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我以我心荐轩辕

影坛骄子:谢晋传 作者:陶丽 等著


第二章 我以我心荐轩辕

一代有一代的艺术,一代也有一代的艺术家。也许谢晋注定是为他如此热爱的中华大地而生的,所以要用他的眼、用他的头脑、用他的才华,来看、来观察、来记录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所以,从《鸡毛信》开始,谢晋的时代拉开了序幕,中华大地上的人肯定是忘不了谢晋了——他总是有佳作问世,总是有让人为之喜极而笑、悲极而泣、感极而叹的人生大制作问世……

1949—1965年被后人称为“17年”。在这17年中,中国的国力突飞猛进,相应地各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意气风发的谢晋

这1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迎来春天的17年,也是谢晋的17年。在电影界里,从初露头角到如日中天,他的事业蒸蒸日上。

1.初露头角

但凡说到《鸡毛信》就娓娓道来的人,大多是20世纪50—70年代出生的,用现在的说法,就是50后、60后和70后的人。《鸡毛信》的制作班底从现在看来依然当得起“豪华”二字。原著是解放区作家华山,编剧张骏祥,导演石挥,副导演谢晋。《鸡毛信》的主题是解放区的儿童团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敌人作斗争,表现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日——即使是尚在垂髫之龄的儿童都投入了这场战争。谢晋的电影作品类型多样,现在的人们熟悉的有女性系列、体育系列等。不过谢晋也有儿童影片,数量虽不多,内容却很新颖,视角也很独特。除了这部《鸡毛信》,谢晋在很多年后还将有儿童片《啊!摇篮》《启明星》问世。谢晋爱生活、爱人,也爱孩子,对《鸡毛信》的主角海娃的扮演者蔡元元,当时的谢晋倾注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帮助他入戏。

《鸡毛信》是谢晋较早的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电影。众所周知,谢晋的电影类型较多、风格亦多变,随着他对人生和社会体验的增长而不断提升,儿童片也不例外。若干年后,谢晋的儿童片在表现力度和技法上会棒得多,如《啊!摇篮》。但初展身手的《鸡毛信》也赢得了观众,特别是少年儿童观众的好感。

《鸡毛信》的剧情走的是我国传统小说一波三折的结构路线:

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舒适饰演)是民兵中队长,12岁的儿子海娃(蔡元元饰演)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头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逼迫他带路去龙门村。

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却再次被敌人抓住。于是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敌人知道中计,开枪打伤海娃。千钧一发之际,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八路军根据鸡毛信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

《鸡毛信》所得的评价极好——“新中国儿童电影的经典之作!”“如果说20世纪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电影,60年代的《小兵张嘎》走向了难以超越的高峰,那么其发端则是50年代中诞生的《鸡毛信》。”

的确,现今许多生于上世纪中叶以后的人,只要说起革命题材的儿童片,最为津津乐道的,不外乎《鸡毛信》《小兵张嘎》以及《闪闪的红星》等几部影片。作为取材精当、讲述故事曲折动人、拍摄较早又影响较大的红色经典儿童片,《鸡毛信》《小兵张嘎》和《闪闪的红星》适时地给上个世纪50—70年代的人带去了革命的热情和艺术的营养,至今余热犹在。而《鸡毛信》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优势不仅仅来自它较早的创作时间,而且还有石挥和谢晋的导演才华。

《鸡毛信》剧照

当然,好的影片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自1952年9月接受拍摄任务后,不但《鸡毛信》剧本四易其稿,剧组还面临着更多棘手的问题。

首先,由谁来执导?有着“话剧皇帝”美称的石挥是20世纪40—50年代杰出的影、剧双栖演员和导演。制片主任是新中国建国后与他一起从香港回到大陆的顾也鲁,也是一位集演、导、制片于一身的著名演艺界人士。初出茅庐的谢晋遇到这两个搭档,给他的成长带来了又一次积极的影响。顾也鲁回忆当时为事业、为电影倾情投入的岁月时,这么评价石挥:“他是个‘夜神仙’,写分镜剧本都在晚上。我和他谈拍摄计划,常常要在半夜12点以后去他家聊。”又说:“石挥很能吃苦。拍外景时,常常在祠堂里打地铺,在北京拍戏的时候我们还睡过草地。在艺术上,他决不马虎。比如拍收割高粱,他要真割一大片庄稼。”顾也鲁总结说,石挥是他最欣赏的男演员。石挥常跟他讲的那句“生活上不怕苦,艺术上我负责”,也让他一直铭记在心。顾也鲁说的是石挥,不过很显然,用这些语言来描述谢晋也并无不妥,或者说,谢晋日后的许多做派,我们似乎在石挥导演身上找到了源头,多少可以发现谢晋的“生猛”和石挥很像,也或者说,谢晋是和怎样的艺术家在一起奋斗、相互影响而人以群分的。

