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一 天文部

作家榜经典:年轻人要熟知的4248个文化常识(夜航船) 作者:[明] 张岱 著,大星文化出品,贾平凹推荐,何三坡 译


象纬

九天东方叫苍天,南方叫炎天,西方叫浩天,北方叫玄天,东北叫旻天,西北叫幽天,西南叫朱天,东南叫阳天,中央叫钧天。

三光指太阳、月亮、星星。

七政、七曜指太阳、月亮加上金、木、水、火、土五星。

七襄指日、月一天七次移动位置。

二十八宿分别是——东方七宿:角星(木蛟);亢星(金龙);氐星(土貉);房星(日兔);心星(月狐);尾星(火虎);箕星(水豹)。北方七宿:斗星(木獬[xiè]);牛星(金牛);女星(土蝠);虚星(日鼠);危星(月燕);室星(火猪);壁星(水貐[yǔ])。西方七宿:奎星(木狼);娄星(金狗);胃星(土雉);昴星(日鸡);毕星(月乌);觜(zī)(火猴);参星(水猿)。南方七宿:井星(木犴);鬼星(金羊);柳星(土獐);星星(日马);张星(月鹿);翼星(火蛇);轸星(水蚓)

分野角、亢、氐三个星宿在地面上对应的国是郑国,对应的州是兖州。房、心两星对应的国是宋国,对应的州是豫州。尾、箕两个星对应的国家是燕国,对应的州是幽州。斗、牛、女三个星对应的国是吴国,对应的州是扬州;虚、危两个星对应的国是齐国,对应的州是青州。室、壁两个星对应的国是卫国,对应的州是并州。奎、娄、胃三个星对应的国是鲁国,对应的州是徐州。昴、毕两个星对应的国是魏国,对应的州是冀州。觜、参两个星对应的国是赵国,对应的州是益州。井、鬼两个星对应的国是秦国,对应的州是雍州。柳、星、张三个星对应的国是周国,对应的州是三河州。翼、轸两个星对应的国是楚国,对应的州是荆州。

纳音五行五音与五行相配,可排列为: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金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水,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天裂天裂是阳气不足,而地震是阴气过剩。

梁太清二年六月,天在西北裂开,裂缝长十尺,宽两丈,光出如电,响声如雷。

唐中和三年,浙西地区天上响起推磨之声,天上无云却下起了大雨。无形却有声音称为妖鼓;无云却下雨被称为天泣。

忧天坠《列子》中说,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经常忧虑天会塌下来,自己的身体将无处可藏,忧虑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用杞人忧天以比喻人忧虑太多。

三才天、地、人被称为“三才”。混沌之初,轻清之气上升为天,重浑之气下降为地。天是阳,地是阴。而人承受阴阳之气,生生不息,与天、地并列,所以叫“三才”。

回天天是皇帝的象征,回是改变皇帝的想法。唐太宗想修洛阳宫,张玄素进谏制止了这件事。魏徵说:“张公有回天之力。”

戴天《礼记》中说:君王和父亲的仇人,要不共戴天。兄弟的仇人,不放兵器。朋友的仇人,不与他同处一国。

补天女娲氏曾炼石补天。

如天《资治通鉴》中说:尧帝像上天一样仁慈,像神一样的智慧;靠近他如同靠近一轮丽日,远望他如同远望一朵白云。

补天浴日之功宋代的赵鼎给皇帝上疏说:过去陛下派张浚出使川陕,当时国力是现在的百倍,张浚有女娲补天和羲和浴日一样的功勋,陛下也曾有河山带砺的誓约,但最终张浚还是因为众人的非议而被放逐。我没有张浚那样的大功,现在却当此重任,远离朝廷,深恐别人对我的好恶与是非,又将塞满您的耳目了。

二天东汉时,苏章做冀州刺史,一次巡行郡县,一位朋友当清河太守,有贪赃枉法之事。苏章到清河后,宴请朋友来叙旧欢饮。这位官员非常高兴,说:“普通人头上只有一个天,而我却有两重天。”苏章说:“今天与老朋友饮酒,是私人的交情;明天到冀州办案,是公家的法令。”于是就对他依法治罪。

焚香祝天后唐明宗在位时,常在宫中焚香拜天,说:“我只是一个异族人,因乱世被众人推为皇帝,愿上天早降圣贤,来做天下百姓之主。”

威侮五行《资治通鉴》中说:夏启为皇帝,有扈氏无道,威侮宇宙万物,背弃天地人伦。夏启出兵征讨,在甘大战一场,消灭了他。

五星会天《资治通鉴》中说:颛顼(zhuān xū)帝制作历法,以春季第一个月为一年的开始。当年的正月初一立春,五大行星在天上会合,经过室宿星。

五星聚奎宋太祖乾德五年,五大行星聚集于奎星。当初,窦俨与卢多逊、杨徽之在后周显德年间同时任朝廷谏官。窦俨擅长推算星历运程,他曾说:“丁卯年五大行星会聚集于奎星,从此天下太平。二位拾遗大人还能看见,我就看不到了。”

五星斗明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五大行星在东方争斗。杜松、刘(tīng)在浑河及马家寨等地全军覆没。

日 月

东隅,是日出的地方;桑榆,是日落的地方。太阳经过扶桑,称之为“及时”;太阳经过细柳,称之为“过时”。

《天文志》中说:太阳和月亮在龙之尾相会。(“”音“斗”。)

《广雅》中说:日初升称为“旭”,天刚亮称为“晞(xī)”,日光温暖称为“煦”,日在中午称为“亭午”,日处偏西称为“dié)”,日在傍晚称为“旰”,日将落山称为“晡(bū)”。

《天官书》中说:太阳与月亮相互重叠,形成日食、月食。月亮运行在黄道上,太阳就被遮住,就发生日食。这是阴胜阳,是重大的天变。月亮在望,与太阳相冲,月亮进入暗影之中,就发生月食。这就是阳胜阴,是较轻的天变。圣人扶植阳气而尊崇君王,说:“太阳,是君王之道。”对于日食,严谨地记录并作为警诫。日食意味着君王德行有失,月食意味着政事有失。

日落九乌乌鸦最难射杀。一天射落九只乌鸦,是说后羿擅长射箭。后人以为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是不对的。

向日取火阳燧是用铜做的,形状如同镜子,对着太阳就能生火,用艾绒去点就可以取火。

夸父追日《列子》中说:夸父不自量力,想要追赶太阳的影子,追到太阳降落的旸(yáng)谷,口渴难耐,于是赶往黄河去喝水,黄河的水不够喝,他又准备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还没有赶到大泽,就因为口渴而死。

鲁戈返日鲁阳公与韩国交战,战争激烈时,天快黑了,鲁阳公操戈指向太阳,太阳往回退了三个星宿的位置。另:虞公与夏国交战,太阳快要落山了,虞公用剑指太阳,太阳退回没有落下。

白虹贯日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燕国太子丹在易水岸边为他送别,真诚之心感动上天,有一道白虹横贯丽日。

田夫献曝《列子》中说:宋国的农夫晒太阳,脊背温暖,回去对妻子说:“晒太阳太舒服了,别人都不知道它的美妙,我把这个秘诀献给咱们的君主,必定会得到重赏。”大家都笑他。

白驹过隙《魏豹传》中说:人生易老,如白驹过隙。白驹,是太阳的影子。

黄棉袄冬天的太阳,有“黄棉袄”之称。

薄蚀朒朓(tiǎo)薄,是指没有光。蚀,是指亏缺的意思。每月初一在东方看到月亮叫“朒”,每月最后一天在西方看到月亮叫“朓”。(“朒”读音“肉”,“朓”读音“挑”。)

(fěi)未成明,魄始成魄每月初三月亮开始生出光明,每月十六月亮才会生魄。

翟天师后汉乾祐年间,翟天师曾经有一次在江岸赏月,有人问:“月亮里有什么?”翟天师笑着说:“可以随着我的手指看看。”一会儿看到半圆的月亮在半空中,里面琼楼玉宇清晰可见。但几次呼吸之间就再也看不到了。

尹思曾经派儿子到月亮中去,月亮中有异物,就知道天下会有兵乱。

《淮南子》中说:太阳从旸谷出来,在咸池沐浴,拂过扶桑升起,这叫“晨明”。登上扶桑,开始出行,这叫“胐明”。到达曲阿,叫“朝明”。到达曾泉,叫“早食”。再到桑野,叫“晏食”。再到衡阳,叫“禺中”。到与昆吾相对的位置,叫“正中”。碰到鸟次,叫“小迁”。到达悲谷,叫“晡时”。再到女纪,叫“大迁”。经过虞渊,叫“高舂(chōng)”。停在连石,叫“下舂”。到达悲泉,让羲和暂歇,让驾车的六条龙休息,叫“悬车”。靠近虞泉,叫“黄昏”。沉入蒙谷,叫“定昏”。进入崦嵫(yān zī),经过细柳到虞泉的岸边,再从蒙谷的岸边发散,把光影垂在树巅,叫“桑榆”。

《汉书》中说:新垣平在汉文帝时给皇帝上书说:“太阳今天会两次处在中天,我是通过占算知道的。”稍过一会,太阳果然又回到中天的位置。

《释名》中说:“月”是“阙”的意思,说的是月亮圆了又缺。“晦”是“灰”的意思,说的是月亮在月末被遮挡而变灰,月光将尽的样子。“朔”是“苏”的意思,说的是月亮被遮挡后再次复苏。“弦”是半月的称呼,它的形状一边弯,一边直,就像拉开的弦一样。“望”是满月的称呼,指太阳在东边,月亮在西边,遥遥相望。

蟾蜍是月宫中的三足动物。王充在《论衡》中说: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长生不死的药,他的妻子嫦娥偷了药后跑到月宫,就成了蟾蜍。

月桂《酉阳杂俎》中说:月中的桂树高有五百丈,有人经常砍伐它,一砍出创口随即就复合了。这个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习仙术犯了过错,被责罚在此砍桂树。桂树下面有一只玉兔在捣制灵药。

爱日是说孩子爱父母,就应当像爱太阳一样真诚。

日光摩荡后周的皇帝派赵匡胤率领军队抵御辽国和北汉,癸卯那天从汴京出发。苗训擅长观察天文,看到太阳之下又有一个太阳,有黑色的光围着这个太阳很长时间,就指着对楚昭辅说:“这是天命啊。”当天晚上,陈桥驿驻军就发生了“黄袍加身”的事变。

日为太阳之精《广雅》中说:阳气的精华会向外发散,所以太阳会在白天明亮。羲和是为太阳驾驭的神仙。太阳中有金色的乌。《通鉴》中说:太昊帝有圣人的形象,像日月那样明朗。

日出而作尧帝时,有一位老人吃饱了鼓着肚子,一边玩着击壤的游戏一边唱歌,唱的是:“太阳出来时劳作,太阳落山时候休息;自己打井喝水,自己种地吃饭。帝王对我有什么用呢?”

