中学教书,在那里度过了七年的教师生涯。

1988年秋天,教师张烈鹏发表了生平的第一篇诗歌《九月与你》。后来,因为他经常在省、市级报纸、刊物上发表通讯和文学作品,得到了霍邱县县委领导的欣赏。

1991年秋天,上级的一纸调令,把教师张烈鹏从小镇学校调到了霍邱县委机关。二十载的光阴匆匆流去,他已经从青年步入中年,精通文学之余,对工作认真负责,职位也已经几番升迁。但是,这么长的时间里,唯一不变的,是他那颗痴爱文学的心灵。

痴人张烈鹏在经年累月的政府公案写作之余,坚持不懈,辛勤创作文学作品,精心建造属于自己的文学家园。他的诗歌、散文、评论,时常出现在报刊和网络媒体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位痴人张烈鹏和他的文学家园了。

想要走进张烈鹏的文学家园,就必须先要到达他的故乡;想要解读张烈鹏的诗文创作,就必须先要熟谙他故乡的历史。

被陈忠实赞为艺术天才的青年作家王晓璇,曾经向我详细描绘过霍邱的风貌:霍邱县,位于安徽西部,处在安徽与河南两省的交界地带,背靠大别山,面临淮河水。巍峨绵延的大别山,孕育着无尽的宝藏;滔滔不绝的淮河水,滋养出了霍邱的特产:芡实、沣虾、白鹅、银鱼和美酒佳酿。县境内更有水门塘、城西湖、八卦泉等逶迤环抱,藏风聚气,真可以称得上是风水形胜之地。

霍邱县,古时属于蓼国。“蓼”是一种草本之物,早见于《诗经》中的名句“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蓼国临近荆楚都城,也许是受到了喜爱谈鬼放歌的荆楚先民的影响,蓼国内也兴起了一股写辞作赋、吟诗咏文之风。这股风气越来越浓厚,历经了三千年,历久而弥新。

常言道,“北雄南秀”。北方中原文化雄浑,南方荆楚文化秀丽;北方大地常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的豪放慷慨,南方荆楚时有“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目极千里兮,伤心悲”之类的婉约清雅。

而位处淮河南北分界线上的霍邱,却成功地吸取了南北方文化的精华,既有北方中原的大气磅礴,又有南方荆楚的娴静秀美。所以,这里出才子,也出佳人;出文官,也出武将;出饱学鸿儒,也出英雄豪杰。

近百年来,从霍邱出发,走向全国的乡党们有:红军高级将领李特,开国将军陶勇、杨国夫、汪家道等,文艺家台静农、蒋光慈、韦素园、李霁野、韦丛芜、王冶秋、李何林、徐贵祥、王晓璇等等。

但是,作家张烈鹏却没有出走。他一直守护着他的故乡,他把他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这片土地,他痴痴地爱着霍邱。霍邱,既是他现实的故乡,又是他精神的故乡。

对于故乡的眷恋、对于故乡的礼赞、对于乡愁的况味,在作家张烈鹏的文学家园中,始终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可以这么说,张氏最好的作品,都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故乡,就没有他的创作。

请看他的散文《小城》《想念老屋》《想念炊烟》《老宅上的树》《童年的味道》《卖炮仗》《当蒲扇和火盆成为往事》《母亲的泪水》《岳父的背影》,没有一篇不和故乡的人、物、事产生联系。他与故乡魂梦相依,割舍不断。作家张烈鹏对故乡的爱,爱得深沉。正是这份深沉而浓烈的情感,成就了张烈鹏的创作,也成就了他的文学家园。

读懂了张烈鹏的故乡,也就等于找到了进入他文学家园的钥匙。由此,那座风景秀美、姹紫嫣红的文学家园,向我们敞开了大门。

张烈鹏的散文,不是大散文,也不是学者散文,而是小散文,是美文。文章既不故作深沉,也不炫示知识,而是平心静气,娓娓道来。

张烈鹏惯于在繁复庞杂的大生活、大社会里面,截取一点点原料,加上自己的感官体验、所思所想,写成一篇篇散文。所以,他的散文作品,大多精致短小、文笔细腻,却又不乏隽永之句,读起来轻松愉悦、余香满口。

印象深刻的,是张烈鹏的那篇《头发》,里面有这样的话语:“即使再完美的黑发,最终的结局都还是要化为白发。只是智者总会抓住满头黑发时的分分秒秒,竭尽全力干事创业,以免在白发苍苍时空留遗恨和悲切。”

张烈鹏写故乡,写风景,写亲人,写旧事。其中感人至深的,还是他的那些饱含真情的小文章。《想念老屋》,是对往昔生活的怀念;《难忘小花猪》,是对生命的珍爱;《亲情如山》,是对舅爷的追忆;《母亲的泪水》,是对母爱的感恩和歌颂。他将真挚而澎湃的情感,用简约、节制的文笔表达出来,惜墨如金,风格静美深沉,并且达到了一种以少胜多、引人遐思的文学境界。

从韦素园的散文《春雨》,到张烈鹏的《春雷》;从鲁彦的散文《雪》,到张烈鹏的《又见大雪》;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到张烈鹏的《岳父的背影》;从柯蓝的散文《爬壁藤树》,到张烈鹏的《老宅上的树》,对比阅读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张烈鹏的散文小作已经表现出了大家风范。

走出了张烈鹏的文学家园,临行之际,颇有感叹。张烈鹏君,从教师,到公仆,再到作家,一路走来,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对文学的绝对忠诚,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当然,作家张烈鹏还会重新收拾行装,奔赴另一个全新的旅程。在朝霞和落日之间,在春雨和冬雪之中,触发心灵的感动,创造瑰丽的篇章。而那些有关霍邱故乡的作品,则可以作为他进入当代文学史册的通行证。

(徐岳,1939年生于陕西岐山,著名作家、评论家、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延河》文学月刊主编。著有小说集《小门长》、散文集《十七岁那年》、长篇传记文学《任超传》《胡星元传》等,作品多次获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