其次,小演员急需敲定。在这儿,我们要提及影视界很有故事的一对兄弟——蔡安安、蔡元元。石挥和谢晋起初让哥哥蔡安安演剧中的主角——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海娃,让弟弟蔡元元扮演海娃的小伙伴狗娃。兄弟俩为拍摄《鸡毛信》,还到京郊农村体验生活,练了几个月的放羊。后来发现两兄弟的气质适合互换角色,于是就让弟弟蔡元元扮演海娃,也就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那个虎虎有生气的小英雄。蔡家两兄弟本就出身表演世家,其父蔡松龄是我国老一代话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电影界名家如谢晋、陈怀恺等都是他的学生。蔡氏兄弟从小就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蔡安安7岁那年,与父亲和弟弟蔡元元一道,在著名导演黄佐临执导的《表》中演出。兄弟俩联袂出演《鸡毛信》后,蔡安安又在桑孤导演的《祝福》中演祥林嫂的小叔子,与父亲在水华执导的《在烈火中永生》中饰演一对革命父子:华子良和华为。而弟弟蔡元元亦在《两个小伙伴》《林家铺子》等影片中担任主角和配角。拍完《鸡毛信》37年后,蔡安安、蔡元元在澳门创建蔡氏兄弟(澳门)影业公司,填补了澳门电影电视制作方面的空白。显然,包括《鸡毛信》在内的童年的从影活动给兄弟俩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从童年时期他们就决定了日后一生的抱负所在。

再次,在哪里拍?影片的拍摄地主要有三个地方:北京、湖南和上海。要拍夏、秋季节的戏,可北京时值隆冬,大雪飞扬,夏、秋的场景到哪里去找?当时全摄制组连同被派来支援剧组的解放军一起扫雪,抓拍了少量的近景和中景。可是远景在北京拍还是不现实,于是谢晋提出到湖南去拍。中国地域广大,南北气候不一,此时的湖南依然绿意葱茏。然后,新的问题又来了:南方不像北方那样羊群遍地,《鸡毛信》里那头功劳最大、身藏鸡毛信的老羊,上哪儿弄去?于是,剧组南方去不得,北方留也难。

最后,剧组还是进军湖南——在火车还很稀罕的当时,带着30只羊浩浩荡荡地南下湘楚大地。看过沈从文先生的湘西系列小说或者1988年播出的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的人就会对湖南的地形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山,崎岖难行。坐了火车才赶到湖南的羊群,摄制组可不想送到湖南深山里的老虎口中去。于是在拍摄之外,又多了借助派出所的警力保护羊群的戏外之“戏”。由此,石挥和谢晋工作上的狂热投入,也就可见一斑了。为自己所爱的事业执著、较劲,是他们那一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生在上世纪末以及本世纪初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是“鸡毛信”。现今许多观众一定会质疑传递信息时有必要用鸡毛信吗?本世纪初,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当年传送过鸡毛信的小通讯员雁秀峰。13岁就开始送信的雁秀峰老人说:“我送的鸡毛信没有信封,那时候也不需要信封,要不没法藏。就折成三角形,抓在手里。”这是活生生的“海娃”。狼牙山五壮士的指导员蔡展鹏则是“鸡毛信”的收信人。91岁高龄的蔡展鹏在保定向新华社记者回忆了他所收到的“海娃”们送来的鸡毛信的情况。他解释说,信上如果没有鸡毛,就表示是平信;插一根鸡毛,表示急;插两根鸡毛,表示特急;插三根鸡毛,就表示十万火急。可以说,《鸡毛信》完全是有生活基础的,它既符合生活真实,又在无数个“海娃”和抗敌战士的形象基础上进行提炼、总结,高度集中,在当时有着很真实、很感人的艺术效果,得到包括成人在内的观众的共鸣,其艺术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同时,人物形象的真实也为《鸡毛信》这部电影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而我们必须注意到,这种一丝不苟的人物形象的写真,来自整部影片大背景的写真,来自导演团队协同一致的写真风格。当代书法家朱以撒先生在散文《古渡》里提到,当他多年后再看一遍黑白影片《鸡毛信》时,他注意到的是“沉浸在那土得掉渣的陕北背景里——那满是沟壑的黄土高坡、愣头愣脑的群羊,还有黑不溜秋的老棉袄。那时节,人的举止、表情,都是那么的朴素实在,拙得有味,土得深厚。这些情景总是让人想起真实无华的泥土,没有一丁点儿文饰。后来,我又看了几部重拍片,黑白换成了彩色,演员队伍也换了另一拨,主要角色漂亮多了,动作也表演似的,眉宇间巧多于拙,那种能表现苦难、风霜的背景如风飘散。在我看来,拍出一些没有时代特征的片子来,让人眼睛看着,情感却无从附着。”朱以撒先生的品评很到位。确实,《鸡毛信》以朴素实在的真取胜,大巧若拙,一个时代的精神因此得到彰显。