日亡乃亡夏桀曾说:“我拥有天下,像天空中有太阳;太阳消亡了,我才会灭亡!”

如冬夏之日夏日猛烈,冬日温和。春秋时晋国大臣赵盾的为人,严厉而使人觉得可怕,所以将他比作夏日;他的父亲赵衰的为人,温和而可爱,所以将他比作冬日。

东隅桑榆冯异大败赤眉军,光武帝刘秀赐旨慰劳他说:“起初虽然在回溪收敛羽翼,但最终却能在渑池振翅飞翔,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蜀犬吠日柳宗元说:庸、蜀一带的南部,常有阴雨而罕有晴天,所以一出太阳,那里所有的狗就冲着太阳吠叫。

日食在晦汉朝建武七年三月末,发生日食,皇帝下诏令群臣给皇帝上书时不可以用“圣”字。郑兴上疏说:“近年来日食常常发生在月末。这种提前发生的日食,是因为月亮运行得太快了。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子的象征。君王若过于严厉急迫,那么臣子处理事务也会过于严苛,就会导致月亮运行得太快。”当时皇帝勤于政事,但过于严厉与急迫,所以郑兴这样上疏。

太阴《史记》中说:天地间阴气的精华上升变为月。《淮南子》中说:为月亮御车的叫望舒,也叫纤阿,月亮中有只玉兔。

瑶光贯月《通鉴》中说:黄帝的儿子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叫女枢,女枢看到瑶光贯月的祥瑞时,就在若水生下了颛顼高阳氏。

月食五星崇祯十一年四月己酉日的夜晚,火星离月亮只有七八寸,到拂晓还在逆行,尾星八次被月亮遮住,丁卯又退到尾星,慢慢地又到了心星。杨嗣昌上疏说:“古今的变异,月亮吞食五星的事史书上一直就有记录,但也要观察具体情形。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月亮吞食火星,第二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就在五原塞归顺。汉明帝永平二年,月亮吞食火星,而皇后马氏德行冠于后宫,第二年画了云台二十八将的画像。唐宪宗元和七年,月亮吞食火星,第二年发动战争,连年兵败。现在月亮又一次呑食火星,幸运的是还只在尾宿,内对后宫不利,外对国家不利。皇上应该勤修德行以求和谐,即便有灾难也一定不会成大害。”但深究杨嗣昌的话,他所引的年月全是错的。

论月徐穉(zhì)九岁时,在月亮下玩耍,有人对他说:“要是月亮中没有任何东西,会不会更明亮呢?”徐穉回答说:“不会。就像人眼中有瞳仁,若没有肯定就不明亮。”

如月之初东汉的黄琬,祖父黄琼任太尉,一次向宫中禀报日食的情况。太后问日食的程度,黄琼说不知具体情况。黄琬时年七岁,正在身旁,就说:“为什么不说剩下部分的就像每月初一的月亮?”黄琼很惊异,就用黄琬的说法来禀报。

赋初一夜月神童苏福八岁时,写了一首《初一夜月》诗,诗中说:“气朔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却于无处分明有,恰似先天《太极图》。”

吴牛喘月《风俗通》说:吴地的牛苦于日晒,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吓得喘息不止。

命咏新月明太祖朱元璋看到皇太孙头顶的颅骨长偏了,就说他是“半边月儿”。一天晚上,太子、太孙在一旁侍候,太祖让大家写歌颂新月的诗。懿文太子的诗句是:“昨夜严滩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州。”太孙的诗句是:“谁将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未敢吞。”太祖说“未得团圆”“影落江湖”几句都不是吉兆。

北斗七星第一颗星叫天枢,第二颗星叫天璇,第三颗星叫天玑,第四颗星叫天权,第五颗星叫玉衡,第六颗星叫开阳,第七颗星叫瑶光。第一至第四颗为勺子头,第五至第七颗为勺子柄,合起来就是一把勺子。《道藏经》中说:北斗七星,一是贪狼,二是巨门,三是禄存,四是文曲,五是廉贞,六是武曲,七是破军。勘风水的人就用这套理论。

斗柄北斗星的柄在东边,就是春天;柄在南边,就是夏天;柄在西边,就是秋天;柄在北边,就是冬天。

《史记》中说:北斗星所在的中宫文昌星下的六颗星,两两相对,叫三能,也称三台。这些星的光亮一样,象征君臣相和;不一样,君臣就抵触不和。

泰阶六符泰阶是指三台。每台有两颗星,共有六颗星。“符”是指六颗星所应验的。三台是上天的三个台阶。《六符经》中说:泰阶是上天的三个台阶。上阶是天子,中阶是诸侯、公卿、大夫,下阶是士子和百姓。

景星它的形状如同半个月亮,如果君王以无私之心教化天下,景星就会出现。

始影琯(guǎn)女星旁有一颗小星星,叫始影,女人在夏至晚等它出现时祭拜它,会得到上好的容颜。始影星的南边,与它并排的一颗星叫琯朗,男人在冬至晚等它出现时祭拜它,会变得聪明智慧。

参商帝喾(kù)高辛氏有两个儿子,长子阙伯,次子沉实,他们互相争斗。帝喾就把长子迁到商丘,让他主商星,晚上出现;把次子迁到大夏,让他主参星,白天出现。两颗星永不相见。

长庚星就是太白金星,早晨在东方出现,叫启明星;晚上在西方出现,叫长庚星。

太白经天太白是阴星,白天应当看不到,白天出现就叫“经天”,若有太白经天,天下将陷入混乱,百姓就要换君主,这就叫“乱纪”,人民流离失所。

六符东汉应劭说:“上阶的上星是男子之主,下星是女子之主;中阶的上星是朝廷的三公,下星是朝廷的卿大夫;下阶的上星是士人,下星是百姓。三阶若平列就天下太平,三阶不平百姓就不能安宁,所以六星也叫六符。”

《晋志》中说:角星的两颗叫天关,中间是天门,里面就是天庭。太阳运行的黄道经过这里,是七曜运行的轨道。左角的星为理,主管刑法;右角的星为将,主管军事。亢星有四颗,是天子的内朝,主管天下礼法,也叫疏庙,还主管疾病和瘟疫。氐星有四颗,是上天之根,君王的寝宫,也是后妃的居所,如果有淫乱发生,氐星就会先动。房星有四颗,为明堂,就是天子颁布政令的屋子,叫四辅,也叫四表,中间是上天的大路,也是天关,是太阳运行轨道所经过的道路。七曜经由上天的大路,那么天下就平安。还有天驷就是天马,主管君王的车驾,也叫天厩,也主管开闭,是收藏之地。北面的小星叫钩钤,是房星的关键,也是天体的关键,当它明亮而且接近房星时,就天下同心。心星有三颗,是天王最正之位。中间的星叫明堂,是天子的位置,就是大辰,主掌天下的奖罚。前边一颗星是太子,后边一颗星是庶子。尾星有九颗,是后宫的场所,也叫九子,如果颜色均匀明亮,大小衔接,后宫就长幼有序。箕星有四颗,也叫天津,是后宫和后妃的居所,一个叫天箕,主掌八方的风,只要日、月停在箕、东壁、翼时,大风就会从北方吹起。还主掌语言。南斗有六颗星,也叫天庙,是丞相和太宰之位,适宜商量裁夺国政,褒奖、举荐贤良,授予爵位和俸禄,又主管军事。牵牛星有六颗,是天的关口与津梁,主掌牺牲供品。它北边有两颗星,一个叫即路,一个叫聚火。又有一说:上面的一颗星主掌道路,接下来的两颗星主掌关口与津梁,其次的三颗星主管南越。须女星有四颗,是天上的少府,代表妇女,主掌织布、裁缝与婚嫁。虚星有两颗,是统领百官的家畜,主掌里巷及庙堂祭祀,也主管死亡和丧事。危星有三颗,主管天府、天街的房屋,危星动就有破土动工的事。营室有两颗星,是太庙天子的宫殿,主管建筑。东壁有两颗星,主掌文章命脉,是天下收藏图书的秘府。西方的奎星有十六颗,是上天收藏兵器的仓库,主掌以武力来治理暴行的事。娄星有三颗,也是上天的牢狱,主掌园林、牧场及牲畜,用来供应对天地的祭祀。胃星有三颗,是上天的厨房和收藏之地,是五谷的仓库,又叫大梁,主管贮藏米谷的仓库。昴(mǎo)星有七颗,是上天的耳目,主管西方,又叫旄头,是胡人的星宿,又主掌丧事及刑狱。昴星、毕星之间是天街,是三光的道路,主管对关口与津梁的维护。毕星有八颗,形状好像捕兔的毕网,主掌边疆的战事和打猎,还主管刑罚。觜星有三颗,在参星的右边,好像三足鼎一样,主掌上天的关口,也是三军的侦探。参星有七颗星,好像白兽的身体。中间有三颗星横着排列,是三将军。南方的东井星有八颗,是上天的南门,也是太阳运行要经过之所,是上天的亭侯,主掌水利之类的事。鬼星有五颗,是上天的眼睛,主掌审查奸计与阴谋。中央有一颗星,叫“积尸”,这颗星闪烁或变暗就可能引来疾病。柳星有八颗,是上天的厨师,主管帝王膳食,调和五味。星星有七颗,又名“天都”,主掌衣服和彩绣。张星有六颗,主管珍奇宝物和宗庙祭祀所使用的物品和衣服,还有天厨的饮食和赏赐。翼星有二十二颗,是上天的乐府,又主管四夷的远客,若此星明亮就表明礼乐兴盛,那么四方的边民就会臣服。轸星有四颗,是统领百官冢宰的辅助之臣,主掌车辆马匹的使用,也主管风,有军队出入,都要向轸星占卜。

荧惑守心荧惑是指火星。守心,说的是火星经过心度时停顿不前。宋景公时,遇上一次焚惑守心。宋景公问子韦这是什么预兆,子韦回答:“这是针对君王的灾祸,可转移到宰相身上。”宋景公说:“宰相是我的辅弼重臣,不可以!”子韦又说:“那可以转移给百姓。”宋景公说:“百姓要死了,我去做谁的君主呢!”子韦再说:“转移给收成吧。”宋景公说:“发生饥荒百姓还是会饿死。”子韦说:“君主说了三遍仁德的话,火星一定会三次迁徙。”后来果然火星移了三座星宿的位置。

岁星就是木星。它所停留的国家有福,所对的国家有灾祸。福会带来丰收,灾祸会带来饥荒。还有一个说法:岁星所在的国家出兵打仗的话,必然会招致失败。

彗星又叫长星,也叫欃(chán)枪。芒角四射的叫孛(bèi),芒角很长像扫帚一样的叫彗,而特别长的叫蚩尤旗。

金星一月在天上移动一宫,木星一年移一宫,水星一月移一宫,火星两月移一宫,土星二十八月移一宫。

客星犯牛斗有一个人住在海岛上,每年八月都能看到有木筏漂到岸边,于是他带着粮食,坐上了木筏。来到一个地方,看见有女子在织布,她丈夫牵着牛去喝水。他就问:“这是什么地方?”那女子回答说:“你回去问严君平吧。”后来,严君平告诉他说:“那一天有客星冲犯了牵牛星,恰好是你到的地方。”

