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意境的创造与传情达意

格律诗写作自学教程 作者:杨祥雨 著


第二编 格律诗写作基本能力的养成

第五章 意境的创造与传情达意

第18讲 意境和意境的创造

◎学习目标:意境和意境的创造

◎学习重点:创造意境

◎学习方法:学·悟·用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包括情和景(或物、事)两种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则是手段,写景是为了抒情。景离开了情,就失去生命;而情又需通过一定的景(或物、事)来表现。情和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定的意境,就能使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境界,即作者描写的景物。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远影、碧空、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接抒发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这就是意境。诗里的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实相生。意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如在眼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实境”;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结构原理。

诗歌意境的创造,不单纯是艺术技巧的问题,它更重要的是诗人的生活积累和思想境界的问题。如果诗人没有大量生动的生活素材,对所表现的景物缺乏创作激情,对生活缺乏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就不可能有什么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也就不可能创造出那种深邃感人的意境来。诗歌意境的创造,即是情与景的结合,大致有三种方法:

一是即景述怀,直抒胸臆

例如: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白日依山尽”,写无限的西,“黄河入海流”,写无限的东,这东西之间的距离是广阔的,胸间非常开阔。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更具体而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下方的黄河涛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诗句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之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写高,高了还要高,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

总之,诗四句,写了横的距离,又写了纵的空间,便织成了一个立体,这是个场景宏伟,气吞山河的立体。其意境雄阔,意气风发,咫尺之间而能给人以千里万里之感,读后令人眼界开阔,襟臆浩荡,从中汲取到向上的精神力量。

《登鹳雀楼》的意境雄阔与诗人气吞寰宇的襟抱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王之涣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心振奋,使他具有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时代精神和恢弘的政治气度。有了包举宇内的大气度,诗人才会挥遣自如,神思泉涌。

二是寓情于景,使人心领神会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严维这首七绝是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作者是怎样创造诗的意境呢?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点明当时送行的地点在丹阳(今属江苏)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诗人内心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

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友人韦参军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这一句写望中所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伫足在江边长时间地遥望着,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

这首绝句妙语连珠,寓情于景,使人心领神会。它既能把淳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做到辞有尽而意不尽。

三是感性体验,引入意境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质朴,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说明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季。“秋”字为入韵倒置句末。以“秋”字形容月色的美,正应了秋高气爽,月色皎洁的自然规律,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进入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平羌江在峨眉山的东北部,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无论河水怎样流动,“水中月”也不会随之流走,月随水流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观月的也顺水而去。因此这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示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第三句中人物出现了,他正连夜从清溪驿站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刚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此诗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歌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旅行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没有更具体的景物刻画,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成为诗情的诱导物。诗境中处处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处处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意境妙入化工。

第19讲 传情达意的种类

◎学习目标:传情达意的种类

◎学习重点:以情观景、虚实相济、涂抹色彩、以动写静

◎学习方法:赋客观以生命,给人活力

文学的基本特征是用形象反映思想感情,用意境来传情达意。剧本、小说一类,通常以人象来反映思想感情;诗歌、散文一类,则通常以物象来反映思想感情。透视各种形象反映,意境的传情达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以情观景

何谓以情观景?这一知识点的讨论,要结合心理学的理论作解释方能说得清楚。

在心理学还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对共鸣现象的解释往往停留在直观的经验性猜测中,大都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近代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科学地解释共鸣现象提供了初步的基础。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通过大量的心理实验证明,人的心理是由各种功能先天地(读轻声de)构成的动力系统,他称之为心理图式。这种图式具有在实践中(人与外物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解、自我变化的特征。人在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图式所作出的反应同时兼有顺应与同化这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贯穿于反应的全过程。顺应是主体尽量使自己的心理图式适应外物的客观必然性,是被动的;同化是主体尽量用自己的心理图式去改造、包容、吸收外物,使之适应于人的目的性,是能动的。人的需求、欲望、情感等因素在人对外物的同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