《鸡毛信》剧组经过15个月的奋斗,终于完成了拍摄任务。在1954年的六一儿童节,他们把这部新中国儿童影片红色经典的开山之作向全中国的小观众献礼,后来还赴埃及、美国等地放映。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我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鸡毛信》获得了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故事片三等奖和1980年全国第二次(1954—1979)儿童文艺奖故事片一等奖;同时,作为远赴重洋在异国展映的新中国儿童片,《鸡毛信》于1955年获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成为新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总之,拍摄的过程虽然艰辛,成就却也有目共睹,谢晋在导演的航程上初次展翅即已远翔。

1957年,谢晋又迎来了一个机会。新中国建立10周年前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一批反映新中国体育战线成就的影片在全国上映,《女篮五号》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当时谢晋所在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把拍摄《女篮五号》的任务交给了他。这时的谢晋,身处新中国电影事业的黄金时期,自己又刚过而立之年,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五光十色的未来正在前方等着他……

大凡艺术家,往往需年届而立甚至不惑才能达到自己才情的巅峰。少年天纵的才子不是没有,但人生阅历的欠缺、心灵积淀的浅薄往往阻碍了他们向前探索的脚步。只有遭遇了人生之种种,对人、人性、人生有了深刻思考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而只有在他们把这些人生感受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他们才能被称为艺术家。谢晋的经历本来就比同龄人丰富,抗战的风霜、巴蜀的风云早早地把他磨炼成了一个感情丰富而铁骨铮铮的人。而立之年的谢晋,期待着一次改变、一次飞跃,这能令他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鲜明地被人所认同。在电影业同行里,才至而立却事业有成,甚至大成的大有人在。如孙瑜在30岁时就拍出了轰动当时影坛的《野草闲花》;谢晋的老师张骏祥在31岁时就导演了曹禺创作的《蜕变》《北京人》以及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而谢晋十分敬重的石挥在35岁以前就在电影导演水平上达到了高峰,他导演的《腐蚀》《关连长》等影片,在中国的电影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那么,谢晋在接下《女篮五号》的任务后,又将怎样交上一份完满的答卷呢?

《女篮五号》剧照

《女篮五号》的主要剧情是这样的:

解放前,上海东华篮球队主将田振华与老板的女儿林洁都十分热爱篮球,他们是一对恋人。一次球队要与外国水兵进行一场比赛,老板收了贿赂,要求队员无论如何都要输掉比赛。但在赛场上,田振华出于民族自尊和体育运动的职业道德,带领球队打赢了比赛。这个结果令老板震怒,指使流氓打伤田振华,又强迫女儿与其断绝来往而嫁给一个有钱人,生生拆散了他们。18年后,新中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田振华实现了献身篮球事业的夙愿,成为上海女子篮球队的指导。队员中有个叫小洁的姑娘是个有天赋、有前途的篮球苗子,但她对体育事业有偏见,打球不够投入。田振华对她进行耐心的指导和帮助,使她的认识逐渐发生了转变。一次,小洁因比赛受伤而住进医院,在探望小洁时,田振华遇到了小洁的母亲,过去的恋人林洁。田、林重归于好,小洁也将以国家队队员的身份出国参加比赛。