问使者何日发汉和帝时,派两个使者到蜀地微服私访。李郃当时为蜀地的一个郡候官,他拿出酒来招待两个使者,问他们说:“你们来时,知道两位钦差大臣什么时候出发吗?”两个使者非常惊异,问他怎么知道这件事。李郃说:“我观天象见到有两个使星来到益州。”李郃从此名声大振。

五星奎聚宋乾德五年三月,五大行星聚集于奎宿。当初,窦俨与卢多逊、杨徽之在后周朝显德年间同为朝廷谏官,窦俨擅长星象预测,他曾说:“丁卯年五大行星会聚集于奎宿,从此天下太平。您二位拾遗大人还能看到,我是活不到那时了。”宋代吕中《宋大事记讲义》中说“奎宿本是太平的预兆,而且实际上也重启斯文之兆。本朝文治昌隆,那时已有征兆了。”

德星颍川的陈寔(shí)、荀淑一起率领子弟宴集一堂。太史官上奏说,看到天上的德星聚集在颍川,五百里内必定有贤人聚会。

客星犯御座光武帝刘秀邀请严光到皇宫,论故旧之情,谈了好多天,于是同榻而卧,严光把脚伸到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官上奏,说有客星冲犯帝星,很危急。光武帝笑着说:“是我与老友严光同床而卧罢了。”

晨星刘禹锡曾说:“落落如晨星之相望。”是说老朋友凋零,像早晨的星星一样稀少。

望星星降何讽在书中发现一个发卷,半径有四寸多,像一个圆环但找不到头,把它用力扯断,断头处往下滴水。有方士说:“这个东西名叫脉望,书虫在蛀书时三次吃到‘神仙’字样,就会变为脉望。夜里拿着这个对着星空,从圆心望星宿,望见的星宿会立刻降落,可以向星宿求得仙丹服食。”

吞坠星五代的汤悦,从小聪明。一次看见有流星掉落水盘里,就捧起来吃了,于是文思日益清丽。在南唐做官,做到宰相。凡朝廷的诏书、制诰,都出自他的手笔。

上应列宿汉代的馆陶公主为儿子求郎官的职位,汉明帝没答应,赐钱十万缗(mín)以安慰。汉明帝对群臣说:“郎官对应着天上的星宿,要治理方圆百里之地,如果是不称职的人,人民就要受到他的祸害。”

文曲犯帝座明代的大臣景清是建文帝时的御史大夫,朱棣即位后,景清来朝侍候,朱棣对他颇有疑心。当时观星的人上奏说有文曲星冲犯帝星,而且事态紧急,文曲星颜色变红。这天,景清穿着红衣上朝。于是抓捕了景清,搜得他所藏的利剑,景清不屈而死,死后魂魄仍然时时显灵。

星长竟天唐天祐二年,有颗彗星竟然横贯天宇。宋徽宗崇宁五年,有颗芒角四射的彗星出现在西方,长度也横贯天宇。明成化七年,彗星出现。正德元年,彗星再次出现,参星、井星入侵太微星。万历四十六年,东方出现白色的气流,长度横贯天宇,占卜后知道是彗星,辽阳地震的报告接踵而至。天启元年,土星逆向运行进入井宿。

星飞星陨宋徽宗元年正月初一,有流星从西南进入尾宿并到达尾宿的距星,它的光亮能照亮地面。这一晚,有红色的气体从东北升起,横贯西方,中间生出两股白色气流,将要消失时,又有黑气在旁。任伯雨说:“当时正值孟春,却有红色的气体出现在深夜的幽暗之中,从天道与人事来推断,这是宫廷里有人谋逆的预兆。红色气体消散为白色,而白色象征刀兵,这是夷狄暗中起兵的预兆。”明成化二十三年,有飞星如同流水,光芒照亮大地。正德元年,流星如雨。崇祯十七年,有星宿进入月亮中。占卜的结果是“国破君亡”。

风 云

风神又名封十八姨,又名冯异。

云神又名云将。

八风指八节之风:立春条风(宜赦免小过,释放狱中滞留的犯人);春分明庶风(宜核正封疆,修理田地);立夏清明风(宜拿出钱物分与诸侯);夏至景风(宜论功行赏);立秋凉风(宜汇报收获成果,祭祀四郊);秋分阊阖风(宜解下悬挂的乐器,把琴瑟都收藏起来);立冬不周风(宜修缮宫室,维护边城);冬至广汉风(宜诛杀罪人)

四时风郎仁宝在《七修类稿》中说:春天的风从下向上,纸鸢一类的风筝因此可以飞起来;夏天的风横行空中,所以能听到树梢的风声;秋天的风从上向下,树叶因此而飘落;冬天的风贴着大地飞行,所以大地发出吼声并生出寒气。

少女风术士管辂(lù)路过清河,倪太守正在为天旱而担忧。管辂说:“树尖已有少女般的微风,树间也有阳鸟在相互鸣叫,雨就要来了。”果然就像他说的那样。

飓风《岭表录》中说:飓风多发生在初秋,发作时海潮四溢,俗语叫它为“飓母风”。

石尤风石家女嫁给姓尤的男子为妻。尤经商远行,妻子劝阻他,他不听从。丈夫一去不回,石氏病得快要死了,说:“我恨自己没能阻止丈夫远行。以后有商人出门,我死后当起大风来阻挡他。”此后在外旅行的人遇到逆风都会说:“这是石尤风啊。”

羊角风《庄子》中说:“大鹏从北海起飞,迁徙到南海去,乘着羊角一样的旋风向上飞了九万里。”宋代熙宁年间,武城刮起了羊角一样的旋风,把树木连根拔起,官府的屋子也被卷到云中,有人被卷到半空摔地而死。

《尔雅》中说:南风叫“凯风”,东风叫“谷风”,北风叫“凉风”,西风叫“泰风”。龙卷风叫“颓”,旋风叫“焱”。风助威火势叫“庉(tún)”。回风叫“飘”。日出时的风叫“暴”。风雨交加叫“霾”。阴天的风叫“曀(yì)”。猛风叫“(liè)”,凉风叫“飗”,微风叫“(biāo)”,小风叫“飕”。

花信风宋代徐师川的诗说:“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岁时记》中说: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六个节候,从小寒到谷雨,共有四个月八个节气二十四个节候,每个节候长五天,用应花期而来的风来对应它。

泰山云《公羊传》中说:泰山的云碰到石头就会升起,许多微小的云气聚合在一起,不一会儿雨就落遍天下。

卿云像云又不是云,像烟又不是烟,郁郁纷纷,萧索重重,这就叫“庆云”。君王仁德泽被山陵,就会有卿云出现。《春秋繁露》中说:君主若勤修德行,就会有矞(yù)云出现。云有五色叫“卿”,有三色的叫“矞”。

沆瀣半夜里从北方升起的清气,称为“沆瀣”。

神瀵(fèn)《列子》中说:“神瀵”就是《易经》所说的山泽气相蒸,云兴而为雨。陈希夷有诗说:“倏尔火轮煎地脉,愕然神瀵涌山椒。”

白云孤飞狄仁杰曾经到并州任法掾,登太行山,看到有白云独自瓢过,流泪说:“我的父母住在那白云下啊!”

五色云宋代韩琦年仅二十就中了进士,在殿试揭晓唱名时,太史官上奏说:“天上出现了五色祥云。”后来韩琦出将入相,成为一代名臣。

它是天地的使者,大地的呼吸,阴阳二气激荡就变成了风。《洛神赋》中有“屏翳收风”的句子。“屏翳”指的是掌管风的风神,又叫飞廉。飞廉,是神异的飞鸟,就是箕星。又有人说:“箕星主掌大气,可以使之吹遍世界,能导致风雨。”

风霾明朝天启年间,魏忠贤党羽肆意荼毒人民,于是大风、阴霾、大旱等各种灾害相继而至,千里无人烟。京师发生地震,加上火灾焚烧,被地震压死、烧死的人很多。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又出现大风和阴霾天气。占卜的人说:“风从乾卦起,预示有暴动。”后来大军破城。三月丙申日,大风阴霾,白天如同黑夜。

风木悲《春秋》中说:皋鱼周游列国做官,回家时母亲去世了。他哭着说:“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说完就自杀而死。

歌南风之诗舜帝弹着五弦琴,唱《南风》之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占风知赦汉代河内的张成擅长用风角之术预测吉凶。一次推算朝廷要有大赦了,就让儿子杀人。司隶李膺督促缉捕归案,很快就遇到大赦免罪。李膺气愤异常,执意按律把他处决了。

祭风破操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把舰船都连在一起,周瑜采用黄盖火攻的计策。当时隆冬没有东南风,诸葛孔明建坛祈祷,东南风应期而至,于是大破曹兵。

云霞云是山川之气。太阳旁边的彩云叫霞,东西两个方向的红云也叫霞。《易经》中说:“云从龙,风从虎。”孔子说:“富贵于我如浮云。”

云出无心陶渊明诗句说:“云无心而出岫(xiù)。”

占云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可以通过云的颜色来推算一年的收成和水灾旱灾。

行云楚襄王在高唐游玩,梦见一个女子说:“我在巫山的南面,高丘的上面,早晨变云,晚上变雨。”到天明一看,果然像她说的一样。

落霞王勃《滕王阁序》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句子。后来一个士子晚上宿于江中船上,听到水中有人吟诵这一句,士子说:“为何不说‘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水下的鬼就消失了。

飓风《岭表录》中说:飓风多发生在初秋,风一起则海潮汹涌,俗话叫“飓母风”。明正德七年,流窜的贼寇刘大等人乘船到南通狼山,飓风将船掀翻,贼寇全都淹死了。

雨神雨神名叫漭滉(mǎng huàng)本郎。

雨师雨师名叫萍翳。

商羊舞齐国有一足鸟,在宫殿前起舞。齐侯就这事问孔子,孔子说:“这种鸟名叫商羊。童谣说:‘天将大雨,商羊鼓舞。’这是大雨的预兆。”果然下起了大雨。

石燕飞《湘州记》中说:零陵山有石燕,遇到风雨天就飞舞,雨停后回到原处还原为石头。

洗兵雨周武王讨伐纣王,风停了又开始下大雨。散宜生劝阻说:“这不是妖吗?”武王说:“不是啊,是上天在为我们洗兵器。”

雨工唐代柳毅路过洞庭湖,看见有女子在路边放羊,非常诧异,就问她。女子说:“这不是羊,是雨工和雷霆啊。”于是柳毅为女子到龙宫送信。后来龙王将女儿嫁给柳毅为妻。现在柳毅是洞庭湖神。

