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安石 三首

宋词三百首 作者:夏承焘 选编,徐晋如,吴无闻,周笃文 注析


王安石 三首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除翰林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晚居金陵,自号半山老人。卒谥文。他为了改革朝政,创行新法,因反对之人甚多,没有成功。他同时是诗人、古文家。他的词刚劲豪放,别具一格。有《临川先生歌曲》一卷,《补遗》一卷,见《彊村丛书》。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①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送目:远望。 ②故国:故都。指金陵,即今南京,为南朝的旧都。晚秋:农历九月。 ③天气初肃:天气开始寒冷。 ④澄江:指长江。练:白绢。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⑤“翠峰”句:谓绿色山峰尖削如箭头。簇,箭头。 ⑥归帆去棹:来来去去的船只。 ⑦背西风:背向西风。 ⑧酒旗:酒家旗帜。矗:竖立。 ⑨“彩舟”句:远望江上船只,由于水天相接,好像行驶在云雾之中。彩舟,船的美称。 ⑩星河:银河,此借指长江。鹭起:金陵西南长江中有白鹭洲,上多白鹭。 ⑪画图难足:谓金陵长江风景壮丽,难以完全描绘出来。 ⑫竞逐:竞争、追逐。 ⑬门外楼头: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谓隋大将韩擒虎已进军到金陵城的朱雀门外,而陈后主陈叔宝还和宠妃张丽华在结绮阁上赋诗作乐。 ⑭悲恨相续:国破家亡的悲恨,相继发生。 ⑮凭高:站在高处。 ⑯谩嗟:空叹。荣辱:指兴盛和败亡。 ⑰六朝:指以金陵为都城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 ⑱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后人说它是亡国之音。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集评】

《景定建康志》引《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陈廷焯《云韶集》:诗情画境,风韵自胜。凭吊流连,笔力苍秀。

梁启超《饮冰室评词》:李易安谓介甫文章似西汉,然以作歌词,则人必绝倒。但此作却颉颃清真、稼轩,未可谩诋也。

【赏析】

自唐刘禹锡《金陵五题》以后,金陵怀古之作,层出不穷。昔白居易览刘禹锡诗,“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然介甫《桂枝香》词,正可颉颃刘诗。词以“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兴起,为全词定下沉郁悲凉的基调。“千里”二句,以似练的澄江与如簇的翠峰对比,刚柔相济,更显得秋色之凝重。更接以“归帆去棹”“斜阳”“西风”“酒旗”之意象,勾勒出秋景的衰飒萧疏。至“彩舟”二句,以浓墨重彩,更事渲染,泼画出一幅壮丽的长江秋景图。下片转入议论、抒情,词人感慨,六朝定都金陵,因竞赛豪奢而顷刻败亡。作者本是政治家,他对前朝败亡史迹的感叹,自然有着较一般人更深切的悲慨。曰“悲恨”、曰“寒烟、衰草凝绿”,是词人内心的真切纪录。“至今”三句,批评现实,隐喻风谏,意蕴更深一层,即杜牧《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之意。

菩萨蛮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释】

①“花是去年红”二句:《临川集》作“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桥”。当是后来改定。 ②偃:斜。

【集评】

黄庭坚《菩萨蛮》词副题:王荆公新筑草堂于半山,引八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垒石作桥。为集句云:“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云云。

【赏析】

一派光风霁月的清和气象。此词作于安石退居金陵半山草堂之后。短帽轻衫,从容自得,人品之高可见。此词多集唐人成句为之,开集句填词之始。如“数间茅屋闲临水”即出自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花是去年红”则出自殷益《看牡丹》诗。“梢梢新月偃”出于韩愈的《南溪始冷》。第六句“午醉醒来晚”,则方棫《失题》中句。凡此等等,多举唐诗成句,化裁万象,以写自家襟抱,其格之高,其才之妙,令人有观止之叹。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敧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释】

①千嶂抱:被千嶂环抱。千嶂,千山。 ②柔蓝:形容水色澄蓝而柔和。 ③窈窕:幽闲貌。 ④语鸟:鸟鸣不休,如人相语,故谓语鸟。 ⑤欹眠:欹侧而眠。听:去声。朝(cháo)鸡:鸣叫得绝早的一种鸡,官员入朝,以之警醒。 ⑥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记吕翁于邯郸邸舍遇卢生,生自叹困顿。翁授以枕曰:“枕此,当令君荣适如意。”生在梦中,娶妻仕进,官至宰辅,三十余年,崇荣无比。及醒,见吕翁在他未入睡时蒸炊的黄粱,尚未炊熟。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也。”后人称为“黄粱梦”。

【集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雪浪斋日记》云:荆公此词,略无尘土思。黄玉林《词选》云:半山老人此词,极能道闲居之趣。

吴聿《观林诗话》:半山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云:“一江春水碧揉蓝,船趁归潮未上帆。渡口酒家赊不得,问人何处典春衫。”深味其首句,为踌躇久之而去。已而作小词,有“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之句,盖追用其语。

【赏析】

此词作于荆公晚年。词人久阅名场,终因小人吕惠卿告密,第二次被罢免丞相,隐居金陵。词意看似洒脱,实则心中仍有不平。上片写隐居之景,“平岸”三句,静谧娴雅。但“尘不到”二句,意在言外,盖谓终能摆脱播弄是非的小人。过片写午梦醒来,听到鸟鸣之声,恍如在朝廷之日,听着朝鸡的鸣叫等着上朝。可见荆公一心眷恋魏阙,仍想积极用世。然而词人亦知政治上再难有作为。往日的老朋友,也多年衰老迈,或竟下世。还不如贪图梦乡美睡,在广阔无边的睡梦世界中,忘却功名富贵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