谢晋在开拍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女篮五号》的人选问题。由谁来饰演田振华?又由谁来饰演林小洁呢?从今天的视角看,要拍摄一部意义重大的影片并且要保质保量,演员的名气大小、号召力的多少是导演首先得考虑的,因为要保证票房。可谢晋不是这种操作模式,他用演员的依据一直以来就是,他/她是否适合这个角色?所以《女篮五号》的演员来自四面八方,阵容不可谓不“庞杂”。

饰演田振华的刘琼是个领军人物——电影演员、导演。一生参加演出影片70多部,导演影片10多部,是早期中国影坛少有的多面手。和石挥一样,他既能演,又会导,是个优秀电影人。他的作品中人们最为熟悉的有《乔老爷上轿》(兼编剧之一)、《51号兵站》、《阿诗玛》(兼编剧),而这些仅仅是他多产作品中的一部分,其才华可想而知。刘琼长谢晋10岁,从影时间又早。刘琼21岁参拍孙瑜导演的电影《大路》时,谢晋才11岁。他俩同属上海电影制片厂。

《女篮五号》中刘琼和秦怡饰演男女主角田振华和林洁

在拍摄《女篮五号》之前,谢晋和刘琼还没有合作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没有交集——作为篮球运动的爱好者,两个铁杆球迷时常在篮球场上相逢,时而“狭路”,时而“同路”。这一次饰演篮球运动员,刘琼真可谓名至实归——台下的票友终于唱上了舞台。有着丰富的从影经验和如许阅历的刘琼为谢晋“坐镇”《女篮五号》,是绝不会有差池的。有了他,谢晋的《女篮五号》将锦上添花。

饰演林洁的是当时已很知名的秦怡。秦怡和刘琼、谢晋同属上海电影制片厂,所以他们的合作是近水楼台,水到渠成。

气质典雅而外柔内刚的秦怡是林洁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

饰演林小洁的是曹其纬,她当时就是国家女排主力队员,所以让她出演一个天赋极高的运动员,正好人尽其才。如今,已定居香港的曹其纬常常回北京探访故人。在她心里,难忘的不仅仅是这片土地上的故交,还应有那一段为事业、为明天打拼的青葱岁月吧。

敲定女篮9号汪爱珠的扮演者,倒是很让谢晋费了一番周折。汪爱珠虽是女篮9号,并非第一女主角5号,可她的戏很重,情节起伏也大,所以也是个主角。有人建议再在上影厂找一个现成的,谢晋不同意。上影厂的名演员固然比比皆是,可谢晋要积极物色新面孔,培养新演员,为艺术大军增添新鲜血液。经过谢晋到处挑选,终于组成了《女篮五号》剧组。这里要说到其中一个来历特殊的演员——之所以说她很特殊,是因为参加《女篮五号》时她还是一个大学生。她就是向梅。

向梅,1937年生于北平,1957年在天津大学建筑系求学时参加拍摄影片《女篮五号》,同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她曾在《布谷鸟又叫了》《红色娘子军》《保密局的枪声》《蓝色档案》《最后的选择》《流亡大学》《一代枪王》《月随人归》等近20部影片中饰演角色。参加拍摄的电视剧有《永不凋谢的红花》《人之初》《长夜行》《蓝屋》《丁香别墅》《鼓浪屿号》等。因在《流亡大学》中饰演校长夫人,于1987年获上海市文联举办的首届文学艺术奖优秀电影表演奖、中国电影表演学会表演奖。