蜥蜴致雨关中求雨,要找蜥蜴十条,放在瓮中,让童男童女念咒语说:“蜥蜴蜥蜴,兴云吐雾。致雨滂沱,放汝归去。”宋代咸平年间用这个办法求雨,每次都很灵验。

在小春月内的雨叫“液雨”。应时的雨叫“澍雨”。雨雪交杂叫“雨汁”。

御史雨唐代平原有冤狱,天很久不下雨。颜真卿当御史时,巡行各县,重新断案,平冤昭雪,立刻就下了雨,当时人称为“御史雨”。

随车雨宋代陈戬在处州做知州,当时正大旱,陈戬一下车,雨就打湿了双脚,人们称之为“随车雨”。

三年不雨于公是汉代东海郡的决曹官,断狱公平宽仁。海州一个孝顺的儿媳,年轻守寡,没有子女,婆婆想让她再嫁,她不答应。婆婆上吊自杀了。小姑诬告孝妇,官府把孝妇捕来审理,定罪。于公认为是冤案,但太守还是判了她死刑,于是东海郡三年大旱。后来太守听了于公的建议,步行去祭奠孝妇,天当即就下雨了。

侍郎雨明正统九年,浙江台州、宁波等府大旱很久,百姓多患疾病。皇帝派礼部右侍郎王英带着名香和布帛到南镇去祭祀。王英到了绍兴,立即下起了大雨,水深二尺。祭祀当晚,雨停了,天上可以见星星。第二天,又下大雨,田野润泽。人们都说:“这是‘侍郎雨’。”

雨雹如斗汉代的方储官至太常,永元年间皇帝准备郊祀,方储认为天象有变,应该另选吉日,皇帝不听。而这时风和日丽,皇上郊祀回来,指责他有欺君之罪,鸩酒赐死。但一会儿,天降下斗一样的冰雹,死者上千。皇帝叫人召唤方储,但已经来不及了。

冒雨剪韭郭林宗的朋友晚上拜访,郭林宗冒雨去剪韭菜来做炊饼待客。杜甫诗中就有“夜雨剪春韭”的句子。

雨粟雨金钱仓颉造成汉字,天降粟米,有鬼在夜里哭泣。大禹时,天上下了三天金子。翁仲儒家里贫穷,上天给他下了十块金子,就成为巨富之家。熊衮是非常孝顺的人,他的父母死了,无钱下葬,他对着苍天大哭,苍天立刻下了十万钱,让他可以办成丧礼。

《大戴经》中说:天地间积攒阴气,空气一升温就形成雨。冰雹,是下落的冰块,在烈日下雨水温度升高,而阴气与它不相投合,就会转变为冰雹。

毕星好雨月亮向西南运行进入毕宿,就多雨。《易经》里说:“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俗话也说:“雨下三天就叫做‘霖’。”小雨叫“霡(mài)霂”,大雨叫“霶(pāng)霈”,时间太长的雨叫“霪(yín)雨”,也叫“天漏”。

祷雨商汤时七年大旱,太史占卜后说:“应当以人献祭求雨。”商汤说:“我之所以求雨,是为了人民。如果以人献祭求雨,就请以我献祭吧。”于是斋戒,剪发、剪指甲,坐白马拉的没有文饰的车,身插白茅,当为祭品,在桑林之野祈祷,以六件事来自责说:“是我政事不节制吗?是我让人民流离无依吗?是宫室太奢华吗?是后宫女宠太多了吗?是贿赂盛行吗?是谄媚的人得势了吗?”话没说完,天降大雨,绵延几千里。

霖雨放宫人宋开宝五年,大雨导致黄河决口。太祖对宰相说:“大雨不停,是不是时政有失误?我担心是因为后宫的宫女太多了。”于是通知后宫:“有愿回家的,报以实情。”一百宫女,都得了很厚重的赏赐得以出宫。

上图得雨宋神宗熙宁七年,天下大旱,饥荒,可官府征税却苛刻而急切,流亡的人民扶老携幼,充塞道路,很多人身体瘦弱有病,衣不蔽体,有的人吃树木的果实及草根充饥,身披枷锁卖房子来抵官税的累累不绝。监安上门郑侠就把看到的民情绘制成图,快马送给皇帝,说:“陛下若能亲见小臣所画的图,并按小臣所说,一天之内要是不下雨,请将我斩首,以此惩罚我的欺君之罪。”神宗看图长叹,夜不能寐。第二天,下令废除新法里的十八条。百姓听了都奔走相贺。这天,下了大雨,远近的雨水都很充足。

商霖宋徽宗时,蔡京窃取大权,朝廷内外怨恨。张商英不阿附蔡京,被人称为贤人,皇上因为他的威望让他做了宰相。当时天下大旱已久,天上出现彗星。张商英受命为相,当晚,彗星就不见了。第二天,天降甘霖。皇上高兴地写了“商霖”二字赐给他。

兵道雨明代的蔡懋(mào)德以参政、兵备道的官位驻于真定。干旱太久,每寸土地都像烧焦一样。蔡懋德一求雨,天就能下雨,他管辖的百姓争相迎请他,所到之处都下雨,百姓欢呼说这是“兵道雨”。

大雹示警周孝王命令秦非子在汧(qiān)水和渭水之间养马,马繁衍很快,周孝王就封他为附庸的小国君主,食邑在秦地,让他接续伯益之后。当天就下起了大冰雹,他养的牛马都被打死,长江和汉水也都冻结了。明天启二年,大冰雹砸在屋子上,瓦片都被砸碎,庄稼多数受损。

雨血元顺帝元统二年正月初一,汴梁城里下血雨,沾在衣服上都是红的。

雷 电 虹霓

雷神名叫丰隆。

电神名叫缺列。

虹霓一名挈贰,一名天弓,一名蝃(dì dōng)

雷候二月,雷神开始发声,开始有闪电。冬眠的虫子也都开始活动,从洞穴里出来。八月,雷神收声,虫子用土堵塞洞穴。《易传》中说:雷神从八月入地一百八十天。

闻雷造墓三国时王裒(póu)的父亲王仪,因直言触犯了司马昭而被杀。王裒从此终身不面向西坐,以示不为晋朝臣子。他在墓旁小屋服丧时悲伤号哭,眼泪流到树上,树都枯死了。读《诗经》到“哀哀父母”一句时就不停哭泣,他的弟子们也不再读《蓼莪(lù é)》这一篇。他母亲在世时害怕雷声,死后,每当打雷,他都到母亲墓前说:“儿子王裒在这里。”

霹雳破倚柱《世说新语》中说:夏侯玄曾靠着柱子读书,当时天降暴雨,霹雳击破了他所靠的柱子,衣服被烧焦了,他却神色不变,照样读书。跟《晋纪》所载诸葛诞的事迹相同。

照郊《帝王世纪》中说:神农氏的后代少昊氏娶附宝为妻子,附宝看到明亮的闪电光绕着北斗枢星照亮郊野,便感应而怀孕,二十个月后在寿丘生下黄帝。

雷电遽散《南唐书》中说:陆昭符是金陵人,开宝年间官任常州刺史。一天,他坐在衙门处理政事,忽然雷雨交加,闪电像金蛇一样围着书桌,官吏与兵卒都被震倒在地。而陆昭符神色自若,手扶着书桌喝斥,雷电随即消散。看到一个大铁索,重有百斤,陆昭符从容地命令下属抬着铁索放入仓库里。

赤虹孔子编撰《春秋》和《孝经》。书成后,向上天报告。于是上天生起浓厚的白雾垂到地面,赤虹从天而降,变成一块黄玉,有三尺长,上面刻有文字,孔子向天叩拜后领受了它。

天投蜺汉灵帝时,有黑色的气流进入温德殿里,像车盖一样大,飞翔很快,身上有五色,有头,身长十多丈,形貌像龙。皇上问蔡邕,蔡邕回答说:“这就是所谓的‘天投蜺’,若没看到爪和尾巴,就不能称之为龙。”并占卜说:“天子内受女色诱惑,外没有忠臣,将会有战争发生。”

雷州雷州有个英灵冈,传说雷就诞生在这里。《国史补》中说:雷州春夏多雷,秋天就藏在地下,形状像猪,有人抓它来吃。有人把鱼和这种猪肉一起吃,就会立刻打雷。另外,府城西南有雷公庙,每年村民们都造雷鼓雷车送入庙中。

感雷精《论衡》中说:子路是感应雷精而出生的,所以喜欢生事。

雷神曹州的大湖中有雷神,龙身人脸,敲它的肚子会鸣叫。《史记》中说:“舜渔于雷泽。”说的就是这里。

占虹霓诗彭友信因为贡举到京师,遇到皇帝微服私访。皇帝口占《虹霓》诗二句说:“谁把青红线两条,和云和雨系天腰。”让彭友信续下联,彭友信应声说:“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驾彩桥。”皇上听了大喜,问他籍贯,让他第二天早上在竹桥等候,一起上朝。彭友信如约去了,等候了很久没见人来,只好入朝。皇上召他问原因,他据实禀报。皇上说:“这个秀才有学问有德行。”于是任命为北平布政使。

雷神名雷是阴阳二气冲突而产生的造物之神。另外,黔雷是天上主管造化的大神。电是雷的光,是阴阳相激而产生的光。霹雳是雷中激烈的部分。闪电又叫雷鞭。唐诗有“雷车电作鞭”的句子。另外电神又叫“列缺”。《思玄赋》中有“列缺晔其照夜”。

律令《资暇录》中说:“律令”是雷神身边敏捷的小鬼,擅长奔跑,跟着雷神一起奔走,所以念符咒说:“急急如律令。”

阿香《搜神记》中说:汉代永和年间,有人夜宿路边一个女子家。半夜听到有小孩叫:“阿香,官府叫你推雷车。”随即就下起了雷雨。第二天看住宿之地,竟是一座新坟。

谢仙《国史》中说:大中祥符年间,岳州玉仙观被雷火烧毁,只留一根柱子,有“谢仙火”三个字,倒过来刻在上边。何仙姑说:“谢仙,属于雷部,掌管火。”

雷震而生陈朝时,雷州姓陈的人获得一枚巨型蛋,周长有一尺多,就拿了回去。忽然有一天,天上打雷,这枚蛋裂开,生出一个孩子,手上有“雷州”二字。长大以后,取名文玉,后来官至本州刺史,做了很多造福百姓的事。死后也很灵验,百姓就立祠堂祭祀他。

霹雳斗高欢(东魏宰相)在行军途中遇到雷雨,前边有一所寺庙,让手下薛孤延去探察。还没走三十步,雷电就将寺庙烧着了,薛孤延大声呼喊,绕寺庙奔走,大火才熄灭。等他回来时,胡子和头发都烧焦了。

雷同《论语谶》中说:雷震之声响彻百里,它的声音都是一样的,现在“雷同”这个词是说言语符合,就好像听同样的雷声一样。

冬月必雷《隋书》中说:马湖府西边,皇帝征伐西南夷时经过这里,在石头上刻了“雷番山”三字。山里的草有毒,经过的牲畜一定要罩住嘴,行人也必须缄默不语,如果有人大声说话,哪怕是冬天也会有雷声响起。

暴雷震死商朝武乙无道,制木偶,称为天神。与木偶搏斗不胜,就把木偶砍了。还用皮袋装满血,用箭射,说是在射天。后来在泾河与渭河之间打猎,被暴雷震死。

假雷击人《广舆记》中说:铅山有个人,平常喜欢邻居的妻子某氏,挑逗不从。在某氏丈夫睡觉时,趁天降雷雨,此人就穿着花衣并戴上两个翅膀,跳进邻居家,用铁椎把某氏的丈夫杀死了,然后跳跃而出。某氏以为她丈夫被雷击了。等到服丧日过后,此人派媒人说亲,某氏就改嫁给他,夫妻感情很好。一天,妻子翻检箱子,看到那件花衣和两个翅膀,觉得奇怪。此人笑着说:“当年要不是这件衣服,怎么能娶你为妻呢!”于是说了事情经过。某氏佯装笑意。等丈夫出门,就抱着花衣到官府告状,此人被依法处以绞刑。执行绞刑那天,天上响起巨雷,此人身首异处,好像被肢解一样。

虹霓虹,是蝃。阴气起而阳气敌不过就形成虹。又叫“绛”,就是“蝾”。《诗经》有“蝃在东”的句子。霓,是弯曲的虹。《说文解字》说:“阴气也。”通作“蜺”。《汉书·天文志》中有“抱珥虹蜺”的话。又有人说雄的叫虹,雌的叫霓。沈约《郊居赋》中说“雌霓连蜷”,《西京赋》中也说“直(dì)以高居”。另外,虹霓早上在西晚上在东,在东天晴,在西天雨。

虹绕虹临《通鉴》中说:太昊帝的母亲踩到巨人的足迹,心中一动,虹就围绕她,因而怀孕,在成纪生下太昊。少昊是黄帝的儿子,母亲叫嫘(léi)祖,也是感应到像虹一样的大星降临到华渚的祥瑞而生。

雪 霜

雪神名叫滕六。

霜神名叫青女。

滕六降雪唐代萧志忠当晋州刺史时,有一次准备外出打猎,有砍柴的人看见一群野兽苦苦请求山神。山神说:“要是滕六神下一场雪,巽(xùn)二神刮一场风,那么刺史大人就不会出来打猎了。”天没有亮时,风雪大作,萧志忠果然没法打猎了。

(yīng)《韩诗外传》中说:“凡是草木的花都是五瓣,只有雪花是六瓣。这是阴气最盛的数字,在立春那天就变成五瓣了。雪花也叫‘霙’。”

柳絮因风东晋太傅谢安在大雪时摆家宴,子女都在坐。谢安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兄长的儿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另一个兄长的女儿谢道韫(yùn)则说:“不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赞赏。

雪水烹茶宋代陶谷得到一个党太尉家的姬妾。遇雪天,陶谷煮雪水烹茶,问那位姬妾说:“党太尉也有此雅好吗?”姬妾说:“他那样的武夫哪里懂这个?就只知道在锦帐里喝羊羔酒罢了。”陶谷为之一笑。

欲仙去越人王冕,在一个大雪天赤脚登上香炉峰,边四望边大声呼喊:“天地都是白玉做成,让人心胆澄澈,想要升仙而去!”

剡溪雪王徽之(字子猷)住在绍兴,大雪之夜划着小船去剡溪拜访朋友戴安道,还没到门口就突然决定返回。仆人不解,他回答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卧雪袁安遇到大雪,就会关起门来僵卧床上。洛阳长官巡查时,见每户人家都出来铲雪。到袁安门前,却没有任何动静。怀疑袁安死了,忙让人铲雪进门,却见袁安在床上僵卧。问他为什么不出门铲雪,袁安说:“大雪的天,每户人家都很饥饿,不适宜到别人家寻求帮助。”洛阳令觉得他很贤良,就荐举他做了孝廉。

嚼梅咽雪铁脚道人常常喜欢赤脚在雪地行走,兴致大发就朗诵《庄子·秋水篇》,并且就着雪大口爵梅花,说:“我想让雪的寒气和梅花的香气深入我的身心骨髓。”

神仙中人晋朝的王恭曾经披着羽毛制成的裘衣踏雪而行,孟旭看见赞叹:“这真是神仙一样的人啊。”

大雪践约环州有个胡人部落首领叫奴讹,素来脾气倔强,从不拜见环州的太守。听说种(chóng)世衡到环州,就出来迎接。种世衡约定第二天到他帐中回访。当晚大雪三尺之深。左右的人都说:“路上危险,不可去啊。”种世衡说:“我正要以信义来团结胡人,怎么能够失信呢?”于是沿着险路而去。奴讹惊讶不已说:“大人竟然一点都不怀疑我!”于是当即率领部落叩拜听令。

雪夜入蔡州李愬(sù)乘着雪夜攻入蔡州,还故意惊扰鹅鸭池,等行军的声音传到吴元济床边,吴元济仓促惊起,就被围住擒拿了。

踏雪寻梅孟浩然胸襟旷达,常冒雪骑驴探寻梅花,他常说:“我诗歌的灵感都在灞(bà)桥风雪之中和驴背之上。”

《大戴礼记》中说:天地阴气积累,天气一寒冷就变成雪。《氾胜之书》上说:雪是五谷精华。又说“冬雪兆丰年”。所以冬雪叫“瑞雪”,诗中也有“为瑞不宜多”的句子。

啮雪咽毡汉代苏武持汉使节出使匈奴。匈奴人把苏武幽禁在窖里,苏武就雪吃毛毡,过去很多天都没有饿死,匈奴人觉得他很神异。

映雪读书孙康家贫而好学,曾在冬天的晚上映着雪光读书。

雪夜幸普家宋太祖常微服私访功臣之家。一晚天降大雪,赵普觉得宋太祖今天应该不会出门了。过了很久,忽然听到敲门声,赵普急忙开门,宋太祖站在门外的风雪中。

霜是露水凝结而成的。《大戴礼记》记载说:霜和露都由阴阳之气形成,阴气盛则凝结成霜。《易经》有“履霜坚冰至”,《诗经》也有“岐节贯秋霜”的句子。

五月降霜《白帖》记载:邹衍侍奉燕惠王,忠心耿耿。但燕惠王身边的人都诋毁他,于是燕惠王把他抓到监狱。邹衍仰天大哭,炎夏五月为他降了霜。

露 雾 冰

一名天乳,一名天酒。

花露杨贵妃每次宿醉刚退,常苦于肺热。凌晨到后苑,凑到花边吸花露润肺。

仙人掌露汉武帝建造柏梁台,高五十丈,以仙人手掌安在铜柱上,举着玉盘,承接云中露水,与玉屑一起服食,以求修炼成仙。

夜晚之气附在物体上就变成露水。《玉篇》中说:这是上天的津液,来到人间滋润万物。

地上的阴气没法上天就形成雾。《元命苞》上说:阴阳紊乱而成雾,成了覆盖大地之物。

冬天的水结成冰。天寒地冻时,水就凝结而变得坚硬。

甘露梁绍是贵县人,因孝闻名,他居住的地方有甘露结在松树上。后来当了广东提刑官。苏轼得知此事,为他的书斋题名“甘露”,为他的松林题名“瑞松”,为他读书的地方题名“薰风”。

作十里雾神农氏后世衰弱,诸侯相侵,炎帝和榆罔都不能征伐。轩辕黄帝修德治兵,征伐不来朝见的诸侯。与蚩尤大战于涿鹿,蚩尤作法起十里大雾,企图让轩辕迷路,轩辕靠指南车指明方向,擒杀了蚩尤。

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的大家族在丧事祭奠时才有资格用冰。

冰人冰泮(pàn)晋国的令狐策梦见自己站在冰上,与冰下的人说话。请人占卜说:“为阳而通阴,这是指说媒。你会为人作媒,在冰融化时成婚。”后来太守田豹为他的儿子求娶张嘉贞的女儿,让令狐策作媒,果然在仲春成婚。所以现在称媒人也叫“冰人”。《诗经》中说“迨其冰泮”。

冰生于水《荀子》中说:冰生于水却比水寒冷。比喻学生超过了他的老师。

冰山唐代杨国忠做了右丞相,有人劝陕郡的进士张彖(tuàn)拜见杨国忠,并说:“能拜见他,就能立刻富贵。”张彖说:“你们依靠杨右丞相好像依靠泰山一样,我却觉得他是座冰山啊。若太阳一出,你们难道不就失去依靠了吗?”于是就隐居嵩山去了。

冰柱明朝正德十年,文安县有一天河水忽然立起来,那天天寒地冻,河水冻结成柱子,高度和长度都有五丈,中间是空的,旁边有小洞。几天后,流寇路过文安县,百姓都到这个洞穴中躲藏,赖以保全性命的不知有多少人!

时令

律吕六律属阳,十一月叫“黄钟”,正月叫“太蔟”,三月叫“姑洗”,五月叫“蕤(ruí)宾”,七月叫“夷则”,九月叫“无射”。六吕属阴,十二月叫“大吕”,二月叫“夹钟”,四月叫“仲吕”,六月叫“林钟”,八月叫“南吕”,十月叫“应钟”。

十干甲叫“阏(yān)逢”,乙叫“旃蒙”,丙叫“柔兆”,丁叫“强圉(yǔ)”,戌叫“著雍”,己叫“屠维”,庚叫“上章”,辛叫“重光”,壬叫“玄黓(yì)”,癸叫“昭阳”。

十二支子叫“困敦”,丑叫“赤奋”,寅叫“摄提”,卯叫“单阏”,辰叫“执徐”,巳叫“大荒落”,午叫“敦牂(zāng)”,未叫“协洽”,申叫“涒(tūn)滩”,酉叫“作噩”,戌叫“阉茂”,亥叫“大渊献”。

十二肖子鼠无胆,丑牛无上齿,寅虎无脖子,卯兔无嘴唇,辰龙无耳朵,巳蛇无脚,午马无下齿,未羊无瞳仁,申猴无脾脏,酉鸡无外肾,戌狗无胃,亥猪无筋。老鼠前四爪、后五爪,虎五爪,龙五爪,马蹄是单瓣的,猴五爪,狗五爪,所以属阳。牛两爪,兔缺嘴唇,蛇双舌,羊蹄是分瓣的,共四瓣,鸡四爪,猪四爪,所以属阴。