向梅老家在北京,其父是著名的生物学教授,其母也是学生物的,家学渊博。向梅从小就浸染于知识文化的海洋里。大姐喜欢戏剧,常在家里自编自导,演员是向梅和她二姐。少年时的兴趣与爱好是最真挚的,不带特定目的和功利,纯粹为了心中的那点喜乐,因而在心中萌发美丽的梦幻也是很自然的事。少年时的经历,使向梅萌生了当演员的想法。富有戏剧性的是,向梅最终走上了演艺道路,正应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那句老话。高中毕业时,向梅原本想报电影学院表演系,可电影学院这年不招生,眼看要与演员梦失之交臂了。于是她瞒着父母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正当此时,班主任突然找到她,代表学校的意见,动员她报考清华大学。重新填写报考志愿书,从文科改报理科,在一阵忙乱后,向梅匆匆应试,成绩不太理想,幸好还是被天津大学建筑系录取了。1955年9月,向梅开始了她在天津大学的生活。向梅和她的演员梦,似乎越来越遥远了。但命运在小小地和她兜了个圈后,又用一种奇妙的方式把她带回到原点。她梦想的起点——所有的契机来自一张照片——谢晋和向梅的初次相见,也从它开始。向梅和《女篮五号》的缘分也结在这张照片上。上海外婆家的一位远亲与电影界人士很熟稔,得知谢晋剧组在物色新人参拍《女篮五号》,就从家中取了向梅的照片给谢晋,让他定夺。谢晋看了很中意,于是就敲定由她扮演九号汪爱珠。

经高教部同意借调,上影厂的制片主任丁里亲赴天津大学。很快,正在读大二的向梅终于站到了导演谢晋的面前。此时已经是1957年1月底了,新年将近而向梅的人生新路也即将展现在她面前。新年一过,剧组的工作就紧张地开展起来了。向梅除了体育之外兴趣广泛,但这回拍的偏偏就是体育题材的影片。出现这个问题的不只她一人,一半以上的女孩连篮球的边都没沾过。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学!于是刘琼的工作就来了——教练么,当然得名副其实了。女演员们苦累在其中,亦乐在其中。那一辈艺人的较真劲儿在此一展无疑。要演,首先得像,方能拟形、摹态,举手投足间,人物的韵味就能流露出来了。真正的演,不在“演”,而在“是”。从学会打篮球到上场训练,再到开机上镜头,刘琼和女篮姑娘们一路走来,颇不容易,戏里戏外,已经有些难分难辨了。

《女篮五号》以朴素、简洁取胜。名家领队,新人跟进。谢晋本就属于上海电影制片厂,也许是怕“近亲结婚”,过多挑选自己所在电影制片厂的演员拍戏会导致“熟悉的地方不出好景、奇景”。所以四处招募的结果就是大多数女篮运动员的扮演者都是新人,不可能依靠而今所谓的“人气”、“影响力”,只有依靠自己真实的表演去打动银幕前的观众了。显然,谢晋的胆气和才气不小。

在艺术上,影片的特色很突出,主要表现为三点:

朝气。影片中青春气息充沛。既缘于年轻、不做作的演员阵容,也缘于清新明快的风格。女篮姑娘们素朴而真实的表演、简练明快的节奏,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如夏日长风,令人忘俗。

细腻。谢晋的影片重细节、重以小见大、重以意象而昭示主题。解放前的运动员田振华的生活无须赘言,低矮狭窄、阴暗破败的宿舍环境已经说明了一切,而影片又不动声色地将陋室里摆放的林洁送来的兰花细加描写,既象征田振华、林洁的高洁人品,又渲染出主人公之间纯洁的爱情。斯是陋室,惟吾情真,在鲜明的对比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如清莲出水,自然天成,其余的影片语言都嫌累赘了。

一以贯之和今昔对比。林洁、林小洁母女两代人拥有同样的追求,但境遇大不相同,因为母女二人遇到的时代不同,所以作为运动员的命运也就不同,这是一组对比。田振华一生的经历足以印证影片主题,今昔境遇迥异,昔日爱篮球、求真情而遭遇悲惨,今天他意气昂扬,事业与生活均有所成。他见证了中国体育运动的起步和腾飞,表现出新中国成立前后体育运动员的不同命运。田振华境遇的今昔对比是影片中的第二组重要对比。而田振华对篮球的爱、对篮球事业的追求则是影片着力表现的精髓,这份爱和追求使得他能迎来新中国、新时代,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影片就是用这两组主要对比巧妙地表现出了主旨,简洁明了。

《女篮五号》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体育题材的彩色故事片,是谢晋导演的成名作。导演谢晋正是从这部影片开始显露才华,成了为人们所关注的导演界新秀。《女篮五号》在1957年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1960年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谢晋之名,开始声动海内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