三春三春是指“陬(zōu)月”“如月”“宿月”。三夏是指“余月”“皋月”“旦月”。三秋是指“相月”“壮月”“玄月”。三冬分别叫“阳月”“辜月”“涂月”。

节水正月叫“解冻水”,二月叫“白水”,三月叫“桃花水”,四月叫“瓜蔓水”,五月叫“麦黄水”,六月叫“山矾水”,七月叫“豆花水”,八月叫“荻苗水”,九月叫“霜降水”,十月叫“复槽水”,十一月叫“走凌水”,十二月叫“戚凌水”。

伏羲开创的八个节,周公定为二十四个节,与二十四气相对应。

节气立春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清明三月节,谷雨是三月中;立夏四月节,小满是四月中;芒种五月节,夏至是五月中;小暑六月节,大暑是六月中;立秋七月节,处暑是七月中;白露八月节,秋分是八月中;寒露九月节,霜降是九月中;立冬十月节,小雪是十月中;大雪十一月节,冬至是十一月中;小寒十二月节,大寒是十二月中。

改岁唐虞时纪年叫“载”,夏朝改“载”叫“岁”,商朝改“岁”叫“祀”,周朝改“祀”叫“年”,秦朝改“年”叫“遂”。

百六阳九《律历志》中说: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一元里有上元、中元、下元。一元中有九次灾难,其中阳灾五次,阴灾四次。刚刚进入一元后,过一百零六年就会有阳灾,所以叫“百六阳九”。

甲子尧帝元年至万历元年癸酉,共计三千九百六十二年,可以分为六十七个甲子。

上元洪武十七年甲子为中元,正统九年甲子为下元,弘治十七年甲子为上元,嘉靖四十三年甲子为中元,天启四年甲子为下元。

浃旬浃辰天干十天循环一次,所以把十天叫作“浃旬”。地支十二天循环一次,所以把十二天叫作“浃辰”。

三余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白天之余,下雨是晴天之余。魏国的董遇利用这“三余”的时间读书。

五夜五夜就是“五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所以“三更”也叫“丙夜”。

月忌风俗以每月初五、十四、二十三为“月忌”,因为这三个日子正是《河图》里的“中宫五数”。五是君王的象征,所以普通百姓不敢用。

闰月冬至以后如果还余一天,来年就会闰正月;余两天,就闰二月;余十二天,就闰十二月;若余十三天,就不闰月。

四离四绝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节气的前一天,叫“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节气的前一天,叫“四绝”。

大往亡立春后的第六天,惊蛰后的第十三天,清明后的第二十天,立夏后的第七天,芒种后的第十五天,小暑后的第二十三天,立秋后的第八天,白露后的第十七天,寒露后的第二十三天,立冬后的第九天,大雪后的第十九天,小寒后的第二十六天,都叫作“往亡”,不吉利的日子。

百忌日逢甲的日子不开仓,逢乙的日子不栽种,逢丙的日子不修灶,逢丁的日子不剃头,逢戊的日子不买卖田地,逢己的日子不花钱,逢庚的日子不看病,逢辛的日子不做酱,逢壬的日子不浇水,逢癸的日子不诉讼。逢子的日子不算卦,逢丑的日子不任职,逢寅的日子不祭祀,逢卯的日子不打井,逢辰的日子不哭泣,逢巳的日子不远行,逢午的日子不维修,逢未的日子不吃药,逢申的日子不安床,逢酉的日子不会客,逢戌的日子不吃狗肉,逢亥的日子不嫁娶。

改火燧人氏掌管火。春天就取榆树、柳树烧火,夏天取枣树、杏树烧火,秋天取柞(zuò)树、楢(yóu)树烧火,冬天取槐树、檀树烧火。

五行分旺东方处于震位主掌春季,对应的帝王是太皞(hào),主神叫句芒,日子属于甲、乙。甲、乙属木,而木旺盛于春天,所以它的颜色是青的,因此称春天为“青帝”。南方处于离位所以主掌夏季,对应的帝王就是炎帝,主神是祝融,那段时间属于丙、丁。丙、丁属火,火旺盛于夏天,对应的颜色是赤色的,因此称夏天为“赤帝”。西方处于兑位因而主掌秋季,对应的帝王名叫少皞,主神叫蓐(rù)收,那段时间属于庚、辛。庚、辛属金,金旺盛于秋天,它的颜色是白的,因此称秋天叫“白帝”。北方处于坎位因而主掌冬天,对应的帝王名叫颛顼,主神叫玄冥,那段时间属于壬、癸。壬、癸属水,水旺盛于冬天,它的颜色是黑的,因而称冬天为“黑帝”。中央属土,黄帝处于权位,其时间为戊、己,戊、己属土,土旺盛于四时,它的颜色是黄的。

天时长短每年小满后,日子逐日积累,累积三十天到夏至,这时一阴生,白天开始变短。小寒后日子逐日积累,累积三十天是冬至,这时一阳生,白天开始变长。《周礼》上说:冬至时太阳在牵牛宿,日影长一丈二;夏至时太阳在东井宿,日影长五寸。

玉烛《尔雅》说:“四时和谐叫作玉烛。”这是说好像有玉烛照耀一样。

月分三浣上旬叫“上浣”,中旬叫“中浣”,下旬叫“下浣”。“浣”就是洗澡。古代的制度:朝中大臣十天放一次假,一月共三次,是让臣子回去洗澡的假期。

朝三暮四《庄子》中说:狙公养猴,他对猴子们说:“给你们橡子和栗子,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吧。”猴子们都非常愤怒。他又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猴子们听了都很高兴。

寒岁燠(yù)东周时天子懦弱,政事宽松,所以衰落的周朝天不冷。秦始皇性格凶残,施政急迫,所以暴虐的秦朝没有温暖的年份。

当惜分阴《晋书》中说,陶侃说:“大禹是圣人,尚且珍惜每寸光阴。至于凡人,就应当珍惜每分光阴,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

邹律回春刘向《别录》中说:燕地有寒谷,那里黍稷都不能生长,邹衍吹管弦,暖气才来,这时草木滋生。

端月《索隐》说:秦二世二年的正月,因为要避秦始皇名讳,所以改名“端月”,到汉代才又改回来。

楚地的风俗在立春那天,门外贴“宜春”两字。唐代人在立春那天作春饼、生菜,叫作“春盘”。

元日伏羲设立元日。汉武帝设立岁元、月元、时元。

贺正汉高祖十月份推翻秦朝,于是把十月定为一年的岁首。汉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制定了群臣朝贺皇帝的仪式,改用夏朝的历法以正月为一年的开始。改用夏正,在夏历的正月初一贺岁,始自汉高祖。

东方朔占卜说:正月初一到初八,第一天代表鸡,第二天狗,第三天猪,第四天羊,第五天马,第六天牛,第七天人,第八天谷。哪天晴朗,预示那天所代表的东西会顺利生长,如果是阴雨就表示会夭折。

人日宋代郑国公富弼在正月初七那天朝见皇帝,宋真宗慰劳他说:“今天爱卿来了,可真是所谓‘人日’了。”

宋真宗把正月初三定为“天庆节”。

晋朝正月初七人日这天,女子互相赠送花形首饰“华胜”,并剪彩纸和金丝插在鬓角上。

悬羊磔鸡元旦那天县官要把羊头悬挂在城门上,又剁些鸡肉盖住它。春天草木将要萌发,但羊会食百草,鸡会食五谷,所以要杀它们来助长草木的生机。

桃符黄帝在元旦那天立起桃木板,在门上画神荼(shū)、郁垒(lǜ)二神的像。尧帝时远方小国进献重明鸟,看上去就像鸡的样子,因其能辟邪,国人都非常珍爱这只鸡。门上悬挂苇草绳索,再插上桃符。但三代的习俗是不同的:夏代插茭苇,就是今天的芝麻秆;商代装饰成田螺的样子以严防内外,又叫“椒图”;周代则用桃木做的木偶。

屠苏酒屠苏是一个草庵的名字。汉代有人住在草庵酿酒,除夕夜把药囊浸泡在酒中,可除百病,所以元旦喝它。喝这种酒的方法:先让少年人喝,然后老人再喝:因为少年人又长大了一岁,所以先喝;而老年人却又少了一岁,所以后喝。

椒觞元旦那天把花椒放在酒里一起喝,叫“椒觞”,因为把花椒当作玉衡星精,服食可让人延缓衰老。

周朝制定了立春迎春仪式。唐中宗制定了迎春仪式上用的彩花。

五辛盘元旦时用五木烧水洗浴,会让人的头发到老都是黑的。道家称青木香为五香,也叫五木。庾信有诗说:“聊倾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火城元旦天亮前,州府官吏及卫队以桦木皮卷成数百个火炬,车马前呼后拥,被叫作“火城”。

元夕放灯过去,在正月十五天官生日放天灯,七月十五水官生日放河灯。十月十五地官生日放街灯。宋太宗淳化元年六月丙午下诏,停止中元、下元两夜放灯的习俗。

买灯上元节张灯只有三晚,正月十七、十八两天继续张灯始于吴越王钱镠(liú),他曾向朝廷进贡疏通,买得继续张灯两晚的许可。乾德五年正月朝廷下诏:“上元节张灯,原本只有三晚。现朝廷无事,天下安定,正值五谷丰登,理应让士人百姓行乐。所以令开封府在十七、十八两夜接着放灯。”

广陵灯唐玄宗元宵夜与天师叶静能登上虹桥,前往广陵看灯。民间男女都看见了,还以为是神仙。玄宗令伶人演奏《霓裳羽衣曲》。几天后,广陵果然上奏此事。

踏歌入云唐睿宗在安福门外特制了一棵灯树,高二十丈,让上千个宫女和长安城里的千余少妇,穿上锦绣衣服,在灯轮下歌舞三天,还令朝廷的文士写文章来歌颂这一胜事。歌中有“踏歌声调入云中”的句子。

金吾不禁《西京杂记》中说:西京长安城的大街上,有皇帝的警卫执金吾日夜宣告宵禁,只有正月十五及前后各一天让执金吾解禁,叫作“放夜”。

卯刚正月的卯日,佩戴“卯刚”印可以辟邪。唐代规定:正月下旬要“送穷”,最后一天洗衣服。

卜紫姑紫姑是一户人家的侍妾,被正妻谋杀后,扔在厕所中。后来人们就制作了她的形象放在厕所,元宵夜里把她迎出来,用来预测庄稼的收成及桑叶的贵贱。

青藜照读元宵之夜人们都出门游玩欣赏,只有刘向留在天禄阁校勘经书。太乙真人以青藜杖为火把为他照明。

耗磨日正月十六叫“耗磨日”,这天大家都喝酒,官府严禁这天开库房。

天穿日正月二十日叫“天穿”,用红彩绳拴饼饵投在屋顶上,被称为“补天”。

水湄度厄初一到三十,男女都洗衣服,并在水边酌酒,认为可以度过灾祸。

雨水这个节气之前降霜雪,都是水气凝结而成。立春后,天上的水气下落,就形成雨水。

中和节唐代的李泌把二月初一命名为中和节,用青布袋装上百谷和瓜果互相馈赠问候,还酿造“宜春酒”来祭祀句芒神,百官这一天也向朝廷进献农事之书。

磔鸡魏文帝定下制度:春分这天杀鸡,祭祀厉殃。

花朝二月十二日叫花朝。民间相传这天是百花的生日。徐渭考证后说是在十五日,说的确实不错。东京汴梁这天是扑蝶会。

勾龙《左传》中说:共工氏有个儿子叫勾龙,能平水土。所以把他当作社神,在仲春日祭祀他。

清明节这天万物都齐于“巽”,“巽”就是清洁整齐的意思。“清明”取的就是“洁齐”之意。谷雨,就是滋润五谷的雨。

唐代的制度,清明要取火种赐给近臣。韩翃的诗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探春《天宝遗事》中说:都城男女,在春天到来时,都在野外举行探春的酒席。

飞英会蜀郡公范镇住在许州时,曾建长啸堂,堂前有荼蘼花。花开时宴请客人,如果有花落到酒杯中,就喝一大杯,座上客人无一例外,人称“飞英会”。

斗花长安城到春天时,盛行游赏。男女都喜欢斗花,以栽种珍奇品种为佳。所以大家都用重金买名花,以备春天斗花之用。

花裀(yīn)开元年间,学士许慎春天在花园里宴请宾客,不搭帐篷也不设座席,让仆人把落花聚在一起铺在座位下,说:“我自有花裀。”裀,垫子。

移春槛开元年间,富贵人家到了春天,把各种花移植到木槛里,下边装上轮子,再用彩带装饰,四处牵引,供人观赏,号称“移春槛”。

护花铃唐睿宗长子宁王李宪在春天时把红线拧成绳,拴上金铃,绑在花枝上。如果有鸟雀飞来落下,就令守园仆人拉动金铃的绳索惊吓它们,号称“护花铃”。

治聋酒《石林诗话》中说:民间传说在社日这天喝酒能治耳聋。五代时李涛的《春社从李昉(fǎng)求酒》诗说:“社公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

罢社汉代王修七岁时,母亲在社日这天去世了。第二年社日,王修就哭得极其伤心,邻居的父老都为他停止了社日节庆活动。

禁火《十六国春秋》中说:石勒下令寒食节不许禁火,后来就出现下冰雹的怪事。徐元说:“介子推是陛下家乡的神灵,历代尊奉,不应废除。”石勒听从了他的话,命令并州像以前一样恢复寒食节礼俗。

寒食冬至后一百零六天是寒食节,因为介子推这天被烧死,晋文公下令禁止生火以铭记这一痛心事。

雕卵周代规定:春末时,比赛在鸡蛋上雕刻花纹,开始了寒食的游戏。唐玄宗规定:寒食要有秋千舞。后唐庄宗规定:寒食要外出祭扫。

拜墓唐代规定:清明节要举行拔河游戏,还要出门踏青,做官的要拜祭祖墓。

上巳洛阳上巳之日,女子用荠菜花蘸油,念着咒语把它洒在水上,如果水面上出现龙凤花卉的图形就会吉利,这叫“油花卜”。

祓禊(fúxì)起于汉成帝时。三月上巳日,官员和百姓都在东流的水上举行“祓禊”。“禊”的意思就是“洁”,在水中把自己洗干净。“巳”就是“止”的意思,驱走邪恶的疾病,祈求福气到来。

踏青三月上巳那天,朝廷在曲江赐宴,市民在江边祭祀、喝酒,践踏青草,叫作踏青,侍臣也在这一天向皇上呈上踏青的鞋子。王通叟词中说:“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柳圈唐代规定,上巳日举行祓禊,赐给侍从之臣细柳圈,并说:“戴上它驱除一切虫毒和瘟疫。”现在小孩清明节戴柳圈,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周公规定,上巳这天女巫要在水上修禊。郑国规定,上巳这天在溱(zhēn)、洧(wěi)二河祭祀,拿着兰花为死去的人招魂续魄。

流觞兰亭的曲水流觞并不始于兰亭。周公在洛邑时,就利用流水送酒,所以《诗经》中有“羽觞随波”的句子。

观灯赐钞永乐十年元宵节日,皇帝大宴文武群臣,任凭官员与百姓到午门外看三天花灯做的鳌山,以后每年成为惯例。当时尚书夏元吉侍奉母亲观赏鳌山,皇帝命宦官带着二百锭钱钞到夏元吉家去赐给他,说:“这是讨贤母欢喜的。”

社无定期一说春分之后的戊日是春社,秋分后的戊日就是秋社。春社时燕子从南方飞来,秋社时燕子再飞回南方。另一说法是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才是社日。

梅花点额南北朝时刘宋的寿阳公主在人日那天躺在含章殿房檐下,梅花落在她的额上,愈发妩媚。人们因此仿效她,于是开始贴起了“梅花钿”。

桑叶贵贱三月十六那天如果天晴,桑叶就会很贵,若是阴雨就会很便宜。谚语说:“三月十六暗叇(dài)叇,桑叶载去又载来。”

天祺节宋真宗将四月一日定为天祺节。

麦秋《礼记·月令》有“麦秋至”的句子。蔡邕在《章句》中注释说:百谷都把出生当做春天,麦子夏天成熟。所以麦子以夏为秋。

浴佛北宋宰相王钦若在四月八日举行放生会。《荆楚岁时记》中说:四月八日要斋戒,办龙华会,浴佛。

小满四月中旬小满后,阴气每天生一分,累积三十分,就是一天,就到了夏至。四月是“乾”的终结,叫“满”,是说阴气从这时开始的。又有一种说法是,初夏万物生长都稍稍充盈丰满,所以叫“小满”。

黴黰(méizhěn)也写作“霉黰”。俗话说:早间芒种晚间黴。又说:夏至落雨主重黴,小暑落雨主三黴。

躤柳五月五日,士大夫们在郊野或演武场骑马赛箭,叫作“躤(读音札)柳”。

制百药端午的午时,北斗星的斗柄正好遮住鬼宿的第五颗星,这个时候配制各种药材,无不灵验。

采艾师旷始创,五月五日采集艾草治病。齐景公规定,五月五日在胳臂上悬挂绳索和钗头符。

续命缕端午日把五彩丝线绑在胳臂上,叫作“续命缕”,可以避开兵祸和鬼怪,让人不会得病。

角黍屈原在端午那天投汨罗江,楚地的人用竹筒装上米,扔到水里祭祀他。有个叫欧回的人,梦见屈原,屈原说:“大家的祭品,多数被蛟龙夺走了,一定要用楝(liàn)树叶裹住饭团,再用五彩线绑住,可以避免被蛟龙抢去。”所以后人就制成角黍即粽子。又一种说法是:唐代天宝年间,宫中端午日做粉团角食,然后用小角弓射它,射中的人才可以吃,所以叫“角黍”。

竞渡屈原在端午那天投河,楚地的人乘船救他,叫“竞渡”。又有一种说法:端午那天投粽子祭祀屈原,怕被蛟龙抢走,所以制造龙舟来驱赶蛟龙。

五瑞端午这天把石榴、葵花、菖蒲、艾叶、黄栀花插在瓶中,叫“五瑞”,以辟除不祥。

五毒蛇、虎、蜈蚣、蝎子、蟾蜍,叫作五毒。皇家或把它们画在宫扇上,或织在锦缎上,端午这天服食五毒,以辟瘟气。

赐枭羹《汉书·郊祀志》中说:汉代朝廷让各郡国进贡猫头鹰,端午这天做汤,赐给百官,因为猫头鹰是恶鸟,所以吃它来驱除各种邪事。

浴兰汤五月五日积攒兰花烧水洗浴。《楚辞·离骚》中说“浴兰汤兮沐芳华”。

天贶(kuàng)宋代大中祥符四年,下诏规定:六月六日是天书再次降临日,定为天贶节。

夏至数九一九和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饮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带黄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想着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读音吉)

赐肉《汉书》中说:伏天里皇帝下诏赐肉给大臣们。东方朔拔剑割下一块,对同僚说:“大伏天理应早点回去,请让我先接受皇上的赐肉吧。”说完就怀揣着肉走了。

三伏立春、立夏、立冬都是以五行中相生的一方代替另一方。但立秋是以金代火。而金怕火,所以到庚日一定要“伏”,因为“庚”就是“金”。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秦穆公在这一天要进食辟恶饼。

天中节《提要录》中说:端午节是天中节,又叫蒲节,因为这一天要用菖蒲来行酒,所以这样称呼。

竹醉日五月十日是竹醉日。这一天移栽竹子容易成活。另外,三伏天砍伐的竹子不会被虫蛀。

一叶知秋《淮南子》中说:一片叶子落下就知道天下都进入秋天了。古诗中也说“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鹊桥《淮南子》中说:七夕夜晚,乌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织女可以渡过,与牛郎相会。

得金梭蔡州姓丁的女子擅长女红,每到七夕就用酒和瓜果来祈求神灵。有一次看见有流星落到桌上。第二天,在瓜果上得到了一枚金梭。从此以后,女红手艺越发巧妙了。

晒衣七月七日,阮氏家人都在自家院子里晾晒衣服,全是锦绣绸缎。阮咸用长竿把粗布袍挑在上面,说:“我也不能免俗,就和大家一起晒晒吧。”

晒书郝隆七月七日看到富家都晾晒锦衣华服,他也到大太阳中仰面躺下。别人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我晒腹中之书啊。”

乞巧唐玄宗因为七夕牛郎织女相会,在皇宫中建起高台,陈列瓜果。让宫女暗中用七孔针引着彩线穿起来,以此来向天乞求心灵手巧,能穿过去的人就视为得到了“巧”。还把蜘蛛放在小金盒里,到天亮打开看蛛丝的疏密,来确定求到多少“巧”。

化生七夕之夜,用蜡做成婴儿,放在水中嬉戏,以求生育顺利,叫作“化生”。

吉庆花薛瑶英在七月七日剪颜色淡雅的彩绸,制成上千朵连理花,用阳起石染好,当天中午散放在院子,随风送上空中,像是五色云霞,良久才散,叫作“渡河吉庆花”,借此来乞巧。

摩睺(hóu)就是泥塑的娃娃。有的塑得巧妙而且用金珠来装饰,七夕节用来赠送,代表“天仙送子”的祥瑞。

盂兰会目连尊者看见自己的母亲落入饿鬼道,就用钵盛饭喂母亲,但饭一进嘴就变成了灰炭。目连尊者向佛祖求救。佛祖在七月十五日开设盂兰盆大会,给饿鬼念经施舍食物,目连尊者的母亲才得以脱离饿鬼道之苦。

处暑处,读音为第三声,是停息的意思。说的是暑热之气将从此停息。白露,秋天在五行中属金;而白对应五行中金色。

天炙八月十四日用红色的墨水在小孩额上点个点,叫“天炙”,以此来驱赶瘟疫。

八月十五日,在广陵的曲江可以观赏海涛。

游月宫开元二年八月十五夜,唐明皇与天师申元之到月宫游玩。到了月宫,看见一座很大的府第,写着“广寒清虚之府”,翠色清光互相交映,非常寒冷,无法逗留。前边看见有十几个仙女,都穿着白色的衣服,乘着白色的鸾鸟,在广寒宫大桂树下欢歌起舞,音乐清丽。唐明皇把它记录下来,这就是《霓裳羽衣曲》。不过也有人认为与唐明皇一同去月宫的是叶静能,还有人说是罗公远,同样的故事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登峰玩月赵知微有仙术。中秋那晚,阴云不散,众人都很惋惜。赵知微说:“我们可以拿着酒菜,登天柱峰去赏月。”出门后,果然阴云散去。等登上山峰,看到月色明亮如同白日,于是一起喝酒直到月亮落山才回。下山时就发现依然凄风苦雨,天气还像之前一样阴沉。

中秋无月俗话说:“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这两件事都很煞风景,所以把它们举出来,并不是其中有因果关系,用中秋的月来预测上元节的天气。是现在多数人的误解。

重阳九是阳数,月份和日子同样是九的话,就叫作“重阳”。汉代宫女贾佩兰在初九这天吃药饵,喝菊花酒,得以长寿。

登高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有大难,请快编织绛红色的袋子,装上茱萸绑在胳膊上,登上高山,喝菊花酒,这样就能消灾。”桓景按照他的话去做了,全家登山。至晚上回来,家里的鸡和狗都已经暴毙。费长房说:“它们代替你们受难了。”现在人们也在重阳节登高,都源于此。

落帽孟嘉任桓温的参军,重九那天在姑孰龙山参加宴席,被风吹落了帽子。桓温让左右的人不要告诉他,过了很久取回来给他,还让孙盛写了篇文章嘲笑他。

白衣送酒陶渊明在九月九日无酒可饮,自己房子边有菊花,采了满满一把,坐在旁边。过了很久望见有一个白衣人来到身边,原来是王弘送酒来了。于是立刻倒酒,喝得大醉才回家。

游戏马台宋武帝刘裕还是宋公时,住在彭城,九月九日重阳节游览项羽戏马台。现在人们沿袭了这一习俗。

茱萸酒汉武帝的宫女在九月九日都喝茱萸菊花酒,让人长寿。

观涛民间风俗:八月十五日,在广陵曲江观潮;浙江则在十八日观看戏潮。

九日开杜鹃唐代周宝镇守润州时,知道鹤林寺的杜鹃花之奇绝,对殷七七说:“能让它们立刻开花,以应重阳节吗?”殷七七说:“可以。”到了初九,果然开得烂漫如春,周宝游玩观赏后,花又忽然消失了。

九日飞升汉代张陵在富川山修道,晋朝永和九年九月九日,登上白霞山飞升上天,只在山下留下炼丹的灶和捣药的杵。

十月朝宋代的制度,十月初一要拜祖墓,官吏进献木炭,民间要开暖炉会。

亚岁魏、晋在冬至那天接受外邦和百官的朝贺,仪式比元旦的岁朝略简单一些,所以叫“亚岁”。

日长一线魏、晋皇宫的女工刺绣,都用线来测时日的长短,冬至以后每天比往常要加一线的工夫,所以叫“日长一线”。

冬至数九一九和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笆头吹觱篥(bì lì)。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笆头抽嫩刺。七九六十三,破絮担头担。八九七十二,黄狗相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嘉平节秦人把十二月称为嘉平节,民间互相馈赠酒和果子,叫作“节礼”。

腊八粥宋代规定,十二月初八浴佛,要送七宝五味粥,称为腊八粥。

傩神逐疫颛顼氏有三个儿子死后化为疫鬼,一个住在江中成为疟鬼,一个住在山谷里成为魍魉(wǎng liǎng),一个藏在人家房子的角落吓唬小孩。于是要在除夕夜制作傩神,穿上红色帽子、黑色的上衣、红色的裤子,再蒙上熊皮,拿着戈、盾之类的兵器四处驱逐,鬼就不见了。

土牛周公制土牛,按纳音理论涂上颜色,到城外的丑地送走寒冷。现在都在立春之前迎春,设置太岁和土牛的画像,以送寒气。

神荼郁垒黄帝时,有兄弟两人,名叫神荼和郁垒,能抓鬼除病,后世把他们奉为神祭祀。

爆竹上古时,西方深山中有恶鬼,长一丈多,名字叫山魈,若有人冒犯它就会得寒热病。它害怕爆竹的声音。所以除夕夜,人们把竹子放在火里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它就会被惊吓逃跑。现在人代用鞭炮了。

籸盆除夕夜,各家都在街心烧火,夹杂着放爆竹,叫作“籸(读音松)盆”。并通过火光的明暗来卜来年的吉凶。

商陆火裴度除夕夜围着火炉守岁,叹息年老,到天明都睡不着,炉中的商陆火添加了好多次。

祭诗文贾岛经常在除夕时,取出一年所写的诗文,用酒肉来祭祀,说:“我的精神消耗,要用酒肉来补充补充。”

火炬照田吴地的村落,除夕夜燃起火炬,绑在长竿上照着田野,光明遍地,以此来祈祷来年的丰收。

卖痴呆吴地风俗在守岁后,小孩子绕着街大声叫卖:“把傻卖给你,把笨卖给你,谁来买?”

火山隋炀帝在除夕夜设立了数十座用沉香木制成的火山,每一座山要烧几车沉香,如果火光暗就用香料甲煎浇灌,火焰会腾起数丈,香飘十几里。曾经一夜烧掉沉香二百多车,甲煎二百余石。

历律

定气运黄帝得了《河图》,开始设置灵台。羲和用太阳占卜,常仪用月亮占卜,车区用星气占卜,伶伦创制律吕占卜,大挠创制了甲子占卜,隶首创制了算数占卜。容成总结上面的六种方法,用来判定气运。

历纪少昊帝让玄鸟氏主管春分和秋分,伯赵氏主管夏至和冬至,青鸟氏主管立春、立夏,丹鸟氏主管立秋、立冬,颛顼帝沿用了这个方法,以初春的第一个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成为历法的开创者。尧帝让羲仲叔主管春、夏,和仲叔主管秋、冬,再用闰月来调整四时,开始有了历纪。

历元黄帝开始有了历法之元,始于辛卯,高阳氏始于乙卯,舜帝始于戊午,夏代始于丙寅,殷商始于甲寅,周帝始于丁巳,秦朝始于乙卯。汉代作《太初历》把历元设在丁丑。夏、商、周各以自己的历法改变前朝的正朔。三代以后,制造历法的人各有增创,比如《太初历》以音律而起,并用黄钟之法分节气;《大衍历》符合于《易经》,并细致到了分秒;《授时历》以日晷为准,并用仪象来测验。

造历黄帝以蓍(shī)草推算节气,尧帝设置闰月。舜帝用璇玑玉衡确定七星的运行。三代没有形成历法,周秦的闰、余错乱无序。刘歆编制《三统历》,是非初定。东汉的李梵编制出《四分历》,历法才完备。刘洪编制《乾象历》,才知道月亮运行的快慢。魏国黄初年间才用日食检查历法疏漏和精密。杨伟编制《景初历》,才开始认识日食、月食的规律。又何承天编制《元嘉历》,才知道朔、望和弦月都可决定大余和小余,以及用日晷的影子检验节气。祖冲之编制《大明历》,才知道太阳运行每年有细微的误差,北极星离它不动点有一度的距离。又因为张子信才知道日月运行轨道有表里,五大行星运行有快慢和顺行、逆行。又张胄玄编制《大业历》,才开始建立五星计入节气的加减法,以及“日应食不食术”。刘焯(zhuō)编制《七曜历》,才知道太阳运行进退,以及建立推测太阳和月亮的轨迹。又傅仁均编制《戊寅元历》,大量采用旧历,才用定朔的制度。又李淳风编制《麟德历》,才使用总法,用进朔的算法避免月末那天早晨看到月亮。又唐僧一行编制《大衍历》,才会因朔而设四个大月加三个小月,确定所有运行轨道交食的差异,并创立岁星差合术。又徐昂编制《宣明历》,才知道日食有气差、刻差、时差。又边冈崇编制《玄历》,才建立了相减相乘法,用以推求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又王朴的《钦天历》,才改变五星法,迟留、逆行、舒缓、急迫就有了法则。又周琮编制《明天历》,才知道以天数来积得年数。又姚舜辅编制《纪元历》,才明白食甚泛余的误差数。以上共计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制作历法有十三家:汉代的洛下闳开始按照黄钟律数的法则创立历律;唐代僧人一行(张璲)才开始改从《易》中的蓍策来修历;晋朝虞喜才开始立岁次,五十年退一度。何承天认为退得太过又进一些。而刘焯则折合这两家的中间数值。到元代的郭守敬才知道测景长、验节气,积六十年单数可退一度,才定好“差法”。

改历从黄帝到秦末总共六次改历法,汉高祖到汉末改历共有五次,隋文帝到隋末改历共有十三次,唐高祖到后周末改历共有十六次,宋太祖到宋末改历共有十八次,金熙宗到元末改历共有三次。但以历法来说,西汉最好的历法莫过于《太初历》;东汉最好的莫过于《四分历》;由魏至隋最好的莫过于《皇极历》。在唐代最好的是《大衍历》,在五代最好的是《钦天历》。到元代是《授时历》,郭守敬用仪器测验,比古代更为精密。

仪象黄帝命令成容作盖天仪,舜开始观察天象(以用玉石做玑,用作转动的轴,再用玉石作管,横着放在中间作为衡)。颛顼帝开始制作浑天仪,尧帝又制作一次,后来浑天仪被秦国烧毁。洛下闳开始再次制作运行仪,鲜于妄人又制作了测量的仪器。

耿寿昌开始铸造为有物象的仪器。张衡的浑天仪开始制作内规和外规。李淳风的浑天仪表里有三层。洛下闳制作了圆形的浑天仪,梁令瓒制作游仪,郭守敬制作简仪和仰仪。后汉有铜仪,后魏有铁仪,李淳风有木浑仪,唐明皇有水浑仪。张衡制作出候风地动仪(外形像酒樽,外有八龙衔丸,若有地震地动仪里的机关就会发动,龙就把弹丸吐出,下边的蟾蜍接着)。伏羲最早开始制作土圭来观测日影,伊尹制作了水准,用日晷来辨别方向。黄帝最早制作刻漏的计时器,夏、商两代进一步制作了漏箭。宋代的燕肃制作了水秤。周公最早区分晚上的更点。宋太祖因听到陈抟怕五更头的预言,开始把前后两个更点取消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